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平均高達近10年的長照生活,許多家庭照護的辛苦都是從「中風」開始,誰會希望有一天自己會家人倒下來呢?一次不小心中風,從此就讓生活由彩色變黑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說明8大中風徵兆及相關預防、照護議題,並提醒民眾若想要預防中風,先從避免三高開始做起。
失智症是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而聽力損失程度也會影響罹病風險。美國神經科醫師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預防失智大作戰》一書中,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科學與醫學常識,包括各種失智症的類型,並提供簡易的自我檢測法,幫助讀者促進大腦健康,從此遠離失智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2019-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40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對胰島素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起初相當抗拒治療,長久下來不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血糖控制日趨困難,即使每天服用十幾顆藥物也不見改善。在經過醫療團隊循循善誘下,終於嘗試接受胰島素治療,才發現胰島素原來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也不似過往必須帶著林林總總的藥物在身旁,治療迄今,血糖順利控制在糖化...
2019-11-2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目前藥物僅能控制與改善症狀,無法將之「斷根」,因此不少病友除了接受西醫治療,也會尋求中醫調理。醫師提醒,無論是接受西醫或中醫治療,最重要是先確定診斷,才能對症下藥,另千萬別買來路不明的偏方,恐花錢傷身、得不償失。 乾癬的治療原則 評估病灶面積 台中榮總皮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測不到愛滋病毒等於沒有傳染力!小薇感染愛滋逾10年,後來遇見的男友沒有排斥她,甚至陪伴她吃藥、回診,病情控制穩定,兩人產下愛的結晶,寶寶和先生都沒有感染愛滋。2019世界愛滋日前,部立桃園醫院發表台灣首部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部立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目前愛滋病藥物只要一天一顆,平均3個月就測不到病毒,且此狀況超過6個月就沒傳染力。U=U國際共識 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等病史的72歲老翁,連日來呼吸很喘由子女送進急診,檢查出他的發炎指數已高出正常值約90倍,有嚴重敗血症的生命危險及急性腎衰竭,由腎臟科收治於加護病房,護理師為他清潔身體時發現在會陰部及臀部有兩處疑似褥瘡的傷口。原因老翁的會陰部搔癢,用指甲摳癢而破皮,導致會陰部及臀部出現大面積的膿瘍,被草綠色鏈球菌感染,罹患「佛尼爾氏壞疽」,連陰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最近發現自己逐漸出現雙腳緊繃,原先只做了民俗治療,但近日越來越嚴重導致走路一跳一跳的,四處求醫都沒有明確的診斷,症狀也沒改善,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他會不會得了「漸凍症」? 驚嚇之餘才到神經科門診就醫。經臨床檢查,發現是頸部脊髓病變導致雙腳同時出現緊繃及無力現象。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頸椎退化伴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治法之後,男性吸菸的盛行率從55.1%降為26.4%,男性嚼檳榔的盛行率也從17.2%降為6.1%,吸菸與嚼檳榔的人口顯著下降。相反的是,國人的酒精消耗量卻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酒精、檳榔、香菸 為頭頸癌三大危險因子頭頸癌名列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四名,其中包含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等。大多數頭頸癌的致癌主因為吸菸、嚼檳榔與飲酒,即所謂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肌肉各種急慢性拉扯受損之後,發炎引起肌肉攣縮,造成僵硬疼痛,活動受限,是現代人各種腰酸背痛、肩頸僵硬的源頭。天益中醫診所彭笙瑋中醫師利用古法針灸,結合現代觀點,創立「激痛點鬆解術」,找出造成肌肉緊蹦的核心"激痛點",給予直接立即的鬆解治療,是「激痛點鬆解」的治療特色。不同於一般針灸,「激痛點鬆解」療法全程不留針,鬆完就走,告別惱人的肌肉痠痛僵硬快速有效。因跳繩拉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女性從懷孕開始,就多了「媽媽」這個身分,關於當媽媽,不管老手、新手都迷惘過,要怎麼樣才能當一個「夠好」的媽媽?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日前前往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舉辦「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講座,分享從懷孕到產後母親角色的心理調適,幫助媽媽們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鼓勵媽媽部要被角色綁住現今社會對於「媽媽」這角色的標準與期待特別高,要會照顧孩子、照顧先生、照顧家庭等等,照顧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中70歲李奶奶覺得幾個月前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眼睛不會痛也不會癢,一開始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但之後視力持續惡化,原本有閱報的習慣,也因為看不清楚被迫放棄。經醫師仔細檢查後才發現奶奶因糖尿病未定期追蹤控制,導致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雙眼視力都退化至僅有0.2,所幸透過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合併新陳代謝科積極血糖控制,李奶奶雙眼視力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假性近視」怎麼辦?孩子有視力不良問題時,眼科醫師常會診斷為「假性近視」,並處方「散瞳劑」,讓孩子在睡前點用。「假性近視」不是真的近視,通常是用眼過度,睫狀肌緊繃,散瞳劑能夠過度使用的肌肉適度放鬆,改善視力模糊的狀況。家有近視兒童,有時可能需要讓孩童點「散瞳劑」治療,家長們擔心的是:何時該點散瞳劑?會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為什麼要用散瞳劑眼科醫師在做眼底檢查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