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長肉就是長高?肥胖恐阻身高發育

長肉就是長高?肥胖恐阻身高發育#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長肉就是長高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一般父母認為小孩子圓滾滾的才代表健康,所以對他們的體重就沒有那麼在意。但超過標準體重20%的肥胖,不僅無益於身高發展,這樣的外表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之下,變得不喜與人相處,進而妨礙人際關係。體脂肪愈多 有引起性早熟的疑慮肥胖會促進生長荷爾蒙的分泌,亦是性早熟等合併症的主因。另外,體脂肪會分泌一種瘦體素,作用於腦部下視丘,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訊號。體脂肪愈多,累積的瘦體素也就愈多,有引起性早熟的疑慮。性早熟對身高發展有致命傷害,尤其女孩子初經來的太早,就等同剝奪了長高機會,長高的空間因此受限。故多吃就會長高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吃太多反而會刺激生長激素的釋放,引起性早熟,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過度肥胖 恐阻礙身高發育孩子過度肥胖容易引起性早熟肥胖不單單是體重的問題,還會誘發性早熟,可以說是阻礙身高發育的絆腳石。從臨床結果即可看出,肥胖的兒童雖然一開始體格比同齡朋友高大,但往往最後都沒有持續長高。發現孩子有肥胖問題時,父母第一時間就應該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狀況,讓他們從小養成規律適當的飲食習慣。規律的三餐可以提高基礎代謝量,消除肥胖。至於該吃什麼?富有食物纖維的蔬菜和充滿維他命的水果是很好的選擇。另外,增加運動量也是幫助長高的不二法則,家長應該要讓孩子維持一周運動三次的好習慣。(本文摘自/睡前5分鐘, 讓孩子多長10公分: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公開長高的獨家祕笈,照著做,過了青春期還有效!/出色文化)

注意!瘦子也可能陷不孕危機

注意!瘦子也可能陷不孕危機#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5歲邱姓護士,與藝人昆凌一樣患有多囊性卵巢症,雖然體重與BMI值都在標準值,卻出現月經不規則症狀,結婚1年多遲未受孕,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經醫師採用月經週期療法配合體質調理,3個月後患者月經終於報到,第4個月開始月經恢復規則,於第6個月順利受孕成功,並於今年10月順利產下健康寶寶。多囊性卵巢囊腫患者不一定肥胖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張烱宏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未必肥胖!多數患者都會認為只要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身材一定會肥胖,然而並不完全如此,25歲邱姓護理人員雖然BMI值只有19,卻因出現多毛、青春痘、黑色棘皮病等症狀,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囊腫。月經不規則、頭暈、氣血不足張烱宏醫師指出,患者卵巢出現10個以上的小囊,且雄性激素偏高,月經不規則、量少、經來頭痛、頭暈、容易疲倦等氣血不足體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導致經期不規則、不孕,甚至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肥胖只是雄性激素表現 非診斷條件張烱宏醫師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中,約有6~10%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約有40%的多囊性卵巢症患者有肥胖症,但肥胖只是雄性激素表現症狀,非診斷的絕對條件,若有經期異常或不孕困擾,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斷及早醫治。

壯陽藥無效?吃太油害的!

