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兒童和青少年,也會罹患甲狀腺癌!16歲少女小琪因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併有痰,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小兒科門診,經藥物治療後仍未完全改善,且因摸到頸部硬塊,遂轉診至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診治,在超音波與細針抽吸診斷後,意外發現是惡性的甲狀腺結節,於是再被轉診至一般外科,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微創無痕行雙側甲狀腺併淋巴腺根除性切除手術。
小心兒童和青少年,也會罹患甲狀腺癌!16歲少女小琪因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併有痰,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小兒科門診,經藥物治療後仍未完全改善,且因摸到頸部硬塊,遂轉診至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診治,在超音波與細針抽吸診斷後,意外發現是惡性的甲狀腺結節,於是再被轉診至一般外科,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微創無痕行雙側甲狀腺併淋巴腺根除性切除手術。
立秋後小心「秋燥」,中醫提醒不宜溫補,此時正是女性利用平補養卵的好時節。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中醫師李和蓁提醒,秋天天氣仍炎熱,建議「涼補、平補」即可,女性更可以選用滋陰潤燥的食材,不僅可以調理身體,若有生育規劃,對「養卵」也大有助益,可選擇木耳、蓮子、百合等食材,調理體內陰液,更能減少皮膚及黏膜乾燥的情形。
現代人常因頭痛、肌肉痠痛,而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來吃,但藥師指出,市售止痛藥成份一般分為含有乙醯胺酚的「中樞止痛藥」,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2大類,兩者在藥品功能禁忌上有所不同,更提醒若連續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超過1週以上,要特別注意腎臟功能及胃腸道的傷害。
反覆腹痛竟是膽囊腫大!一位40歲女性,3年前因上腹不時疼痛超過6週而就醫,原以為是胃痛,吃遍胃藥都沒效,醫師為其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腫脹至拳頭大小,無膽結石,抽血也無異常,診斷為非結石性急性膽囊炎。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患者因天生體質造成膽汁較濃稠,若持續鬱積堵塞可能演變成膽結石,提醒有上腹痛症狀應盡速就醫。
22歲余同學從小有折手指的習慣,前陣子左手的中指及無名指關節莫名腫大,但卻不會痛,也沒有影響活動或其他不適,前往骨科及皮膚科就醫X光檢查確定骨骼,擦藥擦了一段時間仍未好轉。直至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抽血檢查排除關節炎或免疫疾病的可能後,根據患部特徵,診斷為極少見的「指部厚皮症」,施以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數月後,關節才明顯消腫。
一位55歲的父親,健檢發現有高血糖問題,他自述中壯年之後,體型變得比較肥胖,開始出現「啤酒肚」,血糖似乎也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這兩年,開始常感覺疲勞、情緒低落和性功能減退。在經過檢查和診斷後,被診斷為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男性更年期),並伴有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
年紀輕輕就瘋狂掉髮,小心落髮變禿頭!25歲賴先生從事髮型設計師一職,卻因有雄性禿家族遺傳史,自己也遭遇落髮問題;一開始靠自己的專業用髮型掩飾,外出也會戴帽子,但時間一久,不僅髮際線明顯退後呈「M型化」,甚至被約會對象投以異樣眼光,讓他決定至生髮診所求診,積極進行頭皮育髮療程,透過植髮及口服藥物治療,終於重回茂密毛髮外觀。
男性健康趁父親節來關心!中年過後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病痛,排尿異常、背痛、夜尿⋯等,以為只是壓力大過度操勞,小心攝護腺癌悄悄上身。泌尿科醫師提醒,男性「忍痛」能力較女性強,常常忽略身體健康狀況,使攝護腺癌發現時多已晚期;建議50歲以上攝護腺癌高危險群應及早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高達98%。
上班、上課時間漫長、壓力緊張,時常不定時吃飯,或是在短時間內狼吞虎嚥、嗑光便當,又加上喜愛喝咖啡、吃甜食?你也有這些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嗎?小心很容易就患有胃潰瘍;然而,吃也痛、不吃也痛,胃潰瘍患者到底該怎麼吃才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提醒胃潰瘍急性期、慢性期飲食法大不同。
晚期頭頸癌可望治癒!50歲的黃先生為舌癌患者,身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他,雖然初期診斷罹患舌癌後積極配合治療,也獲得良好控制,卻在今年初不幸復發,且腫瘤發生轉移而無法再次手術,若自費癌症治療恐拖垮家中經濟收入⋯⋯所幸,他正好符合健保癌症免疫治療條件,免除治療經濟壓力,讓他可以安心就醫,治療至今兩個多月腫瘤已明顯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