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加班、頻繁轉職⋯她歷經焦慮才懂:先培養「本命技能」最重要
時間能淘汰的,都是不夠堅定的東西
Juli和Amy是同屆不同系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先後進入廣告行業,前幾年機緣巧合,又進了同一家公司,一個做設計,一個做總監助理。最近公司傳言紛起,據說兩人都將遭遇裁員,她們的心境卻截然不同。
Juli入行7、8年了,職級只是資深平面設計師,但公司裡沒幾個人知道,她除了會做平面設計之外,3D設計也很厲害。之前有機會她也不願意升職,是因為一旦升上去做設計組組長,她不僅要做圖,還要分出很多精力做管理,她沒那份閒心,也不喜歡管人,薪水過得去就行了。
再說了,與其在公司裡熬夜加班當時薪很低的社畜,她寧願省下時間和精力在外面接案子。所以當同組的小夥伴跟她說公司要裁員了,問她有什麼打算的時候,她裝作很驚訝的樣子,內心其實毫無波瀾。
這些年,她服務過那麼多品牌,做過那麼多案子,憑她的作品集和履歷,就算一時之間找不到滿意的新公司,在家裡宅著當自由職業者給人作圖,也生活無憂。
延伸閱讀:
好工作不是找來的!放棄台積電高薪:他用「3問題」找出夢幻工作
與Juli的樂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my的焦慮不安。Amy是學教育出身的,可她對教育一點都不感興趣,當年的專業志願完全是瞎填的。畢業之後,她一直在行政和助理之類的職位間繞圈子,在公司她被分給業務能力很強的客戶總監做助理。
本以為日子會從此順風順水,想著跟總監多學點東西,以後好轉型,畢竟她快30歲了,做助理這種相對輕鬆、替代性也很強的工作,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年輕人替代。她不是沒有危機意識,她只是沒想到危機來得這麼快。
她快30歲了,雖說以往的工作也足夠耐心細緻,可她只會做一些打雜的事物,身無所長。她很羡慕Juli,就算失業了也依然有康莊大道等著她。裁員通知正式下發那天,Amy拖著Juli一起去喝酒發洩。在一家店面狹小卻無比熱鬧的酒吧裡,心情煩悶的Amy很快喝完了一整杯長島冰茶,又迫不及待地追加兩杯調酒,大有灌醉自己之意。
Juli怕她真的喝醉,攔住了服務員,讓服務員改上兩杯加小青檸的蘇打水。接著她試圖安慰一臉愁容的Amy:「工作沒了大不了再找,幹麻折騰自己?你的胃不好,裝什麼酒仙?」
「我又不是你,想找工作馬上就能找到。我只是一個小助理,除了訂票做表格,除了打雜,什麼都不會。快30歲了,還要跟剛畢業的小朋友競爭工作崗位,太慘了吧。」
「我有點後悔了,真的。我以前不該貪圖舒適,下班了就知道追劇、出去玩,我應該學點像會計啊、設計啊這種更實在的技能。」
Amy說完後,Juli絞盡腦汁的說了很多安慰她的話。可Juli心裡也明白,安慰歸安慰,只能讓當下的她心情舒緩一點,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她的問題,她的職業生涯確實需要重新規畫了。
可能因為我工作了很多年,我身邊快到30歲和35歲這兩個職場分水嶺的朋友越來越多了,而他們的故事總是驚人地相似。擁有一技之長的「Juli 們」,哪怕被公司裁員了也不慌張,裁員對他們來說不是人生惡耗、天降難題,而是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有些人遭遇裁員,跟公司HR鬥智鬥勇後,開開心心地拿到了離職賠償,然後很快憑藉過硬的專業水準,跳到了更好的公司、更好的平台,做著跟從前的業務相同的事情;也有些人看透了資本剝削人的本質和商場上的遊戲規則,想明白了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的道理,梳理了以往憑藉專業技能搭建起來的上下游的各種人脈資源,重整旗鼓,開起了公司或工作室,自己創業了。
與之相反的是可替代性很強,儘管工作了很多年,做的也大多是一些無關緊要工作的「Amy 們」。他們面臨著人生的新困境,前有企業招聘歧視、年齡上升、衝勁不足、專業技能有限,後有快馬加鞭追上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後浪」。他們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很焦慮。
延伸閱讀:
老闆也是人,而且很寂寞!「雅虎經理」鄒開蓮工作20年才懂的職場法則
工作前10年一定要多積累
我在不同的公司間跳來跳去的時候,也經歷過職業發展「焦慮期」。其他行業的人可能不瞭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廣告是個吃年輕飯、競爭很激烈、內耗很嚴重的行業。單說策畫這個職位,公司期待你文武雙全,最好「文」能做到文思泉湧、創意新穎、隨時能提筆俐落寫方案,「武」能有個健康體魄,熬得了夜,受得了氣,搞得定客戶,經得起比稿消耗。
