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活動/銀髮活力邀動動健康檢查

活動/銀髮活力邀動動健康檢查#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缺乏運動,再加上生活壓力大、生活型態不正常,飲食過量等因素,導致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粗。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37%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根據統計發現18歲以上國人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壓,且37%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因此,如何增進民眾自我健康照護的知能,預防疾病或延緩病程,強化民眾健康體能及預防長者跌倒,縮短不健康的平均餘命,是政府當前推動健康促進之首要任務。30歲後身體加速老化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人只要一過30歲,便開始加速老化,為了鼓勵長者多運動、多動腦、多參與,及提升其健康自主管理能力,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打造一處屬於銀髮族的遊樂園──健康活力站(Power Station),透過血壓(Blood Pressure)、血氧(Blood Oxygen)、腰圍(Waist)、肌耐力(Endurance)及肌力檢測,搭配有趣的虛擬實境體感互動遊戲來訓練長者反應力(Response),助掌握長者自身體能狀況。長輩只要於106年9月20日上午10時到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活力站」進行健康體驗,透過儀器測量,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可以馬上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 名稱:銀髮活力邀動動健康檢查時間:106年9月20日10:00地點: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1樓(辛亥路三段15號)洽詢:林護理師27335831轉230

沙拉這樣吃 5招擺脫熱量負擔

沙拉這樣吃 5招擺脫熱量負擔#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點沙拉就好,」立志在夏天來臨前瘦下來的上班族露儀說。對要減肥的人而言,吃沙拉是很有情操的選擇,也是聰明的選擇,因為滿滿一盤萵苣的熱量也才90 卡,不到一碗飯熱量的1/3。但是在綠意盎然的沙拉背後,卻往往隱藏著脂肪與熱量,讓你在追求健康的路途中,莫名其妙地誤觸陷阱。無論你吃沙拉,是為了減重、方便、自然、爽口,還是健康,唯有聰明選擇、明智搭配,才是達到目的的不二法門。醬汁是主要熱量來源沙拉好處真的不少,因為沙拉的主材料:蔬果,是防癌、抗老化、增強免疫力、體重控制、養顏美容的好食物,台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孫萍表示。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營養協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卻指出,一般人最常點的凱撒沙拉就有脂肪50克,熱量650卡,超過一份牛排。沙拉最主要的熱量來源在於醬汁。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表示,一瓢千島醬就有67卡,如果一盤沙拉上淋上兩瓢,就等於吃下半碗飯的熱量,但米飯會讓你飽足,沙拉醬卻不會。此外,洋芋、通心粉沙拉也都拌了很多沙拉醬,熱量其實也不低。半杯的洋芋沙拉感覺吃得很少,但是就有熱量180卡,也超過半碗飯。一般人對水果沙拉沒有戒心,渾然不知一份水果沙拉的熱量也高達200卡。5 原則教你聰明吃沙拉1) 堆起綠色、紅色、黃色的蔬菜/挑選多種色彩的食材,能兼顧各種營養素及提振食欲。顏色豐富的蔬菜常含有抗癌的植化素(photochemical),所以儘可能五顏六色;也別忘了萵苣這個好食物。2) 點綴種子或堅果類/沒錯,他們都是隱藏性的高油脂食物,兩匙的葵花子就有95卡,但他們也含有有益心臟的維生素E和纖維,可以點綴性吃一點,不要吃太多。3) 尋找白肉/雞肉雖然看起來比較清淡,但烤雞外面沾的那一層醬卻和牛肉、豬肉一樣肥,可以改吃雞胸肉。海鮮如鮭魚、鮪魚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只是因為低脂,而且深海魚類所含的Omega-3 脂肪酸家族中的EPA有很強的抗發炎作用,在EPA 的壓制下,人體血管收縮減少,血管便可較鬆弛、血壓不會飆高,因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對心臟很有幫助。Omega-3 家族的另一個脂肪酸DHA,則有助腦神經傳導讓你更聰明。4) 小心洋芋、通心粉和雞肉沙拉/洋芋沙拉拌了很多沙拉醬,如果要藉沙拉吧填飽肚子,可以選擇全麥麵包。5) 醬汁清淡一點/有些沙拉吧有低卡的醬汁,如果沒有,油醋汁是不錯的選擇。記得把醬汁放在旁邊,避免淋在沙拉上,這樣可以避免你把醬汁全都吃掉;甚至可以用叉子沾一點醬汁,再叉上一口蔬菜,這樣沙拉醬會吃得更少。醬汁可以新鮮水果製作  千島醬、凱薩沙拉醬等濃稠的蛋黃醬熱量過高,不利於健康及體重控制;清澈質地的沙拉醬如油醋醬、和風醬等是較佳選擇,「清澈醬汁會留在碗底,濃稠的沙拉醬會沾在食材上全部吃下肚,」新光醫院營養師江幸芸說。若擔心現成沙拉醬有化學添加物,營養師建議,可選用新鮮食材或水果自製沙拉醬汁。水果醬/以蘋果、鳳梨、奇異果或莓果類等口味鮮明的水果磨成泥,添加果醋或檸檬汁就是新鮮水果醬汁,比如將柳橙果肉打成泥,加點檸檬汁就成了美味的橙醬;或以水果醬或蜂蜜加入低脂減糖優格,做成水果優格醬。(本文摘自/代謝好,加倍瘦/天下雜誌出版)

