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是夜貓子嗎?愈晚睡當心變笨

你是夜貓子嗎?愈晚睡當心變笨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現代人的睡眠時間不定,有些人因為工作、家庭因素,無法太早就寢,有些人只是單純的夜貓子,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深夜時光。但有研究顯示,晚睡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高,還會使腦細胞死亡變笨,而且補眠沒用!青少年想變高 9-11點需就寢根據香港一項研究分析全球50個國家及地區人士的睡眠習慣,發現睡眠時間會影響身高,因為熟睡時人體的的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從而刺激骨骼兩端的生長板,而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段是「晚上9點至凌晨1點」及「早上5點至7點」,青少年想變高就要早睡並睡飽,而睡得少又睡得晚,會對腦部造成四大傷害。1.認知能力減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威克懷爾(Emerson Wickwire)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發展,包括認知處理、個人專注力、記憶力等都容易出問題。倫敦大學教授澤克(Amanda Sacker)也曾對1萬多名7歲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晚睡的孩子,在認知表現上會表現較差,尤其在閱讀及數學等領域。2.記憶力衰退威克懷爾教授表示,人的大腦一天會接受到許多資訊,睡眠則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也有研究證實,睡眠太少或晚睡會讓人記憶力衰退,而且有害心血管系統。3.飢餓素增加飢餓素是一種由胃部分泌的荷爾蒙,會促進食欲及分泌胃酸,研究發現若晚上12點過後還沒睡,飢餓素會顯著上升,如果管不住嘴就很容易變胖。還有研究表示,若消夜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4.腦細胞受損很多人習慣熬夜,等到假日再補眠,但腦細胞已受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曾以老鼠進行研究,讓老鼠24小時只睡4至5小時,模仿長期熬夜人士的作息,最後發現老鼠的大腦失去25%腦細胞,十分驚人。專家提醒,對孩子而言,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可以的話中午睡個午覺,下午學習精神會比較好。隊成人而言,規律的睡眠習慣,可以免於或延緩年老失智的風險。

吃保健食品前停看聽 避過度刺激免疫

吃保健食品前停看聽 避過度刺激免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服用前先了解保健食品,以免過度刺激免疫反應,補身不成反傷身。現代人崇尚養生,保健食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營養補充劑、草藥和健康食品)幾乎成為每日必需品,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攝取維生素保健食品。過量攝取保健食品,有害健康現代人愛用保健食品,常有混合食用或過量使用的現象。過量攝取兒茶素、蜂膠,導致尿毒升高;老人家喝牛奶加鈣片造成鈣中毒,這些都是醫院常見的案例。免疫力太強可能致命免疫系統可抵抗病魔入侵,但一旦有問題時,也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前面所提到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就是免疫反應危害身體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疾病不是因為患者免疫力不夠,正好相反,是因為免疫力太強,才會導致器官受損。正確治療的方式,是抑制或調節免疫力,使其回歸均衡的狀態,而不是服用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讓狀況越來越嚴重。部分營養素不需額外補充目前保健食品的研究結果矛盾,衝突不斷,一下可以治病,一下又會致命,身為消費者的你,到底該怎麼辦?哪些保健食品比較安全,怎麼吃最安心?1.維生素A危害居冠分析多年來的研究報告,維生素A、β-胡蘿蔔素對身體造成的危害,高居所有維生素之首。因維生素A屬脂溶性,易沉積於體內,造成肝臟產生毒性,而國人飲食中,並不缺維生素A、β-胡蘿蔔素,不需額外補充。2.抗氧化劑小心使用抗氧化劑和免疫類保健食品,也要小心使用。抗氧化物可清除身體的自由基,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但近期研究發現,如果體內抗氧化物過量,反而會加速身體氧化,讓自由基增加。只要多吃蔬果,就可以攝取足夠的抗氧化物。注意保健食品和藥物的交互作用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會和一般用藥(西藥)發生交互作用,所以醫師建議心、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常見的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並用,會產生出血危險;減肥藥「羅氏纖」會影響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建議在吃藥後3~4小時,再補充1顆維生素。如果已經在服用某種保健食品和西藥,建議兩者都不要停掉,並和醫師討論如何調整,以免影響藥物療效。有些醫師在看診時發現,不少慢性病人情況都控制得不是很好,原來是保健食品有時吃,有時不吃,影響藥物濃度所致。慢性病人服用保健食品注意事項建議慢性病人在服用保健食品前,最好先跟醫師、藥師討論,並隨時觀察自己有無下列異常現象:1.皮膚發癢:可能是藥物過敏。2.心血管病人若發現早上刷牙會流血,或身上有瘀青,表示有出血現象,最好回醫院診治。3.保肝類保健食品(如菇蕈類),會啟動身體的「解藥基因」,讓藥物失效,最好和西藥間隔3~4小時再服用。身體細胞也有一定的承受力,維生素補充過量,會對身體造成毒性,並增加代謝負擔,所以最好在「每日建議量」範圍內。並且選擇綜合維生素,會比單一補充劑安全。(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認真的你 卻有不敢依賴的痛

