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新冠疫情常態化!臺大醫:疫苗才是最佳防護罩,長新冠不容小覷

新冠疫情常態化!臺大醫:疫苗才是最佳防護罩,長新冠不容小覷

根據臺灣大學所開設的「醫學與生活」課程隨機調查發現,7成大學生都有染疫經歷,臺大醫師認為,這代表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常態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儘管年輕一代不是屬於高危險族群,但根據衛福部公布112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新冠病毒感染仍排名第六,對年長者、幼兒、慢性病患者來說,新冠病毒引發的重症仍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臺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暨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盤松青醫師表示,從病毒演化角度來說,目前的JN.1病毒株會慢慢取代舊的病毒株,可能朝傳播力更強的態勢發展,國內與國外的疫情發展看起來是一致的。盤松青醫師提到,病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變異,儘管感染新冠病毒對多數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影響不大,但年長者、幼兒、慢性疾病患者仍是重症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112年有8千多位民眾因為新冠併發重症死亡。 新冠病毒株變異快速,最新疫苗才有防護力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10月開始接種的新冠疫苗便是針對最新的JN.1病毒株提供防護,盤松青醫師說明,病毒從XBB演化到JN.1,民眾沒有太大的感覺,但能確定的是XBB與JN.1是完全不同的病毒株,即便之前接種過疫苗或者染疫過,3個月後抗體也會慢慢消失,這也是建議民眾要接種最新疫苗的原因。因此,除了65歲以上年長者,像是幼兒、孕婦、慢性疾病、重大傷病、孕婦等第一波公費疫苗接種族群,都建議盡快接種疫苗,也建議其他的民眾在11月以後,把握政府提供的疫苗資源,盡快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有些民眾認為確診新冠後都只是輕症,痊癒就沒事,盤松青醫師解釋,病毒感染本來就很容易誘發全身性發炎,像現在常提到的長新冠如喘、腦霧等問題都與發炎機制有關,特別是如果本來就有肺部、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染疫更是加重對身體的負擔。此外,特別提醒隨著秋冬季節即將來臨,正在治療中的慢性病或是癌症患者等,一定要提前接種新冠疫苗來避免重症風險,若在治療中感染新冠病毒,不僅影響到治療計畫,更可能有疾病惡化的風險。 三代同堂建議全家都接種疫苗保護老人、小孩 面對接種疫苗的疑慮,盤松青醫師強調,目前多數民眾都有接種新冠疫苗的經驗,部分的人會有發燒、局部疼痛等狀況,至於心肌炎主要是發生在年輕男性身上,機率小於萬分之一,其實感染新冠後發生心肌炎的機率更高,因此建議民眾對接種疫苗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盤松青醫師也呼籲,新冠與流感發展的態勢會有點類似,就是可能成為常態性的傳染疾病,雖然目前的防疫政策相較於疫情一開始已放寬很多,但她仍建議如果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是免疫力較弱者,在公共場合還是要隨時戴上口罩,手部清潔習慣也要維持。另外,雖然現行的疫苗接種政策與剛開始朝向群體免疫的策略較不同,但仍然建議家中有三代同堂者,如果沒有特殊疫苗過敏史,建議全家人都一起接種最新JN.1新冠疫苗,對於保護家中年長者或幼兒會是較有效的方式。

抗生素抗藥性已成全球健康威脅!台大醫院啟動衛教展覽,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宣導提升健康觀念

抗生素抗藥性已成全球健康威脅!台大醫院啟動衛教展覽,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宣導提升健康觀念