好痛!關節炎保健常識要知道

好痛!關節炎保健常識要知道#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關節炎一發作,關節就會又腫又痛,不僅活動力受限,疼痛感也常令人難以承受。膝關節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部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縮,此處的關節滑液也會分泌異常,導致軟骨細胞營養不足;而當軟骨的水分含量減少,即容易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關節退化。其實除了年紀之外,內分泌異常、肥胖、創傷與感染也會導致關節炎。因此,正確認識關節炎相關知識、有效預防與減緩病情惡化,是所有年齡層都須重視的課題。關節炎種類多 隱性患者要注意關節炎種類繁多,豐原醫院骨科的李榮耀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而關節炎的主要症狀則是紅、腫、熱的發炎情況,且會使患者的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者甚至會產生關節積水或關節畸形的情況。許多關節炎患者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罹病,只覺得關節僵硬而嘗試民間偏方治療,最後疼痛加劇,甚至惡化到難以行走,連上廁所都要家人攙扶。緩解關節炎疼痛 需先抑制發炎反應若要緩解關節炎疼痛並防止惡化,就必需先抑制發炎反應。 一般常見的關節炎保健成分包括葡萄糖胺、軟骨素等。李榮耀醫師說明,葡萄糖胺是人體可自行合成的關節主要成分,只是隨著年紀增長,人體內的葡萄糖胺合成速度會不及消耗的速度,因此可能因為缺乏葡萄糖胺而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另外,多數葡萄糖胺保健產品所含有的軟骨素,則是軟骨結構的主要成分,雖能發揮保養關節的作用,但並沒有消炎和止痛的效果。根據研究指出,含於葡萄等天然食材內的抗氧化成分──白藜蘆醇,確實可降低人體血清中的發炎因子TNF-α濃度、幫助修護受損的關節;而白藜蘆醇所含的維他命c也可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有助於軟骨修復。此外,研究亦指出,存於薑黃根莖部的薑黃素,可減少體內發炎物質的形成,進一步減緩關節炎的疼痛感。2012年《植物療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earch》發表了一項針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薑黃素可減少膝部關節腫脹與炎症,可謂是關節炎患者的ㄧ大福音。以抗發炎天然食材 搭配日常的膝關節養護李榮耀醫師提醒,關節炎患者平常應該少上下樓梯、爬山、少提重物。過胖的病人應該減重,以避免膝關節負荷過大,但可適量運動。另外,關節炎患者冬天也要注意保暖,因為膝關節遇冷的時候,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可能因此造成疼痛不適的狀況。另外,關節炎患者若想選購市面上的關節炎保健產品,應該選擇天然成分並且注意是否含有過多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切勿購買來路與成分不明的產品。關節炎患者可以依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產品,或向專業醫師、藥師諮詢,才不至於增加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孩子胖就是養的好?憂鬱風險恐高3倍

