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蹊部

疝氣治療新選擇 恢復快少沾黏

疝氣治療新選擇 恢復快少沾黏#鼠蹊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疝氣的成因是構成腹壁的肌肉或筋膜,因受傷、老化或先天性缺陷等情況變得比較薄弱,同時又提拿重物、咳嗽、便秘、肥胖、懷孕等因素而造成腹內壓上升,導致肌肉或筋膜裂開,使一部分的腸子或內臟經由這個裂孔凸出到外面,就形成所謂的疝氣。70歲的張先生,多年前有雙側腹股溝疝氣,並接受過手術治療,近來又發現兩側鼠蹊部有隆起不適感,前去外科門診。經醫師評估及解說後選擇接受新的「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同時為兩邊的復發型疝氣作修補。最常見的鼠蹊部位腹股溝疝氣,依照缺損部位不同又可分為直接型疝氣和間接型疝氣。常見的症狀是鼠蹊部位或睪丸位置有隆起變大的腫塊,但躺下休息時此腫塊會逐漸消失不見;部分病人會有疼痛不適及垂墜感。少數會出現箝頓型疝氣,也就是掉出的內臟完全卡死在疝氣囊內無法自行恢復原位,此時若不盡快處理,有可能造成臟器缺血性壞死而引發敗血性休克。疝氣帶 治標不治本目前疝氣並無任何藥物治療,有些人會選擇保守治療,例如以治標不治本的疝氣帶減少臟器掉落的分量,減少垂墜的不適感。但疝氣是屬於結構的問題,惟有外科手術修補肌肉筋膜缺損的裂孔,才有機會根治痊癒。目前疝氣主流的作法是無張力人工網膜修補術,利用人工網膜填補缺損的位置,減少傳統手術的疼痛不適感,同時復發率也降到1~2%。近幾年引進新的腹腔鏡疝氣手術「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此種手術方式僅需三個1到1.5公分的小傷口(傳統手術會有一個4到6公分的傷口),且疼痛感明顯輕微許多,通常兩天後可順利下床而無明顯不適,一周內可完全恢復日常正常生活,但仍建議術後四周內避免激烈運動及搬重等腹部會用力的動作,以減少復發的機率。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 可ㄧ次處理雙側疝氣「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最大的優勢就是針對【雙側】的疝氣,可以用同樣的三個小傷口處理就好,傳統手術則須兩道4公分以上的傷口。另外手術過程並未進入腹膜內,所以不會接觸到腸子及內臟,因此產生術後腸沾黏的機率極低。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鼠蹊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施太太一直有鼠蹊部痠痛的問題,年初因為痛到無法上下樓梯因而就醫,才發現自己罹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骨科張毓翰醫師表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4、50歲的中年婦女,常見症狀有鼠蹊部及大腿痠痛,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會痛,呼籲民眾,若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就可能有髖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應盡早就醫。髖關節退化好發於愛喝酒男性及4、50歲以上婦女張毓翰醫師表示,以女性而言,髖關節退化多半發生於4、50歲以上的婦女,大部分原因是先天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少數是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男性發生則多半是因愛喝酒,導致股骨頭發生缺血性壞死,因而造成髖關節退化問題。然而,因髖關節退化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容易被當成一般扭傷或肌肉痠痛處理,所以很多患者確定就診時,大都已經出現厲害疼痛,甚至是長短腳的情況,提醒民眾不可不慎!鼠蹊部、大腿、屁股痠痛 你的髖關節可能退化了「該如何判斷自己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解釋,髖關節退化引起的症狀表現,除了靠近鼠蹊部位置會痠痛外,若症狀較嚴重,大腿外側及後側屁股都可能會痠痛,嚴重甚至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都會不舒服,簡單判斷標準如下:1) 鼠蹊部及大腿有痠痛僵硬感,有些病患疼痛甚至會延展到臀部或大腿外側。2) 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時會不舒服。我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至於有些民眾疑問,同樣都是大腿痠痛,該如何判斷自己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說明,兩種疼痛表現是不同的,髖關節退化除了大腿痠痛外,同時會有鼠蹊部及屁股後側痠痛的問題,治療會以給予輔助器的使用,以減少病患髖關節的負荷,並輔以藥物治療使疼痛減輕,嚴重可能要置換人工髖關節;而膝關節退化雖然同樣會有大腿痠痛問題,但上下樓梯會有膝關節無力感。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依症狀做區分,初期以藥物治療或補充葡萄醣胺,到了中晚期則以玻尿酸注射潤滑磨損的關節,若情況嚴重,可能會進一步以手術的方式更換人工膝關節。 DIY緩解髖關節退化疼痛髖關節退化的民眾該如何保養呢?張毓翰醫師指出,患者平時應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長時間蹲跪的動作,以免增加關節的負擔;除此之外,張毓翰醫師教大家做簡單的體操運動:維持半蹲姿勢,將力量集中在屁股靠近大腿處肌肉(類似蹲馬步的動作),此動作有助增加髖關節周圍肌肉與韌帶的強度(每次維持15至30秒,共做4到5次,早晚各兩次)。

鼠蹊部腫大誤以疝氣 腫瘤重達6公斤

鼠蹊部腫大誤以疝氣 腫瘤重達6公斤#鼠蹊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5歲郭先生,2年前發現右側鼠蹊部有一個小隆起,他到醫院求診,醫師告訴他是「疝氣」,由於工作的關係沒有時間處理,沒想到一拖就是2年,這顆疝氣不但不會自己退回去,而且還日益茁壯,整個鼠蹊部到陰囊腫一大塊,連走路都受到影響,最後郭先生到台中醫院泌尿科林明鴻醫師的門診求診;林醫師經初步的身體檢查後告訴郭先生,您這不是疝氣,是一顆腫瘤,它不但長的結實而且還日益茁壯,最後竟然宛如一個小嬰兒的體重。郭先生接受手術後看到從自己身上取下重達6公斤的「果實」時驚訝的說,怎麼這麼大!現在因少了這個累贅,病人覺得整個人輕盈起來。病理報告證實為惡性纖維組織肉瘤,術後接受輔助放射線治療,追蹤一年多沒有復發。林明鴻醫師表示,鼠蹊部疝氣的確是外科最常見須手術的疾病之一,這是因為鼠蹊部位腹壁肌肉缺損或薄弱,當腹部用力時,腹膜及腸子往外鼓出的現象,但並非絕對鼠蹊部腫大都是疝氣。如果是疝氣,通常會在腹部用力時,鼠蹊部腫大,在腹部放鬆時,腫大會自動消失或加以擠壓而消失,如果鼠蹊部腫大不會消失,壓起來是實心且不會移動,要懷疑是腫瘤,並安排進一步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