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病

醫訊/現代人的文明病-乾眼症

醫訊/現代人的文明病-乾眼症#文明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3C產品氾濫,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過度使用,過去僅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視功能退化,已經大幅提早在年輕人身上發生了。因此,為響應10月護眼月,亞東醫院將門診中常見的乾眼症作為議題,特地邀請眼科何威廷醫師主講「現代人的文明病,缺水型或缺油型乾眼症」,希望能藉此幫助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乾眼症的民眾,提高警覺早日就醫,避免珍貴的視力進一步惡化,除此之外,在現場更推出乾眼脂液檢查儀的免費篩檢,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乾眼症新知-缺水還是缺油?時間:10月31日(五)09:30~10:1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大廳(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7728-2316 林小姐

小孩文明病 讓你勞心又傷財!

小孩文明病 讓你勞心又傷財!#文明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孩子的文明病,近視、蛀牙總讓父母擔心又心煩,你知道嗎?保護乳牙也有黃金期,好好掌握可以降低未來的蛀牙機率,而小學生近視比例排名全球第一,該如何讓近視度數不再惡化?所以時代在進步,越來越多小孩有文明病了,像是蛀牙,根據統計,4到5歲的兒童就有七成多幼童齲齒率72.59%,也就是幼稚園孩童每10個人當中就約有7個人蛀牙。很多父母都覺得乳牙遲早要換牙,蛀牙可以不用理它,但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說,乳牙蛀掉會影響恆齒發育,而且口腔清潔是一個習慣。想要預防小孩蛀牙,大概在嬰兒16至19個月以前,如果你能夠在這個階段讓它嘴巴裡面蛀牙細菌的量越低的話,那他將來就是屬於比較不會蛀牙的那一型。所以在嬰兒時期的照顧就非常重要。而且蛀牙還會引發身體其他健康的問題,包括:疼痛、化膿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敗血症,及咬合不正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黃醫師也提醒家長,平時應讓孩子吃正餐盡量不要吃零食、正確使用氟錠、每天規律刷牙和使用牙線、定期看牙醫和塗氟,才能確保孩子不受蛀牙威脅。而根據調查,3到11歲的兒童,有三分之一都近視,其中,7到11歲的近視學童,更高達47.8%,衛生署公布調查,台灣小學生近視比例排名全球第一,我們真的是「近視王國」!提早發現近視提早來矯正,不然長大之後戴眼睛做雷射都是一比很可觀的費用!小孩近視可以怎麼從生活中發現?黃醫師也說,孩子除了自述看不清楚遠處的物品外,父母也會發現孩子常有瞇眼、斜眼、皺眉看東西等小動作,或出現傾身向前看事物、揉眼睛等現象。兒童近視多半是「假性近視」,因為這階段的孩子視力仍在發育,眼睛睫狀肌的調節能力較強,過度近距離用眼,使睫狀肌痙攣,便產生近視症狀;當睫狀肌放鬆時,又恢復到原本視力。當家長發現小朋友有類似症狀時,應先至「眼科」檢查,確定是否罹患近視,再進行適當治療。黃醫師也提醒,若不愛惜雙眼,從小就高度近視,將隱藏其他危險因子,像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這些併發症就算孩子長大動近視手術,都無法避免其潛在危險。

醫訊/遠離文明病~三高預防及癌症篩檢講座

醫訊/遠離文明病~三高預防及癌症篩檢講座#文明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調查,40歲以上成人有半數飽受「三高」所苦,可見「三高」已成為現代人健康殺手,此外,台灣更是每6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除了自己痛苦,也增加家庭負擔。為了維護社區民眾健康,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舉辦社區教育樂齡學習講座「遠離現代文明病~三高預防及癌症篩檢」,邀請到台北振興醫院健檢科主任林雨亭(家醫科)醫師主講,他將健檢科與家醫科醫師專業角度,提供三高與癌症預防知識。活動請事先報名,該單位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遠離現代文明病~三高預防及癌症篩檢時間:101年11月6日(二)下午 19:00 ~21:00地點:台北中正區濟南路2段36號(近捷運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洽詢:02-2394 6800

