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輪班工作危害多!研究:恐增肥胖、糖尿病風險

輪班工作危害多!研究:恐增肥胖、糖尿病風險#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需要輪班的民眾來說,一下早班、一下晚班,除了會打亂睡眠作息外,長期累計下來身體也會跟著受到影響,而日前在美國就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比起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輪班者較易睡眠不足,進而導致新陳代謝失調,提高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輪班者 易有睡眠方面的問題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威斯康辛大學針對逾1500名受測者進行調查,其中包括身體質量指數、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工作資料,結果發現,有47.7%的輪班員工體重過重,比一般朝九晚五上班族的34.7%還多,另外從研究中也發現,輪班者易有失眠、睡眠不足以及嗜睡等睡眠問題。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尚未能夠解釋兩者間的關係,但睡眠問題的確有可能會增加過重、糖尿病的風險,而這可能與輪班者經常睡眠不足,導致新陳代謝易失調有關,其中特別是每天睡不到七小時者風險更大,所以,呼籲需輪班的民眾,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況,以降低患病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睡眠健康期刊》。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

肥胖、大腦退化!長期久坐10大危害#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久坐會帶來許多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久坐為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全球每年有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七成疾病是由坐太久引起的。而且坐著時,一種負責燃燒脂肪的酶就會停止分泌,造成腰腹橫向發展的蘋果形身材。久坐的危害1)傷害運動器官,使其畸形化發展。2)導致身材粗短、肥胖。3)頸肩腰背持續保持固定姿勢,導致僵硬、酸脹、疼痛。4)使心肌得不到良好的鍛鍊而收縮無力,影響心臟健康。5)影響血液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易患動脈硬化等疾病。6)增加患靜脈血栓、猝死的風險。7)使肺部得不到充分鍛鍊,易患各種呼吸道疾病。8)使腸胃蠕動減慢,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9)久坐的女性更容易患痛經、內分泌失調等婦科疾病。10)使人變得更加懈怠、懶散,大腦退化。因此,為了避免久坐的生活習慣,建議上下班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無形中就能增加很多走路機會。另外,我們每天有很多等待的時間,例如等著開會,等交通工具,等客戶。大部分時間都會找個地方坐著等,我建議,與其坐著等,不如走著等。舉兩個我自己的例子,每次演講為了預防塞車遲到,我都會提早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後,只要主辦單位沒有其他安排,我都會用等待的時間來走路。另外,我經常出國出差,通常出關後還會有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從來不坐著,而是拎著行李在機場走一個小時,大概可以走完六、七千步,每天萬步的任務就完成大半。(本文摘自/神奇健走力/時報出版)

想減肥快換地方住!研究:高海拔可預防肥胖

想減肥快換地方住!研究:高海拔可預防肥胖#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隨著肥胖人口日益增加,現在有越來越疾病皆與肥胖有關,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在近年來已將「肥胖」一詞正式納入慢性疾病中,然而,面對這如洪水般接踵而來的肥胖問題,減重也開始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課程之一。但多數人想到的減重方法,不外乎是少吃、多運動,不過,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在高海拔地區,可預防肥胖問題找上門。住在1496英尺以上者 肥胖機率降低了13%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由西班牙納瓦拉大學,針對9300多名非過重、肥胖狀態的受測者進行分析研究,以他們家庭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分為為低海拔地區(低於407英尺)、中等海拔地區(407~1496英尺)以及高海拔地區(1496英尺以上)三組來觀察,結果發現,約有2100名的受測者,在這段期間內變的超重、肥胖。因此,在去除一些其它因素後,研究人員表示,高海拔地區的受測整變胖的機率,比起一般低海拔者降低了13%,而這可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有關,因為氧氣濃度低時會抑制住飢餓,雖然尚未不清楚是否搬家至高海拔區能否有相同效果,但至少證實了1496英尺以上的海拔高度存在著這種效應,而目前此研究發表於今年以肥胖主題為主的歐洲國會上。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指出,45歲以上成人,逾二成有肥胖的風險,超過一半以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 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台南市衛生局表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也與肥胖有關,由此可見,肥胖所造成問題不容小覷!然而,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為有效預防肥胖造成的危害,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每天只要15分鐘,即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至於在飲食上,過去《優活》也曾指出,台灣肥胖盛行率之高,手搖飲料文化就是禍首之一,所以,建議民眾除了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外,飲料最好也要盡量避免,如此一來,才能朝向健康邁進。