孩子胖就是養的好?憂鬱風險恐高3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家中長輩常有「孩子養胖,就是養的好」、「孩子不能瘦,要多吃」的觀念,暑假期間家中孩童是否吃多動少呢?根據一篇2017年5月刊載於「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肥胖讓身心都受影響。兒童、成年皆過重的人 憂鬱機會高4倍研究者先讓889名平均年齡75歲參與者接受評估,瞭解參與者目前是否有憂鬱症狀或過去曾否罹患重度憂鬱症,並以學校記錄了解參與者8至13歲的身高和體重資料。結果顯示,在8歲或13歲有超重現象的孩子,一生中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超過3倍;兒童和成年時皆過重的人與只在成年時期過重者相比,前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高出4倍。3層面找出體態與憂鬱間的關係從小肥胖的孩子,可以發現其家人體態大多也較圓潤,受遺傳性基因影響較難改變,建議可透過運動,增進人際互動、促進腦內啡分泌,保持好心情。開業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體態與憂鬱症的關係尚未有明確的結論,其因素可以從3個層面來探討:1) 生理面/肥胖基因與情緒的相關性。2) 賀爾蒙層面/肥胖的孩子相對運動量可能較不足,受腦內啡、多巴胺等與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影響。3) 社會面/肥胖的孩子較容易被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易造成自尊及自我價值感低弱。長輩觀念易造成孩子肥胖 影響人際互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兒童時期過重現象除遺傳基因影響,也常因隔代教養的過程,傳統長輩既有觀念,易造成孩子體態肥胖。在人際互動上,更可能因肥胖受他人嘲諷與霸凌使孩子處於低自尊、沮喪,甚至自暴自棄以食物來當作安慰,建議家人給予正向支持力量,鼓勵孩子多運動及調整飲食習慣。葉雅馨主任強調,如果已是過重體態者,當有心情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開始不斷大量找食物吃等現象時,就要用情緒篩檢量表檢視自己是否壓力過大,不要挑選有許多壓力時減重,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預防憂鬱的不二法門。 

嚇!4成以上爸爸腰圍過粗

嚇!4成以上爸爸腰圍過粗#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的黃先生有37吋啤酒肚,年初因急性心肌梗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現在每天都被血壓計綁住,不敢輕忽。國人十大死因中有6項與肥胖有關,從癌症到三高、心臓病等,肥胖都是最重要危險因子。疾病通常都有警訊,不管是變胖、腰變粗等這些身體的改變,其實只要每天抽出10分鐘,在家中量體重、腰圍、量血壓,簡簡單單就能預防包括肥胖及高血壓引起的許多慢性病。逾60%成年人 半年以上未量腰圍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64歲男性44.1%腰圍過粗;體重過重(24≦BMI<27)有30.9%;25%有高血壓。王英偉署長呼籲,養成每天10分鐘自我健康檢測時間,別讓忙碌成為健康的絆腳石。腰圍粗代表內臟脂肪多這幾年吹起減重風潮,大家開始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MI),其實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腰圍,「腰圍」代表脂肪的分布,腰圍粗就是腹部肥胖,代表著內臟脂肪多,容易導致代謝異常及增加罹患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104年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40歲以上男性有腰圍過粗且罹患代謝症候群高達54.4%,依健康署105年調查結果,卻仍有60.8%民眾超過半年沒量過或從未量過腰圍;顯見民眾輕忽了腰圍的重要性。每日習慣量一量 遠離代謝症候群國民健康署今年結合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以皮帶取帶腰圍尺,呼籲子女們以行動關懷父親健康。家人可以在父親常用皮帶上繪製一個記號作為腰圍警戒值(女性80公分;男性90公分),當父親圍上皮帶時,隨時能從腰圍檢視健康。

吃宵夜怕不消化?看圖秒懂怎麼吃!

