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莫名長斑點、小肉瘤,即使不痛不癢也要警覺,小心可能是癌症徵兆。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的《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其中由台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部主任陳昭旭親自詳解,關於皮膚癌的預防方法,並提醒加強戒備3種惡性肉瘤,以免惡化速度過快,小病拖成難治大病。以下為原書摘文:
皮膚莫名長斑點、小肉瘤,即使不痛不癢也要警覺,小心可能是癌症徵兆。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的《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其中由台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部主任陳昭旭親自詳解,關於皮膚癌的預防方法,並提醒加強戒備3種惡性肉瘤,以免惡化速度過快,小病拖成難治大病。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序已進入夏季,臺灣位屬亞熱帶氣候,天氣悶熱難耐,連日曝曬於陽光下,許多人開始曬黑、長痘,苦不堪言。也是由於紫外線的破壞、黑色素的沉澱,使得肌齡逐漸老化,導致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為年長。綬草含活性成份 也可外敷收斂傷口 鄒瑋倫中醫師表示除了一般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檸檬、奇異果、草莓、柳丁、芭樂,在中醫裡,也常用抗氧化祕寶—綬草,來作為回溯肌齡的良方,其中所含的活性成份,更大大高於維生素C。綬草性甘、苦、平,在傳統醫療用途裡,常用於搗碎外敷於傷口,更可有效收斂傷口,加快復原速度及肌膚新生。富含天然類黃酮 其抗氧化力強過維生素C&E大家都知道人體老化的元兇,是自由基在作祟,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綬草萃取物中含有多種活性因子,其中的類黃酮與阿魏酸,不但具有高抗氧化力,更能大幅減少體內自由基。類黃酮公認是世界上最強之抗氧化劑,且分子結構小,又是水溶性,容易被人體吸收。類黃酮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綬草有效舒緩發炎阿魏酸則是一種只存在於植物中的成分,植物的細胞壁之所以強韌,便是靠阿魏酸將纖維多醣體和蛋白質黏著在一起,若是運用在保養品中,更有助於人體細胞排列更加緊密。在許多國際研究中顯示,當阿魏酸與維生素C+E同時作用,可以將對抗日曬的能力從4倍提高到8倍,進一步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另外,對於抵抗發炎、傷口修護,阿魏酸皆占有一席之地。古老與現代相遇 綬草醫藥保養應用廣泛而回到綬草,鄒瑋倫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裡,綬草藥用之說最早出現於《滇南本草》,而後於《湖南藥物志》中也有提到綬草,綬草在中醫運用上常用於毒蛇咬傷、燒燙傷、瘡瘍癰腫等。在醫藥用途上可說是十分廣泛,近年來,也陸續成為保養品中的新興成份,對皮膚修護有不錯的表現。肌膚營養成份 宜從天然下手 在給予肌膚各種營養素上,鄒瑋倫中醫師建議,以天然的成份為主要來源為佳,在炎熱的夏日,不妨試試含有綬草成份的保養品用於肌膚,綬草其中的活性成份,更能使人體抗氧化力大大提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紀錄片「穹頂之下」是近來最受討論的一部片,也使得霾害議題再度被搬上檯面,然而國健署表示,霾害其實不只來自於大環境的空氣汙染,抽菸也是生活中霾害的來源,而二手菸就是室內霾害的主要來源。父母吸菸,會增加下一代得肺癌的風險,更會使孩子得中耳炎、氣喘、肺炎、血癌的機率增加,甚至也可能會造成嬰兒猝死、胎兒發育不良與胎死腹中等風險,且就算不在孩子面前抽,衣服、車子、房子中所殘留的三手菸,一樣也可能會導致兒童罹患血癌。吸菸者家中的PM2.5=一個霾害嚴重的城市根據103年菸草控制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吸菸者家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是非吸菸者家中的10倍,等於住在一個霾害嚴重的城市,但若是家中沒有吸菸者,則會降低70%的PM2.5暴露濃度。