壯陽藥無效?吃太油害的!#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壯陽藥無效?可能是吃得太豐盛導致藥效無法有效發揮!若出現舉而不挺,挺而不堅的性功能障礙,應避免在酒後或飽餐一頓後馬上服用壯陽藥,因為吃完大餐就吃藥,有些壯陽藥物可能受到高油脂食物影響吸收較差,血中濃度可能會變得比較低,因此患者就會對壯陽藥效用失去信心,因此醫師提醒,服用壯陽藥前應避免攝取高油脂的食物。高血脂及肥胖 也容易引起勃起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最困擾的疾病,近5至6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都是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所引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世聰指出,除了工作及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缺少運動、飲食沒有節制,長期讓三高問題或心血管疾病,也容易讓勃起功能障礙找上門。40歲的房仲主管小吳患有三高,因業績壓力大,加上應酬喝酒常感到力不從心,醫師表示,高血脂及肥胖作祟,也容易影響男性的勃起功能,經過半年飲食及作息調整,再搭配壯陽藥及老婆的支持,終於讓他重振雄風,找回性福。口溶錠劑型不需配水服用、隱密性高黃世聰醫師表示,年底聚會頻繁,門診詢問壯陽藥的患者激增2成,口溶錠劑型不需配水服用、相對而言隱密性高,不易被伴侶察覺,也可避免尷尬,對於經常參加派對、聚餐的年輕族群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醫師提醒,大魚大肉過後馬上服用壯陽藥,效用受到影響,也可能導致患者間接失去自信。黃世聰醫師提醒,三高問題患者因為血管硬化內皮細胞無法釋放一氧化氮,導致陰莖的充血功能較差,對於小腹突出身形肥胖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大約3成患者經過調整生活作息並成功減肥,約7成搭配醫師用藥指示都能找回「硬漢」雄風。 

睡5小時比睡7小時 肥胖比例高15%

睡5小時比睡7小時 肥胖比例高15%#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有人提供你一種藥丸,幾天內就能讓你感覺平靜、更有活力,而且是免費、沒有副作用的,你可能會接受它。如果他們告訴你,這個藥丸可以對抗憂鬱、縮小腰圍、提升你的專注力與工作生產力,並且調節你的荷爾蒙及增強免疫力,你可能會懷疑他們或許過於誇大效果了。然而……睡眠可以提供以上所有的好處,而且不限於此。但是,我們總還有一些需要觀賞的影集、必須擬稿的緊急電子郵件,以及待分類的換洗衣物。於是,睡眠就被擱置在一旁。或許多半是因為我們自青春期開始就懷有根深蒂固的感覺,那就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另外,我們也總認為之後可以「再補眠」。但事實上,你卻做不到。睡眠不足的人反應更慢 容易使大腦和皮膚老化許多人拒絕優先處理身體的基本需求,結果終其一生都受到哭求休息的身體和心靈所牽制。睡眠不足,使你感到懶散與易怒。據報導,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到不堪負荷,也很難維持健康的體重。美國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相較於晚上睡滿七小時的女性,晚上只睡五小時的女性,肥胖比例高出百分之十五。相較於充分休息的人們,睡眠不足的人反應更慢,並且容易使大腦和皮膚老化。當我們過度疲勞,就無法獲得大多數人渴求的清晰神智與活力,因為不管你喝下多少含有維生素B的飲料或濃縮咖啡,不足的東西仍是不足。更糟的是,我們試圖用來彌補差距的物品,包括糖、咖啡因、震耳的音樂與明亮的燈光等,只會使問題更惡化,讓我們愈不容易獲得需要的休息。你可能早就知道這一切了,但要改變習慣很困難,也許你需要更有說服力的東西。睡眠讓你的身體可以自行療癒。我們以為睡眠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但許多研究都顯示,在一些睡眠階段,大腦的某些部分遠比請醒時還活躍。睡眠幫助身體增加自癒力當你休息時,身體和大腦都在忙著自我修復與重建。促進細胞重組與再生的生長激素會釋放到血液中,也是特定免疫細胞的產出高峰期。睡眠還能幫助調節與體重增加有關的荷爾蒙。一項針對睡眠不足的男性研究發現,當他們睡得更少,促進食慾的荷爾蒙激素就會增加。睡眠能使你的心跳和呼吸變得和緩,降低血壓,也會改變你的腦波頻率。δ (Delta)波是頻率最慢的腦波,它與深層修復有關,只出現在深度無夢的睡眠周期中。當你進入深度冥想狀態時,腦波也會有類似的經歷。δ波的產生,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降低有關。(本文摘自/擁抱平靜:在每次呼吸中享受生命/大好書屋)

80%肥胖兒 愛看電視害的!