吃宵夜怕不消化?看圖秒懂怎麼吃!#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宵夜是內臟脂肪的元凶,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而晚餐應該幾點吃才不會太晚呢?理想狀態,傍晚6點前就應該結束晚餐這頓正餐,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那麼,到底幾點吃才適當?這問題其實不難,只要了解食物從進入到排出身體的總時間,往回推算,就可以知道幾點適合吃什麼樣的食物。胃可以容納1公升汽水1到3瓶人體的消化系統,功能在於分解與吸收食物的養分,主要是由口、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唾腺、肝、膽囊及胰臟所組成。食道是一長條形的管腔,全長約75到90公分。胃的總容量約1000到3000毫升,相當於1公升的汽水1到3瓶。小腸(十二指腸、空腸、迴腸)長度約750公分,直徑約4公分,是消化道中最長的部分。小腸腺分泌多種酵素,所有的大分子食物在此均分解為小分子。十二指腸為小腸的起段,長約75到90公分,是刺激胰消化酶和膽汁的分泌,為蛋白質的重要消化場所。利用以下簡表選擇晚餐內容: 空腸的長度占小腸全長的2/5,約300公分,迴腸占3/5,約400公分,空腸、迴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小腸營養吸收3到8小時。大腸(盲腸、結腸、直腸)450公分,功能進一步吸收水分,貯存和排泄糞便。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與吃下的一堆食物加總約24到72小時。所以,不論你是幾點才吃晚餐,參考下列表中液體食物與固體食物通過人體的時間,以及參考前文所列示的食物消化時間來選擇晚餐內容。液體食物與固體食物通過人體的時間,以及參考前文所列示的食物消化時間來選擇晚餐內容。例如,時間愈晚(超過9點以後),液體類的食物自然比較適合,否則固體類的食物,到了隔天早上可能還沒被消化呢。(本文摘自/體重管理自己來,快樂享瘦一輩子/本事文化出版)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然而許多素食含油膩,反而造成身體負擔。吃素也要顧健康,到底吃素的熱量與營養如何拿捏呢?此場團體衛教將由營養師王若昱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8月3日(四)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研究:逛超市用推車 購物選擇較健康

研究:逛超市用推車 購物選擇較健康#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行銷研究期刊》最近刊登一項「體現認知」(亦即身體移動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功能及決策流程)的研究。那研究顯示,如果你逛超市是使用推車,而不是拿購物籃,你的購物選擇會比較健康。提購物籃的顧客比較可能買甜食及高熱量食物,而不是健康營養的食物,因為提籃子的動作會觸發立即滿足的渴望。4購物小撇步 然而,人們推動推車時,手臂通常是伸出去的,那個肢體語言和「拒絕不想要的東西有關」,所以下次你進賣場購物時,請選擇推車,不要提購物籃。就算使用推車無法阻止你買垃圾食物,把推車當成滑板車來使用也可以幫你多消耗一些卡路里。1) 千萬別在飢餓時購物/肚子餓的時候,絕對、千萬,不要去買菜,否則注定會是一場災難。肚子餓會破壞判斷力、降低意志力,結果就是害你買下分量太多、選擇又錯誤的食物,那不僅對你的膳食有害,也很傷荷包。所以別忘了,下次踏進超市採買以前,一定要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2) 效法聖誕老人/這標題雖然俗氣,但我的目的是要告訴你,你應該列好購物清單,而且檢查兩次,這可以幫你做更好的決定,只有在你好好規劃每週餐飲時,不健康的食物才不會出現在面前誘惑你。此外,那份清單會變成指令,你將不會漫無目的地走進危險的中間走道,害你衝動購買容易發胖的東西。3) 獨自購物,別帶小孩同行/如果你有小孩,盡量別帶他們一起去超市,我自己帶過兩歲的小孩走過擺放麥片的走道,吃足了苦頭,從此就學乖了。她當然會想買盒子上有卡通圖案的每樣垃圾食物,我不放進購物車時,她就開始哭鬧;孩子畢竟還小,而你是大人,有責任保護他們,為全家做出健康的選擇。在不需要應付孩子時展現意志力都已經夠難的了,有孩子在一旁哭鬧,更容易削弱你的意志力。就算小孩已經過了「難搞的兩歲」階段,你真的想為了那些五顏六色的麥片而跟孩子在超市裡對峙嗎?4) 穿緊身牛仔褲/下次去購物時,別再穿寬鬆的休閒褲,改穿緊身牛仔褲吧!那會提醒你,你仍想穿進那條褲子,避免你因為一時誘惑而買下不需要的東西。(本文摘自/7天狠甩9公斤!全美第一健身女王教你打造最高效率的燃脂環境/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