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將會比一般人高出20%~30%,且長期暴露於二手菸中,更會造成或加重孩童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兒童白血病、淋巴瘤、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肝母細胞瘤等癌症也與菸害有關。三手菸危害甚高 血癌、中耳癌機率恐大增與吸菸者同住的幼兒,除了要承受二手菸的危害外,還得面對「三手菸」的威脅。根據研究證實,吸菸者即使不在孩子面前抽,但殘留於衣服、車子、房子內的三手菸,一樣會導致血癌。過去曾有期刊發表過三手菸致癌的研究,該研究表示尼古丁有很強的表面粘附力,會與空氣中的亞硝酸、臭氧等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更強的新毒物,如亞硝胺等致癌物,黏在衣服、家具、窗簾或地毯上。也因此,美國兒科學發表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三手菸殘留在環境中的毒性微粒,至少有11種高度致癌化合物,會造成兒童認知能力的缺陷,增加嬰幼兒哮喘機率以及中耳癌的風險,尤其對於在家中爬來爬去的幼兒威脅最大。及早戒菸 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環境 根據歷年調查資料顯示,家庭二手菸暴露率自100年起,從19.9%上升到27.6%,二手菸、三手菸除了容易傷害嬰幼兒的呼吸系統外,也會嚴重影響腦部發展,因此,國健署提醒吸菸的父母及家長,應盡早戒菸,讓家中嬰幼兒與孕婦遠離二手菸的威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白遮三醜」是所有愛美女性都相信的真理,所以夏天一到,每樣和防曬沾得上邊的商品都會立刻大賣,大多數人都想要白裡透紅的肌膚,絕不想被太陽公公曬得像黑炭一樣,除了勤擦防曬乳和做衣服的防護措施,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怎麼吃也是美白決勝的關鍵之一喔!到底為什麼皮膚會變黑呢?程涵宇表示,人體裡有20億個黑色素細胞,黑色素是用來降低皮膚在紫外線的曝曬下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所以白人比較容易得到皮膚癌,相對的,皮膚越受黑色素保護的人就會曬越黑!所以皮膚會不會變黑,端看它們合成黑色素的能力。程涵宇解釋,其中「酪胺酸」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因為酪胺酸會藉由酪胺酸酶的氧化,逐步形成黑色素。要是酪胺酸酶活性大,容易在表皮形成黑色素,要長達14天的時間才能完全排除,因此必須要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減少體內酪胺酸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減少食用高量酪胺酸食物。那哪些食物有高量的酪胺酸呢?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如肉類加工品火腿、香腸、肉乾、肉鬆,或是啤酒、干貝、巧克力以及乳酪,這些含酪胺酸的食物,想變白的民眾可要少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白遮三醜」是所有愛美女性都相信的真理,所以每到夏天,與防曬沾得上邊的商品都會立刻大賣,因為大多數人都想要白裡透紅的肌膚,除了基本的物理及化學性防曬,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才是讓面子及裡子都白的不可或缺因素。一般人認為食用感光食物會讓皮膚變黑,營養師程涵宇指出,事實上,食用感光食物並不會使皮膚變黑,是因為某些人患有「植物光過敏性皮膚炎」,皮膚接觸到含有感光物質的植物果實、果皮、種子、花、根、莖、葉的汁液,經過太陽的曝曬後,造成接觸部位的紅腫,甚至引起水泡,數天後形成黑色素沉澱,需數週至數月才能自然退掉。想要美白,就要了解趨白的撇步!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維生素C」是美白最重要的功臣,它可中斷和干擾黑色素生成的過程,還能抗斑抗氧化,想讓皮膚白皙透亮,想變白的民眾不妨多吃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芭樂、釋迦、聖女番茄、西印度櫻桃、香吉士等,都是高維生素C的來源。另外,必要時擦含有熊果素和A酸的保養品,也能有效提高美白的效果。 就算做好飲食的美白功課,程涵宇提醒,相關的防護措施還是不要忘了!因為身體外露日曬區的黑色素是非日曬區的2倍,容易形成黑斑,除了太常曬太陽,沒顧好肝、身心壓力大、使用劣質化妝品都會使黑斑更容易形成!
