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2024國人「精神分數」壓線及格:睡不好成國病、大選拉低身心健康

2024國人「精神分數」壓線及格:睡不好成國病、大選拉低身心健康

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但台灣人準備好迎接超高齡社會了嗎?精神健康基金會發布2024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指出,國人今年整體精神健康得分81.67分,略高於及格線的80分,但卻呈現6年來最低分,推測是受到選舉年影響,以及年輕族群尚未為年老規劃做足準備,導致承受較明顯的精神壓力。

喝豆漿減肥搭「這食材」超有飽足感!教你6種喝法:加草莓還能美白

喝豆漿減肥搭「這食材」超有飽足感!教你6種喝法:加草莓還能美白

近年來大眾養生意識抬頭,早餐來杯豆漿不僅含有豐富營養、有飽足感,也是補充植物性蛋白質的優良飲品。營養師指出,喝豆漿的好處還包含降血壓、減重及預防腦中風等,除了純飲之外,豆漿也能搭配多種天然食材變化出新口味,不僅在提升口感的同時也能攝取更多營養,為身體健康帶來全方位的保健。

喝湯不吃肉也能吃到足夠蛋白質?肌少症「飲食迷思」恐半數銀髮族中標

喝湯不吃肉也能吃到足夠蛋白質?肌少症「飲食迷思」恐半數銀髮族中標

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化趨勢不斷加劇,許多長者面臨健康挑戰,特別是在營養不良、衰弱及肌少症的風險上。北市聯醫營養部主任張惠萍提醒,飲食習慣、肌力流失是造成肌少症的關鍵因素,根據統計指出,光台北市就有半數長者存在肌少症飲食迷思,營養不良的長者更可能導致肌力衰弱,增加跌倒、失能風險。

2024冬至進補吃什麼?醫揭:今年暖冬「這類食材」可多吃!不建議溫補

2024冬至進補吃什麼?醫揭:今年暖冬「這類食材」可多吃!不建議溫補

下周將迎來「冬至」節氣,不少人喜愛和親朋好友一起吃湯圓或趁冬至進補。不過,TFC台北生殖中心中醫師李和蓁提醒,糯米製成的湯圓不易消化,若可以加入陳皮、生薑等食材熬煮既可達到補養氣血,同時還能促進消化。此外,冬至進補更要注意,備孕養卵「不宜過補」,因此進補前建議先了解自身體質的,以免補錯更傷身。

突然耳鳴聽不見?醫揭「耳中風」小心永久性聽損:1療法挽救聽力

突然耳鳴聽不見?醫揭「耳中風」小心永久性聽損:1療法挽救聽力

59歲陳男日前突然出現左耳耳脹、耳鳴等不適感,短短3天內喪失聽力,就醫確診「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所幸經彰化醫院啟動雞尾酒式合併療法,由耳鼻喉科、高壓氧中心及中醫科聯手,同時間透過高劑量類固醇、高壓氧及針灸治療,也因在病發後1週內及時接受診治,僅半個月就恢復聽力,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導致永久性聽損。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

甲狀腺疾病是新陳代謝疾病中,佔比僅次於糖尿病的第2大慢性病,包括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異常會造成代謝紊亂,引發內分泌健康問題。醫師指出,患者透過西醫治療常需承受藥物副作用,疾病易受情緒波動影響,此時不妨嘗試中醫藥物、針灸輔助調理體質,達到溫和治療效果,同時減輕疾病對心理的影響。

人工電子耳和助聽器有什麼差別?誰適合戴電子耳?專家揭1關鍵差異

人工電子耳和助聽器有什麼差別?誰適合戴電子耳?專家揭1關鍵差異

能夠聽到聲音,對我們的生活相當重要,但隨著現代科技發展,長期佩戴耳機可能造成聽力損傷,老年聽損可能增加大腦退化、失智症風險,新生兒先天性聽損則會嚴重影響語言學習及腦部發展。聽損可透過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人工耳蝸)來改善,但助聽器跟人工電子耳有什麼不同?誰適合使用電子耳?以下專家解答。

台灣200萬人罹慢性腎病!醫示警「一腳踏入洗腎」關鍵時機:3招踩剎車

台灣200萬人罹慢性腎病!醫示警「一腳踏入洗腎」關鍵時機:3招踩剎車

60歲江姓婦人反覆痛風發作,且有高血壓但控制不佳,為治療痛風長期接受肌肉或靜脈止痛藥,最近半年檢驗報告顯示腎功能持續異常,並有中度白蛋白尿,就醫診斷為第3級後期慢性腎臟病,評估5年洗腎風險為9%,經積極腎臟保護藥物治療與照護1年後,腎絲球過濾率維持穩定,但5年洗腎風險評估降為2.02%。

健保不夠用!政府擬推「第二層健保」?病團籲:應設政院層級小組推動

健保不夠用!政府擬推「第二層健保」?病團籲:應設政院層級小組推動

你有保實支實付醫療險嗎?門診手術沒住院保單不理賠?生病意外住院容易造成經濟負擔,許多人會購買實支實付商業保險,以補足醫療費用缺口,但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有近半數癌友在申請理賠時遭遇「因沒住院理賠被拒」的經驗。專家呼籲,健保署應成立跨部會小組推動「第二層健保政策險」,盡快研擬出納保、理賠細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