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洗刷洗腎王國之名,掌握最新治療三關鍵,戰勝心、腎、代謝疾病

洗刷洗腎王國之名,掌握最新治療三關鍵,戰勝心、腎、代謝疾病

糖尿病一直是導致腎病變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控制不佳更會加速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且慢性腎臟病合併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更高,也因此在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上就提及,病患除了必須要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外,避免腎臟發炎、導致惡化更是治療的重要關鍵。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建寧主治醫師表示,目前洗腎人口有48%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說是洗腎主因;糖尿病儘管是血糖過高引起,事實上也是一種血管疾病,大血管會影響心血管,小血管就會造成視神經或腎臟病變。血糖高會造成腎絲球的壓力,不僅容易引起腎臟細胞的高壓氧化、發炎,更會導致腎小管病變出現纖維化、內皮細胞被破壞。 糖尿病與心、腎病變有高度關係 黃建寧醫師說明,人體運作是一個連動系統,代謝物質也會互相影響,從研究數據來看,糖尿病與心、腎功能有高度相關,心臟、腎臟、代謝疾病都是相關聯的,當腎臟過濾功能不佳就會影響心臟,心臟不好同時也會影響腎功能。從臨床案例來看,當有尿蛋白過量、腎絲球過濾率越低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明顯偏高(見後圖)。 由於糖尿病與血壓、血脂控制有極高關聯性,加上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具多項共同風險因子,衛福部也積極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計畫,希望透過有效醫療資源的整合來讓疾病管理更有效益。目前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上,血糖、血壓、膽固醇、蛋白尿的控制目標如下: • 糖化血紅素:應低於7%以下; • 血壓:收縮壓應低於130 mmHg以下;舒張壓應低於80mmHg以下; • 膽固醇:總膽固醇應低於160mg/dL以下或低密度膽固醇應低於100mg/dL以下。 • 蛋白尿:蛋白尿(UACR)大於300mg/g的病人,應控制UACR有至少大於30%以上的降幅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用藥需考量降糖、降血壓、抗發炎及纖維化的藥物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監控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在治療方針上,更要徹底改變生活習慣。黃建寧醫師指出,當已發現初期腎病變,飲食必須與營養師擬定方針,如蛋白質攝取量必須依照不同腎病變的階段來調整,日常要多以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動物性蛋白質,遵循多攝取蔬果、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全穀類食物,鈉含量一天不要超過5g等原則,另外戒菸、減重也是預防腎惡化必須落實的重點,也要培養運動習慣強化心肺功能,在防止腎惡化的同時也能改善肥胖問題。 當生活習慣都調整後仍舊沒有改善,就必須考慮用藥,黃建寧醫師說明,糖尿病的藥物從早期純粹降血糖、控制血壓,一直進步到能夠保護腎臟器官,以及抗腎臟發炎、纖維化的發展,對於延緩腎病變都有相當好的進步。 黃建寧醫師也強調,透過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計畫,臨床可以看到參與病患在預後有相當好的改善,未來在搭配完整藥物的運用下,透過治療三大關鍵: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腎臟與發炎與纖維化,甚至可將病患洗腎的時間延緩10年,未來若累積足夠案例運用大數據分析,相信對治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能有更好的治療效益。 黃建寧醫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 專長: 新陳代謝科 內分泌學 內分泌分子生物學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

