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當「縮小版成人」餵藥!醫改會警告:家長必知「兒童3藥訣」

別把孩子當「縮小版成人」餵藥!醫改會警告:家長必知「兒童3藥訣」

2022/6/16
伴隨國內新冠疫情升溫,兒童確診人數節節攀升,而兒童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也讓家長們人人自危。面對兒童若出現呼吸道症狀、發燒等情形,有些家長為了減少染疫風險而不願帶嬰幼兒就醫,反而誤信網路相關資訊,寧可自行至藥局購買指示藥品,或直接以成人用藥給孩子服用,讓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尤其,3歲以下的嬰幼兒表達能力尚未發展好,嬰幼兒病情變化快、器官發育未完全,不建議自行購藥使用,或由成人劑量自行減量使用。據醫改會的調查,有多達7成的家長不知道,兒童有專為其設計的「兒童專用製劑」。

兒童亂服藥5大問題

在未經專業評估下,讓小孩服用成人用藥,表面上是照顧大人也照護小孩,但兒童絕對不是縮小版的大人,如此用藥實則問題重重。醫改會統整了5大問題,包含:

  1. 同一症狀卻可能是不同疾病造成,自行用藥未必是對症下藥。
  2. 兒童用藥劑量不易計算,會提高開藥、配藥錯誤的風險。
  3. 藥品怪味、很苦增加餵藥難度,如造成兒童排斥或嘔吐,更難掌握劑量。
  4. 將成人用藥磨粉作為兒童用藥,但磨粉後卻易受潮或變質,甚至發生交叉污染。
  5. 部分藥品不適合兒童,如止咳藥常見的可待因,不適合12歲以下兒童。

延伸閱讀: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

兒童用藥安全3「藥」訣

醫改會建議,經醫療團隊診斷給藥,除了可避免誤用,更可以提升兒童用藥安全。兒童用藥通常具備適合兒童的劑型、附專用量具或餵藥器、適口性較好、劑量易掌握、標示完整清楚等特點,家長可掌握兒童用藥安全3「藥」訣:

  • 藥量不多也不少
  1. 主動告知醫師,說明孩子的年齡、體重、身高等資訊,來計算劑量。
  2. 優先選擇好用、精確的量具、餵藥器。即使用湯匙或口服灌注筒,也要確認好藥量的刻度。
  • 好吞服、免吞苦
  1. 主動告知醫師、藥師,說明孩子的用藥需求、藥物過敏資訊等。
  2. 優先選用液劑、糖漿、懸浮劑等喝的藥品,避免哭鬧、嗆吐。
  3. 另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固體藥品,如口含錠、顆粒狀的粉劑、咀嚼錠等。
  • 核對藥袋最重要
  1. 領取處方與藥品時,核對藥單或藥袋上的身份資訊、藥品種類及數量、用法用量等。
  2. 拒絕使用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磨粉藥、分裝藥水。

目前健保給付上百種兒童用藥,包含大部分兒童用藥的需求,且不論醫院或診所均可以開立兒童用藥。因此,家長可帶著孩子到有開立「兒童專用製劑」的醫療院所,讓醫師診斷與評估後,再讓孩子使用兒童用藥。建議在平常時,家長可以去電詢問厝邊的醫療院所是否有開立兒童專用製劑,來共同把關孩子的用藥安全。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改會)成立自2001年,長期致力推動具品質與正義的醫療環境。期望在台灣的小島上,醫事人員擁有友善的工作環境、民眾享有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官網:https://www.thrf.org.tw/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