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更將每年11月18~24日訂定為世界「抗生素抗藥性宣導週」。面對抗藥性所帶來的健康隱患,民眾該如何面對?台大醫院呼應國際衛教提倡,推出抗生素抗藥性宣導展覽,讓民眾透過淺顯易懂的衛教展覽,認識常見的抗藥性細菌與其抗藥性議題,達到衛教目的。 抗生素是人類用以對抗細菌的藥物,但由於不當使用,可導致原本想對抗的細菌產生抗藥性,而難以殺滅。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從青黴素的發現成為人類的救命仙丹,到因為不當使用而產生「超級細菌」問題,濫用抗生素已成為全球的重大醫療威脅。台大醫院除了提供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肩負著民眾衛教的責任;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一直以來持續落實對抗生素的合理監控,也期望透過這次活動,帶給民眾更多的知識,讓抗生素的正確使用觀念能傳播更深遠。 3大原因讓細菌成為超級強敵!不當使用將陷入惡性循環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振泰醫師分享細菌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他提到,細菌大概可以經由3種方式產生抗藥性:一是環境中本就存在著相當多不同、複雜的菌種,有些菌種天生就對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當以抗生素治療其中某些特定細菌時,環境中其他具抗藥性的細菌在治療的同時反而被保留,等於是以人為因素介入導致其他細菌的生存優勢;第2種則是細菌長期在繁衍的同時,因基因突變而自行產生抗藥性;第3種則是從別的細菌身上獲得產生抗藥性的機轉。 當民眾不當使用或者是過度使用抗生素,王振泰醫師說明,便容易產生第1種與第3種類型的細菌抗藥性;而劑量不足、自行停藥導致療程過短,或者是過度使用,則是讓細菌逐步產生突變的催化劑。王振泰醫師強調,當細菌產生抗藥性時,最大的影響就是原來很好對付的細菌,會變得用藥無效,必須再使用別的抗生素;如果再持續使用不當,便陷入惡性循環到最後無藥可用。 沒有強不強,只有適當不適當!醫籲:精準用藥、正確使用才是最好的治療 民眾往往也有迷思,就是「強一點」的抗生素是否比較有效?王振泰醫師說明,抗生素沒有哪一種最強,只有適當不適當!當醫師給藥時就會評估治療疾病的適當性,哪一種藥物在抗菌譜(抗生素能滅菌或抑制微生物的範圍)上較為精準,用對藥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治療。 面對秋冬來臨有更多如新冠肺炎、流感、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感染,不少民眾也有不少用藥疑問。王振泰醫師解釋,其實多數都是不需要抗生素,而是以症狀緩解或抗病毒藥物即可;而透過施打疫苗來降低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發生率,自然也就能大幅減少因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續發性細菌感染,也就能因此減少需多抗生素的使用,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增加。 這次展覽中也能看到很多可愛的細菌立牌,幫助民眾更了解更多有關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知識;在認識細菌的同時,王振泰醫師也建議要落實日常生活良好的習慣,如用餐前、如廁後洗手等;如果自己有感染症狀,外出也一定要戴上口罩;搭配充足的睡眠與均衡飲食,透過疾病預防才是增進健康的真正方法。

迎戰超級細菌!北榮:落實抗生素精準使用

迎戰超級細菌!北榮:落實抗生素精準使用

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台北榮民總醫院日前舉辦 「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透過衛教展板、互動小遊戲與影片播放,提升民眾對抗藥性的認識與警覺,呼籲民眾養成「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及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的習慣。 北榮副院長侯明志表示,抗生素問世近百年,讓過去高度致命的細菌感染得以治癒,全球平均壽命顯著提升。不過,「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人們對抗生素的過度依賴與使用,加速細菌演變,對全球公共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由於藥物研發的腳步趕不上病原菌的變化,加上企業端也因抗生素利潤有限,投入意願下降,讓抗生素的研發雪上加霜。 多管齊下 喚起大眾保持警惕 侯明志強調,減少抗藥性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醫師端,讓抗生素用在刀口上,醫療機構更謹慎開立處方。衛福部已設立監測機制,由感染科醫師進行監督,確保抗生素合理使用,並對執行有效的醫師給予獎勵。醫師先從廣泛的藥物開始,逐步過渡到特定抗藥細菌的精準用藥,避免過度使用。 其次、民眾有正確觀念。透過教育推廣,人人成為家庭、學校、社區守護者,社區里長與基層醫師可舉辦相關講座,媒體透過節目進行專題報導,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喚起大眾對抗生素濫用的危機意識;也可以考慮在小學課程置入抗生素知識,讓下一代有正確用藥觀念,透過學校影響學生,再由學生將知識帶回家庭,提升社會健康意識。 北榮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指出,隨著抗生素的過度使用,細菌逐漸進化抗藥性,在患者體內變得更為強大且難以控制。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時從共存的狀況轉為致病,導致嚴重感染,這類超級細菌對傳統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感染變得難以治療或無法治療,增加疾病惡化風險。 電腦輔助 落實抗生素精準應用 舉例來說,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對碳青黴烯(Carbapenem)的抗藥性比率近年來翻了數倍,它本身的致病力強;綠膿桿菌在院內感染中也很常見,對碳青黴烯抗藥性也逐漸上升,對於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的健康帶來重大風險。 林邑璁指出,細菌雖具致病性以及抗藥性,若適當控制,可與人類共存。面對抗藥性細菌,北榮感染科醫師與資訊部門合作,利用資訊系統來輔助抗生素的正確使用,讓醫師第一時間了解患者感染史以及曾經在身上培養出來的細菌和用藥記錄;當感染原不明時,透過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迅速辨識細菌及抗藥性,隨著檢測結果調整合適藥物,透過電腦輔助系統,落實抗生素精準使用。 林邑璁呼籲,對抗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是全球挑戰,透過教育推廣、準確診斷及醫師專業,才能減少抗藥性細菌危機。