三成兒童確診後久咳不停、易疲倦,醫:不可輕忽新冠肺炎的長遠影響

新冠肺炎在進入3月後一直處於高原期,確診與死亡人數仍起伏不穩,疾管署在3月12日公布上一週新增了408例確定病例與60例死亡病例,死亡個案當中有一名1歲沒有接種XBB疫苗的孩童,發病到不治的病程僅有短短5天。疾管局持續呼籲民眾盡快接種XBB疫苗做好防護,另一方面,兒科門診感染人數同樣也有增加趨勢,更有住院個案,醫師也呼籲家長務必留心孩子狀況。 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紀鑫醫師表示,門診觀察到孩童感染新冠肺炎的數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明顯增長,兒童一旦染疫,比較嚴重的表現會有像是咳嗽出現哮吼聲、聲帶發炎(燒聲)、呼吸急促等,如果孩子有上呼吸道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另外,急診病患也有增加情形,以馬偕醫院來說,從去年秋冬至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直很多,進一步檢驗後,約有5~10%是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發現是新冠肺炎患者就會集中照護,避免發展成重症的風險。 不可忽視新冠肺炎對兒童的長遠影響 接種疫苗仍舊是降低感染、重症風險的最好方法,隨著疫情再度升溫,疫苗保護刻不容緩,紀鑫醫師指出,以門診中年滿六個月至十二歲的孩童來看,打疫苗的孩童數量確實有微幅增長,但疫苗覆蓋率仍不足。 3月初有2名分別為1歲及6歲兒童的新冠肺炎死亡案例,都沒有接種XBB疫苗,為今年首見,疾管署特別提醒,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JN.1比其他變異株更具殺傷力,但家長仍不能忽略新冠肺炎這個難纏的「兒童隱形殺手」。 有不少民眾以為即便確診新冠也只像小感冒一樣,而輕忽了長期影響力,紀鑫醫師提醒,以兒童來說,從臨床觀察確診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長期咳嗽、明顯疲倦感的狀況。除臨床發現之外,根據國際研究統計數據來看,確診後的個案中有30%在三十天甚至延續到九十天都還存在咳嗽與疲勞的症狀,因此,絕不可小看新冠肺炎的病毒的長遠影響。「長新冠的症狀在沒有施打疫苗的個案身上更明顯,有打疫苗者確實發生長期症狀的機率較低。」 學生群聚確診風險高,籲配合校園接種計畫 紀鑫醫師強調,即便已確診過或是先前有施打舊版疫苗的民眾,當超過三個月,體內中和抗體濃度就會慢慢降低,因此需要再接種XBB疫苗才能延續保護力。XBB疫苗已被證實保護力達50至70%,預防重症、住院風險更達70%。如果不滿12歲的孩童想要接種疫苗,則需依照疫苗的適應症核准規定接種疫苗。 紀鑫醫師也提醒,如果身邊有發燒狀況者,就可能發生群聚感染。為提升學童群體免疫力,目前一些縣市都有結合教育處調查,持續提供民眾便利接種服務,媒合疫苗合約院所入校接種,疾管署也鼓勵家長讓孩童接種XBB新冠疫苗來提供保護。 (圖/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部主任 紀鑫醫師)