80%肥胖兒 愛看電視害的!#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美國兒科醫學界持續呼籲成人不要讓未滿兩歲的孩子看電視,但似乎只在父母心中起了小小漣漪,現在仍然有近90%的美國小孩2歲之前每天看電視一到二小時,臺灣的現象也差不多。近日澳洲政府釋出將制訂法律限制兩歲以下孩子看電視的訊息,雖然尚未定案,各方阻力也是重重,但我仍然十分敬佩澳洲政府對國家幼苗的重視。看電視可能減少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2009年澳洲政府委託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製作的《活力成長》(Get Up and Grow)手冊,是一本鉅細靡遺的育兒指引,其中有關看電視的問題只是諸多內容當中的一小部分。手冊中提出禁止幼兒看電視的原因,包括可能減少他們從事遊戲、社交接觸與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視線定焦於平面螢幕會影響視力發展,以及減少專注力的時間。在先進國家,看電視成了孩子除睡覺外花費最多時間的活動。美國兒科醫學會早已建議(沒有禁止,只是建議)2歲以下孩子不要看電視,2歲以上孩子每天不得超過2小時,且只看優質兒童節目。不同的是,澳洲政府因使用「禁止」的字眼,引起較多關注。看電視解決問題 只會惡性循環為何專家學者苦口婆心勸導父母別讓小小孩看電視,卻起不了作用?實在是現代父母太過忙碌,為了得到喘息的時間,只好將孩子交給電視保母。也有些父母抱怨,空氣汙染嚴重、社會事件頻仍,家長還能帶孩子去哪裡?藉此合理化幼童看電視的行為。更有父母認為自己也是看電視長大的,也沒有變笨。父母的這些想法,反映了現代社會的問題,照顧者的無能為力,雖然情有可原,但以看電視來解決問題,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當孩子從不當的電視節目中養成暴力、攻擊行為,再想管教孩子就事倍功半了。到底看電視對幼兒的影響是什麼?我們可以從3個面向分析:• 電視影像本身的影響1) 聲光刺激/電視螢幕的閃爍光影、變換畫面、快速剪接等聲光效果,對幼兒正在發育的大腦不利。2) 影響視力發育/嬰幼兒時期視力還未發育良好,他們需要東看西看,獲得全視野的發展,而看電視會讓幼童的視線集中在一個框框內。另外,幼兒事實上是有點「遠視」,因此無法看清楚電視上的內容,當然就無法吸收所謂能「促進大腦發育」的資訊,反而會影響視力的正常發育。• 節目內容的影響1) 語言發展遲緩/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可以跟著電視學語言,但是孩子從生活環境裡學語言會更快。電視是單向的「聽」,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對談與互動,反而可能造成語言發展遲緩。2) 無法專注/當孩子適應了電視的過度刺激,現實生活中的刺激就顯得平淡,也就引不起他的興趣和投入。根據研究,三歲以下的孩子電視看得越多,到七歲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衝動的機率越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在其他房間遊戲,電視的背景聲音也會影響孩子遊戲的專注力,增加衝動行為的機率。3) 認知或閱讀障礙/雖然有實驗證明《芝麻街》(Sesame Street)之類的兒童節目對三歲以上的孩子是有幫助的,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效果卻恰恰相反。研究顯示,三歲以下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越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力也越差。看到一串數字,能夠記住的長度也不如同齡孩子,這些能力的下降都會影響日後的學習和成就。4) 價值觀扭曲/卡通中的暴力行為,可能會讓孩子模仿;充滿商業行為的廣告,也會誘惑孩子消費,扭曲孩子的價值觀。• 電視造成間接的影響1) 親子關係疏離/幼兒花費過多時間看電視會大幅減少與家人的言語互動。研究顯示,打開電視會讓家庭減少80%以上的語言溝通。雖然有些父母會陪孩子一起看電視,但此時的父母多數是為了休息,而很少和孩子互動、學習,處於「人在心不在」的狀態,不但無法增進孩子的身心成長,反而錯過孩子重要的發展階段,虛擲寶貴的親子時光。2) 運動不足/全世界的肥胖兒都在增加,電視與垃圾食物難辭其咎。長期看電視的孩子運動不足,容易肥胖,也容易懶散、被動。研究證明,肥胖兒中除了10%是疾病引起,10%是家庭遺傳,剩下的80%皆屬單純性肥胖,其中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愛看電視。剝奪其他活動的時間:嬰幼兒階段是腦功能發育階段,需要均衡的腦部刺激,才能衍生更多的腦神經迴路與連結,如果長時間看電視,相對的就減少了玩沙、溜滑梯、扮家家酒、玩黏土、畫圖等活動的時間,而這些活動對孩子的全面性發展很重要。有些父母會想提供教學光碟讓孩子觀看,是誤以為這些影片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有益。然而根據研究,兩歲以下的孩子,不論觀看哪種教學光碟,皆無法使孩子更聰明,反而增加上述所提及的不良影響。多數研究還是建議,幼兒三歲以上才可以看電視,傷害較小,但仍需注意每天應以一小時為限。(本文摘自/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時報出版)