肥胖恐罹糖尿病!腿細腹胖更是危險加倍

肥胖恐罹糖尿病!腿細腹胖更是危險加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是從胰臟分泌出胰島素,在分泌過程中,若不能進行正常的作用(胰島素反抗性),導致血液中的糖不斷堆積而引起的疾病,稱之為「糖尿病」,診斷糖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罹患原因有老化、遺傳、錯誤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肥胖、高血壓等。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引起,也有可能綜合各種原因所致。需正確了解原因,治療效果才會好。肥胖是糖尿病的主因,尤其腿纖細,只有腹部脂肪肥胖(腹部脂肪肥胖的標準是女性腰圍為80公分以上、男性為90公分以上)時,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更高。就飲食習慣而言,各個年齡層的致病原因不同。40歲以上大多因攝取白米飯、年糕、麵包等碳水化合物,少攝取肉類,因而缺乏脂肪和蛋白質;20~30歲的人則大多攝取速食等脂肪多的食物,有以上習慣者較易有高血糖問題。此外,曾產過4.0公斤以上巨嬰的人,或懷孕時未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尤其蛋白質),而產過2.5公斤以下的早產兒,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較高。血糖異常過高時,糖會從小便排出,並且伴隨水分一起排出去,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小便量變多。大量的小便排出時,造成體內的水分會不足,乾渴的症狀變得嚴重。因為葡萄糖從小便排出,無法製造能量,所以會覺得身體無力,易感到飢餓,結果就是攝取更多食物的惡性循環。如何診斷?一般以血液做為基本的診斷方法。禁食8個小時以後,測量的血糖126 mg/dL以上;葡萄糖耐受力檢測(Glucose Tolerance Test)2個小時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就斷定為糖尿病。為了找出病患罹患疾病的主因,給予最適合的治療,需進行胰島素分泌量、抵抗性、肥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膽固醇指數等綜合性檢查。(本文摘自/14位抗癌權威醫師的食癒餐桌/台灣廣廈出版)

最「瘦」用的母親節禮物 4招擊退腰內肉

最「瘦」用的母親節禮物 4招擊退腰內肉#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媽媽平日辛苦照顧家庭,但隨著年齡增長,中年後往往腰圍變粗、身材變形,成為發福的「甜甜圈媽媽」。事實上,寵愛媽媽要從關心媽媽的健康開始,因此母親節不必送大禮,只要送給媽媽3項健康好禮:體重計、腰圍尺以及健康體重管理。阮綜合醫院家醫科潘咸廷醫師說,腰圍變粗、身材變形,幾乎是所有媽媽共同的煩惱,猶如「甜甜圈」的腹部肥胖,不僅是外型的考量,更透露出健康危機。研究調查顯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腹部肥胖比率遠超過男性,堆積在腹部的脂肪,不僅影響身體代謝功能,還會升高三酸甘油脂和血糖值,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荷爾蒙減少  更年期讓女性更易發胖台灣女性更年期大多發生在48至52歲間,重要的是更年期也是女性發胖的階段之一。更年期肥胖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荷爾蒙減少、身體活動力不足和基礎代謝率下降。但很多媽媽不了解為何食量沒增加,體重卻直線上升,反覆不適當的減肥反而造成身體機能受損,形成惡性循環。享「瘦」又健康  控制體重4要訣 因此潘咸廷醫師也提到,媽媽要健康甩油,控制體重不讓身材隨著年紀增長而走樣,可把握以下原則:1)飲食少油多蔬果/多吃蔬果、增加纖維質攝取量,少吃油炸類食物,避免過多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2)補充鈣質及維生素/更年期婦女因體內雌性激素分泌量減少,骨質流失速度變快,建議適量補充鈣質,如脫脂牛奶、維生素B群、維生素D3,幫助鈣質吸收。此外,五穀雜糧、豆類製品,芹菜、青色花椰菜、甘藷、牛蒡、山藥等蔬菜,都含有植物性荷爾蒙,能補充雌性激素。3)運動/減重沒有速成,建議以每星期瘦身1至2公斤的速度進行,規律且適量運動。至於項目,可選擇較低衝擊力的太極拳、瑜珈、健走、慢跑、游泳等。4)定期健檢/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生理機能快速退化,建議應定期做健康檢查,瞭解身體的變化,且多參與社交活動,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身心靈都健康。