越胖血糖越失控,長期恐釀腎臟及心血管病變! 深入了解 血糖 肥胖控制關鍵

越胖血糖越失控,長期恐釀腎臟及心血管病變! 深入了解 血糖 肥胖控制關鍵

根據世界糖尿病聯盟統計,全球約有5.4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1!並有數據指出,高達8成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有肥胖或過重問題,當糖尿病合併肥胖即稱為糖胖症*2,研究指出糖胖症患者具有較高的心血管*2和腎臟疾病風險*3,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糖胖症從字面上解釋就是肥胖合併血糖問題,英文是diabesity,也就是由糖尿病的英文diabetes和肥胖症的英文obesity組合而成,因此在治療上需同時針對兩個疾病進行處理。 三軍總醫院代謝症候群防治中心主任郭俸志醫師說明,肥胖和糖尿病是會交互影響的,當長期肥胖狀態下,容易造成脂肪組織功能不良,進一步形成異位性脂肪沉積於肝臟造成脂肪肝,於是使得「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導致糖尿病*4.5,相反地,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狀態下,也會使得脂肪組織堆積而增加肥胖的風險!當身體面對2種有害因子的影響下,會讓血糖不易控制,而血脂及血壓異常的風險也升高,進而使得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變的機率大幅增加*2.3。 郭俸志醫師表示,也因此糖胖症患者,除了血糖穩定控制之外,更需將減重列為優先治療目標,才能逆轉此惡性循環,從而減少相關心腎系統等器官病變的產生。原則上BMI ≧27的族群,建議至少必須要先降至24 ≦ BMI<27,再慢慢控制回標準體重 (BMI≦24)。(國健署健康九九+:BMI測試) 飲食控制、運動養成再搭配藥物才是關鍵 不管是糖胖症或是糖尿病患者,郭俸志醫師強調,都必須給予飲食衛教作為基本,進一步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才能達到長期穩定的血糖及體重控制,另外若已達重度肥胖情況時,就可能顯著影響到日常生活能力,如走路會喘、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膝蓋負擔過重產生退化性關節炎等,這樣的高風險族群除了生活型態的介入治療外,就會建議儘早使用輔助藥物或接受減重手術,以避免越胖越無法運動,進一步造成血糖難以穩定控制*6。 郭俸志醫師說明,目前同時具有控制血糖、控制體重及心腎器官保護效果的藥物共有兩大類,分別是口服與針劑型的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以及口服的SGLT2抑制劑。前者除了促進胰島素分泌達到控制血糖作用之外,同時也能抑制食慾、減緩胃排空來達到有效的體重減輕,更重要的是長期使用下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實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當血糖已經降到正常值時就不會持續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單獨使用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所以也可以用於非糖尿病之肥胖患者的體重控制。後者SGLT2抑制劑則透過腎臟排出糖份的機轉來達到控制血糖及減少體重的效果,原則上也不會造成低血糖,同時長期使用下也具有減少心衰竭及慢性腎病變的實證。 無論是口服與針劑型的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或者SGLT2抑制劑,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若糖尿病患者已有相關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病病史,就會建議於第一線就開始使用*7,但在藥物使用上仍需注意,使用 GLP-1受體促效劑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且少數案例報告中顯示可能與胰臟炎風險的增加具有關聯性,此外口服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必須要空腹服用,服藥喝的水量需限制少於120毫升,且服藥後需至少隔半小時以上才能攝取食物;而SGLT2抑制劑服用時間則較為彈性,可以空腹或隨餐吃,但要注意維持水分的補充、避免長時間憋尿及維持良好衛生清潔習慣,以減少生殖道或泌尿道發炎的風險。因此在選擇藥物時,病患都應該與醫師討論是否合適。 郭俸志醫師提醒,糖尿病與肥胖是影響健康的2個有害因子,更是彼此互相影響,肥胖會大幅的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因此若有肥胖問題一定要儘早處理,透過養成每天量測體重的習慣,配合總熱量控制、搭配飲食指南及每天適當運動20~30分鐘,一週至少3~5天,進一步加上醫師囑咐的藥物治療,才能達到健康的體適能狀態並維持有效且長期穩定的血糖及體重控制。

