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驚!BMI低於19 受孕時間長4倍

驚!BMI低於19 受孕時間長4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7人就有1人不孕!不孕婦女求子心酸,除了壓力因素之外,肥胖程度也是不孕症發生的因素之一,事實上,不論過胖或過瘦都會影響男女雙方的受孕能力。因此,BMI指數也是判別是否阻擋「孕」氣的一項重要指標之一。BMI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受孕時間一般人都認為過胖的女性較難受孕,事實上,過瘦的女性需要受孕時間更長。肥胖(BMI>35)的女性受孕時間通常會增為常人2倍,過瘦(BMI<19)的女性受孕時間甚至會增為常人的4倍。因此,維持標準體重(18<<BMI<24)也是欲懷孕男女的功課之一。懷孕需要雙方貢獻,除了女性之外,肥胖及過瘦的情況也影響到男性生殖能力,肥胖男性不論精子濃度及精子活動力都會明顯降低,肥胖男性更比常人多3倍可能性產出低質量的精子,根據研究指出,BMI指數大於25的男性,其精子外觀異常也會比常人高出1.46倍。因此,欲懷孕的男女雙方,都必須共同督促、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型態、飲食 心理壓力恐致不孕不育然而,不孕症並不完全是外在影響,心理壓力的產生也有可能是無法懷孕的兇手之一。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武國璋醫師表示,不孕不育的情況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現代人常見的生活、工作型態、飲食西化等習慣有關。結婚超過一年還沒有懷孕的夫妻,除了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外,也應想想是否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導致不孕不育。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醫師表示,不孕症成因複雜,不容易懷孕的因素,並非完全是生理功能所造成,需全方位的深入了解不容易受孕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中年婦女日夜顛倒 人工受孕速胖20公斤

中年婦女日夜顛倒 人工受孕速胖20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現代生活中,肥胖已經成為一種文明病。『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骨關節炎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增加膽結石、脂肪肝…等肝膽疾病的機會,甚至連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癌、內分泌失調等等也可能發生 。只有維持良好體重、將體脂保持在正常範圍,如此便能遠離以上種種的健康問題。體脂數好重要 減少體脂能改善肥胖讓健康亮起紅燈且延伸許多疾病上身,公斤數很重要但體脂更為重要,減下體脂是維護健康體態的最佳良方不可不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曲線管理中心今發表「電刺激減重塑身」成果,成果的見證者將分享他們的經驗,告訴大家不同年齡層的肥胖與頑固脂肪是如何斬除的。45歲的護理人員洪小姐,日夜顛倒,有糖尿病的問題,因之前人工受孕,長期打針吃藥速胖近20公斤,肥胖導致關節疼痛、腰酸等而無法運動。在婦產部醫師的鼓勵下參加課程,4個月的時間,減了16.7公斤,體脂下降15公斤,上下腹圍減少35公分,上下臀圍減少42公分!體重減少後連帶血糖也較穩定,藥也減量服用,腰痠、膝蓋痛、便秘的情況也都改善。洪小姐感謝的說:「經過疾病與發胖過程才覺得 “健康是無價的,健康是唯一的”。」百病由胖生 想瘦需增新陳代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表示:婦女肥胖易引起尿失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癌、內分泌失調卵巢癌、不孕症等。「百病由胖生」,國人慢性疾病年年增高,預防醫學從現在做起,正確的體重管理,提升身體代謝率,除了降低體重外,更要降低體脂肪、腰臀圍。

