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年內中風2次⋯心房顫動是釀禍元兇!醫揭症狀1特色:血栓風險高10倍

他1年內中風2次⋯心房顫動是釀禍元兇!醫揭症狀1特色:血栓風險高10倍

2023/6/8
廖爸爸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一直有在心臟科拿藥吃。大約2年前曾因心房顫動,做過心導管電燒手術,狀況穩定維持了一陣子,但卻在最近1年內,因血栓導致中風2次,現在都還在復健中。雖已很努力配合治療了,但還是發生中風,所以才想要再加上中醫治療,避免再發生其他狀況。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指出,心房顫動(Artrial fibrillation),又稱為心房纖維性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肇因於局部心房內膜不正常快速放電所引起,會導致心跳忽快忽慢。

延伸閱讀:
喘、胸悶、心悸恐是心房顫動 未治療容易引發中風

心房顫動恐血栓風險高10倍

蔡易昌表示,當因為心房顫動,而使心房無法規律收縮時,便會產生心臟血液滯留,並凝結成血塊,而這些血塊若再藉由心室的收縮,持續被傳送至動脈,就容易引起血栓,導致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疾病。

他說明,心房顫動最大的特色就是心臟不規則跳動,雖然有些患者的臨床症狀很輕微,但是大部分都會感到胸悶、心悸來表現,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眼花、昏厥等症狀。心房顫動患者產生血栓和中風的機率,是一般正常人的5~10倍左右,切勿因症狀輕微而忽略。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

中醫治療重點在「調氣」

中醫方面,心房顫動是屬於中醫「心悸」、「怔忡」、「短氣」、「胸痺」等範疇。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提到:「惊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在《金匱要略》提到:「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惊,弱則為悸。」後世醫家則總結為:「惊自外至者也,惊則氣亂,故脈動而不寧;悸自內惕者也,悸因中虛,故脈弱而無力也。」

南宋名醫嚴用和認為:「人的氣道貴在順,順則津液流通。」所以,重點要善於調氣,在其所著的《濟生方》提出怔忡發病的原因,在於「真血虛耗,心帝失輔,漸成怔忡」,另外「冒風寒暑溼,閉塞諸經」、「五飲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發展出多元的病因病機理論。

蔡易昌解釋,中醫認為人過中年之後,體內的陽氣逐漸衰減,而心陽漸衰,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衍伸出中老年人「多虛」、「多寒」、「多瘀」的病理,因此以「益氣溫通」為貫穿心臟病治療的始終。單純的活血化瘀,或有一時之效,但恐元氣更傷,瘀阻更甚,非治本之道,故當以溫通心陽、補益心氣為要。

以治療血虛、驚悸、氣瘀為主

蔡易昌表示,本病因虛、因驚、因瘀而生。虛,多為稟賦不足,或久病體虛、勞欲過度,耗傷氣血、心失所養而驚悸。驚,乃驚恐惱怒,致心神不寧而驚悸。瘀,乃氣血不足,氣血運行澀滯,心脈不暢而發為心悸。

他說明,在中醫治療方面,則以上述為基礎,辯證論治來治療,常見的體質分型如下:

  • 心氣虧虛:心氣虧虛,鼓動無力,血脈不得充盈,見心悸、氣短、脈細弱或結代。治療:以補益心氣為主。
  • 陰血虧虛:心血虧虛,心失所養,見心悸怔忡,夜寐不寧,脈細弱或結代。治療:以滋陰養心為主。
  • 痰濁阻滯:痰濁阻滯上焦,見胸悶胸痛,舌淡胖苔膩,脈滑。治療:以寬胸理氣化痰為主。
  • 瘀阻心脈:瘀阻心脈,氣血運行不暢,見心悸怔忡,胸痛,胸悶,脈遲澀或結代。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

他認為,心房顫動的治療對中醫而言,由於各醫家的論點豐富,所以呈現百家爭鳴的現象,不過,大體上都需要依照不同體質分型來針對性治療,廖先生的體質是痰濁阻滯型兼有心陽虛,除了使用理氣化痰藥物之外,另外又須加上溫通心陽的藥物。

蔡易昌說,調理一段時間之後,廖先生在日常中感覺舒服許多,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等症狀,已經幾乎都察覺不到了,精神體力也恢復得不錯,原來心房顫動經由中醫治療調理,也能有明顯的效果。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坐落於台中市七期惠文完全中學旁的杏儒中醫專治腎臟病、骨髓炎、不孕症、糖尿病、骨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雜症,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