認真的你 卻有不敢依賴的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他們。「我有一個好奇!」今天才一坐下,易晴就先拋出了自己的疑問。「是嗎?太好了,說說看?」蘇青一貫安然欣賞的回應。「如果我從小就習慣位移到別人的位置上,那我應該很習慣跟別人靠近不是嗎?為什麼志遠和怡君他們會覺得我很遙遠呢?」端起桌上的骨瓷藍色唐草紅茶杯,微微笑了一下,蘇青抿了一口最愛的英國Fortnum & Mason蘋果紅茶,不疾不徐地說:「如果我們在童年期間無法向主要照顧者表達需求,某個程度來說,就等於提早失去了童年。有些孩子甚至心裡不自覺地為了自己不夠好、不夠體諒、不夠獨立、會嫉妒……而自我批判,所以儘管他們很可能一直努力藉著出色的成績、表現來討好別人,可是其實從來都沒辦法感覺到或者真正相信自己是優秀美好的。「深怕『自己永遠不夠好』的信念和焦慮,成為這些小大人們成長時的內心持續驅動力。也就是說,你們一直帶著『我不夠好』,『我一定要是好的,才會被愛、才會安全』這樣自我認知和強烈的不安全感,一路往前成長。「我們常常忽略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內在的不安和焦慮很高,又習慣時時自我檢視有沒有做好,這將讓別人感覺到和他之間是缺乏連結且疏離的。」「為什麼?這不是只是我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嗎?並沒有牽涉到別人啊!甚至,我一直很努力和怡君、志遠他們靠近啊!為什麼別人會覺得我疏離?」易晴依舊困惑的問。「哈哈,就是因為你們的『努力』,讓你們即使跟別人在一起也是『人在心不在』的啊!」蘇青進一步解釋:「你知道嗎?太早就曉得不能去做父母不喜歡的事的小孩,很容易不自覺地被導向完美主義,於是全部的心思都不自覺地罩在『害怕哪裡沒做好』的自我檢視和焦慮裡!就像一個隨時都上戰場的戰士一樣,無論是跟自己在一起,或者是跟別人在一起,你們都很難放鬆下來。你們無法就是只是處於『當下』、享受『當下』,這就是一種『不在』的狀態。「除此之外,有些小大人會產生『我是孤單的,我只能靠我自己』的信念,他們在生命早期的某個時刻暗自下定決心:我再也不要有任何感覺,避免自己感受到情感連結的渴望以及缺失的痛苦。可是離開情緒腦,鍛鍊理性腦的模式,也讓這些小大人長大之後變成和情緒、情感斷鏈的超理智機器人,而這往往讓身邊的重要他人感覺到無法和他有真正的親密連結。」「天啊!這也好像志遠耶,我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以前我還以為是他不想和我太親近,現在想想,他是家裡的長子,所以他也是跟我一樣是小大人嗎?」易晴好驚訝,同時也彷彿多了解了志遠一些,甚至多了一種身為同類的哀憫與連結。「而且,可能還有另一個更深的傷害,」蘇青語氣轉為沉重,語重心長地說:「那是內心不自覺的『羞恥感』。基本上,童年原本就是人生中一段非得仰賴他人不可的時期,如果依賴他人的需求被拒絕,就意味著這個孩子不斷地被迫為自己的需求感到羞恥,而且不斷受挫。「以你在心畫中回溯到那個一、兩歲的傷為例,當依賴的需求得不到回應,甚至逼得你鬧情緒發脾氣了,但這憤怒仍然無法被父母接受,結果就是這孩子內在世界的分裂。「因為我們會把對父母忽視我們的憤怒,轉過頭來壓抑自己對他人的需求,長大後,我們會不自覺的在心裡對『想要依賴他人的自己』發動攻擊。」「你是說攻擊自己嗎?」易晴再度一臉詫異。「是,原本是幫助我們適應外境生存下來的內心保護系統,開始轉為心理學家所說的『內心原魔系統』——就像在心裡有個魔鬼一直跟你說:『依賴是不應該的,依賴是可恥的,依賴是痛苦的』,他不斷把這種暴露自己脆弱的依賴,視為一種必須敲響的『內在即將再度受創的危險訊號!』「這種內在的矛盾、掙扎、衝突,就是小大人的內心圖像,因此要這些小大人去依賴一個真實的人往往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我們一方面在內在世界以自責自貶等方式攻擊自己,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遠離心中渴望的關係!所以獨立和依賴,也很可能是你心中的另一組對立的兩極性格。『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他們』,這就是你們內心裡的傷痕。」蘇青的微笑裡有理解也有心疼。「不過,我說過,我們的確會被過往的生命經驗影響,但我們並不會被注定,我也一再地分享這個信念:看見就是力量!現在,你看見了這些隱形的圖像、隱形的鐵鍊之後……」像是故意留下一段空白,蘇青停下來喝了一口茶。再抬起雙眼,她沉靜而溫柔的對沉默的易晴提出一個重要的探問。「更重要的是,你要為自己創造怎麼樣的未來呢?」(本文摘自/找回聲音的美人魚/心靈工坊)