肥胖基因釀大禍 醫:手術可改善

肥胖基因釀大禍 醫:手術可改善#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你有過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的困擾嗎?還是感覺有喝水都會胖的基因?家族遺傳性疾病除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外,肥胖也是與基因遺傳有關,簡家雙胞胎姐妹就是病態性肥胖患者,經由醫院體重管理中心減重手術團隊治療後,2人共鏟160公斤,重新拾回自信心。瘦身有目標 一年瘦30公斤今年56歲155公分高的雙胞胎大姊 ,平時完全不忌口,喜愛吃甜品和泡麵,也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得試吃些含糖食物,25歲產後胖了30公斤,體重高達94.6公斤,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現走路較喘及緩慢等狀況,在家人的建議下,在104年7月接受腹腔鏡胃縮小手術治療,成功甩重31公斤。與大姊身高一樣的雙胞胎二姊 ,29歲產後胖了近40公斤,最胖時期有近97公斤的體重,一年前看到姐姐的瘦身成果後,決心改變自己,在105年接受腹腔鏡胃縮小手術治療,成功甩重29公斤。術後嚴格加強對飲食的自制力,回診時配合營養師,現在體態輕盈,體力也比以前更好。BMI指數大於35屬病態性肥胖彰基體重管理中心執行長醫師王秉彥表示,BMI指數大於35即屬於病態性肥胖,相較於健康體重正常者易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等,且這類的病人身上常會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相隨,通常會在睡覺時出現比聊天聲還大的鼾聲,睡眠品質差又影響到旁人,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腹腔鏡胃縮小手術與其它手術相較下,皮膚表面傷口小、恢復快,疼痛感也較低。

男太胖心肺衰竭 月減30公斤保命

男太胖心肺衰竭 月減30公斤保命#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老年人會心肺衰竭!過度肥胖、三高患者都有可能因此加重導致心肺負擔。41歲林姓男子重達146公斤,有三高等慢性疾病,1個多月前因急喘、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發黑就醫,患者因過度肥胖造成血栓性肺高壓,引起心肺衰竭,緊急插管及強效藥物控制後住進加護病房。醫師認為若不減重難以保命,協助患者在加護病房1個月減重30公斤才拔掉呼吸器。爬樓梯走路都很喘、下肢水腫發黑林姓患者表示,他曾經一年花20多萬元買代餐減重,不過,停掉之後卻復胖,甚至更胖,後來爬樓梯及走路都很會喘,但他沒有在意,下肢水腫發黑也到坊間找人敷藥,沒有及早就醫,他更沒想到肥胖會造成心肺衰竭。三高副作用到極限 差點引發心肺衰竭彰化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表示,林姓病患168公分高,以標準體重來說,最好不要超過80公斤,但林姓病患體重卻高達146公斤,嚴重造成身體負擔。肥胖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隨之而來,三高的副作用達到臨界點就引發心肺衰竭。減重保命 每天至少減重0.5至1.0公斤林文培主任指出,他們對林姓病患使用抗凝血劑、當成血管擴張劑的威爾剛等藥物,以促進血氧交換,但一開始的病況仍是很糟。彰化醫院急重症部部長黃伊文則認為治療的同時,必須「減重保命」,每天至少需在不停讓患者減重0.5至1.0公斤。肥胖是眾多健康問題元凶,想要遠離疾病,最重要的是維持健康體態,定時運動、攝取均衡飲食,上述患者體重超標導致身陷健康威脅,出院後仍需繼續減重並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定期檢查以脫離三高威脅。  

天天外食 瘦子也會養出脂肪肝!