新冠病毒對幼兒具威脅!新冠流行期間,哮吼症增1倍,恐引發呼吸困難 專家籲:兒童快打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對幼兒具威脅!新冠流行期間,哮吼症增1倍,恐引發呼吸困難 專家籲:兒童快打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已於10月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小兒科醫師提醒,新冠病毒的傳染力至少是流感的3倍,重症病例也比流感多且嚴重,除了年長者要特別留心之外,3歲以下的幼兒更容易併發為哮吼、呼吸喘、熱性痙攣住院,近期一直都有這樣的個案,家長千萬不可輕忽。 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顏廷聿主治醫師表示,雖然兒童感染新冠病毒9成一開始多以輕症為主,像是會有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上呼吸道症狀,但近期發現兒童常見的哮吼症狀在新冠流行期間,發生率增加了1倍多,以往如果一般病毒感染通常有5%的哮吼發生率,但新冠流行期間,發生率增加到12%。 兒童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9成以上的嚴重併發症 顏廷聿醫師說明,哮吼指的是因病毒感染造成喉嚨腫脹、呼吸道狹窄,小朋友會有如狗吠般的咳嗽聲、吸氣喘鳴、聲音沙啞等情形,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另外,每六個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就有一個會出現神經學症狀,例如:頭痛、熱性痙攣、抽筋、肌肉無力、反射異常、嗅/味覺異常…等。其中,會引起全身抽搐的熱性痙攣,並不少見,也是需要緊急送醫與住院的常見原因。 顏廷聿醫師表示,兒童染疫雖然不像年長者較有重症問題或者高死亡率,但如果有延伸併發症住院比率仍高。今年台大也有合併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個案,這些孩子原本沒有慢性疾病,但確診後卻除了發燒、皮疹、眼睛紅,甚至出現休克、併發血管瘤病變的狀況。南部也出現未接種疫苗幼童,新冠確診後併發腦炎,病程快速甚至是用藥都來不及的嚴重個案。 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9成以上的嚴重併發症,例如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發生風險。但不少家長仍擔心孩童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問題,顏廷聿醫師表示,兒童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主要是發燒(3~10%)及局部施打部位疼痛,之前家長比較擔心的心肌炎比率相當低,且主要是發生在青少年至青壯年的男性個案。 長新冠問題恐影響兒童學習專注力 顏廷聿醫師指出,長新冠症狀不只成人有,其實各國都一直存在兒童長新冠問題;確診後若2個月後仍有殘餘症狀,都算是長新冠。根據臨床觀察,以0~3歲的孩子來說,長新冠的表現會有情緒不穩、睡眠不佳、食慾差、腹脹、腹瀉、鼻塞、咳嗽狀況,3歲以上學齡孩童則會有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或者是出現皮疹等皮膚問題,而青少年也有感疫後情緒不穩的個案,這些都會讓孩童的課堂學習與專注力受到影響。所以幼童接種疫苗不只是預防重症,也可以避免長新冠。 顏廷聿醫師呼籲,台灣過去經歷3~5年的防堵策略,所以民眾幾乎都面臨免疫負債的狀況。隨著新冠肺炎的病毒持續突變,即便之前接種過疫苗,現在半年過去也沒有保護力了,因此10月開始接種的最新JN.1新冠疫苗若符合條件建議趕快去接種。 另外,由於兒童免疫力不成熟,任何病毒在身體複製量都是高於成人,這也代表傳染力相當強,因此如果家中有長輩同住更要高度注意,兒童接種疫苗不但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家中的長輩。而如果家中有剛出生未滿六個月的小寶寶,由於還不能接種疫苗,家人就必須採用圍堵策略,除了接種疫苗外也要勤洗手,有感染就戴上口罩,盡量減少病毒帶到家裡,同時也要增加自己抵抗力來保護孩子。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來臨,糖尿病的罹患率也急速上升,糖尿病患者除了面臨必須控糖的健康管理,更重要的還有回診日常,台灣有超過250萬人確診糖尿病 ,對廣大糖友們來說,面對來回醫院的奔波與抽血的恐懼仍相當辛苦,如何讓糖友獲得更好的照護計畫,也是政府與醫療院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一家之主因乾癬問題險丟工作!乾癬不只疾病,身心壓力帶來的「累積生命損傷」更需高度關注

