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手術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達文西手術

2024年臺灣醫療科技展,臺北榮總以「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為主題,帶來多項前沿技術,展示在醫療領域的卓越實力與創新成果,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全面展現,更標誌著臺灣醫療科技在全球舞臺上的進一步躍升。 作為臺灣機器人手術的先驅,臺北榮總自2009年引進達文西手術系統後,便穩居領導地位。本屆展覽中,將以其精密的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驚艷全場。尤其是胰臟手術團隊憑藉卓越技術榮獲多項國際認可,充分體現在外科微創領域的深厚實力。現場將提供手術模擬器體驗,讓民眾直觀感受這項尖端技術的高效與精準。 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同樣值得矚目。硼中子捕獲治療(簡稱BNCT)已成為復發性頭頸癌患者的全新希望,不僅具備高度專一性,還能大幅降低副作用,自2010年首次臨床應用以來,已成功幫助超過350名患者改善病情。本次展覽將深入介紹這項國際領先的尖端治療技術,分享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中的實踐經驗。 在智慧醫療方面,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與科技產業合作,開發AI輔助診斷技術,用於提高肺癌淋巴結轉移的檢測準確率 此項技術已被應用於臨床,協助病理醫師快速且精確地診斷病情,顯著提升醫療效率。另在肝癌治療領域,持續引領創新,透過建立完整的多專科治療資料庫及高準確度AI診療模型,協助醫師制定最佳治療決策。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開發的肝癌CT影像辨識模型(HFS-Net)及多項預測模型,提升診療精準度與效率,並屢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此外,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帶來的智慧穿戴裝置與非接觸性生理量測技術也令人耳目一新。結合5G網絡與遠距健康管理系統,這些裝置不僅能即時追蹤患者的健康數據,還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臺北榮總資訊室同時推出智慧客服機器人與生成式AI技術,透過智能化流程優化院內服務,提升醫療體系的整體效率。本次展覽中,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將為觀眾提供嶄新的視角,展現科技如何改變現代醫療服務。 臺北榮總長期致力於醫療創新與品質提升,本次參展不僅是其技術實力的展現,更彰顯在全球醫療舞臺上的領導地位。未來,臺北榮總將持續探索尖端醫療技術,推動健康與智慧醫療的發展,為病人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歡迎蒞臨臺北榮總展區,共同見證醫療科技的創新突破,攜手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圖/李偉強副院長(右)陪同生策會董事長王金平(左)與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中)參觀臺北榮總展區。

乳房攝影發現「乳房鈣化」就是乳癌?醫揭「鈣化2類型」這種才需擔心

乳房攝影發現「乳房鈣化」就是乳癌?醫揭「鈣化2類型」這種才需擔心#達文西手術

57歲陳小姐,生活規律健康,卻在今年健檢的乳房攝影,發現雙側乳房微鈣化,轉診基隆長庚醫院做切片病理化驗,證實罹患乳腺管原位癌。由於病人希望治療的傷口小,且後續不要再接受輔助的放射線治療,醫療團隊運用達文西手術進行乳房全切除,並完成立即性乳房重建,術後病人恢復良好,也以正面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人生。

商保健保齊行 加速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極大化資源效率 為政策、產業、民眾創三贏

商保健保齊行 加速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極大化資源效率 為政策、產業、民眾創三贏#達文西手術