找到了!小兒脂肪肝原因在這

找到了!小兒脂肪肝原因在這#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兒脂肪肝的重大發現,關鍵成因找到了!由亞東紀念醫院及台大兒童醫院合作的研究顯示,肥胖兒童發生脂肪肝的關鍵成因為IRGM基因變異—罹患脂肪肝的肥胖兒童之中有高達28%有IRGM基因變異。28%肥胖兒童IRGM基因變異亞東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林裕誠表示,國內肥胖兒童未必都會罹患脂肪肝,推論遺傳基因變異可能是重要原因,研究發現,台灣高達28%的肥胖兒童因為IRGM基因變異而罹患脂肪肝,找出變異原因,就能提供脂肪肝治療的正確方向。國內約有9萬小兒脂肪肝患者根據內政部統計處105年11月的資料,台灣地區年齡6~18歲的兒童青少年為300萬人,再以肥胖盛行率15%來計算,約有45萬名肥胖兒,再乘以台灣肥胖兒童20%罹患脂肪肝的比例,估算出國內約有9萬小兒脂肪肝患者。脂肪堆積過多 就會轉至肝臟林裕誠醫師表示,如果超過5%的肝臟細胞有過度脂肪堆積,即患有脂肪肝,當人體攝取過多脂肪,剩餘脂肪會儲存在皮下皮膚,一旦脂肪堆積過多,就會轉至肝臟細胞內部存積,台灣有超過25,000名因IRGM基因變異而有脂肪肝的肥胖兒,如果能製造出增進IRGM蛋白活性的藥物,就可望拯救25,000名肥胖兒脂肪肝。足量運動、飲食控制、避免久坐想要遠離脂肪肝,最佳治療方式為穩定足量運動、飲食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病人應避免久坐不動,每天做60分鐘(可分次)的中等強度以上運動,每天攝取足量蔬果,少喝珍珠奶茶等含糖飲料。  