它能燃起妳的性慾 擺脫產後性冷淡

它能燃起妳的性慾 擺脫產後性冷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經常有男性跑到門診來向我諮詢:「為什麼曾經熱情似火的老婆,在生了孩子之後就不願意性愛了呢?」這是產後性冷淡。產後性冷淡,幾乎每個產婦都會經歷,平均三個月,有的產婦更長,高達一年以上。因為產後進入哺乳期,內生殖器及外生殖器的恢復需要四至八週。產後由於垂體需要分泌更多促進乳汁分泌的激素,此消彼長,決定女人性趣的雌激素、黃體酮等激素相應分泌減少。激素的影響,導致陰道裡的腺體分泌物減少,譬如前庭大腺、尿道旁腺。此時陰道經常處於一種乾澀狀態,愛愛體驗很差,真要霸王硬上弓,可能會導致陰道損傷。別妒忌,剛當媽媽的注意力大部分已經轉移到孩子身上,母愛的光輝,照遍神州大地。怎麼辦呢?前三個月別折騰她好不好?男人常常毛手毛腳,萬一你愛愛時使出各種招式,用盡洪荒之力,上面下面齊頭並進,就是與嬰兒搶奶吃。有個很悲催的現象,丈夫在妻子孕期和哺乳期極易出軌,是性生活的空窗期。除了丈夫有責任心的自律,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買一個充氣娃娃,不要太貴、不要會叫床的,丈夫在一邊打飛機,妻子配合著聲情並茂的叫床,想想都心曠神怡。三個月之後,嘗試恢復正常性生活,妻子的陰道乾澀,買大量的水基潤滑劑。放心吧,男人的努力不會白費,與性慾恢復的哺乳期的妻子做愛,是另外一種盪氣迴腸的愉悅。島國電影片和情趣用品都用上了,幹嘛不嘗試口交?幹嘛不嘗試改變性愛場地?廚房、廁所、書房、地板都是好戰場。在性愛的問題上,妳的老公難辭其咎,估計相處了七至八年,他也沒啥性技巧。「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中國還有非常龐大的女性群體,終身沒有達到過一次性高潮,妳是不是比她們厲害多了?妳目前不需要服用藥物來提高性慾。當然,妳提到女性威而鋼了,我就科普一下吧!女性威而鋼,又叫氟班色林,是一款粉紅色的小藥片,它的作用機理是透過拮抗大腦中的5–羥色胺受體,影響5–羥色胺、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進而調節大腦的獎賞中樞,釋放被壓抑的性趣,與威而鋼倒是相映成趣。氟班色林作用於上半身,威而鋼作用於下半身,好奇妙,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氟班色林不是用來臨時助興的,它是用來治療一種病:女性性冷淡。並非所有的女性服用了氟班色林都能得到顯著的效果,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統計結果,有效率在五○%至七○%。氟班色林的缺點:要連續服用,至少一週才開始起效。氟班色林的副作用:嗜睡、體位性低血壓(按:指因為改變姿勢而突然引起低血壓症狀,例如:突然快速起身,就有可能引起頭暈目眩等症狀),所以在服藥期間嚴禁開車。另外,氟班色林的價格小貴,在中國還沒有上市,如果妳非要試一下,可以代購。臨床上確實有真實的性冷淡女病人,比例不低,占到了女性的二○%。女性性冷淡,公認有以下幾個原因:‧不了解自己的身體。‧既往性生活不和諧。‧心理障礙。‧不良生活習慣,譬如長期抽菸、酗酒、熬夜。‧夫妻缺乏交流。‧長期超負荷工作,身心疲憊。‧對伴侶不滿意。‧對自己形象不滿意,缺乏自信。‧身體合併其他疾病,造成內分泌功能失調。醫生診斷這些病人,會先說一些正確的廢話,夫妻多溝通,性生活多配合,做必要的身體檢查。女性性冷淡稱為性高潮缺乏症,分三級:一級,做愛時有一定程度的愉悅感,並且出現陰道溼潤,但無性高潮;二級,對做愛漠不關心,沒有愉悅感;三級,對做愛極度厭惡。自慰的女性很少出現性高潮缺乏症,鼓勵女性自慰,是治療女性性冷淡的性行為療法。一些藥物,譬如抗抑鬱藥、利尿劑、降膽固醇類藥物,甚至部分抗生素,有可能會降低性趣,不到萬不得已,盡量少服用這些藥物。運動是提高性趣的好辦法,慢跑、打羽毛球、爬山、游泳。但在選擇運動項目的時候也得斟酌一下,譬如長時間騎行、訓練舞蹈和瑜伽動作裡的劈叉,可能導致會陰部麻木,影響性趣。至於藥物治療,還是選擇氟班色林。大多數女性,在性慾來襲時,羞於表達自己的性要求,其實行為是一門藝術,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告訴伴侶,你想要了。多數女性的表現:目光羞澀,部分女生欲拒還迎;提前洗澡;主動接觸男生的身體,主動做出親熱動作。怎麼製造溫馨氛圍呢?噴一點香水,無須太多;香到不濃不淡,若有若無為最妙。若濃一分,則襲鼻,若淡一分,則無味。鏤空穿上一件男友的襯衣,足夠性感了。情趣內衣確實對激發男生慾望有幫助,能讓感官上的慾望昇華,不妨一試。而在性愛過程中,女性不妨大膽一些,驕傲的揚起頭,對著妳的伴侶頤指氣使:我也是有前列腺的俏佳人了,給我口交,還你驚喜!(本文摘自/讓我們的靈魂激盪身體歡愉:男科醫生的臨床手記,講透男人身體的祕密, 值得女人通宵看完的祕笈/任性出版)