生活品質差導致文明病 文明病又影響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差導致文明病 文明病又影響生活品質#文明病

作者/洪傳岳 醫師現代文明社會常見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狀候群,如何從生活和醫療上去預防、治療呢?!洪醫師表示,輕微的症狀便應注意並改善生活型態,抽菸絕對是不好的,有些醫學研究表示少量飲酒,如紅酒,對心血管疾病是好的;另外,體重過重、飲食太油太甜、常坐不動、熬夜、給自己太多壓力等,都會讓自己加入常見的文明病群。洪醫師也表示,其中目前最為重視的是飲食,飲食的影響非常多,洪醫師認為最具體可知道的,就是體重的改變,一般而言若能下降5%(3~5公斤)的體重,一些心血管、代謝疾病的症狀(如血糖、血壓、血脂肪)雖不一定能恢復正常,但會改善良多,少數輕度的患者都能恢復健康。洪醫師也強調,減重不代表必須在短時間內達到正常體重,如若體重過度超重者,雖然減3~5公斤仍然無法回復正常體重,但也必然對身體有益。另外,洪醫師也分享平常自身的健康之道,他從年輕開始,幾乎不熬夜,一定早睡且睡滿八小時,平日若太忙也一定在假日補眠,現在邁入老年則一定會午睡。洪醫師強調,雖然在睡眠作息上不一定人人相同,但睡眠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高血壓,現今的最新研究表示高血壓和睡眠有很大關係,睡眠不好的高血壓患者,即使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仍難以獲得控制,特別是早晨高血壓,一般正常的情況,早晨的血壓一定較晚上低,但老人夜間頻尿,或一般睡眠不好的人,則會好發早晨高血壓。對於腎臟病患的血壓控制,現較新的研究顯示,一般腎臟病患若於晚上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可讓早晨的血壓降低;現在醫生也多建議高血壓病患於晚上服藥,使隔日早晨血壓降低,此能有效控制血壓。但如何改善睡眠狀況?一般而言,安眠藥可短期使用,若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另外,運動、心理治療也是現行常見的方法,現任政大教授,也是國內第一位投身於睡眠醫學的臨床心理學家楊建銘博士,說明行為療法中的「認知療法」,即是一種心裡治療的新創,是現今熱門的療法,如失眠、憂鬱、焦慮等心裡、情緒的作用,想太多、鑽牛角尖等,若「想法」能夠改變的話,身心互相呼應則會獲得改善。洪醫師也補充,英國的認知療法是相當普遍的,但臺灣現在仍不普及,也無健保給付,現臺灣有些精神科有心理治療師,但比例很少。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文明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會遇到情緒起伏的時候,但若長期處於鬱鬱寡歡的情緒,可能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甚至造成「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憂鬱症」將是21世紀人類三大健康殺手之一,所以憂鬱症的防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有憂鬱情緒的人走出陰霾。「憂鬱症」的表現依各年齡層有不同的樣貌,以兒童來說,會出現過度依附父母、拒絕就學等行為;就青少年而言,則出現反社會行為、翹課、逃家等;以成人而言,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不佳、失眠、疲倦感、缺乏活力、低自尊或不當罪惡感等情形;就老年人而言,常與身體疾病、鰥寡孤獨及社經地位有密切關係。面對現今充滿經濟重擔與生活壓力的環境中,「長期的慢性疲勞」雖不會立即致命,但若不改變生活習慣,可能影響學業或工作上之表現,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因此,更應學習適時的自我放鬆、紓解壓力,如:爬山、運動、散步、欣賞書籍或音樂等,都可以讓人放鬆肌肉、穩定情緒。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試著換個角度,學習正向思考,相信老天爺為你關上這道門,必會為你留一扇窗;若出現不好的念頭時,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減少負面情緒、遠離憂鬱。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面臨多元化的生活環境,如何調適情緒、面對壓力,是我們共同努力實踐的方向,希望由個人推展至家庭,再由家庭推廣至社會,走出戶外、正向面對、建立信心、抱持愉快感恩的心,找尋創造幸福的活力源,一同開創樂活人生,許明倫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自己、關心他人,多利用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遭遇因婚姻、課業、工作等問題而有適應與情緒困擾者,提供關懷會談、資訊服務,拉自己一把走過生活困頓。