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是偶爾還是會有炎熱的天氣情況出現,這時候就不可少了防曬的動作,但是美國近日研究指出,如果防曬擦太多,可能會影響人體阻擋紫外線的自然機制。研究指出,人體皮膚上擁有跟眼睛視網膜一樣的光受體「視紫紅質」(rhodopsin),這種受體在藍色和紫外線光刺激下最活躍,可以促進身體釋放黑色素(melanin),避免皮膚吸收過量紫外線,形成惡性黑色素瘤及皮膚癌。但是如果經常塗抹全面防護的防曬產品,會讓人體以為沒有傷害而不會釋放黑色素,結果皮膚在不知不覺間更容易受紫外線傷害。根據衛生署健康99網站表示,通常紫外線可分為3個波段UVC、UVB、UVA,對皮膚傷害最大的是UVC,但由於UVC通過大氣層時,大多被臭氧層所吸收而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因此基本上不會對人體皮膚構成危害。UVB會引起皮膚即時曬傷。使皮膚角質增厚、暗沈、變紅、眼膜炎、發痛或變得較乾,主要是因UVB所造成的。一般來說紫外線中約有95%以上是UVA,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對皮膚的傷害也最大。且因可直達真皮層,促使皮膚老化,是引起斑點的主要因素。經常照射,會使皮膚鬆馳、產生皺紋、使微血管浮現,造成長期、慢性和持久的損傷。至於一般的防曬乳可以區分為兩大系列,包括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主要的作用是將照射到人體的紫外線,對外反射、散射出去,利用光線反射的原理來屏蔽皮膚,以達到防曬的功用。而化學性防曬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有機化合物的特性結構來吸收紫外線,應用在皮膚進而得到防曬、保護皮膚的效果。市售的防曬產品,為求達到周全的防曬效果,大多為物理性及化學性混合。至於選擇防曬乳標準,通常是由防曬係數來決定,像是SPF與PA,SPA數值愈高代表延緩皮膚被曬傷的時間越長;PA是標示防曬乳對UVA防禦能力的標準。國內PA值主要分為3級,分別是+、++、+++。+號越多表示防禦能力越強。(影片為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導短片) 麻疹病患當成扁桃腺發炎 烏龍診斷造成多人感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73坐太久不但會讓人發胖 還有可能致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72衰!穿新褲卻得到股癬 黴菌感染男子紅腫發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70
黑眼圈、熊貓眼是許多愛美人士的煩惱,但有人卻是為了白眼皮而困擾。家住高雄的45歲陳先先生國中開始右上眼皮開始冒出白斑,因為位置明顯,遠遠看起來就像是上了白色的「眼影」一般,到處求醫都無效,讓他30年來飽受眾人嘲笑和異樣的眼光,45歲了還是光棍一個。後在光田綜合醫院接受顯微黑色素移植手術後,3個月內白斑區域終於恢復正常膚色。 「別人都怕黑眼圈,我卻破除不了自己的白眼魔咒!」陳姓患者到醫院看診時,跟醫護人員大吐苦水,他表示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開始發病,由於一般人對白斑症認識不多,都誤會他得了會傳染的皮膚病,不是嘲笑就是保持距離,右眼白斑擴及眉毛,連右邊眉毛都變白。光田醫院整形外科吳文宏主任指出,白斑症是一種後天性色素異常的病症,會侵犯臉、乳頭、鼠蹊、肛門會陰、四肢、腳踝等各處,患處的毛髮也會跟著轉白。白斑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依照統計,有50%的人是在10~30之間發作,男女的比例均等,白斑症的發生佔總人口的2%,推算全台灣可能有48萬人有程度不一的白斑症困擾。 