性侵案件頻傳 性教育應幾歲開始教?

性侵案件頻傳 性教育應幾歲開始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兩年,兒童遭遇性侵的案件時有發生,關於兒童的性教育,更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比較才有鑑別,先看看我們的近鄰日本,日本的兒童性教育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準。日本所有的中小學,都開設了性教育課程,小學低年級,老師會讓學生觀察自己的身體,明白男女有別,男女生殖系統的不同是為了催生愛情、繁衍後代;進入小學高年級,老師會用動畫影片、遊戲的方式講述遺精和月經的道理。我們眼中的「島國」電影,源頭在日本 ,有一個出人意料的事實:在日本,性犯罪率全球最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包括性,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記住兩點:‧對性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禁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想方設法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獲取錯誤的性知識,造成更多的年少失足。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了,女孩九歲來月經、男孩十一歲出現遺精的比比皆是,一味含糊其辭,會讓孩子驚恐、自卑、迷惘而不知歸處。中國的兒童教育專家和性學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們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性啟蒙教育越早越好。有個國內頗有名望的兒童教育專家指出:性教育應從零歲開始,甚至在娘肚子裡就應該開始,零到三歲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觀點有些嘩眾取寵了,科普一下兒童記憶軸原理:三歲之前發生的事,兒童幾乎都記不住。我的觀點:‧性啟蒙教育從三歲開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啟蒙老師。‧爸爸為男孩科普男性性知識,媽媽為女孩科普女性性知識。‧性啟蒙教育和性科普是一把雙刃劍,在教育過程中,父母必須表現出嚴謹的一面。‧手淫是男生釋放性慾的方式,父母意外發現了也要視而不見,他們真的不需要在手淫問題上受管制。一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高三學生近一半有性生活的體驗,意外懷孕率高達二○%以上,這是一組讓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普及正確的避孕常識刻不容緩。前不久,中國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大量家長吐槽:尺度太大。其實這才是國家對人性和自然感受的回歸,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通過哪些途徑可以學習科學正確的兩性問題及男性健康問題呢?告訴大家,目前沒有。即使是由正規網站開設的兩性頻道,其中的文章也是良莠不齊,賺取點擊率的文章大行其道,灌輸的往往是有害兒童、青少年的色情誘惑。(本文摘自/讓我們的靈魂激盪身體歡愉:男科醫生的臨床手記,講透男人身體的祕密, 值得女人通宵看完的祕笈/任性出版)