腋下整片青春痘 汗腺炎作怪

腋下整片青春痘 汗腺炎作怪#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22歲的唐姓大學生在大二那年,腋窩發炎狀況非常嚴重,長期化膿導致流血與組織液產生,腋下下方永遠都有洗不完的黃色殘留汙漬,讓愛美的他再也無法穿淺色衣物,睡覺時因腋窩發炎化膿嚴重,簡單的翻身都會令他疼痛不已,為了怕血和組織液流出,他甚至使用過衛生棉墊來吸附血流。容易發生於腋窩、會陰部、乳房下方台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醫師指出,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發炎疾病,病灶多容易發生於兩側腋窩與會陰生殖部、乳房下方、臀部與鼠蹊部的皮膚摩擦處,發炎部位一開始會像青春痘一樣,接著病灶會越來越大,導致現皮膚疼痛、化膿、紅色結節與癤瘡。紅色結節中間可能會形成膿瘍,嚴重者病灶處會不斷滲出膿血而產生異味,甚至產生紅腫熱痛現象,兩個結節久了之後,會形成像隧道的通路,稱作瘻管,導致整片皮膚都受到侵犯,病灶處傷口疼痛也會導致行動不便、坐立難安,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抽菸誘發疾病機率提高12.5倍廖怡華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在台灣盛行率約0.05%,女性罹病機率多於男性3倍,最常發生20~50歲的成人,其致病原因不明,可能為遺傳或荷爾蒙有關,但值得注意的是抽菸和肥胖是誘發疾病機率提高12.5倍和2.4倍。化膿性和腺炎主要以藥物與手術治療為主,廖醫師表示,身體只要出現紅色結節,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汗腺炎的前兆,要盡快就診,此外,控制體重,避免攝取乳製品、高糖的食物、辛辣刺激等容易導致肥胖的食物、降低抽菸的頻率,以免加速病灶進展。

別被騙 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

別被騙 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句俚語:「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根據臨床追蹤調查,身材肥胖的學齡兒童,有50%的機率將來成人仍為肥胖者,青少年時期身材肥胖者,則有75%的機率將來成人仍為肥胖者。成長階段的肥胖 連脂肪細胞都會增多這是因為成長階段的肥胖,除了脂肪細胞的增大外,連脂肪細胞都會增多,脂肪細胞的增大可以藉由節食及運動來縮小,但脂肪細胞一旦增多,就幾乎不能改變了,所以正確的說法應為「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才對。從小就肥胖 罹患糖尿病機會高前面講到過度肥胖除了可能影響轉大人之外,研究顯示,從小就肥胖的孩子,將來長大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不孕症、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機率會較一般人要高。1) 心血管疾病方面/研究顯示肥胖兒童的血壓要比同齡體型正常者要來的高,而少年肥胖者在成年後罹患高血壓的風險要較少年非肥胖者機率高上9~10倍;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上2倍。2) 骨骼系統/在青春期前,生長板尚未密合,本應還有成長的空間,但肥胖容易骨骼負荷過重,不但影響長高,甚至造成骨架異常。再加上因體重負荷過大,造成脛骨彎曲的例子亦有所見,甚至有腰痛、膝痛、走路不穩等症狀,都是因過度肥胖所引起。3) 內分泌系統/嚴重肥胖的孩子會常伴隨有胰島素抗性的現象,所謂胰島素抗性便是指人體中利用、儲存和產生能量的組織無法和胰島素正常反應,造成糖分在血中含量偏高,再加上高血脂的現象,成人後便有較大機率罹患糖尿病。4) 腸胃系統方面/過量的膽固醇,可能造成膽囊結石,而肥胖者亦常見有「肝包油」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三酸甘油脂的油泡,若不即時控制,將來可能會演變成肝炎、肝癌、肝硬化等嚴重疾病,而青少年時期即為肥胖者,將來發生這類疾患的機率,又較同齡非肥胖者高上1.5倍。5) 肺與呼吸功能/臨床上統計約有3成的肥胖兒童會有氣喘,另多數的肥胖兒童肺活量亦較同齡者差。而肥胖的兒童也常伴隨有睡眠品質不佳的情形,因為肥胖的緣故,使咽喉附近的軟骨組織阻塞呼吸道,使上呼吸道變得狹窄,進而引發鼾聲,甚至呼吸中止,於是便常在睡夢中醒來,醒後會恢復正常呼吸,類似情況一個晚上發生個好幾次,影響睡眠品質,就會連帶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及早晨學習的精神力、專注力。(本文摘自/轉大人/凱特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