一家之主因乾癬問題險丟工作!乾癬不只疾病,身心壓力帶來的「累積生命損傷」更需高度關注

一名50幾歲的一家之主從事製造業工作,由於長期有中重度乾癬的問題一直沒治療好,近期老闆請他先治療完成再來上班,但如果一直就醫不上班將影響到全家生計。透過醫師了解狀況後,以口服、照光搭配最新生物製劑治療,讓原來需要半年以上的療程縮短至幾週就達9成以上好轉,他很感謝醫師說:「皮膚改善真的救了全家!」

AI智能測膚讓醫美更進階!醫:透過偏光技術與大數據分析精準診斷肌膚問題,治療抗老更有依據

AI智能測膚讓醫美更進階!醫:透過偏光技術與大數據分析精準診斷肌膚問題,治療抗老更有依據

在進行醫美療程時,越來越多診所會進行各種肌膚檢測,醫美諮詢及評估能更精準客製化治療方案,目前更有診所引進最新AI智能檢膚利器,不僅在技術面更能真實呈現臉部輪廓、膚況、深層色素細節,透過濾鏡偏光的變化與大數據分析,不僅讓皮膚問題無所遁形,更能準確分析衰老因素,提供精準治療。 藏琢診所院長張維宸醫師表示,除了瞭解客戶的訴求,更關鍵的是精準的診斷膚況及問題,這樣才能提供最適切的解決方案,所以診所多年來都在使用最先進的肌膚診斷工具,協助醫生做出最精準的判斷。如果肌膚有本質問題像是痘痘或酒糟,也需要先正確診斷治療,而非仰賴醫美療程,皮膚健康的底子打好,才能進一步追求質感與美麗。 協助醫師更正確判斷,抓出不良保養習慣 在追求個人化美感當中,近年推出的宜膚V(EVE V)AI智能測膚的輔助更是一大利器。張維宸醫師說明,例如很多人主訴自己粉刺很多,但其實粉刺形成因素很複雜,不一定跟出油絕對相關,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是粉刺,而是酒糟、蟎蟲、或保養品相關問題。以往只能仰賴醫師經驗判斷,有可能陷入見樹不見林的診斷誤區,現在透過EVE V全方位分析肌膚特性,醫師更能準確診斷病因,對症下藥。 張醫師門診有一名患者,因為工作需求經常使用多種保養品,皮膚又有點敏感且乾燥,因工作關係須保持光澤感,於是使用更多油性保養品,結果粉刺越長越多,甚至已經轉變為酒糟肌;透過EVE V檢查發現皮脂本身分泌不多,角栓卻相當多,敏感泛紅問題也一覽無遺,搭配問診結果,正確診斷出是因為擦太多油性保養品造成的角栓堆積,因此治療粉刺的重點就不是清潔類型治療,而是應該調整保養品。 肌膚分析更深入,找出真正光澤與質感參數 EVE V運用大數據分析,也能提供更多分析指標,像是黑眼圈問題EVE V能進一步分析是血管型、色素型、或結構型;另外有時表面上是痘痘問題,但透過EVE V深入分析卻顯現是酒糟肌,這些都提供了醫生更好的診斷線索。在醫美療程的成果上,EVE V能以精準的拍攝技術呈現對比,讓客戶更清楚了解改善狀況,對於肌膚的進步更有信心,追蹤上也更有效益。 另外張醫師也說到,對於亞洲人很常見的肝斑問題,EVE V也提供了更精準深層的檢視,可以在肝斑早期,甚至還沒有冒出來前,肉眼還看不清楚時,就提早發現、提早診斷,這樣醫師可以提醒病人做出更好的早期預防,或是提供最好的治療。 EVE V使用更多偏光跟濾鏡的技術,分析瞭解肌膚紋理、色素、出油、組織結構等細節狀態,張維宸醫師認為能更精準診斷問題,也能協助打造更自然的肌膚光澤與質感,他也提醒,一定要有健康的肌膚再來做醫美療程才是正確的邏輯跟步驟,透過整體性的優化,才能達到真正的美麗。