天天外食 瘦子也會養出脂肪肝!#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每到中午時刻,琳瑯滿目的午餐總讓出外覓食的上班族難以抉擇,該吃野味燒臘、現炸速食,油膩便當還是清粥小菜?飲食多樣化、精緻化的結果,容易讓身體脂肪堆積,隱性脂肪變多,「肝包油」的機會也會提升,「脂肪肝」是中年肥胖者常見的疾病,但專業醫師表示,民眾若生活、飲食不均衡,瘦子也可能會有脂肪肝!含糖飲料、酒精都是肝包油的原兇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林政寬表示,愛聚餐的族群,通常伴隨高熱量、高油脂的飲食習慣,另外,飯後一杯含糖飲料、聚餐助性的酒精也是最容易導致油包肝的元兇之一。不但會讓脂肪更容易囤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加速「肝包油」的形成。林政寬主任表示,診間曾有體型偏瘦的患者表示「吃菜不吃肉、吃素不吃葷」為何還是不能遠離脂肪肝?他表示,脂肪肝的形成就是由於體內脂肪過多,無法代謝的脂肪若分布在皮下就會形成「肥胖」,在肝臟就會形成「脂肪肝」。黑咖啡能增加身體代謝機會聚餐吃多怎麼辦?某些民眾習慣在飯後喝茶,希望藉由茶類攝取消除多餘脂肪、補救身材,然而,飯後搭配茶類真能有助消脂、降低脂肪肝發生率嗎?林政寬主任表示,含有咖啡因的茶及咖啡雖然可增加身體代謝率,但不保證能降低發生脂肪肝的機會,另外,咖啡的型態也要慎選,黑咖啡比起加了砂糖、奶精的咖啡針對身體代謝的效果較好。脂肪肝也會引發肝臟發炎,較嚴重的患者恐怕會導致肝硬化。研究證實,只要體重下降8%,脂肪肝的狀況就可改善。想要完全杜絕脂肪肝,瘦子應調整飲食習慣、胖子除了改善飲食外更要減重。除了多攝取高纖的綠色蔬菜,定時定量的運動、清淡飲食也是阻止脂肪肝的不二法門。 

別再當「大腹翁」 腰圍警戒密碼告訴你

別再當「大腹翁」 腰圍警戒密碼告訴你#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還再當「大腹翁」嗎?腹部有層層游泳圈的民眾要當心,超過腰圍警戒密碼,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是一般人的4至6倍!據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5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成人肥胖盛行率為12.36%,有鑑於民眾對腰圍警戒認知仍顯不足,定期量腰圍就成為重要的健康趨勢。代謝症候群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5年度臺北市12區18歲以上民眾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中顯示,年滿18歲以上對「腰圍過粗較容易得到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之正確率認知有90%,但對於「18歲以上男性或女性的理想健康腰圍應維持多少」的認知率分別只達54.7%及62.6%,可見臺北市18歲以上民眾對腰圍警戒值認知程度仍顯不足。台北市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委員會召集委員張孟源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也是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事務委員副召集委員王建人醫師表示,預防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比治療更加關鍵,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了解自己的腰圍才能避免腹部脂肪不當堆積。控制腰圍及三高 簡單遠離代謝症候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呼籲,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曜聰明選,健康吃,不吸菸、少喝酒也非常重要,另外也要定期做檢查,只要年齡為40歲至64歲的民眾,全民健保提供每3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老人,則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陳郁涵表示,想要改善代謝症候群指標並不難,掌握低熱量、低油、低鹽、低糖與高纖的「四低一高」飲食原則,均衡攝取各類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及低反式脂肪酸食物,除了能滿足味覺的需求外,更能幫助心血管健康,減少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另外,民眾平常可藉由測量自己及家人的腰圍,監測腰圍了解腹部的脂肪堆積情形,控制好腰圍及三高指數。

