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有野心想成功 智慧、手段須兼備

有野心想成功 智慧、手段須兼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回首過往,小時候的「志願」一項也沒完成,後來活明白了才知道原因,原來那些「志願」都是為別人和這社會的期許。老子就偏不依,當是任性吧!好歹來一遭,是該為自己活一回。這份任性代價可不小。首先,你得要視眾人眼光於無物,聽眾人議論如蟬鳴,全不往心裡去,還得要有一顆坦蕩灑脫不受羈絆的心,這意謂著你野心不能太大,欲望不能太多。即便有野心及慾望 很難不被世界制約但凡有野心、有欲望的人,都很難不被這世界制約。你說你獲得了吧,其實是把自己更往籠子裡塞。在籠子裡蓋起了別墅樂活了,卻忘了籠子外面才是飛不到邊的蒼穹。這樣的心態本身就與社會主流價值相左。能在這世間有所成就,那是運氣;不能有所成就,那是當然。就寬心吧!別老不甘心。都四十多了,還談鴻鵠之志也嫌晚了,就是大器晚成也得耐著性子安定心神才能得成。人生是場賭局,籌碼多寡不在你的出身,而是你的信念。真要放手一搏,也得有必贏的把握,這把握靠的也不是知識就夠了,還得有歲月裡磨出來的智慧和手段。不然沒了把握,老是偷雞般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別提身體吃不消,就連心神也跟著懊糟。打從北京回來後,我病了一場,北京空氣糟,懸浮物多,弄得一鼻子灰。低溫加上天乾物燥,這一回來就每天忙著包餛飩。以前莫名不快樂 現在起認真快樂就好我倒是沒有年過四十身體不行的感慨,反而覺得挺好。這二三年來都沒啥病痛,偶爾讓免疫系統運作運作也很好,起碼知道身體還是有自癒力。這會兒病還沒全好,又有一堆東西得寫得看。北京分享會時有人問了我這麼個問題:「你每天都在幹什麼?」問得我是張口結舌,一下子答不上話。是啊!我每天都忙活什麼呢?我又究竟是為了什麼這麼忙活著呢?索性不想了!活著就是活著唄!都塞不回娘胎久矣,想太多、攬太雜,哪還能活得痛快?都四十多了,不快樂是以前活不明白,現在起認真做、快樂活也就是了。那些跟我八竿子打不著的國家大事、雞毛鳥事都不重要,但凡跟快樂這條憲法牴觸者,一律無效。快樂是一種心境和態度,與周圍外界是無關的,想從這世界找到長久的真快樂,那可比雞蛋裡找骨頭要難哪!(本文摘自/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商周出版)