每3秒將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三軍總醫院啟動衛教巴士呼籲全民上車迎擊抗藥性危機

每3秒將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三軍總醫院啟動衛教巴士呼籲全民上車迎擊抗藥性危機

「抗生素抗藥性是沉默的全球疫情。」為幫助大眾深入了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三軍總醫院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更表示抗藥性細菌的防範沒人能置身事外,期望透過本次活動提升全民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與警覺。 根據數據統計,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抗藥性縮短1.8年,2050年每3秒將有1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抗生素濫用導致全球面臨無藥可用的危機。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抗藥性細菌的防範,從醫護人員到民眾都必須建立起正確認知,濫用抗生素的後果讓不少民眾死於感染症,沒人能置身事外,為此更會深入加強三軍總醫院抗生素的監控與管制,為病人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抗藥性已成為「全球性醫療緊急危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抗藥性細菌的蔓延將導致2050年每3秒有1人因感染超級細菌死亡,造成的不僅是民眾住院天數的增加,更是社會經濟的損失。醫療品質策進會張上淳董事長更表示,台灣每年因抗藥性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千億元,不僅是巨大的財政負擔,也是公共健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也強調,抗生素抗藥性已是沉默的全球疫情,今年健保署已啟動健保補助計畫,透過對醫療機構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抗藥性細菌的比例。 三軍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醫師表示,臨床上仍可見民眾有錯誤迷思,包含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主動要求抗生素導致不當使用進而產生抗藥性,到最後恐會導致簡單的感染也無藥可用的情況。邱俊翔醫師解釋,民眾平時面對的流感、新冠肺炎主要是病毒感染,多數是不需用到抗生素的。 提早停藥或者過度使用都會帶來不好影響 三軍總醫院感染及熱帶醫學科主任林德宇醫師也提到,抗藥性就是細菌在抗生素的壓力之下自然演化出的物競天擇狀態,民眾不論是沒有吃足或者是過度使用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提早停藥會讓抗生素濃度不足使細菌演化導致最後殺不死,濫用過多抗生素也會破壞腸道好菌傷害生理機制,因此遵守醫囑才是最正確的作法。 因此,邱俊翔醫師也呼籲民眾,服用抗生素除了從生活中落實「4不1要」原則:「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也鼓勵民眾在診間多做3個詢問:「有沒有抗生素?」、「吃多久」、「注意什麼?」來為健康把關。 邱俊翔醫師補充,過去民眾都會認為抗藥性離自己很遠,但其實抗藥性不只是會發生在院內或多重感染的病患,連畜牧業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在環境內篩選出抗藥性細菌,與民眾息息相關,這次透過的抗生素衛教巴士概念,就像是邀請民眾上車一樣,期望透過共同了解抗藥性的重要一起帶動觀念提升。邱俊翔醫師強調,微生物的抗藥性一直在發展,除了透過民眾認知的傳達,也呼籲醫護人員對抗生素能更多樣性使用,讓抗生素的使用更具效益。 三軍總醫院對於提供民眾健康照護一直持續不斷努力,在去年三軍總醫院所參與的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更獲得政府認證,未來透過與基層醫療診所共同努力,相信也會繼續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私密問題有口難言?女醫師悄悄話:敏感度低、乾澀感不適 PLT助重拾自信

