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孩子咳不停,竟是肺炎鏈球菌作祟!2歲半的呂小弟因反覆發燒、持續咳嗽而就醫,甚至夜間咳到嘔吐,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經醫師診斷,確診為肺炎,讓呂小弟的父母相當憂心。所幸醫師迅速採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經過5天住院,呂小弟逐漸恢復健康,父母總算可以鬆了一口氣。
大雪是冬天的第3個節氣,天氣也開始進一步寒冷。陽明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柏太表示,根據古書所載:「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意指到了這個節氣,寒意漸濃,而台灣雖然處於亞熱帶氣候,不會看見大雪紛飛的景象,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氣溫的變化。
47歲許先生是國中體育老師,由於身材高大從小學開始就被選上籃球隊,近3年來右邊的髖關節疼痛,每天上班都得吃止痛藥。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早發性髖關節炎。在諮詢過多名醫師後又害怕手術結果不如預期而打退堂鼓,最後接受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之後經過2個月的肌力訓練,現在又回到籃球場上奔馳。
40歲葉小姐,因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已經有1年以上的失眠問題,並且經常有消化不良的困擾。近2、3個月,她更發現自己反覆出現蕁麻疹的症狀,為此苦惱不已,至門診看診並接受功能醫學檢測和詳細的整合性評估後,發現葉小姐嚴重缺乏B12,也是引發是疾病問題的主因,可能影響大腦記憶、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疾病。
冬天食補養生如何聰明補?中醫認為冬季養生首重腎氣、腎精,故在治療方針上也以補腎為主,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龜鹿二仙膠」,但並非所有體質或所有身體狀況都適合服用。中醫師提醒民眾,勿吃網路上販售自行製作之不明二仙膠偏方,可能會導致腎臟及健康出現問題,可致中醫診所經醫師評估後開立,並提供2道龜鹿二仙膠食譜好好補冬養生。
肥胖是種慢性病,比起正常體重者,肥胖者發生代謝疾病、糖尿病及高血脂風險更高,而一旦糖尿病病友的BMI指數大於27以上有肥胖情形,更要當心罹患「糖胖症」的死亡風險甚至提高至7倍。醫師指出,常聽到用於減重的「瘦瘦針」腸泌素藥物,可一次解決肥胖及糖尿病問題,搭配正確飲食及運動,有助逆轉糖胖症。
女性月經週期不順、不孕症治療失敗,竟然跟腸道菌有關!最新研究發現,腸道中的無害梭菌會加速黃體素代謝,讓本身因黃體功能不足而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不孕症婦女,即使額外補充高劑量黃體素,身體仍無法良好吸收,導致試管嬰兒「明明胚胎很漂亮」卻造成胚胎著床失敗或早期流產,揭開影響不孕症治療與腸道菌的關鍵原因。
你有頭痛困擾嗎?不少人以為年紀大容易偏頭痛,但事實上,比偏頭痛更常見的是「緊縮型頭痛」,約有7成頭痛都屬於此類型。神經內科醫師提醒,緊縮型頭痛最常出現於前額、後腦、後頸部或頭頂部位,患者常會感到肌肉緊繃及緊壓感,其成因可能與頭部深處各部位的肌肉疲勞累積,以及長期姿勢不良有關。
「我這陣子心情不好,能陪陪我嗎?」「對人生無望,每天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你曾聽過身邊人說這些話嗎?當家人、親朋好友發出求救訊號,我們如何傾聽及回應,給予正確的情緒價值與支持,對於能否幫助他們度過當下的低潮及自傷至關重要。心理健康專家提醒,陪伴的重點在於不爭論對錯,透過積極提升助人心理知識和技巧,不僅自救也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