中醫穴位按摩、茶飲保養 對抗職場壓力的「慢性疲勞」

中醫穴位按摩、茶飲保養 對抗職場壓力的「慢性疲勞」#文明病

企業為求競爭力復甦而升高的職場工作壓力,長期以來已引起眾多高科技工作者和白領族健康表現不佳,雖無明顯疾病,但經過分析診斷,始知已成為「慢性疲勞」一族。景福健康管理健管部顧問-張佳發中醫學博士表示,慢性疲勞乃由多項因素引起、涉及多系統功能失衡紊亂的症候群表現。從中醫觀點而論,慢性疲勞與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引起肝氣失調(自律神經)與新陳代謝、營養吸收障礙之脾胃虛弱(消化系統)較為相關;故在調理上,可從簡易的穴道按摩、茶飲、調整呼吸等方面著手,進行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預防:■ 按摩法-分別用雙拇指揉兩側穴位。待有酸麻脹感後繼續3分鐘。穴位為:1.內關穴:針對壓力大、疲勞、精神衰弱、失眠心煩問題進行舒緩。位置:仰掌,腕橫紋上約二橫指寬處。可寧心安神,疏肝理氣,改善睡眠品質。2.足三里穴:針對消化吸收不良,肌肉疲憊者。位置:坐正後,膝蓋彎曲90度,在外側膝眼凹窩下約4指幅寬處。可改善消化機能,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 茶飲-耆棗抗勞飲黃耆、西洋參、枸杞子、紅棗各適量。滾水熬煮十分鐘後溫熱飲用,可補氣養陰,提高人體免疫力,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供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有效消除疲勞感。「慢性疲勞」乃現代文明病,是慢性的腦力和體力疲勞,以睡眠品質差,認知能力、記憶力下降及一些軀體症狀(如肌肉疲乏酸痛、頭暈頭痛等)等為表徵之臨床症候群。當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容易造成體內荷爾蒙分泌失調、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異常、免疫力降低,也會引起如:肩頸酸痛、頭暈頭痛、胸悶心悸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感染疾病的概率也會提高。甚至,一旦成了慢性疲勞症候群,「過勞死」的風險與發生機率便會增加。如在休息後疲勞仍然不能恢復,則須正視個人的疲勞現象,開始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過度的壓力、缺乏適度的運動,並諮詢醫療專業人員,找出適合個人的改善方案,以免讓自己也成了「過勞一族」。

