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說45歲後很難找工作,我總覺得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40歲時為了待產育兒而離職,Mei原先計畫3年後重回職場,卻沒想過這條路走了10年。媽媽二度就業會遇到的困難,她都遇到了,當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難以平衡,Mei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如何找回自己的答案。
「人家都說45歲後很難找工作,我總覺得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40歲時為了待產育兒而離職,Mei原先計畫3年後重回職場,卻沒想過這條路走了10年。媽媽二度就業會遇到的困難,她都遇到了,當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難以平衡,Mei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如何找回自己的答案。
一般企業為了避免徒增辦公室事端,多半會採「密薪制」、禁止同事間談論彼此的薪水高低。如果有一天不小心發現,新進人員的薪水和在公司裡打拼多年的你幾乎一模一樣的話,內心肯定會產生極大的衝擊和不平吧!萬一不幸遇到這種情況,究竟該如何自處呢?
找工作時都會多投幾份履歷到不同公司,希望增加面試機會,但如果收到不只一間公司的面試邀約,順序該怎麼排?該把心儀的公司放在最後面試,其他機會先當練習嗎?也有過來人建議,從投遞履歷開始就可以設定優先順序分配面試時間,一起來看職場前輩的求職心法。
離職,如果帶著情緒,小心職涯負評+1!104人力銀行曾經統計,離職前3大原因:薪水太低35.4%、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26.2%、同事間的人際問題23.5%。104職涯診所邀請企業培訓講師方植永分享,離職原因再不開心,交接時,仍應減少主觀的認知傳遞,做好客觀的3大交接計畫:對上對下如何溝通、部門和組織的做事方式、利害關係人與權利分配。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有利長期職涯發展留下好口碑。
大多數的人面對不喜歡的工作,第一個想法就是逃離,再去找下一個工作,但是這樣只會陷入惡性循環,此時最好的整頓方法,就是先試著面對自己。日本離職學研究家佐野創太於《不再安靜辭職》一書中,透過案例分享,幫助讀者進行思緒整理,發現真正在意的問題,找到工作的意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5月1日勞動節假期將至,不少民眾也趁此機會,產生了轉換跑道的念頭,但想找新工作時,究竟該先辭職後再全心投入準備,還是先保住現有工作,再同時尋找下一家公司呢?如何降低轉換成本,穩固日常經濟支出,也成為了勞工們考慮的重點。來看看以下網友們熱議的轉職看法,並提供優缺點比較給民眾參考。
古人說30而立,好像就是在說30歲就應該定下來有目標、並有所成。但是現代人的30歲卻普遍存在迷惘,不管是感情、生活、甚至是事業,30歲好像意味著不能再以玩票性質看待一切,同時得面對同儕間的比較。究竟在30歲以前,在職涯上該做到什麼樣的事情,才可以讓未來的職涯走得更加順暢?
網友在《104職涯診所》發文提到日前跟主管提離職,當下被慰留,他也表示願意重新考慮。孰料隔天卻發現提離職的事不但全部門皆知,連隔壁部門不熟的同事也聽說。主管告知天下的舉動讓網友感到傻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來自公司各界的眼光,更不懂主管這樣做的用意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