何謂愛自己?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

何謂愛自己?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愛經歷過破碎和修復的過程後,內在會變得更成熟。在聖經第十三章<哥林多前書>愛的篇章中,有一段關於真愛的描述:「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真正成熟的愛,就會無法恆久忍耐,會嫉妒、會發怒、會自誇、也會張狂;如果不是真正成熟的愛,會變得只看對自己有利的地方,會計算人心險惡,也無法做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樣的愛不只適用於男女關係,其他關係也適用。而在所有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關係。如果你很容易感到不耐煩,應該回頭檢視自己的內在。也就是說,真正的愛並不是在生氣時,一昧指責對方,而是必須先檢視自己。深入覺察內在,修復內心的傷口,唯有如此,才能發自內心付出更多的愛。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不愛自己的人,無法別人。必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肯定優點,包容缺點。如果我們總是用嚴苛的標準對待自己,很容易會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別人,難以包容對方的缺點。愛自己,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完美的。如果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認為自己很糟糕,看到對方的缺點時,也會容易感到煩躁。因此,請先好好的接納自己吧!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現代人步入婚姻的時間點和家庭型態,和以前已大不相同,婚姻制度也正逐步在改變。過去一提到四十歲,馬上就會聯想到是已婚、有小孩的典型家庭狀況。但現在卻不同了,晚婚成了一種趨勢,有人到了四十歲才結婚,也有很多人還未婚,甚至也有不少是離婚後恢復單身。然而,即便是因為害怕承擔婚姻責任而不想結婚,也一樣會渴望愛情。當夫妻步入四十歲後,看到彼此的臉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悸動,甚至還會覺得煩,年輕時如此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 愛情不是只有絢麗美好的一面,那並非愛情的全貌。如果認為那種怦然心動、甜蜜愉悅的感受就是愛情,那是對真愛的一種汙辱。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單憑感受,因為要愛上一個人陷入熱戀並不是件難事,是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比起感受,接下來需要的是用心經營,重要的是意志和責任。一段愛情關係要維繫,需要兩個人互相照顧,懂得體貼彼此的心意。而要做到真正照顧對方,體貼對方心意,必須要經常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同理他的感受。體貼和關愛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去運用。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去愛、去守護我們心愛的人,包容接納彼此不圓滿的地方。所謂的適婚年齡,實質上並沒有太大意義。值得被愛的年紀,最適合戀愛的年紀,是當我們已經準備好的時候。四十歲單身的人,可能會羨慕已婚者。也許對婚姻抱著更多幻想,也可能認為愛情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就算孤單痛苦也會刻意逃避。但其實,不管是對已婚的人,還是單身的人來說,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愛透過各種管道,流進我們的生命中,對象可以是心愛的人,可以是愛犬,也可以是大自然,甚至是敬愛的神,我們的生活周遭到處充滿了愛。不要落入比較陷阱,而感到沮喪。用心愛自己,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細微處,你會發現,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愛。請記得,愛的樣貌多采多姿,愛會以不同方式來觸動心弦。並不是過了四十歲後,愛就會消失,說不定到了這個年紀,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愛的本質是什麼。愛與被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到了四十歲,愛情依舊很難。不用努力、不必付出代價就能得到愛情,是最簡單的。如果是因為對方的外貌、財力、幽默感等外在條件愛上對方,把自己寄託在這種美好夢幻的感覺上,一旦感覺消失了,要堅守這段感情就變得不再容易。看到自己和對方的缺點後,能夠不轉身離開,需要很大的勇氣。因此,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才能實現那樣的愛情。(本文摘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采實文化)