簡單寶特瓶運動 解決肩頸疼痛毛病

簡單寶特瓶運動 解決肩頸疼痛毛病#文明病

現代民眾的普遍都有嚴重的肩頸痛痛的毛病。事實上,大多數這類的肩頸疼痛與其說是病,倒不如說是現代人的緊張生活、長期的姿勢不良、焦慮、失眠與缺乏規律運動而導致的後遺症。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 劉議謙醫師指出,解決方法如果僅局限於吃吃止痛藥、貼貼藥布,而沒有真正找出問題的癥結則大多數無法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以下劉議謙醫師就幾類常見的肩頸疼痛依其症狀與解決方案加以說明。一、肩頸背肌筋膜症候群:此類患者多從事需長時間低頭看文案或電腦的白領階級,有時候也發生在牙醫師或外科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常會發現症狀發生時間常常長達數年之久。理學檢查常會發現肩頸有多個壓痛點與不正常收縮的肌肉「團」。來看病的原因可能是俗稱「落枕」的急性肌腱炎,甚至是因此導致的失眠或憂鬱症,此病的致病原因在於由於肌肉、肌筋膜與其中微小的神經與血管長期損傷與不正常收縮而造成的緊繃、僵硬、沈重與隨之而來的酸痛難耐與壓力沈重。解決方案依程度而各異,劉醫師說,症狀輕微者做簡單復健三式(包含不定時抬頭目視遠方一分鐘、雙手各拿一瓶裝滿水的250c.c.寶特瓶由下往上平舉每次持續至少5分鐘,一天至少一到兩次、與開始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氣功等),復健三式的目的在於強化肩頸的其他肌肉如斜方肌、提肩胛肌與其他小肌肉,讓他們也可以一起負擔本來過勞肌肉的重擔。症狀嚴重者(如少數因此影響睡眠與工作的患者),則應該考慮局部注射藥物、口服肌肉鬆弛劑與特別設計的復健操。當然,此時就應該讓專業的醫師介入才不至於讓肩頸疼痛變成一直不斷的惡性循環(疼痛→失眠、心情差、工作不順心→更為疼痛→更不易入睡…)。二、神經根病變症候群:這類患者因工作常須搬運重物(如廚師、搬家工人等)、或近來才開始從事一些平常沒在做的運動(如登山、腳踏車、攀岩或高爾夫球等),症狀是肩頸的疼痛與伴隨手指的麻木,做轉頭或頸部用力時手指有被電到的感覺,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手的無力症狀。少數患者就是因為無力症狀造成衣物、碗筷不自覺掉落才來就醫。病因在於頸椎的神經根受到突出的椎間盤、腫瘤、或其他的病理因素壓迫而導致症狀。劉醫師表示,此類神經根病變必須經由臨床神經學檢查、神經傳導/肌電圖甚至核磁共振等仔細定位後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治療。少數嚴重患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大多數的人需要牽引復健與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才能有初步的成效。三、緊縮性頭痛:有些患者的肩頸疼痛又伴隨了後腦及兩側太陽穴的緊繃性頭痛,發作時間與運動或工作都無關,也不會有手麻、無力等症狀。嚴重的時候甚至天天都會發作,少數病人甚至有藥物成癮的現象(例如天天喝感冒藥水或成藥)。這一類患者的治療反而是要以頭痛為主,復健操或局部注射都較難有好的效果。四、其他危險的毛病:突發性的頸部疼痛伴隨複視、失聰、顏面神經麻痺、手腳無力等症狀可能頸動脈或椎動脈剝離的相關症狀。年紀較大的長輩除了肩頸疼痛外伴隨眩暈、猝倒、站立不穩、視力障礙等症狀可能是由於椎動脈循環不足而導致,治療與前述疾病差異甚大。肩頸疼痛是現代人眾多的文明病之一,與現代緊張的生活脫離不了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警訊,提醒您該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最後,劉議謙醫師提醒,肩頸疼痛有可能是慢性的筋膜症候群也可能是急性、具危險性的動脈剝離,如果您的症狀真的讓您相當難受,可能還是要去找個神經內科醫師好好看一下。

