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經常久坐、姿勢不良,小心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

經常久坐、姿勢不良,小心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中醫

夏天到了,門診中各種拉傷、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也來到新的一波高峰。許多人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小拉傷,卻意外發現患處疼痛綿延不絕,而且按壓疼痛強烈,而且往往伴隨工作用電腦、躺沙發追劇等更加惡化,止痛藥反覆使用卻也不見起色,最終只好來中醫門診求診。 兩大慢性疾病 肌肉緊繃成主因 首先,這種常見局部卻慢性卻痛起來要人命的症狀,稱之為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這種症狀觸診起來有明顯緊繃的肌束,還有激痛點(Trigger point)的特徵,像是按壓起來會引發強烈疼痛外,也可能會引發轉移痛痛或痠脹、麻木等其他症狀。這種症候群容易因為肌肉長時間固定不動,或天冷潮濕容易加重症狀。目前西醫治療上大多使用藥物或物理治療和伸展,除非狀況不佳才會搭配注射療法。 而這個疾病和另一種全身慢性肌肉疼痛病容易被混淆,就是人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好發於30-50歲的女生朋友,也有不少名人罹患此病,像是曾因此病暫別樂壇的女神卡卡。而纖維肌痛症的特徵是全身多部位持續性疼痛,超過11個以上的壓痛點(tender point)就有很大機會確診,可能落在肌肉、關節、脂肪墊或滑囊等等多種部位,而且不會有轉移痛的現象。這種患者往往伴有疲勞和睡眠障礙、腸胃症狀等複合性症狀,治療上需要整合性治療,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伸展運動外,也要搭配認知治療等解決整體複合性症狀才比較容易有進展。 以上兩種症狀狀況的成因至今都不清楚,但從中醫的角度思考,《黃帝內經》中「久坐傷肉」,和西醫看待緊繃的肌束(taut band)成因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當肌肉長時間固定不動作或過度疲勞的情況,肌肉在這些情況下比較容易處於收縮緊繃的狀態,也特別容易有緊繃的肌束。 針灸引導筋膜 中醫師莊可鈞:避免長時間久坐 在中醫的治療上,臨床上往往會建議針藥並行,用藥處理常常會以調和營衛、解肌祛風的桂枝湯為主要架構,可以溫通經絡又促進血液循環,針對疲勞過度的患者可以搭配黃耆增加補氣推動的力量,並且依肌筋膜疼痛的部位視情況加入不同的引經藥,像是肩頸部位可以加入葛根、羌活等等。針灸的話,除了使用針上灸的方法外,這種慢性疼痛也傾向體針搭配頭皮針治療,透過頭皮針調整神經肌肉控制的部分,局部鬆解肌痛點引發得氣的效果處理緊繃的肌束,另外也會搭配細針引導筋膜,調整失衡已久的筋膜張力。 平時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可以設置番茄鐘提醒自己,並且盡可能讓周遭的環境幫助自己可以維持好的姿勢,像是適當的桌子、椅子高度,讓自己能夠豪不費力的維持好姿勢。一旦緊繃不舒服就要盡快求診,並搭配正確適當的拉筋伸展或復健運動,以免越伸展越不舒服,拖久了治療起來也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修復。而飲食上也要均衡飲食,在有些情況下,當患者缺乏B12和葉酸時,會影響紅血球的生成,肌肉的能量代謝也會受到影響,也會和肌筋膜症候群的症狀有一定程度的相關,適當的補充也能有所幫助。

壓力大透過「抓痧」能排毒?抓痧師破解迷思:做好情緒管理才有效

壓力大透過「抓痧」能排毒?抓痧師破解迷思:做好情緒管理才有效#中醫

許多人對於「抓痧」有許多想像,像是能排毒、能緩解情緒、能看出身體狀況等,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具有多年抓痧經驗與專業,千羊抓痧協會理事長暨抓痧師楊淑惠,於《抓出病因,聽痧說話》一書中,致力推廣抓痧的傳統技藝,並教讀者如何「辨痧」,以此探討身體狀況與潛在病因,開啟健康之路。以下為原書摘文:

他罹口腔癌「臉頰破一洞」因細菌吃掉骨頭!中醫1招治療「骨壞死」

他罹口腔癌「臉頰破一洞」因細菌吃掉骨頭!中醫1招治療「骨壞死」#中醫

3年前洪先生發現左臉頰有一個硬塊,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口腔頰黏膜癌,因為腫塊範圍較大,所以先做了放療來縮小腫塊,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1年之後,因為牙痛看了牙醫,才發現牙齒下的骨頭已經空了,是缺血性骨壞死,而且局部的傷口無法癒合,還爆出了黃臭膿,這才知道是當時的口腔癌放療造成局部的缺血,後來又演變成骨髓炎。

哺乳煩惱奶水不足?營養師教妳吃「發奶食物」紅茶鮮奶、豬腳、雞湯上榜

哺乳煩惱奶水不足?營養師教妳吃「發奶食物」紅茶鮮奶、豬腳、雞湯上榜#中醫

母奶對寶寶有很多好處,能降低過敏體質、提高寶寶免疫力,對新生兒進行抽血等檢查時,餵母乳甚至還有止痛的作用,由於母奶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了寶寶好,很多媽媽們都會盡量哺餵母奶。不過,有些很有意願餵母奶的媽媽,卻面臨奶水少,擔心寶寶喝不夠,最後只好中斷餵奶,寶寶也失去持續喝母奶的機會。

汗液味道重,恐內分泌出問題!「流汗≠ 排毒」中醫揭5大異常出汗

汗液味道重,恐內分泌出問題!「流汗≠ 排毒」中醫揭5大異常出汗#中醫

夏天熱浪來襲,一到戶外就熱汗淋漓、渾身濕透、黏答答,但你知道流汗也能看出身體健不健康嗎?中醫師指出,「汗液」其實是中醫用來評估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標準。以下解答「5種出汗型態」,以及各自代表什麼樣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醫師也特別提醒,小心若常大汗淋漓如雨下,有可能不利於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