不同階段女性 提升免疫力方法不一樣

不同階段女性 提升免疫力方法不一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性的身體,一生中隨著荷爾蒙的變化,會有各種不同的生理需求,大致上可分為青春期、懷孕哺乳期和更年期3階段。不同階段的女性,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也不一樣。長大成人─青春期女性的青春期約從11歲開始,此時身高體重也會急劇增加,生理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同時也更注意自己的外貌。由於身體正快速發育,很多母親會燉補品,希望幫助女兒能發育良好、生理期順暢。但若一味地進補,忽略體質的調節,也可能補出一身問題。另一方面,愛美的女孩子為了減肥而節食,不僅容易影響發育,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青春期增強抵抗力祕訣─補充鐵、鈣,睡眠充足青春期的女性多補充鈣質,有助骨骼發育成長,也能幫助卵巢功能發育健全。青春期少女因生理期來潮,容易流失鐵質,造成易疲倦、無法集中精神等問題,最好多攝取含鐵質的食物。有些青春期少女熬夜看書,或上網聊天,讓身體無法獲得充足休息,無形中也使得免疫力下降。如果睡眠充足,不僅能防止免疫力降低,也能減少臉上長出青春痘的危機!一人吃兩人補─懷孕哺乳期懷孕哺乳期的女性身體,會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如果不慎感冒,治療時也須較一般人小心用藥,才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或藉由乳汁將藥力傳遞給嬰幼兒。因此孕婦的免疫力就更加重要,如果能調養好母體,讓母親健康度過此時期,嬰幼兒相對來說也較健康。孕哺期增強抵抗力祕訣─營養均衡,心情放輕鬆懷孕哺乳期的婦女,是「一人吃兩人補」,任何一種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否則就可能影響胎兒發育。有些婦女擔憂懷孕會破壞身材,其實只要秉持少油、少鹽、少量多餐的原則,就能兼顧胎兒的健康和母親的身材。再者,哺餵母乳是消耗熱量的最佳方式,適當控制飲食,再加上哺餵母乳,就能回復窈窕的身材,切勿一味為了減肥,而犧牲母體和幼兒的抵抗力。有些母親在產前、產後,會因為身材走樣,或照顧新生兒而心情低落,鬱悶的情緒也會影響免疫細胞的活力,此時產婦的家人應多給予支持與鼓勵,增加產婦自信,讓產婦有喘息的機會。散發成熟韻味─更年期更年期平均年齡,多在45~55歲左右,此階段的女性體內荷爾蒙,因雌激素減少而逐漸失調,引發一連串的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耳鳴、月經紊亂、心悸、失眠、陰道乾澀等,症狀因人而異。在年紀和荷爾蒙改變的雙重影響下,更年期女性的免疫力也容易急速下滑,引發泌尿道發炎、陰道發炎,必須適當調節免疫力,才能安然度過此一關鍵期。更年期增強抵抗力祕訣─高纖飲食、多做運動更年期婦女的生理,在各方面已逐漸走下坡,更需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並多攝取高纖維質食物,以避免便祕,也能維護免疫系統的健全。在生活方面,更年期婦女可多做簡易輕鬆的運動,例如走路或爬樓梯,藉此增加肺活量;也要找出自己的生活重心,以避免空巢期帶來的憂鬱失落感。各階段女性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皺紋、雙下巴 與骨質密度過低有關?

皺紋、雙下巴 與骨質密度過低有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骼能維持「外表的年輕」。甚至有人專門對此做過研究──骨質密度越高的人,肌膚越有彈性,也越不會出現皺紋。反過來說,骨質密度低的人,肌膚就會失去彈性,也會導致皺紋叢生。骨質密度代表骨量,就是骨骼中所儲存的礦物質(如鈣、磷等)含量,是用來判斷骨骼是否強韌(強度)的標準。研究證實,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骨質密度通常都比較高。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人 骨質密度通常都比較高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叫做《美麗與青春新常識~身體的奧祕~》(NHK BS Premium,2018年4月17日播出)的電視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我替4位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女性測量了骨質密度。如果骨質密度正常為100%:50歲的A小姐外表最年輕,看起來幾乎只有30多歲,她的骨質密度是同年齡平均值的124%,甚至是20歲女性平均值的117%,可以說是高得驚人。請她卸妝後再觀察素顏,會發現她的眼角及嘴角都沒有皺紋,令人印象深刻。另外,59歲的B小姐骨質密度為107%,53歲的C小姐是104%。只有49歲的D小姐骨質密度比同年齡平均值低,數值是90%。從這個實驗也可得知,只要觀察肌膚的彈性及皺紋狀況,就能判斷骨質密度的高低。骨質密度過低,第一個影響的就是臉,再來就是下巴在年齡增長的同時,我們的顏面骨會因骨質密度變低(骨量減少)而萎縮,然後在臉部各處形成與表面肌膚之間的空隙。多餘的皮膚會造成深層皺紋或大面積鬆弛,這也是皮膚失去彈性的原因。眼窩(眼球所在的凹陷處)部位也會因骨骼萎縮而中空化,導致眼角出現細紋及眼下出現眼袋。雖然紫外線等外在傷害有時也會影響肌膚彈性並造成皺紋,但肌膚鬆弛基本上都是顏面骨萎縮所造成的。即使在整個臉部,下巴也算是骨質密度特別高的部位。但是,它比起腰椎等其他部位更容易流失骨質,因此也更容易率先出現老化的狀況。法令紋及嘴角外側的「嘴邊肉」(木偶紋)、雙下巴,這些老化現象都與下巴的骨質密度有關。當顏面骨出現萎縮,有些30多歲的女性會因為「臉變小了」而開心,但是這絕對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骨頭萎縮會加速老化,從醫生的觀點來看,反而會更擔心她們骨骼的健康狀況。無論是女性或男性,只要體格良好、看起來年輕,通常骨質密度都很高;反之若是體型矮小,看起來瘦弱衰老,通常骨質密度都有比較低的傾向。肌膚充滿光澤並具有彈性、外表看起來十分年輕──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就是從骨骼到身心機能都年輕又健康。千萬不要以為骨質疏鬆症是高齡女性特有的疾病!由於減肥、女性荷爾蒙等因素,年輕女性也會有骨質疏鬆的傾向,並且導致容易發胖、疲倦、加速老化,也會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容易生病,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老年癡呆。如果出現腰部疼痛、起身困難、爬樓梯時腳難以抬高等症狀,就要小心骨質已經開始流失!鈣+維生素D+維生素K=健骨飲食依日本骨科名醫建議,應積極攝取能活化骨鈣素的高鈣食品,如牛奶、起司、小松菜等;富含維生素D食物則能抗氧化,例如鮭魚、沙丁魚、木耳;富含維生素K食物則能促進骨骼代謝,例如納豆及綠花椰菜。健骨飲食能預防身體糖化或氧化、排寒、清除腸內垃圾,只要注意飲食並搭配運動,就能增強免疫力,再也不生病!(本文摘自/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日本骨科名醫教你運動+食補,重獲績優骨/時報出版)