總覺得「畏寒」 揭身體4大問題

總覺得「畏寒」 揭身體4大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若想打造不易生病、健康的體質,首先重點在於認識身體最大的敵人「畏寒」。畏寒源自於各種要素,導致全身或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難以暖和的狀態。導致畏寒的原因,大致可分為4種:1)血液循環不良/根據東洋醫學自古流傳下來的觀點,認為血液汙濁是導致生病的原因。因老舊物質滯留使血液黏濁、流動不順暢,導致血液循環不良。也影響到營養素與氧氣的運行,以致無法活化細胞,新陳代謝變差。由於人藉由血液的流動為全身帶來熱量,當血液循環變差、熱量不足時,就會導致畏寒狀態。血液不足(血虛)、血液滯留(瘀血)的狀態,也是造成畏寒的原因。溫暖血液並讓暖和的血液能循環,是解決畏寒不可或缺的重點。2)肌肉量較少/肌肉扮演為身體製造熱量的角色。若運動量不足、很少活動肌肉,將會造成熱量不足,身體持續處於畏寒狀態。就算穿上厚重的衣物、進入暖房,身體還是無法暖和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量變得愈來愈少,愈來愈多的年長者也開始罹患畏寒症。為身體製造熱氣的肌肉,大多位於身體的下半身,而且有很多血液經過這些肌肉。平時可透過散步、做伸展操等方式溫暖下半身,藉由適當地刺激肌肉,打造容易發熱的體質。3)自律神經失調/持續累積壓力與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若自律神經失調,將無法發揮調節體溫的功能,則會出現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卻熱量不足的狀態(畏寒兼上火)。伴隨失衡狀態,同時也會出現腿部冰冷、心臟莫名怦怦跳和頭痛等症狀。若這些狀況發生,將為日常生活帶來阻礙。感覺「心理不平衡」、「持續緊張」時,可能就是身體出現冰冷情況,可透過泡澡等方式,讓身體先暖和起來。4)荷爾蒙失衡/相較於男性,畏寒症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雖然與肌肉量的差異有關,但影響最大的原因在於荷爾蒙是否平衡。排卵與生理期時,荷爾蒙容易失衡,因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血液循環變差,出現畏寒的症狀。為了達到放鬆身體的功效,洗澡時不要選擇淋浴的方式,而是好好地泡個澡,讓身體暖和起來。處於更年期停經後的人,荷爾蒙特別容易失衡,因為更年期障礙,造成上半身發熱,臉部與後背也會大量出汗,患有更年期障礙的人,也常會出現「臉潮紅」的症狀。此外,很多人上半身處於上火、發熱的狀態,但下半身與手腳卻出現畏寒的症狀。這些也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急遽減少,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進入更年期的人,謹記平時就要懂得放鬆身心。(本文摘自/暖足/出色文化)

血液循環不佳 致腿部、內臟冰冷

血液循環不佳 致腿部、內臟冰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每當詢問有畏寒症的人:「身體有哪裡覺得『冰冷』嗎?」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腿部」。實際上,當我為了治療而觸摸客人身體時,腿部與腳趾出現「冰冷」症狀的人相對地多。腿部熱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易冰冷此外,也有不少人表情嚴肅地表示「腿部冰冷而睡不著」,因而到沙龍尋求協助。究竟為何腿部會出現冰冷的狀況呢?位於身體末端的腿部,之所以會出現冰冷的症狀,是因為「熱量不足造成血液冰冷」,以及「血液循環不良」。若熱量不足,腦部受到影響,為了不讓內臟溫度降低,血液會集中在某些內臟,導致血液無法向下流,腿部感覺冰冷。若腿部持續感覺冰冷,冰冷的血液將流進腹部周遭,進而導致內臟變冷,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不只年長女性 年輕男性、小孩也出現症狀最近,不僅年長的女性因為腿部冰冷尋求協助,連年輕的男性和小孩子也陸續出現同樣的問題。然而,雖然我常聽到這些反應,但幾乎沒有人採取任何保健行動。想必很多人也一樣吧。「腿部(腳底)感覺冰冷」是身體(快要)出現不適的徵兆。不要置之不理,確實地做好保健措施吧。(本文摘自/暖足/出色文化)

感情升溫卻期待壞事發生 是大腦搞鬼

感情升溫卻期待壞事發生 是大腦搞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交往的熱戀期間,情侶對心中深切的希望殷殷期盼,心嚮往之。當兩人的親密關係逐漸加溫而雙方日益親近、越來越相互依賴時,伴侶圈圈可能於焉成型,而他們對天長地久的渴望與感知也與日俱增。當然,那可是他們最期待、互許對方的未來。親密關係中 開始期待糟糕的壞事然而,有時候,伴隨「安全感」而來的,卻是一種截然相反的狀況。源於早期生命對依賴的期待與恐懼,因為沒有在交往熱戀或約會期間出現,卻在親密關係的升溫與互許承諾時被啟動了。結果是,伴侶們竟在他們的親密關係中,開始期待最糟糕的壞事發生,而非好事臨門。期待最糟的壞事,從達成目的的角度而言,一點兒也不合邏輯,從表面的意識與警覺性來看,也毫無必要,因為這一類的期待置身於大腦深層的非語言區域。身為伴侶與別人的伴侶,我們大部分人首當其衝要面對的,是最基礎的生存法則,以及幾近獸性與本能的自我。大腦最初的連結 是爭奪而非愛事實上,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人類是因為簡單的一條命令「你不可被殺」而安然歷經數千年的。愛與爭奪,同時是我們大腦的生存條件。雖是這麼說,然而大腦最起初、最重要的連結是爭奪而非愛。顯然,大腦最首要的功能,是要先確保我們以個體與物種的本質,先求能讓個體好好活著。其實,這是異常美好而重要的事。不幸的是,我們大腦中那個善於保護我們免受殺害的部分,同時也有點魯莽與愚蠢。它們最基本的信念是:「先殺再問」。(本文摘自/大腦依戀障礙/橡實文化)