罕見血液病「卡斯爾曼氏症」治療現曙光,單株抗體藥物精準對抗疾病

罕見血液病「卡斯爾曼氏症」治療現曙光,單株抗體藥物精準對抗疾病

成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爾曼氏症(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iMCD)是一種特殊血液疾病,由於症狀多元,不僅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肝脾腫大、肺積水的狀況產生,也有部分患者會演變成嚴重的全血球低下症或淋巴癌,但由於症狀不明,不少人常以為是過於疲勞或老化較難及時察覺,病患也常受輾轉就醫所苦,但若延誤就醫都可能影響到預後情形,甚至有死亡風險。 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醫師表示,成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爾曼氏症(iMCD)主要是淋巴結異常增生,屬於相當罕見的疾病。根據增生的位置、範圍多寡等又分為三種亞型,有少部分與HIV病毒、疱疹病毒相關,其中一種亞型「特發性多中心型卡斯爾曼氏病症(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iMCD)」更是至今成因不明,難以診斷,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疲勞、盜汗、貧血、體重減輕、引發黏膜反應而出現腹水、肋膜積水,或脾臟及肝臟腫大等不同症狀。由於一開始症狀不顯著,病患往往以為是否只是因為太累造成;當輾轉就醫沒有改善,有些人甚至會往淋巴癌的方向進行就醫。 經多項檢測才能確診,就醫耗時困難 以台灣iMCD盛行率來看,每年應有80~90人確診,但事實上只有20~30人,林世強醫師說明,這表示多數病患病沒有在第一時間診斷出,很多人都是到了血液腫瘤科才抓出問題。iMCD必須進行多項檢測才能診斷出來,當中最關鍵的檢查就是淋巴結切片,醫師也會再透過組織病理學分析與電腦斷層或PET-CT正子斷層掃描,以排除超過15種情況才能診斷出iMCD,由於不少病患也會出現體重下降等情形,因此也必須考量是否為惡性淋巴瘤。 IL-6單株抗體藥物帶來新曙光,有望完全緩解 林世強醫師表示,目前已發現iMCD是由於細胞激素被過度活化造成,以往於一線治療只能使用類固醇或化學治療,但改善空間有限,根據研究顯示過往有4成2的病人一線治療失敗;且5年存活率僅有近三成左右[1]。,因此最新的IL6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經臨床試驗顯示,已可直接抑制介白質的IL-6,精準對抗疾病,且於今年年初已成功納入健保,有望延長存活,爭取更卓越的預後。 林世強醫師就曾有位病患60幾歲的阿姨因水腫非常嚴重就醫,其他醫院已經看了很久沒有改善,到門診發現已有肺積水情形,就趕緊做淋巴切片,確診為成人特發性多中心卡斯爾曼氏症。林世強醫師更進一步分享,過去國內缺乏用於卡斯爾曼氏症具有臨床實證的治療藥品,多以類固醇等傳統治療方式,但治療效果有限。而該名患者也因身體狀況不佳沒有再進行化療,後來雖接受CD20單株抗體藥物治療,不過由於身體免疫力下降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最後仍舊不幸過世,是典型來不及接受精準標靶治療離世的案例。 罹患iMCD這樣的罕病病友多年來飽受疾病所苦,生活品質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除了呼籲發現有異狀時即早至血液腫瘤科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期外,隨著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不但降低治療負擔,也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的動力與信心。    