醫療科技近年快速進步,台灣健保署對提升民眾的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向來不遺餘力,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繼去年健保署開放17項納入給付後,今年宣布再通過46項,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及其他手術。為兼顧健保永續性以及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商保與健保如何齊行發揮綜效也成為各界高度重視議題。全球微創醫療技術的領導者直覺公司(Intuitive)於8月10日(六)舉辦「商保健保齊行 新醫療科技導入曙光」論壇,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商解方,與會貴賓包含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與龐一鳴副署長、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暨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教授、安達人壽張志杰總經理、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期盼在新醫療科技時代之下,民眾能獲得更佳的醫療保障。 新醫療科技日新月異 亟需新型態醫療保單 為求提升治療效率,許多民眾自費選擇新醫療科技,但大部分自費項目隨著科技發展相應而生或改變,需要更多元的保險方案因應。舉例而言,過去醫療險保單中,多以「住院接受手術」作為理賠認定標準,而新醫療科技發展的趨勢是以縮短住院天數,甚至於門診直接提供治療為主,包含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微創手術等,民眾若是使用過去的保單,接受新型態手術或治療,有可能面臨理賠無門的情況。 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則表示:「如果能有健保商保協同給付,提供病患更多的資源,也會讓第一線醫師更加沒有後顧之憂,提供合適且多元的治療方案。」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也回應:「健保總額推估將首度突破9千億元,但新醫療科技研發速度也持續加快,透過商業保險的輔助可以讓國人更早使用到最新醫療科技,但為避免貧富差距影響醫療選擇,由健保協助商保打造協同平台是較合適的發展方向。」 商健保齊行成趨勢 如何極大化資源效率為成功關鍵 面對新醫療科技的發展,全民健保也陸續擴增給付項目,但在健保預算有限下,仍須商保互補,協助病患降低負擔。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於會中提及最新政策進度,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在2023年17項納入健保給付後,今年9月也再放寬增加46項健保給付項目,預計受益人數超過8400人次,台灣有7成國人有買商業保險,面對新醫療科技,必須要思考保單內容如何跟健保互補,以及行政資源怎麼共享,才能落實真正的健保跟商保合作。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表示:「近年癌症相關醫療費用快速成長主要歸因於新醫療科技發展,健保署『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專責辦公室,過去稱HTA辦公室)已於今年1月1日開始運作,不僅優化評估流程與效率,也致力於資訊透明化,進而促進產業發展。目前CHPTA正努力朝向成為醫療科技評估之行政法人專責機構邁進,待成立法人後,人力編制可以更穩定,不再屬於計劃型,對持續發展醫療科技評估技術、培育人才將更有幫助。」 盧瑞芬教授認為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屬社會保險模式,重視公平性,但在資源有限的困境下,可考慮以健保協同商保的第二層健保,強化病患在新醫療科技的可近性,但落實健保協同商保亟需政策支持,公私協力資源共享,以確保兩者能夠完善互補,極大化資源使用效率,優化民眾的醫療保障。 直覺公司台灣分公司楊繼盛副總裁暨總經理也表示:「在新醫療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商保與健保協同合作至關重要。直覺公司致力於推動全球微創醫療科技,讓病患能以更少的侵入性方式進行治療,減少術後恢復時間並提升治療效果。我們期望透過此次論壇,促進各界對話,共同推動更完善的醫療保險體系,讓每位患者都能享有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減輕財務負擔,真正實現健康照護的普及與進步。」 台灣商保借鑒國際經驗 提升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與時俱進的商業醫療保險方案也是各國保險公司積極推動的項目,以韓國為例,截至2022年初罹癌人口高達243萬,相當於每21人中就有一人罹癌,但癌症治癒率卻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正在提高,患者對創新醫療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看準此發展趨勢,許多韓國保險公司於2022年推出達文西手術的額外一次性給付,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表示:「以達文西手術癌症醫療保險為例,自2022 年以來投保人數持續增長,說明民眾對新醫療科技的使用需求有增加的趨勢。」 商健保齊行已然是必要解方,且有機會創造緩解健保財務壓力、商保業者新商機以及提升新醫療科技可近性的三贏局面。如何建立適宜制度、開發產品,仍需產官學界共享資源,共同商議,才能盡速解決現行保險產品與新醫療科技連結度不足的困境。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達文西手術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尋遍中部各大醫學中心,因所有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檢查,都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讓家長非常緊張。經親友介紹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門診,建議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方式處理,結果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無淋巴轉移。

