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染髮劑在頭髮的停留時間愈久,髮色就能維持更久,但皮膚科醫師表示,務必依照說明書上的建議時間,不可讓染髮膏在頭上留置過久,否則容易引發過敏,造成刺激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染髮的注意事項,一定要看清楚產品使用方式,並注意染髮後的皮膚狀況。
過年是親友團聚的日子,親友們通常都會聚在一起聊天話家常,有時「今年年終拿多少」、「什麼時候交男女朋友」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常常讓彼此難以招架,今年不妨換個話題聊吧!《優活健康網》特摘看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解景然所撰此文,分享過年聊天必備的「5種愛之語」,讓家庭感情變更好。
「初二回娘家」是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與父母團聚,分享節日的喜悅,不過隨著時代演變,加上女性意識抬頭,「初二回娘家」的必要性常會引起議論。《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回娘家的來源、習俗與禁忌,並帶領讀者探討「回娘家真的公平嗎?」相關議題,今年過年就換個方式思考吧!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國內育齡婦女貧血的盛行率為19.35%。換句話說,每5名女性就有1人會產生貧血的問題。雖然貧血導致的頭暈、疲倦、虛弱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但在症狀不嚴重的情況下,大家多半不會太在意。然而,當肚子裡有了小生命,貧血就成為準媽媽必須正視的問題。
63歲的張伯伯,早上起床被家人發現右眼的眼白竟紅了一大半,家人非常擔心是不是眼中風前兆,急忙跑到醫院就醫。醫師問診後才發現,張伯伯因為最近有便秘的困擾,這幾天上廁所用力過度,才導致眼球微血管破裂。但為什麼眼白會突然變紅呢?跟眼中風有關嗎?以下眼科醫師親自解答。
65歲徐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原本左手手腕關節腫痛、僵硬到幾乎完全不能動。雖然有用西藥治療,卻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8年前她開始搭配中醫調理治療,利用針灸、徒手復位、每天用藥劑泡手10分鐘,終於讓左手手腕恢復正常功能。
一位25歲、體重85公斤的男子,從青春期就感覺胸部特別「肥大」,近幾年來到健身房勤練健身,想要減肥瘦身,雖體重順利下降至72公斤,但全身瘦下來就是不見胸部瘦下來,宛若女性B罩杯那麼大。整形外科醫師表示,該男子是罹患了典型的男性女乳症,經抽脂手術後才成功恢復男兒胸部的外觀。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的挑戰才正要開始。除了照護生產傷口、促進子宮恢復、觀察分泌物,還要學習如何使用會陰沖洗器、如何穿戴束腹帶。究竟產後24小時必做哪些事,可幫助產後復原,就讓產後病房護理長分享臨床實務經驗,幫助媽媽在痛並快樂著的狀態下,依然可安心度過產後24小時。
想預防便祕只要吃大量蔬菜水果就好?沒便祕困擾就不用擔心飲食?營養師提醒,便祕解方不只吃蔬果,必須掌握「4點原則」才能維持排便順暢。此外,就算平常沒有便秘問題,每天上廁所時,也要觀察自己的便便顏色和型態,才能及時發現可能的身體健康警訊!
36歲林先生為國中數學老師,因工作需頻繁地寫板書,1週前開始右手上舉肩關節有疼痛感,導致教課困難,需要另外準備簡報檔案減少書寫板書。除此之外,林先生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例如無法提重物、晚上睡覺會痛醒等,於是到台南市立醫院求診中醫。
今天起室內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訂除了「8大指定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外,其他場所室內口罩解禁,民眾可自主決定是否需要戴口罩。不過搭大眾運輸、賣場、演場會要戴口罩嗎?有哪些例外情形?若違規會罰多少錢?《優活健康網》幫大家整理了各種情境的「口罩放寬政策」7大QA一次看懂!
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產下寶寶的那一刻,肯定讓不少媽媽如釋負重,但經歷10個月的懷胎過程,卻不是1天就能讓身體恢復到產前狀況,而是需要漸進式的恢復期,才能重拾產前的身體狀態與元氣。自然產的產婦在經歷生產後,難免會在產道留下程度不一的傷口,其症狀也只有自己最了解,因此,新手媽媽需認識產後照護的要點,以儘快恢復孕前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