可望終結卵巢癌復發噩夢,PARP抑制劑標靶藥新發展讓患者突破存活率

可望終結卵巢癌復發噩夢,PARP抑制劑標靶藥新發展讓患者突破存活率

根據衛福部統計,卵巢癌雖位居女性癌症排名第七位,但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復發率高,帶來相當高的致死率,有「婦女沈默殺手」之稱。值得慶幸的是,卵巢癌在標靶藥物選擇上有重大突破,不僅治療效果佳,甚至已能達到殲滅癌細胞、完全治癒的目標。 卵巢癌不論是第一次發生或是轉移,多會出現像腹脹、腹水、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腸胃道症狀,或是隨著淋巴結轉移的位置發生病兆,如壓迫膀胱造成排尿等不同問題,因此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婦產部許耿福醫師表示,卵巢癌由於發現困難,導致診斷時間較晚,高達五成的患者確診幾乎都已是第三、四期的狀況,在治療上相當棘手。 化療具抗藥性,二年內高達九成五病患會復發 卵巢癌一旦確診必須馬上進行手術,許耿福醫師說明,若是第三期之後,都會傾向要做完整的子宮及兩側卵巢輸卵管切除手術來將癌細胞清除乾淨,預後與存活率才會好;除非是早期癌症(腫瘤侷限在1a期)或是有生孩子的計畫,才會評估只切除單側卵巢、保留子宮等。 許耿福醫師表示,卵巢癌的復發率相當高,以第三、四期來說,二年內高達九成五患者會復發,最主要是化療有抗藥性,一旦復發,再度復發的間隔時間會再縮短,也因此,卵巢癌手術之後搭配標靶藥物的維持性治療,是延後復發的重大關鍵。 新藥治療追蹤超過六、七年,超過一半病患控制良好 目前標靶治療有分為血管新生抑制劑與PARP抑制劑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主要作用是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對於第三、四期的卵巢癌要達到殺死腫瘤的效果較不理想。以卵巢癌來說,BRCA1、BRCA2 的基因突變為遺傳性卵巢癌的主因,許耿福醫師說明,透過基因檢測發現PARP抑制劑對BRCA1、BRCA2突變類型與同源重組缺陷細胞(HRD)的治療效果相當好,不僅能殺死殲滅癌細胞,更能延長無惡化的存活期;目前PARP抑制劑的標靶治療有超過五成的病患已經追蹤六、七年沒有復發,控制得很好。 許耿福醫師門診就有一名50幾歲的家庭主婦,當時是新診斷出來BRCA2突變的卵巢癌病患,當時第一次就以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至今已六年沒有復發,控制得相當好,幾乎可算治癒。 另一名案例則是60歲屬於BRCA1突變型卵巢癌,已反覆復發三次,第三次至許耿福醫師門診,先以手術將腫瘤細胞清除,後來評估以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至今也已追蹤三年,沒有復發的情形。 許耿福醫師強調,卵巢癌在精準醫療的趨勢上,目前治療的準則都會傾向透過基因檢測,來讓癌症病患有最適切的用藥,他鼓勵病患勇於接受治療,隨著標靶藥物的進步,以PARP抑制劑來說,目前已經有一天服用一次的選擇,只要發現警訊及早就醫,癌症還是有機會能夠治癒,回歸正常生活。

次世代攝護腺癌造影診斷:奧攝敏正子造影為何能提早抓出癌細胞復發?

次世代攝護腺癌造影診斷:奧攝敏正子造影為何能提早抓出癌細胞復發?

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的好發率與死亡率位居第五位,由於其變化快,加上癌細胞常有不同的惡性表現,患者在經過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也可能會有癌細胞再次增生情形,因此透過詳細的造影檢查來評估後續的手術與治療是關係到預後的重要關鍵。 高雄榮總外科部部主任余家政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患者是透過追蹤血液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來評估癌細胞是否復發或轉移,一般而言,術後PSA的正常值應小於0.2ng/ml,當PSA值持續上升就需再安排影像檢查來確認癌細胞的狀況。 特異性、敏感度更高的檢查,才能提早因應治療 余家政醫師表示,目前針對攝護腺癌的檢查方式有骨骼造影、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等,但傳統影像檢查多少有碰到檢查上的盲點,比如必須在PSA數值較高或是癌細胞已經比較大才看得出,若是像葡萄糖正子掃描是利用癌細胞以葡萄糖進行代謝的特色來檢視,但攝護腺癌症由於代謝慢也可能較難偵測,因此,這幾年便發展出了次世代攝護腺癌的造影診斷奧攝敏正子造影(Axumin PET)。 余家政醫師指出,奧攝敏正子造影是透過注射一種胺基酸示蹤劑,以正子斷層掃描造影將散布於體內的癌細胞形成亮點來找出復發位置,由於其特異性與敏感度較高,因此也能提供更精確的診斷輔助。余家政醫師說明,患者如果處於以下幾個情形,就可以次世代奧攝敏正子造影來進一步檢查判讀: 剛診斷出癌症的新患者,屬於高風險族群,但傳統照影檢查看不出是否有轉移。 經過開刀、放療的患者,PSA上升但無法判斷是局部復發或者是遠端轉移,必須了解具體的轉移位置。 癌細胞尚未轉移,可能因為一段時間荷爾蒙藥物治療的抗藥性導致PSA上升。 癌細胞已轉移,需要精準判斷轉移的位置與程度。 針對術後PSA上升有復發疑慮者,判讀更精準 次世代攝護腺癌的造影診斷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帶來治療策略上的幫助,讓病患在後續治療方向更精準。余家政醫師舉門診一名76歲案例說明,這名病患大約是五年前開刀,術後回診發現PSA些微上升,透過奧攝敏正子造影發現恥骨處有些微小點,由於一開始不明顯,後來透過二次檢查並交叉比對,確認是癌細胞轉移,由於提早發現,便能以放射治療即時處理。 余家政醫師表示,奧攝敏正子造影在研究數據上,靈敏度(真陽性率)達89~100%,特異度(真陰性率)達67~70%,病患的PSA若是超過1ng/ml以上判讀又會更準確,透過後續個人化的治療,也會讓病患的預後與存活率較佳。 余家政醫師也補充,目前奧攝敏正子造影檢查對已經開刀、放射治療過的攝護腺患者PSA上升無法但判斷是局部復發或者是遠端轉移,是敏感度更高的檢查利器,透過次世代更精準的影像檢查,也能讓不同類型的攝護腺癌患者做出最好的治療方針。