不用證明我好或不好 勇敢活出自己

不用證明我好或不好 勇敢活出自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用證明我很好,也不用證明我不好。我是獨特珍貴的存在,只需要真正的活出自己。蘇青端著茶托放在桌上的時候,易晴正窩在沙發裡,一隻手托著自己的臉頰,彷彿在沉思。「怎麼啦,看起來眉頭深鎖,在想什麼事嗎?」易晴稍微坐直,說:「前兩天,經理把我叫進辦公室,跟我說接下來有個計畫,要調派一個人手到上海協助一個重要專案,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喔,是嗎?又是一次外派的機會?這次你有什麼的心情或想法呢?」「嗯……你知道的,以前我都是直接拒絕,但是這次我想接受這個挑戰,我有信心可以做的好,我也打算跟志遠好好談一談。」「聽起來,你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再是討好的先體貼別人、猜測別人,然後壓抑自己的渴望,而是選擇說出口,並且跟志遠討論。不管這次的結論是什麼,你已經開始創造『我在,你也在』的新關係了!」「真的嗎?能被你這樣『認證』好開心啊!我也真的覺得這次不太一樣,好像心比較定,整個人也比較穩。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這種很『在』的感覺真的很好。是因為『獵豹我』開始出來了嗎?我知道,我想要去試試這個挑戰,也不擔心志遠,他可以照顧好自己。甚至,在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他其實是欣賞我、支持我的。」「但是……」易晴原本俐落清楚的語氣有了遲疑,「我仍然掛心小蝴蝶,雖然在生活上有爸爸、奶奶、姑姑照顧她,但她畢竟還小,還需要媽媽,她可以適應嗎?她會不會很受傷?以前即使我媽媽那麼全心付出,我都還受傷了,現在我可以這麼自私嗎?我會不會也讓小蝴蝶受傷呢?」「我聽見你對小蝴蝶的愛,聽見你的擔心,也聽見你認為『媽媽不可以自私』的觀點,這麼多重的心思,一定讓你很焦慮、沉重……」「可是,」蘇青停頓了一下,「你有想過嗎?你可以直接問小蝴蝶呀!去跟她說這件事,告訴她你的想法和顧慮,也聽她的聲音,瞭解她怎麼想。這也是你和她很棒的連結,不是嗎?」「跟小蝴蝶討論這件事嗎?她才八歲耶……」「我一向認為,孩子其實什麼都懂,只要你願意好好跟她說,聽她說。所以我從女兒若安很小開始,就會和她討論、對話。」蘇青輕嘆了口氣,由衷地說:「其實女人結婚、生小孩之後,我們的角色就更多重了,職場和家庭之間的兩難,的確是太多女人共同面對的真實挑戰。我曾經也面臨和你一樣的困難抉擇!」「真的嗎?那你是怎麼處理的呢?你跟女兒討論了嗎?她多大?你怎麼跟她說的呢?」易晴急切的問。「那一年她九歲,當時我跟她說『媽咪面臨一個很重大的選擇,因為你是我很重要的人,而且這件事會影響到你,所以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所以沒辦法只以你為主,但是媽咪希望你知道,你的想法會是我很重要的考量。』我跟她說,因為這個討論很重要,所以我要跟她有一個下午茶之約,請她選一個她喜歡的下午茶店……我記得,那天下午,我和她一邊吃由她精選的蛋糕、喝她愛的奶茶,跟她解釋北京的工作邀約。「我跟她說這個工作吸引我的部份——可以實踐我的夢想,可以為我的工作發展好基礎,可以建立經濟上的安穩——而這一點也會跟她相關;我也真誠的跟她說讓我遲疑的原因——她是我很重要的人,我很希望可以更好的陪伴她。這個改變的時間預計大約是一年,我可以承諾她每個週末我會飛回台北跟她相聚……」「那她的反應是什麼?她真的聽得懂嗎?她沒有大哭或鬧彆扭嗎?」易晴忍不住好奇追問。「她一邊吃蛋糕,一邊聽我說。後來,她拿出故事書跟我玩了一下,又繼續吃了幾口蛋糕,才說:『嗯,我要再想一想。』」滿臉的驚訝寫在臉上,易晴說:「天啊!她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她說要再想一想?她的反應怎麼可以這麼成熟?那你怎麼回她呢?」微微笑了一下,蘇青給自己的茶杯裡加了些茶,「坦白說,我聽了她的反應也很訝異,應該說,更多的是欣賞。我知道這孩子是真誠地跟我對話,所以我更真誠尊重地對她說:『媽咪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想一想。沒關係,你可以慢慢想,等你想好了再跟我說,我們再喝一次下午茶,然後換媽咪聽你說你的想法好嗎?』」「你的回應好棒喔!裡面有好多的理解和接納,原來你是這樣和女兒對話的啊!」易晴的眼神裡閃耀著深受啟發的光芒,「那後來呢?」「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吧,有一天晚上她突然跟我說:『媽咪,我想好囉。』於是週末我們又一起去喝下午茶,她一樣點了最喜歡的蛋糕和飲料,我也享受著我的咖啡。我們就這樣一起先享受了一段輕鬆的時光之後,她再度跟我確認了一次細節,包括我承諾每個週末我都會飛回台北跟她相聚之後,她說:『媽咪,我覺得你可以去北京工作…… 』「當時,我跟她說:『謝謝你!媽咪感受到你給我的愛和支持!這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感動!不過,就像我之前跟你說過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所以媽咪會很認真的從各方面去思考。但是無論結果是什麼,謝謝你愛我,我也很愛很愛你……』「當然,後來我也真的做到了我的承諾,這是任何關係中都很重要的事情,那讓我們確實感受到愛的存在。」分享完這個多年前的故事,蘇青整個人彷彿仍籠罩在感動與溫暖交織的迷人光暈裡。那裡面有真誠、有等待、有理解、有支持,更有兩個個體同時存在的飽滿的愛。被這一切深深感染的易晴,早已經卸下一進門時的慌快節奏,一起跟著緩慢並飽滿了起來。再開口時,她的語氣充滿感動卻安穩,「這真的是好美的一段互動!謝謝你分享這段故事給我。我也要找一個時間約小蝴蝶喝下午茶。無論最後的選擇是什麼,我都希望跟小蝴蝶是這樣能夠好好對話的關係。」「嗯,這只是一個分享,你也可以創造屬於你和小蝴蝶的對話方式。」蘇青用暖暖的微笑打開了一個真誠的空間。(本文摘自/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心靈工坊

