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情緒泥沼中 惹得灰頭土臉

別在情緒泥沼中 惹得灰頭土臉

2010/10/13(2022/3/15 21:26更新)

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社會服務課 劉倍卿社區護理師

忙碌的護理工作,每天需面對許多突發狀況,在忙碌之下往往忘記臉上的笑容,或有些負面的情緒,造成病患對護理人員的不滿及不信任,調整自己當下的情緒,站在病人的立場傾聽病人的需求,發自內心的了解與體貼,往往是贏得對方信任的關鍵。換個角度想想,當自己是病人時,也希望自己是被受尊重且有妥善的醫療照顧。

我們有時也會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情緒化是不好的,所以不願承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便壓抑心中的情緒,但壓抑的結果,卻往往得到反效果;不僅別人會認為你不近人情,甚至因情緒無適當的疏導,一旦如洪水爆發,就是各種疾病找上門的時候。

也許有許多人,認為所謂的「EQ很高」,是擅於忍耐,遇見事情沒有脾氣、即使受到不公平待遇,也會一味忍氣吞聲;會面對他人不合請託時,卻不敢說不…,這些絕非真正的EQ高,情緒管理的重點,並不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濫好人,而是在合宜的界線中,轉化自我情緒,讓事情的結果不因情緒牽引而掉入泥沼。此外,我們不但要常常自我提醒別在情緒泥沼中惹的灰頭土臉;更要經常轉移心思,多觀看一些正面積極、充滿美好的人事物,擴大我們的視野;當我們的世界充滿美麗景象時,許多消極、負念、惱人的想法,自然會從我們心中一掃而散。

說話本身是一種藝術,如果我們能常以正面的思考模式來說話,自然而然就能掌握這門藝術的訣竅,是自己與對方在情緒上的應對,不致出現火冒三丈、動輒得咎,這些難以收拾的局面。事實上,每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立刻反射出現的十之八九都是負面的情緒,但如果透過不斷的練習常讓自己的心境處在平靜安穩之中,調整自身的想法,久而久之,暴躁生氣、沮喪不安等負面情緒就不會成為我們的第一反應,如此一來,也就不容易受到情緒左右,反而知道如何在情緒泉池中悠游自得。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