糖尿病造成腎臟發炎,拖久恐洗腎,全新治療趨勢三管齊下護心腎

糖尿病造成腎臟發炎,拖久恐洗腎,全新治療趨勢三管齊下護心腎

隨著飲食型態的轉變與人口老化趨勢,台灣的糖尿病治療人數已累積近250萬。由於糖尿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現時間普遍較晚,若延誤治療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腎臟、心臟危害,嚴重恐怕有洗腎危機。 糖尿病分為兩種型態,第1型是自體免疫造成,大多在兒童時期就發病,第2型則是屬於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因為遺傳、飲食、肥胖、老化、生活型態等問題引起。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前理事長暨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當已經有高血糖症狀,儘管還沒到糖尿病的程度,其實腎臟與血管已經是在發炎的狀態。國人更有高達500萬人暴露在高血糖的狀態未能自知,若加上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有相當高的機率讓腎病變提早發生。 當有巨量蛋白尿,腎功能每年以4 ml/min/1.73 m2速度退化 一般人40歲後腎功能會以每年1~2ml/min/1.73 m2的速度下降,游能俊醫師說明,當病患是超過>300mg/g巨量蛋白尿,腎功能更會加速到每年4ml/min/1.73 m2速度退化。由於血糖過高損及的血管影響遍佈全身,當有巨量蛋白尿的狀況,更會提高心血管惡化機率增加心臟病風險。 腎病變主要透過尿液中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比值來檢視,以尿液白蛋白(UACR)來看,<30mg/g以下為正常,30~299mg/g是糖尿病腎病變的微量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300mg/g就進到巨量蛋白尿期 (macroalbuminuria),另一個指標是腎絲球過濾率(eGFR),正常人腎絲球過濾率是100分(90~120 ml/分鐘),隨著年紀增長會有逐年退化現象,60分以下就表示有病變。 掌握治療三關鍵,有效延緩腎臟惡化:控制血壓、血糖、抗腎臟發炎與纖維化 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控制管理也要透過適當用藥改善,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用藥一開始注重在排糖,後來慢慢發展出能夠同時達到抗發炎、抗纖維化的作用,不僅保護血管,也能預防腎臟等器官病變。游能俊醫師診所這一兩年追蹤了四十位白蛋白尿>300mg/g患者,約有四分之一患者在完整使用降壓、降糖、抗腎臟發炎以及纖維化類的藥物後,在三~六個月內白蛋白排放就明顯減少了30~50%。 游能俊醫師也舉門診一位57歲男性病患為例,罹患糖尿病已四年半,尿液中的白蛋白最高達到1600mg/g,在使用完整藥物治療後,三個月就發現白蛋白降至800mg/g;由於他本身三高控制相當好,除了透過藥物,搭配生活、飲食作息的改善更是關鍵。 在國際治療指引中有提到在治療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上,目前最重要的治療三關鍵分別是控制血壓、血糖以及抗腎臟發炎與纖維化。游能俊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三高,阻止腎臟與血管持續發炎也是避免器官病變的重要關鍵,他也鼓勵糖尿病患者,透過主動與醫師溝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才是改善疾病最重要的關鍵。 游能俊醫師 游能俊診所院長 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專長: 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標竿管理及品質促進 更多影音觀看:https://www.facebook.com/reel/1441337379847287

繼DHA、卵磷脂、銀杏…醫親解護腦成分「AIE2」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好處?

