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韌帶

護膝種類琳瑯滿目 搞定護膝分類才是關鍵

護膝種類琳瑯滿目 搞定護膝分類才是關鍵#十字韌帶

如果你有使用護膝的需求,那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到底應該選擇?其實,一個適合日常使用的好護膝,就是在提供足夠的支撐性之外,還能兼顧彈性、透氣。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有「膝蓋慢性疼痛」,應該怎麼選擇一款適合你的護膝。 首先,我們要來區分一下,不同膝蓋疼痛的原因所適用的護膝種類。 第一大類是最常見的,沒有開洞,沒有邊條,或是有非金屬邊條的套筒式護膝。這種護膝主要就是完整包覆膝蓋,提供少量的額外支撐,適合膝蓋問題比較輕微,例如:早期膝關節退化,且不需要從事高強度活動的人。 第二大類,如果你是膝蓋的韌帶,主要是兩側的「側副韌帶」或膝蓋內的「十字韌帶」曾經受傷,因為這些韌帶都是膝蓋重要的穩定結構,一旦受傷,尤其是撕裂傷,會需要藉由外部的護膝來提供額外的支撐力,所以會特別需要考慮在兩側有加固結構的護膝。對於韌帶相關傷害,急性期要考慮兩側有金屬加固的護膝;進入慢性期,可以視狀況改回第一大類,但還是以有非金屬邊條的護膝為佳。 第三大類,是膝蓋的髕骨或者是髕骨下的髕韌帶受傷。若疼痛原因是來自於「髕骨」,因為髕骨是一塊會隨著膝蓋屈伸而滑動的骨頭,如果髕骨表面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可能會造成額外的壓迫使得滑動不正常。所以如果經過醫師判斷疼痛來自髕骨,那麼前方「有開洞」的護膝,能減少護膝對髕骨的壓力,同時還能加強髕骨的穩定,減少因移動而產生的摩擦。若疼痛來源是來自「髕韌帶」,那通常你所需要的不是一整個護膝,而是所謂的「髕骨加壓帶」喔。 上面這些分類,主要是考量適當的「支撐性」,如果你已經大致了解需要選擇的護膝類型,接下來是比較次要,但其實非常關鍵的兩個考量:透氣性、舒適性。這兩點非常重要,畢竟,護膝再好,穿不住也沒用,所以好的護膝應該有有以下特點: 舒適性:好的護膝在提供穩定性之外,應該能夠舒適貼合,且有足夠的彈性,才能適合各種體型與活動,而不妨礙正常生活與運動。 透氣性:優質的護膝通常使用足夠透氣的材料與編織,以便空氣能夠流通,保持膝蓋周圍的皮膚乾爽和舒適。但同時,仍應確保提供適當的強度。 雖然有以上這些分類與設計上的考量,但整體來說,護膝要考慮的主要差異就是:有無邊條、有無開洞、有無適當彈性、透不透氣。許多護膝的設計,其實就是在上述這些要素中取得適當平衡。還是要再次強調,護膝支撐性再好,穿不住等於沒用,所以,一個適合日常使用的好護膝,其實就是在提供足夠的支撐性之外,能兼顧彈性、透氣的款式喔。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十字韌帶

下定決心運動,卻因施力不當或過度操勞,產生各種疼痛,為了休養,反而中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習慣。擁有國際訓練員、運動生理學、營養學3大證照的韓國王牌健身教練文碩氣,不僅拍攝運動教學影片吸引百萬人訂閱,出版《高效健身解剖書》分析了「膝蓋痛」的可能原因,教你如何避免受傷、受傷後又如何調整保養。以下為原書摘文:

