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皮膚、關節僵硬⋯內臟也會受損!中醫治「硬皮症」從養肺著手
本篇文章目錄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硬皮症為「全身進行性硬化症」之俗稱,發病年齡大多為30~50歲,女性為男性之3~4倍,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發病原因不明。主要特徵是:結締組織過度增生而沈積在皮膚、血管,造成皮膚緊繃、硬化及血管內壁細胞異常增生,引發血管疾病。
蔡易昌說明,硬皮症發病位置,除了最常見的皮膚僵硬及關節硬化之外,也會發生於身體其他器官,如:肌肉、關節、內臟等器官失調,嚴重時會變成腎衰竭、肺纖維化、肺高壓、膽道硬化症、腸胃功能喪失、心臟衰竭、截肢等等問題。
延伸閱讀:
年輕人手麻腳麻,小心多發性硬化症!及早發現穩定治療是正解
硬皮症屬中醫「痹症」
中醫方面,硬皮症屬於傳統中醫的「痹症」、「皮痹」、「風痹」等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素問.痹論》中就有提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塞。」是以皮膚症狀為主的痹症,臨床表現為膚冷麻木等,由風寒濕邪氣侵于肌表,使衛陽之氣不能溫養所致。
到了隋代,由太醫博士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說:「其狀肌肉頑厚,或肌肉酸痛」、「由血氣虛則受風濕而成此病,日久不愈,入於經絡,搏於陽經,亦變全身手足不隨。」與硬皮症的臨床十分符合,也定調了中醫對此病的病因病機論述,是因為寒凝腠理、經絡痹阻、肢端失榮、臟腑失調,是屬於本虛標實之症,陽氣虧虛為本,痰毒阻絡為標。
延伸閱讀:
全身長滿瘤!醫:「這病」未及早治療恐癲癇、智力受損
中醫治療硬皮症 常見5證型
治療方面,依照病程辨證論治是主要重點,首先要分辨寒熱,皮痹多見寒證,但亦有屬熱者,常見於疾病早期,表現為發熱、或皮膚紫紅。接下來要分辨虛實,皮痹實證多屬於外邪侵淫、或痰阻血瘀之候,例如皮膚硬腫,皮痹虛證則以皮膚萎縮、肌肉消瘦、無力、心悸氣短為常見。
再來,是辨表裡,本病主證雖見於皮腠,但病機有在表在裡之分,出起風寒痹阻肌膚脈絡,病在表,繼而可因陽氣式微,抗邪無力,傳入臟腑,病在裡。其他則需要配合辨證施治,以下是常見的臨床證型:
1. 寒濕痹阻型:皮膚腫脹,肢冷惡寒,關節疼痛,遇寒加重、遇熱減輕,膚色淡黃,肢節屈伸不利,常伴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緊。
治療: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為主,例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
2. 肝腎陰虛型:五心煩熱,午後潮熱,齒浮鬆動,皮膚僵硬,光亮如蠟,皺紋消失,肌瘦身痛,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療:以滋補肝腎,佐以通絡,例如六味地黃湯加減。
3. 氣血虧虛型:皮膚繃緊而硬,或萎縮而薄,膚色淡黃,局部毛髮稀疏,肌肉消瘦,肌膚麻木不仁,周身乏力,聲怯氣短,面色不華,爪甲不榮,舌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療:以益氣養血,佐以通絡,例如黃耆桂枝五物湯加減。
4. 痰阻血瘀型:皮膚堅硬如革,捏之不起,膚色黯滯,肌肉消瘦,關節疼痛區身不利,胸背轉側仰俯不便,吞嚥困難,婦女月經不調,舌黯有淤斑,苔厚膩,脈滑細澀。
治療:以活血化瘀,怯痰通絡為主,例如身痛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
5. 脾腎陽虛型:皮膚灰黯,皮薄如紙,皮骨相貼如板狀,肌肉消瘦,精神倦怠,肢冷形寒,面色晄白,腹痛腹瀉,腰膝痠軟,舌胖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療:以補益脾腎,溫陽散寒為主,例如右歸飲合理中湯加減。
蔡易昌表示,依不同證型辨證論治,須注意以溫陽散寒通絡為大法,早中期主要責之在肺,晚期應以臟腑辨證為綱,調肺脾腎為主,兼調相應臟腑。經過調理,吳太太逐漸好轉,她回診時表示,原只是希望能減輕痛苦,沒想到能改善硬皮症整體病情,關節疼痛減輕、精神也改善許多,呼吸困難也消失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