繼DHA、卵磷脂、銀杏…醫親解護腦成分「AIE2」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好處?

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開始常忘記帶東西出門,或者忘記關瓦斯?鄰居的名字也常記不太起來?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當開始有輕微的認知障礙,演變為失智症的比率就達25.53%,表示有四分之一的65歲老人開始有認知障礙症狀出現後,可能就會慢慢導向失智。 依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調查,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要如何區分老化還是認知功能障礙?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洪櫻娟醫師說明,認知功能障礙是指一群症狀的總和,不僅僅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 認知功能障礙檢視5大指標 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指標如: 忘東忘西 判斷力下降 時間地點常搞錯 說話常常停頓 語詞變短、開始無法完成原本熟悉的事物 洪櫻娟醫師說明,失智症帶來的影響不只病患本身的生活改變,更多的還有照護者的身心壓力,病患不僅可能會有走失的現象,甚至到最後生活無法自理,必須隨時有人照料,家人可能必須請假協助就醫、貼身照顧,或隨時擔心走失、異常行為的心理壓力等,這些都是隱形的成本與負擔;根據數據顯示,失智照護者有超過一半出現憂鬱症狀。 儘管失智症是屬於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洪櫻娟醫師表示,只要保持大腦活躍的狀態,並持續訓練刺激思考,以及補充正確的營養,都能有助於延緩大腦退化速度,「大腦就像肌肉一樣,需要經常使用、多動腦才能保持健康。」 AIE2關鍵成分能加速腦中有毒蛋白的清除 洪櫻娟醫師說明,2019年國際期刊(Molecules)發表[1]了一項有關於AIE2的成分,被證實對健腦有正面效益。AIE2來自沙漠珍貴寄生植物「管花肉蓯蓉」萃取,經研究證實AIE2具有螫合金屬鐵離子能力,可將腦中過多重金屬排除,減少大腦中代謝廢物堆積,降低失智因子形成。同時具有促進腦神經再生,提升神經傳導功能。 不是所有管花肉蓯蓉萃取物都有護腦功效 AIE2專利成分是杏輝醫藥集團20多年所研發,以專利指紋圖譜技術(Phytomics QCTM)才能篩選出具護腦功效成份(AIE2),全世界超過30項專利保護,在全球有超過15個國家上市,是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護腦成分之一。人體臨床實驗結果顯示[2],AIE2能預防中重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功能持續退化,而對於記憶功能、語言及說話能力都有明顯改善。 與常見的DHA、卵磷脂、銀杏成分相比,AIE2在對抗腦中有毒蛋白形成,保護腦神經細胞,促進腦神經再生方面,有更好的效益。 洪櫻娟醫師強調,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持續性且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根據統計臨床病程持續約8~10年,不只病患本身,對於照顧者、整個家庭負擔也會加重,平時建議就要透過維持健康的方式來降低失智症風險: 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 戒菸、適量飲酒 定期運動 均衡飲食,搭配健康食品營養補充 應留意自身及家人的身心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及早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來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對家人來說,也能減輕未來的照顧負擔。 (圖/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 洪櫻娟醫師)