我真怕我哪一天想不出好的創意,加不動班了,就會被公司無情地淘汰。之前想跳槽,溝通過幾家不錯的公司,已經聊到最後階段了,HR(人資部門)卻話裡話外地暗示,他們現在不太傾向於招大齡單身未婚的女性,老闆們現在都很看重員工的性價比。
不管這是他們壓薪資的套路,還是沒打算錄用我、用來推託的藉口,隱形的職場發展壁壘還是橫在了我的面前。鬱悶之餘,我去找幾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女性朋友聊天,向她們取經。做了很多年律師的伊姐跟我說:「有能力的人不必擔憂未來,只要你能給別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就不用擔心飯碗問題。」
做了很多年銷售,後來果斷辭職,從零做起了自媒體公司,當上了女老闆、年入百萬的陽陽跟我說:「林夏,你對未來的看法太消極了。你以後的路還很長,你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就算有一天你被公司解雇,你不想再在廣告圈裡混了,以你的文筆,你就是在家裡寫寫稿子也不會餓死的。再不然,把英語專業八級的證書翻出來,去做翻譯、當老師,也可以啊。」
「我英語都好久沒用了,要重新撿起來才可以⋯⋯」
「你知道嗎?現在有的住家家教薪水都開到每個月2、3萬了。關鍵是你想走怎樣的路,你得想清楚。」伊姐和陽陽旁觀者清,她們的話從不同的角度點醒了我,讓我回望了自己畢業後走過的職場路。
我在創意部門待過,寫過各種文案,做過各種策畫,也在做過總裁助理、客戶經理和一段時間的銷售專案管理。這麼多年過去,若問我哪項能力最強,那肯定是文案策畫,是過硬的文字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
這才是我行走職場江湖傍身的東西,是這部分能力幫我一步步走到現在,完成職業生涯的轉型,也多虧有了這部分能力,我才能利用業餘時間寫自己想寫的文章,出了3本暢銷書,實現兒時當作家的夢想。
後來,再有遭遇職場焦慮的朋友找我聊天,問我有什麼建議,我給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工作前10年,一定要多積累,多沉澱,直到你找到自己的「本命技能」。
何謂「本命技能」?
就是那些哪怕你離開原公司的職場生態環境,依然有價值、易於交易,依然有人願意為之付費的技能。譬如高級會計師、醫生、律師、心理諮詢師等,在某個領域足夠專業,水準也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而增加,自然他們的身價也會越來越高。
他們到了一定的階段,自立門戶也未嘗不可,不用擔心被裁員。又譬如,有些人天然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和溝通力,能快速和任何人打成一片,快速獲取他人的信任,這就是天選的銷售人才,很容易在銷售這個領域打出一片天地。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本命技能」,繼續在相應的領域精耕,你終有大放異彩的機會。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本命技能」,過往的職場路也是渾渾噩噩地走過來的,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要認真思考、重新規畫了,為將來做好打算。
隨著移動網路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誰都能做的事情、專業性不強的職位,很快就會被技術手段替代,現在已經有這種趨勢了。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也已經有了許多變化:自動駕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疫情期間,大量收銀員被裁掉,換成了自動結算的機器;各式各樣的翻譯軟體和翻譯筆,搶了一部分職業翻譯的飯碗。
人的氣定神閒,往往來源於胸有成竹,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從現在開始規畫,一切還不晚。
【可愛語錄】
工作前10年,一定要多積累,多沉澱,直到你找到自己的「本命技能」。
(本文摘自/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 願我們歷經善惡,依舊少女無畏!/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