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楊琬琳 你的孩子很容易感到驚嚇、愛哭,或往往會「想很多」?別為孩子這些表現貼上負面標籤,或許,他只是擁有高度敏感的特質! 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博士所預估,全世界每5人就有1人屬於高敏感族。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楊琬琳說,「針對高敏感成人的研究中,最早是將高敏感族定義為:對於內在、外在刺激都比較有感覺,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群人。」隨著愈來愈多人投入相關研究,使高敏感特質的內涵變得更豐富、立體。 高敏感族的典型特質 艾融博士曾在《高敏感族自在心法》一書中整理出高敏感族的常見4項特徵: 1.容易過度接受刺激 高敏感的人反應閾較低,只要接受一點點刺激,就會有所反應。當高敏感的人感受到太多刺激,不論是從外在環境,或者是來自內心的想像,都容易覺得受不了,因此感到緊張、焦慮,容易受到刺激,也可能過度興奮,甚至在當晚睡不著覺。 2.會深度處理訊息 高敏感的人除了容易過度接受刺激,也會比一般人更徹底地處理這些資訊,因此,每當進入新環境,通常需要一些時間仔細觀察後,才會採取行動。這些行為常被視為膽小、內向或優柔寡斷,但其實是因為他們會深度吸收、消化訊息,然後以更謹慎的態度評估。 3.能敏銳察覺細微刺激 由於高敏感的人較能察覺到細微的變化,可能會特別注意到他們不喜歡的點點滴滴,在外人眼裡的芝麻小事,卻讓他們很在意。例如:抱怨衣領標籤讓皮膚癢、襪子縫線讓人不舒服等。 4.情緒反應大、同理心強 由於高敏感的人容易注意小細節,又具有較強的感知能力,因此,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所影響,讓情緒起伏比較大。 怎麼幫助高敏感兒適應環境? 父母如果也是高敏感一族,要注意不讓親子間的感受互相影響,反而要適時維持一些界線,給予彼此的空間。反之,若父母很不敏感,則要練習培養自己的敏感度,學習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家長可以藉由以下方法協助孩子: 1.釐清孩子不舒服的來源 學齡前的孩子還很難充分表達感受,無法說出哪些事情會令他感到不舒服。隨著家長試著去理解孩子,便能愈來愈了解他的感受,如同家長在照顧嬰兒時,學習覺察寶寶哭泣的原因,了解其背後的需求。隨著孩子表現出不舒服的事件一次次發生,家長也可以慢慢辨識出孩子對哪些事情感到排斥。 2.接納孩子的感受 面對較敏感的孩子,很重要的任務是「接納」,且不否定孩子的感受。楊琬琳心理師舉例,可以和孩子說:「媽媽平常不會擔心這些事,但是你會擔心對不對?我們可以怎麼做?」藉由同理孩子的心情,讓他放心接受自己的狀態,避免讓孩子否定、貶低自己。 3.讓孩子漸進式接觸刺激 若家長希望帶領高敏感的孩子更適應環境刺激,可以試著從最低強度的刺激開始,一步步讓孩子學習調適心情。例如:若孩子不喜歡很吵雜的聲音,或到人多的地方會感到很緊張,父母可以在平日的白天帶孩子逛街,利用人比較少的時候,帶著孩子慢慢適應。 4.事前預告.共同擬定應對策略 提前告知孩子會害怕或討厭的情境,能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並且學習如何應對。楊琬琳心理師提醒,當父母已經先事先預警,但孩子還是受驚嚇,感到很害怕,仍應試圖同理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的心態是認為孩子太敏感,或很難教、很難照顧,就較沒有辦法那麼積極跟孩子一起發想應對的策略。」 ※原文刊載於2019年9月號《媽媽寶寶》391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ducation/articles/15573 ※延伸閱讀 當高敏感孩子有適應困難.爸媽能怎麼做? 北鼻黏人又要抱~爸媽好累!從分床睡.副食品.學步期培養獨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