「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四喜臨門 共創新猷

「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四喜臨門 共創新猷#達文西手術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馮世寛主任委員,今(6)日上午出席臺北榮總重粒子治癌百例、達文西手術5,000例感恩會,並為國內首座負壓科技加護病房及「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馮主任委員嘉許並感謝陳威明院長帶領的北榮團隊,在癌症治療、重症防疫及智慧醫療上優異成果,嘉惠病人,並期許榮總醫療體系共同努力,以最先進的設備、最優質的醫療、最有温度的服務,提供最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陳威明院長感謝臺北榮總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在歲末年終時展示這四項優異的成果 首先是重粒子完成百例治療,初期的成果令人驚艷,臺北榮總率先引進重粒子治癌技術,今年5月15日開幕啟用的重粒子中心,至12月5日為止,半年內已完成100例病人治療,本來被認為無法治療的胰臟癌,經過化療及重粒子治療後可以手術切除,其他如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的治療也獲得病人極高的滿意度;過程順利且病人復原良好,持續追蹤治療成效中,目前仍有多人在等候治療。醫院不惜營運虧損籌建重粒子治療,看到重症病人的康復,一切都值得了,因為病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此外,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營運之後,來自各國的參訪更是絡繹於途。 第二項成就是完成達文西手術5,000例,其中許多案例是困難的癌症手術,其中胰臟癌、壺腹周圍癌及腎臟癌部份腎臟切除之達文西手術病例數都是居全國之冠。輔導會整體醫療體系合計已完成近1萬2千例達文西手術,對提升國人健康及醫療水準貢獻卓著。 第三項成就是首座專為醫院設計的叢集式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啟用,大幅提升整體運算的能力,可望加速北榮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疾病預後預測、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精準診斷、智能藥物開發的發展,並且提供AI應用程式最佳發展平台。「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為新一代超級運算平台,具有強大的AI計算能力。包括全方位的資料中心、創新的運算架構以及多功能的軟體工具,將推動生成式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不僅提升診斷的精確性,更加快針對各種疾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的制定,不僅是北榮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更代表臺灣在高速計算醫學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國際醫學合作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推動醫學AI的創新與發展。 最後是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國內首座智慧科技加護病房的啟用,醫院投資逾一億元興建15間智慧負壓隔離加護病床,位於科技大樓,與主要的住院大樓分艙分流,並且引進或自行研發多項最新科技包括AI防護衣穿脫魔鏡、溼洗手監測系統,已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肯定;衛星護理站進行影像監視與呼吸器遠端調控;設置智慧電視與三方視訊系統等,同時導入機器人協助護理師傳送物資,減少人員暴觸風險。在疫情發生時可提供最高防疫標準的負壓隔離重症治療,平時則可作為一般呼吸系統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達到「病毒擋得住、訊號出得來、治療進得去、夥伴找得到、家屬看得見」的目標,大幅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多項科技產品,以提升照顧的品質及防疫安全,臺北榮總不因疫情減緩而停下腳步,持續努力守護國人健康。為以後可能發生的新興傳染病,做好充分的準備。

達文西創新應用在口腔癌 著名醫學期刊全球首篇發表

達文西創新應用在口腔癌 著名醫學期刊全球首篇發表#達文西手術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是世界最高的國家,其中男性的罹患率遠大於女性。童綜合醫院蔡青劭副院長專精於頭頸癌的手術治療與研究,更在著名的SCI醫學期刊Cancers發表全球首篇關於達文西應用在口腔癌的論文,比較了傳統手術與達文西手術兩者預後的存活率,藉由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讓台灣醫療成就再度躍上國際,也促使更多從事醫療相關人員在臨床運用上更有其可參考依據。 童綜合醫院達文西機械手臂執行頭頸部手術已逾六百例,技術純熟;又以蔡青劭副院長至2013年開始進行達文西手術迄今,10年來已超越四百例,機械手臂手術技術更為專精。這次醫學研究論文是以2017/1~2021/10近5年的口腔癌患者為數值,比較使用傳統手術與達文西手術的成效,並且兩種手術的個案數皆為72例,為求更加精準,蔡青劭副院長還用以相同性別、相同年齡並相同癌症期別來比較,大大提升了互比下的公正性。 童綜合醫院蔡青劭副院長表示,台灣口腔癌30年來發生率及死亡率年年上升 但以往治療方式並沒有重大改變,傳統手術只能將臉頰骨頭切開來清除口腔病灶,術後復原慢還影響了咬合、外觀等。童醫院自2013年開始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口手術,因擁有更清晰手術視野與更靈活的器械運用,讓腫瘤細胞能更精確的全部清除,比傳統手術降低了2/3死亡風險。 這次SCI醫學期刊Cancers上發表的全球首篇達文西應用在口腔癌的研究,不僅創新應用獲國際肯定,更證實了達文西口腔癌手術的3年存活率顯著高於傳統手術,並且癌細胞清除乾淨程度優於傳統手術,也大幅降低了手術風險並提高預後成效。 蔡青劭副院長強調,童綜合醫院為了提供民眾優質的醫療服務,一直致力於醫學研究與醫療人才的培育,也希望能將臨床上的經驗發表來促使更多醫療從業人員獲得資訊,幫助提升未來在臨床照護與決策的品質。

達文西手術突破萬例!長庚醫療團隊親揭:手術原理、自費價格、優缺

達文西手術突破萬例!長庚醫療團隊親揭:手術原理、自費價格、優缺#達文西手術

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因術後傷口小、復原快,已為成泌尿、大腸直腸等外科複雜手術的首選,不過仍有許多民眾,因達文西手術費用昂貴而卻步。《優活健康網》以下整理達文西手術全解析:達文西手術是什麼?健保給付多少?哪些病患適合?有哪些優缺點?懶人包8大重點一篇看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