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經常會碎碎念,讓子女相當厭煩,其實碎碎念不是病,但念多了,自己和家人心理真的會生病,破壞家庭和諧關係。《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愛碎碎念的太太/媽媽,可以靜下來仔細好好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身為子女也應注意,女性年老後的焦慮、憂鬱情緒,避免影響身心健康。
很多父母經常會碎碎念,讓子女相當厭煩,其實碎碎念不是病,但念多了,自己和家人心理真的會生病,破壞家庭和諧關係。《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愛碎碎念的太太/媽媽,可以靜下來仔細好好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身為子女也應注意,女性年老後的焦慮、憂鬱情緒,避免影響身心健康。
心情好也吃,不好也吃,如果你習慣用吃來解決焦慮煩躁,即使理智上知道該停了,再吃下去對身體不好,卻忍不住一直把食物送進到嘴裡,很多人總以為是料理太美味了,或自嘲太貪吃,但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卻在書中分析,這種「情緒性進食」也是慢性焦慮的體現,其實心理正在求救。以下為原書摘文:
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具體該怎麼做,才不會加重對方病情,或傷害自己的情緒健康。知名YouTuber阿滴在罹患憂鬱症後靠著身邊親友支持,逐漸康復,並在《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中分享,憂鬱症陪伴者本身也須要注意到的問題,除了同理、不說教,尤其要照顧好自己,避免不自覺隨著患者一起陷入憂鬱。以下為原書摘文:
是否曾被說過膽小,或是自覺容易緊張兮兮,雖然這些表現都是來於心理壓力,但美國心理治療師大衛.里秋(David Richo)在《當恐懼遇見愛》書中卻告訴讀者,恐懼與焦慮,兩者很不一樣。適當的恐懼其實有助於人類學習,適應外在環境,但演變成神經質的恐懼、焦慮,甚至是恐懼症,放任無力感壓垮自己,嚴重會影響身體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難免因壓力而各種情緒問題,但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除了影響身體產生如腸胃疾病、頭痛,也可能衍生影響日常生活的行為模式。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舉例,例如慮病症,就與強迫症有類似的心理過程,但卻缺乏病識感,因為患者主觀強烈相信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並為此勞心勞神。以下為原書摘文:
身體影響心理,是真的!關懷母親或身邊女性,多點詢問和觀察,注意是否有長年未解決的身體疼痛,讓她們表現出情緒低落、難以相處、焦慮躁鬱、失眠等情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2018年4月發表於《臨床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焦慮症、飲食疾患的病史,以及喝酒和吸食古柯鹼、安非他命,為青少年和年輕成人藥物使用過量的風險因子。研究:蓄意比意外服用過量患者更傾向有自傷行為和精神病史該研究由麻省總醫院的研究團隊進行,研究者以14至26歲參加物質濫用疾患治療方案的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為對象,共有200名患者參加,評估其101年1月至102年6月於「成癮治療中心」的初診資料,由接受過藥癮訓練的社工、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進行去識別化數據的回溯性分析,包括物質使用和精神病史的詳細資料。研究發現,200名患者中有58名至少發生過一次服用過量的情形,其中36名患者,約62%為意外、18名約31%為蓄意,兩者皆曾發生的患者有4名,約7%,且有24名患者藥物服用過量次數不只一次;相較於單一物質使用疾患的患者,兩種以上的患者發生過量服用的機會為三倍以上,且蓄意者比意外服用過量患者更傾向有自傷行為和精神科住院病史。結果顯示,過量服用的預測因子為酒精、古柯鹼和安非他命,精神方面則是飲食疾患、憂鬱和焦慮。濫用藥物件數成長十倍 情緒問題是主因根據臺灣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顯示,97年至106年國內濫用藥物件數自3.8萬增加超過12.3萬件;而2012年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也發現,重度憂鬱的青少年經過12週治療後,其中有效緩解症狀者濫用藥物比例僅有10%,治療未見成效者比率卻高達25%,顯示治療憂鬱症能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的問題。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跟情緒有很大的關聯性,其實不只藥物濫用,網路與遊戲成癮也是如此;當孩子出現焦慮、睡眠、人際等問題,甚至罹患憂鬱症卻沒被發現,而自行採取酒精、藥物來緩解內心的不安,久而久之則會產生成癮及藥物濫用的問題。因此,不要只關注青少年的課業、成績及行為本身,而是要瞭解他們行為背後可能的情緒困擾及問題。尋求醫療專業介入 有助緩解藥物成癮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青少年藥物濫用、網路成癮與壓力情緒有很高的關聯,他們可能因為同儕、好奇心去嘗試,從中達到短暫逃避壓力的效果,情不自禁一再使用,漸漸變得依賴甚至成癮;建議若當藥物濫用情況已成為一種疾病,家長不能再配合演出,除了給予規勸,更需偕同尋求醫療專業的介入,才能有效緩解藥物濫用與成癮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上個月大學學測放榜,獲滿級分人數創下四年來新高,現今年輕人為充滿比較與競爭的Y世代(千禧世代),追求完美的特性,焦慮及憂鬱情緒隨著成績高低顯現。根據一篇發表於《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完美主義3面向 年輕人均比前幾世代高研究分析4萬多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大學生資料,以「多維完美主義量表」包含3種型態的完美主義:(1)自我面向(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2)社會面向(認為他人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3)其他面向(給予他人不合理的標準)評估,測量跨世代1989年至2016年間對完美主義的傾向。研究發現,較年輕的大學生皆比前幾世代的學生高,平均上升幅度為自我面向10%、社會面向32%、其他面向16%。資料也顯示,1976年族群中,大約一半高中畢業生打算進大學。到了2008年,80%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希望獲得大學學位。顯示近代大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較高,可能是導致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精神疾病人數攀高的原因。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 恐致憂鬱、焦慮、厭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一般人認為自我要求完美很好,有助於學業和工作。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不利於心理健康,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雖台灣人人可上大學,但現今補習風氣興盛,社會追求成就、重視分數及排名,升學壓力仍很大,社會常提醒他們競爭的不僅是國內,而是亞洲甚至是世界,估計國內Y世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高於上一代。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越來越不快樂,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找到自我獨特性 建立腳色定位與價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社會環境的集體氛圍所造成的壓力增高了。Y世代年輕人認為出人頭地要高標準,若沒有念特定大學、進特定職業就覺得自己不夠好。處在跨域、多元及無時無刻接收訊息的網路世界,缺乏直接的人際互動,所見所聞和事實有很大的落差。生活中被隨處可見的品牌廣告影響,為滿足物質慾望而追求更高的收入,給自己增添莫大壓力。建議應先幫助Y世代年輕人察覺自我,進而修正調整自我對完美的標準,強調在教育中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不論是想法、外貌、個性等,從中找到自我的獨特性,社會的形成本來就是多元的,幫助他們看到自我所擁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助於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重拾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