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陳男日前突然出現左耳耳脹、耳鳴等不適感,短短3天內喪失聽力,就醫確診「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所幸經彰化醫院啟動雞尾酒式合併療法,由耳鼻喉科、高壓氧中心及中醫科聯手,同時間透過高劑量類固醇、高壓氧及針灸治療,也因在病發後1週內及時接受診治,僅半個月就恢復聽力,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導致永久性聽損。
59歲陳男日前突然出現左耳耳脹、耳鳴等不適感,短短3天內喪失聽力,就醫確診「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所幸經彰化醫院啟動雞尾酒式合併療法,由耳鼻喉科、高壓氧中心及中醫科聯手,同時間透過高劑量類固醇、高壓氧及針灸治療,也因在病發後1週內及時接受診治,僅半個月就恢復聽力,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導致永久性聽損。
甲狀腺疾病是新陳代謝疾病中,佔比僅次於糖尿病的第2大慢性病,包括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異常會造成代謝紊亂,引發內分泌健康問題。醫師指出,患者透過西醫治療常需承受藥物副作用,疾病易受情緒波動影響,此時不妨嘗試中醫藥物、針灸輔助調理體質,達到溫和治療效果,同時減輕疾病對心理的影響。
7歲小花因發燒、咳嗽、活動力不佳,就近至診所看診開了退燒止咳藥回家,到了半夜出現頭暈、頭痛、步態不穩及咳到嘔吐等嚴重症狀。隔天中午時,小花突然意識模糊、嗜睡且雙眼右斜,緊急送至外院急診。快篩顯示A型流感,抽血檢查白血球和發炎指數升高,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為雙側丘腦、腦室周圍白質及小腦白質訊號異常,確診為「小兒A型流感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
「大雪」節氣約在每年國曆的12月7日或8日,中醫師指出,大雪節氣前後是風寒感冒的高峰期,多吃黑豆可增強體質,此時血液循環變差,多吃當令蔬菜白蘿蔔,有助體內代謝;至於養生推薦茶飲,則為「黃耆人參枸杞茶」。《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大雪節氣的養生方法。
現代人壽命變長,但身體的老化卻提早,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及認知功能下降,對此,花蓮慈濟醫院自去年起以天麻為基底,搭配丹參、艾葉、黃芪、當歸等中藥材,調配出「通腦方」來幫助病人,而其結合傳統中醫藥與現代分子醫學,未來或許有望成為巴金森氏症中西合療的新選擇。
大雪是冬天的第3個節氣,天氣也開始進一步寒冷。陽明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柏太表示,根據古書所載:「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意指到了這個節氣,寒意漸濃,而台灣雖然處於亞熱帶氣候,不會看見大雪紛飛的景象,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氣溫的變化。
「168斷食法」是近幾年熱門的減肥方法,許多人好奇斷食期間可以喝什麼?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植物精油療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全真中醫診所總院長褚柏菁於《中醫斷食168》一書中,結合中醫觀念和間歇性斷食法,配合具體的執行方法,詳盡的精油經絡按摩以及排濕美體操,幫助讀者養成易瘦體質,活出健康、輕盈和活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冬天食補養生如何聰明補?中醫認為冬季養生首重腎氣、腎精,故在治療方針上也以補腎為主,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龜鹿二仙膠」,但並非所有體質或所有身體狀況都適合服用。中醫師提醒民眾,勿吃網路上販售自行製作之不明二仙膠偏方,可能會導致腎臟及健康出現問題,可致中醫診所經醫師評估後開立,並提供2道龜鹿二仙膠食譜好好補冬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