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

抗生素濫用成全球威脅 抗藥性警報響起! 中山附醫籲勤洗手、聰明用藥

抗生素濫用成全球威脅 抗藥性警報響起! 中山附醫籲勤洗手、聰明用藥#勤洗手

抗生素濫用問題不斷加劇,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響應2024世界抗生素週,昨(4)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疾病管制署等單位合作,打造「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透過淺顯易懂的互動與說明,讓民眾了解抗生素抗藥性。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蔡明哲表示,新冠疫情期間,抗生素的使用控制較為鬆散,致重症患者中的抗藥性細菌比例顯著上升。使用抗生素應透過醫師專業判斷,正確的療程、劑量和天數須嚴格遵從醫囑,民眾別隨意縮短或延長用藥,避免使病菌產生抗藥性,減弱藥效,未來面對感染時恐難以治療。 接種疫苗、正確用藥  避免濫用與抗藥性 蔡明哲院長說明,「勤洗手能減少病菌入侵,比抗生素有效。」在抗藥性問題與日俱增情況下,學校和社區也扮演重要角色。學校可透過衛教課程教導抗生素如何正確使用,讓學生了解抗藥性的危害;社區可透過健康講座幫助民眾理解抗生素並非適用於所有感染,形成全社會共同防範抗藥性的共識。 蔡明哲院長指出,頻繁使用抗生素會削弱療效;不適當使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甚至在感染時無藥可用。遵從醫囑能防止抗生素的濫用,讓抗生素在真正需要時發揮效果。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原地表示,接種疫苗和正確用藥是預防抗藥性擴散的關鍵。疫苗能降低感染風險,減少抗生素需求,例如肺炎鏈球菌和流感疫苗能減少重症及併發症風險,間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大腸桿菌是泌尿道最常見的感染源之一,有些研究指出,抗生素的濫用可能導致某些細菌產生抗藥性,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多喝水、避免憋尿及定期檢查,減少泌尿道感染風險,若因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隨意用藥。 消炎藥≠抗生素  認識用藥差異 李原地提醒,抗生素與消炎藥不能混為一談。身體發炎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關節疼痛或關節炎常因為關節發炎所引發的症狀,這類疼痛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來緩解,或專門治療關節炎的藥物,不需使用抗生素。 有些發炎源於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皮膚或關節出現發炎反應。通常由風濕免疫科醫師評估,治療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類的生物製劑,或免疫調節劑,以抑制發炎反應。這些藥物同樣不屬於抗生素的範疇。 抗生素用於抑制細菌生長與殺死細菌。當細菌受到控制,便能減少身體發炎、緩解症狀,民眾應區分醫師所開的藥物,遵從醫師指示使用抗生素,按照正確的劑量和時間服用,才能有效抑制細菌。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20秒護健康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20秒護健康#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天氣炎熱,是腸病毒最容易肆虐的季節。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藉由經驗分享與大家一起認識腸病毒,從瞭解不同年輕層感染腸病毒的嚴重性至各場域如何預防腸病毒,讓孩童在暑期的居家與學習生活中,能夠快樂及健康地成長。疫情進入流行期 6月底就診人次爆增新北市衛生局監測,轄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從6月底開始跨過流行閾值1,800人次/週門檻,因應疫情於暑期進入流行期,衛生局已於本年6月底前完成轄內嬰幼兒常出入兒童遊樂設施,百貨商場等業者的洗手設備及腸病毒防治查核作業,透過輔導及衛教等方式,共同防治腸病毒,保護小朋友的健康。5步驟洗手 搓洗時間至少20秒衛生局說明,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勤洗手為最主要預防腸病毒的措施,請依「濕、搓、沖、捧、擦」的5步驟洗手,並應使用肥皂,搓洗時間至少20秒。衛生局提醒家長,暑假期間學幼童仍會有相關校園群體活動及接觸密集(如暑期夏令營、課後輔導班等),請務必加強幼童勤洗手習慣。衛生局強調,配合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維持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觸摸公車拉環、手扶梯、電梯按鈕、門把…等公共設施,沾染病菌的雙手,可能再會把病菌傳播給周遭的人,記熟5步驟並且勤洗手,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合,也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開學潮當心! 腸病毒又來了