重建十字韌帶 異體捐贈新選擇

重建十字韌帶 異體捐贈新選擇#十字韌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5歲的蘇先生,騎機車閃避路人導致摔車。左膝撞擊後嚴重疼痛,無法行走。檢查無骨折異常但左膝前後十字韌帶皆斷裂,膝關節不穩無法負重行走。醫師建議蘇先生可使用異體韌帶(捐贈的阿基里斯韌帶)做內視鏡前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術後幾天即可出院,術後穿活動式膝關節護膝6個月,術後即開始藉由行走及運動復健。這次的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傷口小、術後恢復期短,術後再經由門診追蹤。人工韌帶與骨頭連接不夠結實 韌帶鬆脫易關節不穩定重建韌帶的選擇,現行有自體韌帶、異體韌帶及人工韌帶。目前台灣民眾多以自體韌帶為主。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副主任黃立人表示,自體韌帶需以患者本身大腿後肌來重建。關鍵在於患者的肌腱常不夠粗且脆弱,加上要多開取大腿後肌的傷口,額外再傷害,所以使用自體韌帶做為重建韌帶的復原與復健時間也相對拉長。人工韌帶在台灣已使用十幾年,是由強力尼龍線組成,但效果不一定比自體韌帶好,原因在於重建自體異體韌帶皆會與骨頭結合成長,而人工韌帶需以強硬的鈦合金螺絲固定在脛骨與股骨端。因此人工韌帶與骨頭連接不夠結實,就會導致韌帶鬆脫,骨不癒合而造成關節不穩定。固定異體韌帶 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固定異體韌帶是使用2年內可吸收螺絲釘,可以提高重建韌帶與骨頭的密合度。以異體韌帶做十字韌帶重建,主要優勢是美觀傷口小,不需額外取韌帶傷口、疼痛度大大降低、初期立即有穩定的固定效果、手術時間短(30-40分鐘)且癒合也較快。異體韌帶是最接近病患原本十字韌體結構的移植物,術後復原生長狀況會最能夠回復到受傷前的狀態,異體韌帶的強度甚至比自體肌腱還強。年紀大、骨頭退化疏鬆患者 不適合異體韌帶做重建黃立人主任提醒,年紀大與骨頭退化疏鬆患者則不適合以異體韌帶做重建,因十字韌帶重建手術需要強壯的骨頭做基底,才能提高手術成功率。不管患者選擇何種重建韌帶,最重要的是與醫師做詳細的評估與討論。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常見於各類激烈性的運動傷害,同時在各種車禍意外中高速撞擊下,屢見不鮮。目前內視鏡十字韌帶重建術是一個普遍且成熟的手術。隨著醫療科技與技術進步,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以關節鏡手術來治療,傷口小、重建韌帶多一個選擇。術前與開刀醫師溝通討論自身條件才能做出最適當決定並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只是一時,但盡快恢復行走自償工作生活職場卻是一輩子,患者找到信賴的醫療團隊幫忙治療,才能符合患者真正需要的。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十字韌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雖然可使身體健康,但一個不小心也可能造成運動傷害,為避免意外發生,在此提醒各位民眾在運動前,一定要先做暖身運動,且穿著適當的服裝,並在過程中多加留意自身狀況,若有任何不適應立刻停止動作。為增加民眾對運重傷害的治療及預防能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桃園長庚特邀骨科邱致皓醫師主講「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若有疑問可現場發問,也歡迎各位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運動傷害健康講座時間:3月5日(三)上午9:50~11:00地點:桃園長庚醫院1樓中央大廳洽詢:(03)3196200轉3419 桃園長庚社會服務組 林琬瑜小姐

醫訊/前十字韌帶斷裂怎麼辦

醫訊/前十字韌帶斷裂怎麼辦#十字韌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常與運動傷害脫不了關係。其好發在劇烈運動後躍起行動,這時膝內發出一聲,感到痛而趺倒,之後就腫起。這時應儘快求診,可用X光、核磁共振掃描、關節鏡等儀器檢查。若拖延太久沒就醫,將導致肌肉萎縮。斷裂可分為韌帶接骨處骨折、部分斷裂與完全斷裂。所以運動時候第一要務是小心及避免運動傷害,事先做好萬全防護措施,不要做激烈運動或易與人衝撞的運動,否則就易得不償失。為使民眾對於運動傷害之治療及預防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瞭解,桃園長庚醫院特規劃運動傷害講座,此次主題為「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邀請骨科邱致皓醫師主講,最後並有提供醫療諮詢服務,該單位歡迎病友及家屬、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時間:102年3月6日(三)上午9:50~11:00地點:桃園長庚醫院(桃園龜山鄉舊路村頂湖路 123 號)1樓中央大廳洽詢:03-3196200轉3419社服組 羅紫綾小姐

關節鏡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關節鏡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十字韌帶

台中林新醫院骨科黃仁道醫師表示,十字韌帶是人體內最強韌的韌帶之一,它位於膝蓋關節內的正中央,分成前十字韌帶及後十字韌帶兩條;其主要的功能是維持膝關節在活動時的穩定。十字韌帶斷裂一般發生在運動傷害、車禍、或摔傷,主要是由一個突然的外力加諸於膝關節而產生膝關節過度的受力扭曲,導致膝關節內的十字韌帶斷裂。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內視鏡的手術方法,主要是在關節處的皮膚上作一個小於一公分的傷口,利用一支細長的內視鏡,可直接觀察關節內部構造及病變,藉由各種特殊器械或固定錨釘,可進行各種組織修補或切除的手術。相較於傳統切開關節的手術,關節鏡手術可算是一種微創手術。手術的方法分兩部份:(一)取肌腱移植物;(二)在關節鏡下進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移植物可分兩類:自體移植物或合成移植物。黃仁道醫師指出,臨床上最廣泛使用的是腿後肌腱移植物。手術後約三天即可出院。術後若能配合復健治療,病人可在三個月左右恢復一般日常活動;如果加上積極的復健訓練,病人可在9至12個月左右回復正常的運動。關節鏡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具有以下優點,包括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住院天數短,病人恢復快,復健也較容易,可把病人不舒服的程度減至最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