膳食纖維吃越多越好?到底多少才夠?

膳食纖維吃越多越好?到底多少才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師我有便秘困擾』、『我血脂肪高』、『血糖控制不穩定』,這些常常是民眾拋給營養師的問題,往往營養師提供的諸多建議裡,總是會看到一行「多補充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但膳食纖維到底有多神奇?何謂膳食纖維?英文稱之「dietary fiber」,是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及細胞內,成分也屬於碳水化合物的類別,但由於結構得差異無法被人體內的消化酵素所分解也無法產生熱量。可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對於身體影響的功效並不同。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的助益1.血糖:特別是水溶性纖維,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若是針對糖友來說餐點中搭配此纖維,當餐整體的血糖將有助於控制上升幅度。2.血脂肪:膳食纖維有助於調節體內的血脂肪,像是含有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木耳。可以把它想像成把髒髒的血脂肪趕出身體外!3.排便: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腸道的蠕動以及糞便的體積,如此一來不僅改善便秘困擾,對於腸壁細胞接觸髒東西的時間也會縮短,長期來講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罹患風險。4.體重控制:有效控制體重最需要的就是飽足感,然而膳食纖維剛好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延緩胃排空讓你不會容易感到飢餓!膳食纖維如何透過食物補充?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民眾一般普遍都會知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獲得纖維,這樣的概念是沒錯。但其實有一種食物類別的膳食纖維含量更是多於蔬果,也就是「全榖雜糧類」,但須要是沒有過度加工的糙米、地瓜或是燕麥等等,若是白飯、白麵條或是白饅頭就不算囉!可以從下圖看到常見幾樣的未精緻澱粉每一百公克膳食纖維的含量(資料取自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膳食纖維補充越多越好?每日膳食纖維建議量大約25~35公克,並非越多越好!簡鈺樺營養師提醒,若攝取超量的纖維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體內部分礦物質鈣、和鐵吸收率會降低;甚至部分民眾會有腸道不適應的症狀出現。一般人只要正確吃均衡的原型食物,不太需要額外買纖維粉就可以獲得纖維又不超量囉!(文章授權提供/簡鈺樺營養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