你是「成人理性」或「孩子氣」?專家:坦然接受無常反而讓你更強
恐懼與生存的條件
我們主要的恐懼都是來自害怕失去和改變,例如:放手後繼續生活,不敢敞開心房、對他人懷抱恐懼、害怕別人、害怕被拒絕、害怕施與受、害怕人事物的來與去、害怕孤單和空虛感。這些也都是人類的正常狀態!
以下4點都是生命的常態:
- 人最終都是孤獨的
- 世事無常
- 人生無法預料,而且經常不是公平的
- 受苦是全天下人的經驗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一個成人和一個害怕的小孩在面對上述每一項生命常態時,反應有什麼不同。當孤獨感來襲時,成人會去尋找支持,或是跟孤獨共處。「共處」是活在當下的形式之一:不帶批判、不摻雜情緒、沒有恐懼或欲望,只是默默地感受現狀。害怕的小孩則會對孤單做出價值判斷:「一定是沒有人想跟我在一起,我會孤單地死去。」因此,他會想辦法去填補孤單,減輕被孤單團團包圍的感覺。他不會只是找人給他支持,而是找一個能帶走孤寂感、填補空虛的人。他相信這件事靠他自己是做不來的。(前面曾提到用幽默的方式度過恐懼,我們不妨引述上面害怕的小孩說的那句話,然後大聲喊出來,喊到我們自己都笑出來為止!)
面對無常,成人與孩子的不同應對方法
對於世事無常,成人會透過觀察,接受人生的每件事都有階段性的發展,從上升、到達高峰再漸趨衰弱的鐘形曲線,似乎是所有生命的共同點。若從孩子的恐懼觀點出發,我們會企圖留住「此刻」,只盼望事情變好,不能變壞。「我跟你有過美好的戀情,現在激情已褪,所以我要去找別人。讓關係正常地從甜蜜發展到衝突出現,再到成熟的彼此託付,這種轉變我不要。」這是浮士德的凡人之過:「留下吧,你是如此美麗!」
如果我們坦然接受世事的常態,便能接納事情無法預測或難以掌控的特性。但若從孩子的恐懼觀出發,一切都要求確實,我們就會去尋求安全的港口靠岸,拼命去抓住可以依賴的事物,不管是人、宗教、某個大師或信仰體系,甚至是成癮物質。只有當每件事都很妥當、處理得很好、一切都在預料中時,才會覺得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成人經歷過恐懼,早已跟世間的不確定性達成默契,不會刻意閃避那些變故。「有些事按照我的計畫發展,有些事則完全相反,這樣的結果,我認為都是天命。」這樣想,反而能夠提昇你處理不可預料之事的能力。這聽起來有點矛盾:甘願承受,反而會增強你處理無法改變之事的能力。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世間的各種狀態簡單地加以分類:有些事我改變得了,至於我無法改變的事,我就接受,不去挑戰它。
另一種狀況,是天下事不一定公平,邪惡有時會戰勝善良。人世間不見得每件事的結果都符合公平正義。害怕的小孩總是認為公正的判決是可以期待的。他假設有位全知的法官會伸張正義,懲罰作惡者、獎賞無辜者。這是簡化的因果報應論。根據實際觀察,現實似乎不這麼正氣澟然,而是漠然!
受苦則是普世皆然。好人受苦,壞人走運,相反的情況也有,總之很難說。孩子的想法是壞人應該讓他受到傷害(得到懲罰),不必幫助他改過或轉變。這種想法的起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報復主義,而不是慈悲的本我(self)。
接受現實,才能正確應對外在環境
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和背叛的痛苦,造就了我們的性格。帶給我們痛苦的人,也是我們被迫成長過程中的一份子。當你能夠帶著這種心態來面對,就會知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他們該做的,不管是好還是壞,最後你真的可以放下。生氣和怨恨很正常,但你終究會原諒,也知道這一切都註定要發生。如同尼采說的:「壞事和痛苦發生了,巨大的解放才會出現。」
無花果樹會在季節開始先結出一顆美妙無比的果實。這顆「先鋒果」的目的,是出來體驗周遭的環境,再把是否要開花結果的訊息傳送給其它還沒成形的果子。訊息的內容也許是「可以出來了」或「外面很危險,空氣太髒,繼續躲在裡面吧」,還沒出生的果實會依據這個訊息做出回應。他們對先鋒果傳回來的訊息全盤接受,不帶任何痛苦、失望、憤怒或恐懼,因為這個訊息就是一則事實。這是接受現實的例子。
在自然界還有另外的例子也是如此(對現實只有同意,而且是無條件的同意,幾個世紀以來的每一刻都沒改變過)。獵鷹在交配之前,會在自己地盤上用低飛的方式仔細查探地面有多少隻松鼠、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看看這一區現有的生態夠不夠供應二隻獵鷹和牠們的後代活下來。如果糧食來源足夠,牠們便交配,母鷹會把蛋生下來。如果發現不夠吃,交配的事就等明年再說(想想看,如果人類也這麼做,那麼世界人口數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要不要交配就這麼決定,不必生氣也不用抗議,因為這就是事實。
當我們知道事情的狀態,並把這些狀態視為現實而接受,就叫做活在當下、全盤接受,既不恐懼也不做其它要求,有點類似庭外和解。
吸菸的人讀了衛生署長的報告後,說一句「吸菸有害健康」,然後把菸丟掉,再也不吸菸。他既不抗議,也沒發脾氣,只是以成人的方式看待這則訊息。這是對現況的忠實反應,並對它加以認可。我們該如何接收訊息?用成人的理性還是用孩子氣的邏輯去抗議,要求現實對自己破例?
此時,信仰的角色可能會出現問題。成人的信仰在面對世事無常和神啟之間,存在一個互相矛盾的缺口。無常(arbitrariness)和天佑(providence)看似兩個對立、不相容的概念,然而,一旦用了「和」這個連接詞之後,缺口便會消失。也就是說,我們既被抓住,也沒被抓住,我們被際遇所支配,也被際遇所包容。信仰無法刪除或簡化人類的經驗,卻能透過相對事物共存的矛盾和反合性,使人生的經驗更加豐富。自然是難以預知的,自然界的一切會朝著和諧而一致的完美境界運行。我們在邏輯學中學到的非A即B,在信仰體系中可以同時存在,不必二擇一。
我們都被慈悲層層地包裹住。
―英國詩人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
(本文摘自/當恐懼遇見愛:在關係中療癒害怕與不安,找回無懼的愛/啟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