飲食『聰明分配法』 健康享瘦五管齊下

飲食『聰明分配法』 健康享瘦五管齊下#文明病

根據1993至1996國民營養調查得知,三大營養素中的醣類平均攝取量佔總熱量的50.5%(衛生署建議量58-63%);蛋白質平均攝取量15.5%(衛生署建議量12-14%);脂肪平均攝取量34%(衛生署建議量25-30%)。由此可知,醣類攝取量普遍不足,蛋白質和脂肪又攝取過多。此外,大家也在一昧追求「天然」、「健康」的食品,反而忽略了唾手可得的各類新鮮食物,其反映出,國人對飲食錯誤的認知。在第三次國民營養調查及衛生署日前公布國人肥胖新標準BMI(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大於24為過重,大於27為肥胖,臺安醫院營養師李祥瑞表示,如依照此標準,國內成人有三分之一的人『過重』或『肥胖』。再加上這些年來,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排名與肥胖有密切相關性的慢性疾病便佔了其中的七項,可見得如果身體肥胖便容易誘發出8大疾病(糖尿病、膽囊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骨關節炎、乳腺癌、子宮癌、結腸癌)。雖然如此,也有很多疾病是相互關聯的,也就是說當你過胖時,絕對不會只有引發一種疾病,可能是3、4種疾病纏身,且隨著時間增長,其它疾病也會陸續報到。現代人生活在物資豐富、不虞匱乏的時代中,不再像從前生活只求溫飽,覺得能吃飽已是不易,何況要吃的好,甚至還吃的巧?! 如今在擁有充分的物質供應之後,人們卻又因肥胖所苦!因此李營養師提醒,要避免肥胖才能擁有健康,讓您健康生活。而為了避免肥胖應多方面一同著手。一、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流行病的調查發現,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50%取決於生活型態;而各種慢性疾病或肥胖症其實與自身的生活方式是有極大的相關性,在適當的生活方式下可以使人獲得最佳的健康並延長壽命。所以,養成每天規律的三餐且不吃零食、充足的睡眠、不吸煙、不喝酒,保持愉快的心情(舒緩壓力所帶來的不適),從身心靈多方一同豐富您健康的人生。二、進行適度、規律運動俗語說運動不一定能減肥,但減肥一定要搭配運動,運動可改善細胞活力、增強心肺功能、提高體內新陳代謝率。而依據近年來哈佛大學研究顯示,維持健康的體能活動(並不需要很激烈)或累積適當的體能活動量也可以降低疾病的罹患。因此,平日沒有規律運動的民眾,可從生活形態的活動做起(如:步行、快走、溜狗、園藝…等,全身大肌肉群的活動),再逐漸增加體能活動量,也能達到減重、預防慢性疾病、維持健康的效果。李營養師強調,要把運動融入到生活中才能隨時隨地的動一動,使運動健身「知易行易」。也請切記,運動非勞動,每日應有三十分鐘的運動。三、堅持正確減重觀念、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它。四、結合家人、朋友的力量一同來幫您或尋求減重同伴,相互鼓勵,分享喜悅及心得,不致半途而廢。五、健康飲食萬病起於攝食不當,要供身體各部機能維持正常健康狀況,不是藥品、補品、營養品可奏效,而必須在每日三餐飲食的種類做適當的選擇、調理,以求均衡為原則,過與不足、調配組成不妥都是健康之大忌。李祥瑞營養師建議,每日三餐飲食都應當『六類俱全』(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蛋豆魚肉類、奶類及油脂類),適當的攝取六類食物,以獲得所有食物完整的營養素(六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還要遵循『聰明分配法』,在搭配食物時要像金字塔般,以五穀根莖類為主要基礎、多吃蔬菜水果、適量攝食蛋豆魚肉和奶類。選擇每一類食物時,都要多樣選擇來彼此搭配,以提高各營養素的質與量。此外,選擇各類食物時,請『節制糖、油、鹽,多多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如此,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及高血壓等文明病的機率。現代都會人外食比例增加,不妨『健康飲食彈性調整』。就是遵循均衡飲食、彈性搭配的藝術!例如,午餐吃了豐盛的一餐(蛋白質含量豐富的一餐),但無法攝取充足的蔬菜,此時晚餐記得要多吃蔬菜、少吃點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彈性調整,均衡一下!美食盛行的當下,別忘了節制飲食。減少出入吃到飽的餐廳及避免到處品嚐美食,以免攝取過多熱量及不好的油脂種類,而造成健康的危害。在健康享瘦法的五管齊下,不但能夠達到瘦身的效果,還能吃喝享瘦又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