發生原因目前尚未定論,但目前研究認為可能和自體免疫系統破壞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構造缺陷、生長因子缺陷、黑色素細胞的神經化學性傷害等多種原因有關,因此基因和環境均可能是致病的因素。門診中也發現某些患者因為外傷或情緒壓力而發病。如果家族中有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或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則罹患白斑症的機會也比較高。 吳文宏主任提醒,有些民眾過度塗抹含類固醇的藥物或偏方,結果導致皮膚變薄甚至受傷糜爛。因此若出現白斑,不要自行塗抹或服用偏方,應找合格有經驗的專科醫師來診治。延伸閱讀「白斑症治療可分為三種」: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10574
文/媽咪窩雜誌採訪/陳姵樺諮詢/台中臺安醫院特約醫師 蔡宗瑞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徐廣鵬孕期因為整個荷爾蒙的改變,加上身材變化,使得原本白皙完美的肌膚,在10個月間變了質。如何預防最不受孕媽咪歡迎的妊娠紋及黑色素沉澱產生?愛美是人的天性,但女性在懷孕期間因為荷爾蒙的改變與體重的增加,多數人都會發生妊娠紋及黑色素沉澱的問題,只不過有的人輕微、有的人嚴重。誰都不想在身上尤其是重要的部位留下痕跡,因此,孕媽咪們大都會想辦法預防妊娠紋及黑色素沉澱的發生,以免產後還要花更多精力來消除這些紋路與斑點。媽咪們預防妊娠紋的方法對嗎?消除妊娠紋與黑色素沉澱的方式有哪些?讓我們先來看網路上的問卷調查結果,再接著請醫師們為這個多數媽咪都關注的問題提供解答。根據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的網路上1,000多份媽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媽咪們在預防妊娠紋的產生上都很努力,有近五成四的媽咪會擦妊娠霜來預防妊娠紋的產生,有近二成九的媽咪選用一般乳液來預防妊娠紋的產生,除了這兩樣產品外,也有一些媽咪選用嬰兒油、凡士林、橄欖油、綿羊油等來保養,少部份使用調和油、護體凝霜、奶油霜與蜂膠;不過也有一成五的媽咪並未做任何預防妊娠紋的措施。而媽咪們這麼認真的做預防妊娠紋的措施是有原因的,因為從問卷中得知,將近七成的媽咪有妊娠紋,只有三成的媽咪表示沒有妊娠紋,所以妊娠紋出現的比例算是頗高。至於妊娠紋都在孕期哪一個階段出現,有近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在孕期後期出現了妊娠紋,其餘有近一成四是在孕期中期出現,在孕期初期就出現妊娠紋的比例僅佔1.2%。而已經出現妊娠紋了,產後是不是積極進行消除措施呢?高達六成二的媽咪並未對已經出現的妊娠紋進行補救的動作,只有近四成的媽咪會做一些補救措施,包括約二成四的媽咪採用擦腹部緊實霜的方式來消除妊娠紋,6.7%採用多做腹部緊實運動的方式,5.9%擦美白霜,0.1%進行美容。也有媽咪表示因為妊娠紋長在屁股上,她利用做縮肛運動加上擦乳液的方式來消除妊娠紋。除了妊娠紋外,黑色素沉澱也是另一個困擾著媽咪的問題,而且黑色素沉澱的部位每個人不同,根據問卷調查發現,乳暈是最多媽咪出現黑色素沉澱的部位,有六成一的媽咪填寫這個選項;第二是佔近二成七的腋下黑色素沉澱;第三則是黑斑問題佔一成九,第四名是脖子黑色素沉澱佔10.7%。其他出現的部位還包括:肚子中線變黑、綁托腹帶的部位有黑色素沉澱、大腿內側、膝蓋與手腕等關節處、長雀斑以及原本的雀斑更明顯、長痣以及痣的顏色變更深、胯下兩側等。而完全沒有出現黑色素沉澱者佔22.7%。延伸閱讀「孕期皮膚狀況調查結果公佈」: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