講座/慢性呼吸道疾病

講座/慢性呼吸道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冷風一吹,很多人就會喉嚨癢,深怕染上流感;加上PM2.5空氣污染所引起的呼吸道過敏的人也越來越多,過敏幾乎成為一種流行。此外,對於需要經常與人交談或坐辦公室吹冷氣的上班族來說,口乾舌燥也是很常見的狀況。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5(一)舉辦生活衛教講座,由護理師游巧齡主講「慢性呼吸道疾病」,提供您呼吸道疾病的保健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或關心呼吸道保健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慢性呼吸道疾病時間:107年3月5日(一)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講座/腺病毒感染

講座/腺病毒感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腺病毒感染主要是上、下呼吸道的感染,比例約4:6。腺病毒也會導致結膜炎、咽喉炎、腸胃炎、膀胱炎、腦炎等,感染的年齡多在6個月至5歲之間,發燒的時間平均6.5天,有10%的小朋友會長達10天以上。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5(一)舉辦小兒科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腺病毒感染」,提供您小兒預防與治療腺病毒的保健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或關心衛生健康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慢性呼吸道疾病時間:107年3月5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常頭痛嗎?務必遠離12類食物

常頭痛嗎?務必遠離12類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每個人情況都不同,對絕大多數人有影響的餐飲,不見得會影響你,但我仍在以下列出常見的幕後黑手,你可以排除上頭的每一項潛在刺激以控制頭痛(有些可以待頭痛控制住後重新嘗試,但目前要先嚴格遵守)。1) 咖啡因/咖啡、茶、冰茶、可樂;去咖啡因的咖啡和茶可能有問題(含其他化學刺激),另外小心咖啡替代品;不妨喝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無柑橘或其他刺激口味)。2) 巧克力/白巧克力(不含可可粉)無妨;角豆可能有問題。3) 麩胺酸鈉(味精就是麩胺酸鈉)/中國(和其他)菜餚、湯品、高湯;加味或調味鹽;口味或加鹽零食、脆麵包丁、麵包屑;滷汁、熟食肉、廉價自助餐、加工肉、素漢堡、蛋白質濃縮物;低脂低卡食品。小心隱藏的麩胺酸鈉。4) 加工的肉和魚/熟成、罐頭、醃曬、浸漬、煙燻、軟化、亞硝酸鹽或硝酸鹽保存;熱狗、香腸、薩拉米香腸、義大利辣香腸、博洛尼亞香腸(和其他含亞硝酸鹽的漢堡肉)、肝泥香腸、牛肉乾、特定火腿、燻豬肉(培根)、pate肉醬、燻或醃魚、魚子醬、鯷魚;還有新鮮牛肝雞肝與野味(含酪胺)。5) 起司和其他酪製品/愈熟成的愈不好(無妨的起司包括巧達、瑞可塔、奶油起司和高品質美國起司)。還要小心披薩之類的含起司食品。優格(和優格冰淇淋)、酸奶油、白脫牛奶也會刺激。6) 堅果/全都別碰,抹醬也是,但種籽無妨。7) 酒精和醋/尤其是紅酒、香檳、暗色或濃稠飲品;伏特加耐受性最佳:可容許透明清澈的醋(最好蒸餾過);醋製的調味品(番茄醬、芥末和美乃滋)別過量。8) 特定水果和果汁/柑橘類水果(柳橙、葡萄柚、檸檬、萊姆、桔、小柑橘、鳳梨)果汁和香蕉;別碰葡萄乾(以及其他亞硫酸鹽保存的果乾)、覆盆子、紅李、木瓜、百香果、無花果、棗子、酪梨。9) 特定蔬菜,尤其是洋蔥/德式酸菜、豆莢、特定豆子(利馬豆、蠶豆、海軍豆、扁豆)。容許的:韭菜、韭蔥、青蔥、蔥、還有大蒜。10) 剛出爐的發酵烘焙食品/放不到一天的:手工(現烤)麵包──尤其是老麵,及貝果、多拿滋、披薩麵糰、椒鹽軟脆餅、咖啡蛋糕。11) 阿斯巴甜/糖精也可能刺激某些人;就我所知蔗糖素沒問題。12) 其他/大豆製品有可能,尤其熟成(味噌)、發酵(天貝)或精製過(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蛋白濃縮物);醬油要小心麩胺酸鈉;無調味豆腐和豆漿、麵粉較安全;大豆油無妨;番茄(番茄醬汁)、磨菇……可能讓你頭痛。(本文摘自/頭痛大革命/柿子文化出版)