開學潮當心! 腸病毒又來了#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即將進入開學潮,新北市衛生局提醒家長檢視小朋友的兒童健康手冊,針對即將就讀幼兒園及小學的孩童,如有未接種的疫苗,請於8月底開學前帶孩童及健康手冊、健保卡,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醫院診所接種,可完整保護學童的健康及順利入學,萬一手冊遺失,應儘快去衛生所申請列印施打紀錄。幼童易互相傳染 應按時接種行政院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也提醒,由於幼兒園與校園皆屬學童聚集的密集場域,加上幼童互動頻繁更易互相傳染疾病,除了按時完成常規疫苗接種外,對於目前無疫苗預防但又易侵犯幼兒的腸病毒,也請家長要提高警覺,工作回家抱小孩之前,要落實洗手,以保護幼童,每當暑假結束開學後常會出現第2波腸病毒疫情,家長切勿輕忽。嗜睡、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衛生局指出,今年截至8月15日為止,新北市腸病毒重症確診個案已有3例,共7個行政區檢出EV71型腸病毒,家長務必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如出現嗜睡、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病徵,務必儘速送醫治療。「濕、搓、沖、捧、擦」20秒衛生局表示,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勤洗手為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並應使用肥皂且搓洗時間至少20秒,使腸病毒遠離,即將入學的新鮮人只要依照時程完成施打,就能獲得有效的保護力,這是保護幼童健康最有效益的方式。

腸病毒威脅整年! 勤洗手為上策

腸病毒威脅整年! 勤洗手為上策#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值暑假期間,腸病毒高峰期已過,雖然仍處流行期,預估疫情將持續下降,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15,521人次,較前一周20,602人次下降24.7%,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確定病例,為高雄市2歲男童,治療後已康復出院。疫情過高峰期 呈下降趨勢今年累計13例確定個案,其中12例感染腸病毒71型、1例感染克沙奇A5型病毒,近期鄰近多國疫情已過高峰期,呈下降趨勢,其中澳門已降至基礎值,日本今年疫情明顯低於去年,近期呈微幅上升趨勢。加強注意衛生 1周可痊癒腸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腸病毒等種類,為幼童常感染的疾病,5歲以下幼童危險群,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在台灣已在2000年全面根除,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為3到5天,一般來說,感染後只要加強注意衛生,約1周後即可痊癒。腸病毒無疫苗 全年皆有感染風險5、6月是台灣的梅雨季,7至9月是颱風季,連續溫暖潮濕的氣候正是給予病菌活化的溫床,氣象預報近期南部地區氣候以高溫炎熱、局部大雨或短暫雷陣雨,致積水容器增加,本土疫情風險提升。由於腸病毒沒有疫苗,全年皆有感染腸病毒的風險,因此最好方式就是勤洗手,腸病毒是一種病毒體,只要有活體就能寄生,因此即便12月後逐漸入冬,腸病毒也不會因此停滯活動,更要小心防範,另外,大人也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在教導家中幼童勤洗手的同時,也要隨時注意個人衛生。  

MERS威力不減!伊斯蘭教朝聖勤洗手防護

MERS威力不減!伊斯蘭教朝聖勤洗手防護#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東地區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威力不減,病例數仍往上攀升!又逢一年一度的伊斯蘭教朝覲儀式,今年將於9月20日起,展開為期6日的宗教聖會,每年吸引超過300萬名信徒前往,疾管署提醒,計畫前往中東旅遊或朝覲民眾多加防護,避免至通風不良場所,不要接觸駱駝及勤洗手。沙烏地阿拉伯KAMC醫院關閉急診沙烏地阿拉伯中部利雅德省約自7月底起病例數明顯增加,累計迄今約百例。目前MERS病例仍集中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等中東地區,日前沙烏地阿拉伯增加疫情,多數與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KAMC)醫院之病患、家屬及醫療人員接觸有關,由於疫情侷限於該醫院急診部門,當地政府已關閉急診,並加強病例及接觸者管理。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MERS資料顯示,自2012年9月至今年8月24日全球累計1461例確診病例,514例死亡,目前共26國曾通報病例,主要集中於中東地區並以沙烏地阿拉伯占最多,約8成,且中東地區以外國家之確診病例發病前多具中東地區工作或旅遊史。目前針對旅遊疫情建議,沙烏地阿拉伯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等國列為注意(Watch)。潛伏期可達2週 類流感、腹瀉症狀應通報MERS感染症為呼吸道感染疾病,潛伏期約2至14天,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多數呈現肺炎,部分有腹瀉症狀。疾管署呼籲,計劃前往中東地區旅遊之民眾,建議可提前2至4週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旅遊期間應注意個人衛生、呼吸道防護及手部清潔,避免騎乘或接觸駱駝,及勿生飲駱駝等動物奶,以降低受感染可能性;於返國時若出現發燒、類流感、腹瀉等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港口檢疫人員,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及旅遊史。