驚!12種最髒蔬果 這些都上榜

驚!12種最髒蔬果 這些都上榜#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盡量吃有機食物,食物裡的殺蟲劑、生長激素、抗生素害我們生病、肥胖。我知道現在景氣不好,但好消息是,你不見得什麼東西都要吃有機的。你應該拿錢優先購買的有機食物有:牛肉、奶製品、海洋捕撈的海鮮、薄皮蔬果。如果你每週買菜時,可以想辦法為有機食物多花20美元,我保證那對你的健康、體重會有很大的助益,最終也可以幫你省下很多錢。沒錯,現在多花一點,可以幫你以後節省很多,生病是很昂貴的,事實上,如今美國破產的最大原因就是生病。12種「最不淨」的蔬果,選購這12種食物時,只吃有機的:蘋果、甜桃、甜椒、桃子、西洋芹、梨子、櫻桃、馬鈴薯、葡萄(進口)、菠菜、萵苣、草莓。相反的,其他的蔬果比較少農藥殘留,你不需要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拿來買有機的。它們的皮較厚,或是有天然的防蟲效果,沒有化學殘留。你可能聽過的「15種潔淨蔬果」:蘆筍、芒果、酪梨、洋蔥、高麗菜、鳳梨、哈密瓜、甜洋蔥、玉米、豌豆、茄子、番薯、葡萄柚、西瓜奇、異果。如果你無法負擔,或買不到12種「最不淨」蔬果的有機版,就改吃潔淨的15種蔬果。例如,吃芒果,而不吃蘋果;吃葡萄柚,而不吃莓果。雖然上面的清單中沒寫到牛奶,如果你買不起有機牛奶,可以改喝椰奶或杏仁茶(裡面沒添加生長激素或抗生素)。(本文摘自/7天狠甩9公斤!全美第一健身女王教你打造最高效率的燃脂環境/柿子文化出版)

1個月瘦好幾公斤?這些減肥藥副作用必看

1個月瘦好幾公斤?這些減肥藥副作用必看#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減肥的人認為,服用減肥藥既輕鬆、效果又快又好。但是,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只要是「藥」,就會產生副作用,甚至對健康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以下列舉幾種減肥藥中常見的成分,務必小心注意。•  來路不明的減肥藥/這類減肥藥,可能沒有清楚標示藥名、內容成分,或是製造廠商等基本資料。這些來路不明的減肥藥,含有禁藥成分的可能性相當大,像是安非他命、芬他命,甚至加了瀉藥等。一開始食用的效果可能驚人,能一個月瘦好幾公斤,但接下來會造成精神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或像是上了毒癮般,一直不停的想吃減重藥,亦或造成貧血、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瀉劑/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在醫學臨床上「瀉劑」並不屬於減肥藥物,但因為瀉劑可以減少食物停留在腸胃道中的時間及被吸收的機率,亦有將腸胃排空、預防體重上升等效用。不過,若瀉劑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像是腹痛、水瀉、疲倦、電解質失衡、脫水,甚至引發貧血及胃腸疾病。•  利尿劑/利尿劑可增加小便次數,短期內會排除身上大量的水分,減輕水腫,但也會把電解質及鈉、鉀、鈣及鎂等電解質排出體外,導致頭暈、血壓下降等身體虛弱的現象。此外,長期服用利尿劑,還會增加尿酸的吸收,造成痛風及腎結石。•  擬交感神經劑(PPA)/擬交感神經劑是一種單胺類的血管收縮劑以及中樞神經興奮劑,是常見的感冒用藥,由於可以增加新陳代謝,有抑制食慾的功能,所以也常被用來當減肥藥。然而常見的副作用症狀為頭痛、失眠、暈眩、心悸等,嚴重甚至會有腦出血的現象,所以患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更不宜使用。•  甲狀腺素/甲狀腺素能增加新陳代謝,加快熱量的消耗,因而能達到減重效果,有些雞尾酒減肥法及部分坊間減肥藥物,多含甲狀腺素來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減重,但實際上甲狀腺素只會減去肌肉與水分,並不會讓脂肪組織消失。一旦長時間服用,還可能出現失眠、心悸、焦躁、月經失調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嚴重甚至不孕。•  百憂解/百憂解是一種藉由刺激單一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來改善心理狀況的藥物,在1987年,百憂解獲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核准上市,之後銷售情況良好,成為最受歡迎的抗憂鬱藥物。由於百憂解的副作用是抑制食慾和噁心,坊間竟有人拿來當做減肥藥物。服用百憂解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而且在減肥時間服用時,也有明顯抑制憂鬱、躁鬱作用,但一旦停止服用,可能會加重憂鬱症狀,甚至出現厭世、自殺等情形,所以百憂解減重,其實副作用頗大,還是小心注意為妙。(本文摘自/我不是教你減重!/凱特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