感冒拖延產熱毒 中醫有解!

感冒拖延產熱毒 中醫有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很多朋友,尤其是小孩,感冒發燒後,頸部的淋巴結就腫起來了,主要是淋巴結(Lymph node)過濾了病毒與細菌,並由內含豐富的B細胞、T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球等正規軍將病毒摧毀。當身體在對抗入侵的病菌時,淋巴結內部的淋巴球會快速增殖而腫脹,於是感冒感染後,在頸部留下大小不一的淋巴結。在這看似平凡無奇的一個作戰經過,中醫非常重視,會有淋巴結腫大的感染,中醫歸屬於「風熱沒有在第一線治好」的結果。風熱的痰是比較稠、黏的,當這種熱痰拖延不好時,內悶的熱開始轉化為毒,人參敗毒散的用意,就在幫忙自癒力差病人與病邪戰爭能快一點結束,因為拖下去就會發展成內毒了。如果順利治好,就成功攔阻了將往身體深層發展的燎原之「毒」。銀翹散、鐵笛丸等這些治風熱的方子,都會用薄荷、連翹等清熱又兼有解毒藥的用意也在於此。熱毒無形的痰 稱為痰瘀、痰核、瘰癧雖然中醫有完整的考量及治療策略,而病人不願意好好接受中醫療效治時,內悶的熱毒開始形成,表現出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並到這階段,中醫認為原本風熱的黃、稠、黏,有形的痰,已經深入變成熱毒無形的痰了,這又稱為痰瘀、痰核、瘰癧。金朝、元朝時的名醫東垣老人提出了「散腫潰堅湯」,我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世紀名方,方中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龍膽草、均為清熱瀉火解毒之藥味,黃芩、黃連、黃柏是大家非常熟知的「黃連解毒湯」的組成。中醫認為可以用昆布這類海生植物來化除這無形的痰淋巴結腫大;連翹,三稜、莪朮、當歸尾、白芍,協同一起散掉頸部不通的血、氣;栝蔞根、桔梗,能消腫;柴胡、升麻、葛根,既解毒又可提振腸胃機能;是一帖面面俱到的處方!「人體酸化的過程」 內悶的熱毒轉化為無形痰的過程當這種內悶的熱毒,進一步轉化為無形痰的過程,就是「人體酸化的過程」。好比大熱天我們中午買了個熱便當沒馬上吃,裡面的肉、蛋等食物悶在裡面,還等不到晚餐吃時,就酸掉發溲了是一樣的。大凡是「熱」,中醫認為都會與「水」有關,一如大自然的現象,因為熱的能量,讓水產生了液體、氣體、固體的三態,也因為水,使得熱的能量能因此得以調節。內悶的熱毒,如河流減速慢下來的濕地沼澤,大自然在陽光的熱力照射下,會長出苔蘚等植物;人體就在某些阻隔外來病原的地方,先是氣血不通,進而培養出容易長東西的酸性體質。(本文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覺得占卜很準 「巴納姆效應」導致