「隱藏版癌王」是膽道癌!常見疑問一次看         醫:7成患者發現已晚期 千萬別輕忽腸胃不適

「隱藏版癌王」是膽道癌!常見疑問一次看 醫:7成患者發現已晚期 千萬別輕忽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很有可能是膽道癌?膽道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像是腸胃炎、腹部悶痛、食慾不振等,與一般腸胃疾病、膽結石有點類似。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彥豪指出,民眾對於膽道癌的警覺性往往不高,因此很難早期發現,有超過7成確診時已是晚期,高比例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因此又被稱為「隱藏版癌王」。 膽道在哪裡? 膽道是幫助人體消化的重要系統,膽道系統分布在整個肝臟,從肝細胞表面凹槽形成的微膽管開始,逐漸匯流成小膽管、左右肝內膽管,再穿出肝外合成為總肝管,與膽囊交匯後成為總膽管,最後與十二指腸相接。膽囊是儲存膽汁的部位,肝臟每天製造膽汁透過膽道運輸到肝臟下方的膽囊儲存,當人體進食含有油脂類的食物,膽囊便收縮擠壓出膽汁,透過膽管通道輸送到十二指腸來分解。 膽道癌初期會有什麼症狀? 膽道(管)系統分布在整個肝臟之內,因此膽道癌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與膽囊癌,台灣一年有2千多名膽道癌患者確診,其中較常見的是肝內膽管癌。陳彥豪醫師表示,因名稱內有肝,常常被誤以為與肝癌相同,但兩者的組織型態與治療方式皆完全不同。膽道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只有腸胃不適、腸胃炎、上腹痛、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噁心、發燒、黃疸等,與一般腸胃疾病、膽結石有點類似,民眾警覺性往往不高且認知度低,通常發現時已是晚期。 為什麼會罹患膽道癌? 陳彥豪醫師表示,膽道癌主要高危險群有像是先天性膽道疾病、原發性膽道炎、膽道或膽囊有結石、B/C肝炎、肝硬化患者等,另外肥胖、糖尿病與有菸酒習慣者風險更高。膽道癌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有7成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手術不易,這也是存活率低的原因,高危險族群特別需要注意。 治療方式有哪些? 陳彥豪醫師分享,民眾除了經常詢問治療方式之外,也會詢問可否透過換肝、做栓塞、電燒等肝癌的治療方式來解決,但其實這個問題又回繞到第一個問題,膽道癌與肝癌不同,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在膽道癌的治療上,初期會以手術為主,陳彥豪醫師說明,即便手術切除,5年的存活率也只有10~30%1,加上膽道癌容易復發,因此患者在術後接受輔助治療是比較好的方式。 陳彥豪醫師指出,轉移性膽道癌對化療的反應率僅20~30%2,且抗藥性相當嚴重,後續可能會有肝功能異常、黃疸甚至敗血症,多數患者平均存活期不超過1年。2023年1月開始,衛福部已核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來作為晚期膽道癌的第一線治療,從臨床研究顯示,和單用化療相比,免疫合併化療可降低死亡風險約20%3,約3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12.8個月,更有超過四分之一病患平均存活期可超過2年4。因此,膽道癌的患者在無法手術的情況下,建議化療搭配免疫治療,不少患者甚至腫瘤縮小,能重新評估手術、局部治療的可能性。 陳彥豪醫師分享門診一位50歲上班族男性患者,一開始只是腹痛在診所就醫,後來發現是膽道癌轉診至長庚醫院,去年8月就診時便自費以化療搭配免疫治療進行第一線治療,之後不僅局部腫瘤緩解,經過半年化療的部分已經結束,能單用免疫治療藥物。在這半年當中患者身體也沒有明顯不適,生活與工作都能如常進行,甚至同事也不知道他罹癌,目前控制良好。 陳彥豪醫師強調,傳統化療對於膽道癌的控制確實有一定瓶頸,透過搭配免疫療法不僅能穩定病患的腫瘤、提高存活率,生活品質也能獲得改善,他也提醒民眾,一旦有上述的不適症狀,就要提早就醫檢查,只要平時有警覺性,就能遠離膽道癌這個隱藏版癌王的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