私密問題有口難言?女醫師悄悄話:敏感度低、乾澀感不適 PLT助重拾自信

血小板本身因為有免疫球蛋白、新生細胞與纖維母細胞等凝血作用,有保護受傷細胞的功能,讓細胞癒合、抗發炎,由於豐富的生長因子,因此也常用於醫美療程當中;近年話題相當熱門的PLT與以往PRP都是透過血小板萃取後的自體因子,為何近年PLT成了醫美甚至是私密處保養新寵? PLT(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一種是透過特殊技術萃取出的高濃度血小板,再將其做成製成凍晶的型態,相較於以往PRP的差別,PLT 凍晶透過瓶裝的方式在特殊環境的實驗室已可進行存放,且每瓶都有10億個以上的血小板運用,在醫美療程上是相當大的突破。 與PRP相比,純度、穩定性、安全性都更高 台北秘境美學診所副院長沈怡岒醫師說明,PRP與PLT都是萃取自體血液,PRP是抽血當下離心後來使用,也必須當次使用完畢;當身體狀態不穩定時,便會影響到PRP萃取的品質與數量。因此,當患者是需要穩定性大且長時間大量的醫美治療時,PLT就是比較適合的選擇,加上PLT會持續進行純化的動作,因此在安全性、穩定性上都較高。 血小板的萃取治療臨床上對於女性私密處有很好的運用,沈怡岒醫師表示,很多產後婦女會遇到私密處乾燥、性交時疼痛等不適,或者是萎縮型陰道甚至是尿失禁,多年以來都是以PRP來治療,但由於PRP難免會有些血液中的雜質,因此少數患者會有不適問題,加上每次治療都要抽血,對於害怕針感的患者壓力也相當大;由於PLT濃度更高且雜質較少,對於治療密處問題女性族群不僅能降低不適感,效果也很加分。 除私密處,臉部保養、頭皮問題都可廣泛運用 沈怡岒醫師提到,PLT不僅可用於私密處,像頭皮問題、臉部肌膚,甚至是用到組織抗發炎都可以運用相當廣泛,只要抽取250c.c.就能做出20瓶的PLT凍晶,存放時間能到3年,加上一次抽血就能分裝多瓶,進行不同部位的治療,因此如果患者想要用到多處像是臉部肌膚、頭皮或者是私密處治療都沒有問題。 沈怡岒醫師說明,在門診患者的回饋都相當好,PLT其實就是PRP的升級版,不管是想讓細胞修復或者促進增長、抗老都更有效益。像是不少患者很在意眼周細紋、抬頭紋等,有時候肉毒打完時可能無法完全撫平,但又不想仰賴填充物,就會使用像是用水光針在真皮層下補充水份,由於會需要單點施做難免會有不適,而使用PLT不僅能降低不適感,也會讓周邊組織發炎狀態減少,讓皮膚更快恢復良好狀態。 不管任何運用PLT的療程,都要與醫師充分溝通需求,並針對個人健康狀態評注意事項。沈怡岒醫師強調,通常患者在抽血前3天都會提醒避免飢餓、減重狀態或者吃太油、辛辣或者是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且要避開生理期,另外也要檢視是否有使用免疫或者是凝血等藥品,這樣不僅能讓萃取的血液純度狀態更好,也兼顧到病患安全,特別是如果需求更大的患者,也一定要與醫師討論了解好療程,再來進行完整的抽血準備。 沈怡岒醫師提醒,通常一次療程會建議至少要做到3~5次,間隔4~6週才會達到效果的延續性與效果,做完之後遵守醫囑服用需要的藥物,避免劇烈運動,通常有紅腫狀態大約3~5天都會緩解,如果有疼痛加劇或者是過敏明顯,就要盡快回診。 在醫美治療上,PLT由於是抽取自自身血液,加上純化度更高,因此安全性、效益都更好,沈怡岒醫師提醒,無論進行何種療程,都應事先與醫師充分溝通,以了解自身需求,才會讓療程有最好的滿意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