覺得占卜很準 「巴納姆效應」導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去算命時,算命師說:「你外表看起來雖然剛強,但個性內向謹慎,有時候會想太多。」聽到這番話,多數人會有什麼想法?1說得真準!2這算命師根本不了解我。A:1說得真準!多數人的個性,應該都符合這算命師的敘述吧。但是,聽到別人以這種泛泛之論形容我們,我們卻不會意識到「這種敘述,套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而是覺得說得太準了。星座、血液占卜 可能是巴納姆效應這種相信「只有自己吻合」、「這話根本是在說我」的心態,稱為巴納姆效應,廣泛應用在星座占卜及血液占卜中。尤其當評論者是該領域的權威,或是敘述內容正向時,這種效應更明顯。這個效應在提供諮詢時很好用,尤其是不太清楚對方個性時,用正好相反的兩種性格來形容對方,特別有效。「你看起來雖然開朗,但內心其實很糾結耶。」、「你雖然有務實的一面,但意外地也很浪漫。」如此一來,對方一定會覺得「我來請教他真是太好了,他好了解我」,而信任你。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或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但仍然認為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本文摘自/天天都好用的實效心理學/時報出版)

老人健檢登記下週一開跑!2方案可選

老人健檢登記下週一開跑!2方案可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臺北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7年提供老人健康檢查服務3月2日將開跑,今年提供老人健檢服務特約醫院共31家。一般65歲以上設籍於臺北市老人,自107年3月2日(五)早上7:00起開放網路取號及醫院現場登記服務。網路開放時段為107年3月2日(五)早上7:00起至107年3月8日(四)晚上7:00或醫院額滿為止。3/2早上7點起開放報名 須取號碼牌、預約日期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提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老人健檢免費電話諮詢專線0800-031-889,將有專責客服人員提供諮詢服務及協助於網路系統上取號。諮詢專線將於提供至3月25日,每日早上7:00至晚上7:00提供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年取號服務完全採用網路登記,未開放現場登記,其餘30家皆有開放現場登記,現場登記時段一樣為107年3月2日(五)早上7:00開始至額滿為止。民眾取得醫院登記資格號碼牌,並預約健康檢查日期,若未符受檢資格或未依照特約醫院規定辦理登記,醫院有權利保留或取消長者登記資格。A、B健檢2方案供選擇 含多種檢查項目今年提供A、B兩套老人健康檢查方案,供長者擇一受檢。2套方案共同檢查項目包含健康史、身體評估、憂鬱症篩檢及認知功能評估及尿液常規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包含白蛋白、球蛋白、尿酸、尿素氮)、糞便潛血免疫分析。A方案加上甲狀腺刺激素免疫分析、心電圖檢查、α-胎兒蛋白檢查、胸腔X光檢查;B套檢查則加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項目,受檢後特約醫院提供檢查結果的保健諮詢及異常轉介服務。A套每年皆可選擇,但若106年已選擇B套(含腹部超音波)方案長者,今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才可再選擇B套。若長者今年尚未施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亦可和臺北市老人健檢一併施做。預防保健服務 亦可一併施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亦補助65歲以上長者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項目涵蓋身體檢查、憂鬱症檢測、生化檢查及健康諮詢等多項檢查,歡迎長者多加利用。若要瞭解各特約醫院登記預約情形,可洽詢臺北市老人健檢諮詢專線0800-031-889、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各特約醫院、臺北市衛生局1999轉1801至1808,或上網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goo.gl/EGDP5B或各特約醫院網站,獲得老人健康檢查資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