紅眼症傳染力高 勤洗手、勿共用毛巾

紅眼症傳染力高 勤洗手、勿共用毛巾#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流行性結膜炎屬「夏日的紅眼睛」之一種,臺灣地區每年入夏都可能流行,急性病程約2週,通常只要1人被感染,則其全家都應小心防範避免接觸傳染,同時,患者應立即就醫及遵從醫囑按時間點藥,更應經常正確徹底洗手、多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以免增加傳染媒介。泳池戲水注意個人衛生而一般民眾也應注重個人衛生,減少手眼接觸(例如:揉眼睛)之動作,勤於正確洗手,避免共用毛巾等,以維護個人健康。倘若覺得眼睛不適,就算尚未紅眼睛,也請切勿入泳池戲水,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宜蘭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於夏日游泳戲水時除選擇安全場所外,切勿前往無衛生管理人員、無救生員、無公告標示等衛生安全措施不完善之場地游泳,除此之外,也應進一步維護個人與他人的健康,遵守個人衛生公約,力行「三要、兩不、一禁止」的3原則:●3要/游泳前後要沐浴沖洗、要穿著泳衣褲、要戴泳帽等。●2不/不在池內飲食及吸菸、不攜帶寵物入池等。●1禁止/應禁止患有傳染性眼疾或其他傳染性疾病之虞者入池。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降低感染率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降低感染率#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目前國內腸病毒案例,正持續上升中,且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急診腸病毒個案比率持續上升達16.40%,已進入流行高峰。近期仍將維持上升趨勢,推估將在6月中下旬到達高峰後逐漸下降。對此,疾管署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時時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長及醫師也應注意重症前兆,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國內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國內主要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截至為止共累計3例重症個案,其中克沙奇A2型、A16型各1例,另一例為腸病毒71型。此外,疾管署表示,感染克沙奇A型病毒大多數以輕症表現,過去少有重症個案,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並無明顯開始活躍的跡象,研判近期發生大規模重症疫情的風險仍低,但請醫師與民眾持續保持警覺,注意防範。欲前往大陸旅遊者 應當心手足口病除此之外,中國大陸手足口病的病例正快速增加中,將於5月初達高峰,截至為止已累計逾120萬例,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感染病毒型別以EV71型為主,新加坡、泰國及韓國近期病例數持續增加,均略高於去年同期。其中韓國感染病毒型別以CA16型為主,其他如香港、日本、越南等地,雖病例數較去年同期為低,惟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越南去年病例分散全國,而今年則高達8成集中於南部省市。5歲以下嬰幼兒 為感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署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的嬰幼兒的民眾,應多加留意,因為他們為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此外,腸病毒感染者有時症狀並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但仍然具有傳染力,卻不容易察覺及預防,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此外,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勤洗手、戴口罩降低飛沫傳染風險

勤洗手、戴口罩降低飛沫傳染風險#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飛沫傳染好可怕,因為它常常造成疾病的快速傳播及流行,而對於呼吸道症狀最常見的為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因此,只要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規範,就可以有效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擴散,減少感染風險。新型流感 多為飛沫傳染根據疾病管制署表示,麻疹、百日咳、肺結核、H5N1、H7N9禽流感、H1N1新型流感等傳染病,大多透過飛沫或空氣傳播,所以當生病的民眾前往醫療機構就醫時,很容易藉由咳嗽或講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染給其他民眾和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提醒各位民眾若身體出現不適或是打噴嚏、咳嗽時,都應該戴上口罩遮掩口鼻,以有效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逸,降低周遭人員感染風險,這不僅可以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健康,也能讓醫療資源和防疫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政府加強宣導 確保民眾都有正確觀念疾管署在未來將持續透過校園、機關、企業等相關單位宣導「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除提醒民眾了解「戴口罩」之正確時機與方法外,並強調「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正確防疫觀念,養成良好個人習慣,以保護自己及保護他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