小心更容易變胖、感冒!早餐不吃7大罪

小心更容易變胖、感冒!早餐不吃7大罪#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許多女孩,不喜歡吃早餐,或早晨空腹吃冷食,或只吃1個蘋果減肥,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飲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在剩餘的時間裡吃得更多,且更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因此這些人往往容易感覺疲勞、精神不集中、易怒。以下是不吃早餐的「7大罪狀」:1)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從入睡到起床,是一天當中停止進食最長的一段時間,如無早餐供應血糖,腦部血糖低,即會感到疲勞,造成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委靡的症狀。2)易患消化道疾病/早餐不吃,中晚餐大吃,飢一頓,飽一頓,打亂了消化系統的生理活動規律,易誘發腸炎等腸胃道疾病。3)膽固醇增加/不吃早餐者,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比每日吃早餐者高出33%;而高膽固醇患者,血管中有脂肪紋,它是粥狀動脈硬化的早期徵兆。4)易患膽結石/人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特別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況下,膽囊收縮,膽固醇會隨著膽汁排出;反之,膽囊不收縮,長此以往,就容易罹患膽結石的毛病。5)易導致肥胖/人在空腹時,身體內儲存能量的保護機制增強,攝取的食物很容易被吸收,即使吸收的是糖,也容易囤積成皮下脂肪,造成身體肥胖。6)皮膚乾皺和貧血/不吃早餐,人體只能動用體內儲存的肝醣和蛋白質,久而久之,會導致皮膚乾燥、長皺紋和貧血,加速衰老。7)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營養不良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易罹患感冒和心血管方面的各種疾病。(本文摘自/吃對三餐吃出健康/康鑑文化出版)

肥也有好處?英研究:肥胖者失智症風險低3成

肥也有好處?英研究:肥胖者失智症風險低3成#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大家都知道身體肥胖不僅會帶來許多生活不便,更重要的是肥胖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出人意料的是,根據英國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過重的中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低了約3成,反觀,體重過輕的人罹患風險最高。體重過輕  居然會增加失智症風險?英國的研究人員透過調查發現,體重過重竟能夠減少得失智症的風險,而這是迄今關於此課題規模最大的研究。分析了約200萬年齡為55歲的英國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追蹤後,顯示體重較輕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更高。這項結果讓許多人大為震驚,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肥胖對人體健康是有許多威脅的,怎麼可能肥胖還會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專家指出,分析顯示體重較輕者患失智症的機率比體重正常者高出39%。而那些體重超重者的機率比體重正常者低18%,而肥胖者的罹患失智症機率低24%。當心!大多數疾病仍與肥胖相關而專家們推測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失智症的主因是缺乏維生素D和E,而那些肥胖的人吃得多,自然也會補充更多的維生素。但是他們強調,此研究結果並不能當成過重或肥胖的藉口,因為大多數的疾病都還是與肥胖息息相關,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且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失智症的患者恐會增加3倍,飆破1.3億人,但失智症至今仍無藥可醫。專家也只能建議透過戒煙、多運動、飲食均衡等方式來減輕失智症的速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