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也能接種次世代疫苗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莫德納BA.4/5幼兒次世代疫苗可提供「滿6個月~未滿6歲幼兒」作為追加劑接種;另幼兒次世代疫苗,間隔3個月可追加接種,目前估算約有13萬幼兒符合資格,最快5月開打。
幼兒也能接種次世代疫苗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莫德納BA.4/5幼兒次世代疫苗可提供「滿6個月~未滿6歲幼兒」作為追加劑接種;另幼兒次世代疫苗,間隔3個月可追加接種,目前估算約有13萬幼兒符合資格,最快5月開打。
「醫師,我家孩子成長進度不如同學,要喝轉骨方嗎?」常有家長帶著兒女焦急就診,經醫師詢問發現孩子常晚睡、睡眠時間不足且作息不規律,長期累積不利成長因素。兒童專科醫師說明,成長不僅要吃對營養,爸媽常會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導致錯過黃金成長期。並提出「成長期睡眠3大建議」,為孩子打好成長基礎。
「準備插管,送加護病房!」當醫師下達指令,將病人從普通病房轉入加護病房,病人家屬可能會一下子不知所措,到底為什麼要轉加護病房?加護病房是什麼?送加護等於命危嗎?入住加護病房可以陪病、請假嗎?《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2023加護病房懶人包」最新資訊一篇秒懂!
擔任職業駕駛的75歲李先生,7年前因疲累、骨頭痠痛、吃不下造成體重下降,在各診所陸續就醫,後來因胸口、背部劇烈疼痛,嚴重時甚至只能趴睡,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後疾病控制良好,如今能自在生活。
排便不順暢是許多上班族常見的困擾,尤其在三餐外食、久坐辦公室、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就經常會有便秘的問題,這時高纖蔬果的攝取就變得很重要,補充足量的「膳食纖維」才能促進腸道蠕動,快來看看網友熱議的高纖蔬果「10大排行」有哪些吧!
新冠疫苗你打了幾劑?疫情延燒至今3年多,但最新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於「新冠疫苗要不要打」、「疫苗副作用嚴不嚴重」仍存在許多迷思,高達4成民眾未接種次世代疫苗、未來也不打算接種,對於後續新冠肺炎中重症與死亡風險,恐仍有破口。
喝「這種水」可治療巴金森氏症?被封為「台灣愛迪生」的台北科技大學榮譽教授林宏裕,因自身罹患巴金森氏症,有感於藥物治療困境,研發出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合併氫水補充,可有效活化受損的腦神經細胞,顯著改善認知功能、憂鬱、跌倒、震顫等症狀;該款非藥物治療已被證實無副作用,未來有機會幫助患者回復正常生活,擺脫失能危機。
女嬰才出生1天,就因嘔吐、腹脹而難以餵乳,讓爸媽好擔心!小兒科醫師指出,該女嬰是罹患先天性小腸閉鎖症,造成空腸和迴腸交接的通路完全阻塞,醫師先用1招手術打通空腸和迴腸,並施作暫時性人工肛門後,讓女嬰順利開始吸收營養,養大到5個月後才真正脫離此疾病困擾。
高小姐是一名重度海洋性貧血患者,不僅從小就得花費許多時間定期進醫院,接受輸血以維持血紅素濃度,長期輸血也導致鐵質過度沉積於脾臟,當時幼稚園的她竟然肚子腫大得像懷孕一樣,血液腫瘤科醫師提醒,如不緊急處理恐會引發器官病變、甚至致死等嚴重併發症。
最新防疫規定,醫院住院陪病自4月10日起取消「無症狀」篩檢、住院病患解隔離條件再鬆綁,指揮中心也宣布放寬戴口罩規定,5月31日之後,只剩「醫療院所」與「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等4場所,強制要求全程戴口罩。最新規定詳細內容以下解說。(文章最後更新時間:5/23 16:00,更新5月31日後強制戴口罩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