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拒絕身材變「肉重」健康吃粽5原則

拒絕身材變「肉重」健康吃粽5原則#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粽子已為家家戶戶應景的料理,市售的粽子種類繁多,口味五花八門,但一般傳統粽子油脂、熱量、鹽分較高,纖維含量少,不少人過完一個佳節常因此胖了一圈。那麼要如何滿足口腹之慾又能兼顧健康,新北市衛生局也提供民眾吃粽5點原則。低鹽油糖高纖   3低1高不怕肥端午節不免俗會吃幾顆粽子應應景,為了鼓勵民眾在家包粽,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分享以下幾點原則,讓民眾佳節享「瘦」吃粽,健康又不增「重」。1)三低一高三軍總醫院營養師周筱胤表示,如果打算自行包粽,在餡料的選擇上,應把握「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的飲食原則,花生屬於油脂類應適量添加,蛋黃用栗子取代則可降低膽固醇攝取,另外像是添加蔬果如香菇、竹筍、使用雞肉取代肥肉,都有助於遠離肥胖。2)全穀類替代部分糯米選擇紫米替代部分糯米,降低糯米比例,除較不易消化不良,也可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的攝取,提高飽足感,且紫米屬於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另外,以糙米、全麥、全蕎麥或雜糧等加入粽子,對健康很有加分。3)搭配當季蔬果攝取除了粽子外,茄子、菜豆和瓠瓜等都是端午招喜氣的應景食材,茄子象徵身體強健、菜豆比喻長命百歲、瓠瓜則是富貴。把握蔬果579及均衡飲食的原則,吃完粽子來盤燙青菜或1碗蔬菜湯,並搭配飯後水果,有助補充膳食纖維。4)斟酌使用醬料吃粽子常會搭配的甜辣醬、醬油膏等由於含鈉,高血壓民眾應避免食用或稀釋後再沾取,另外像鹽漬類的蘿蔔乾也要適量食用,以免增加身體額外的負擔。5)淺嚐即可傳統市售肉粽熱量約400至600大卡不等,且糯米不易消化,營養師提醒,腸胃道消化不易、三高慢性病患者、體重需要控制的民眾,應細嚼慢嚥、淺嚐即止,同時把握3低1高原則。 

遠離肥胖 中西餐外食4技巧報你知

遠離肥胖 中西餐外食4技巧報你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家庭人口簡單,在食物製備份量的拿捏上大為不易;因此,能悠閒的在家自己料理三餐的人越來越少了,外食也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生活型態,因此想要遠離肥胖、吃得健康,營養師也提供4個外食小技巧。食品標示清楚看  吃得安心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蔣瑜營養師提醒,食安問題頻傳,外食族首先要養成看「食品標示」和「營養標示」的習慣。可從中了解買的食物其組成份是不是能達到均衡的營養,有沒有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素和其他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纖維質等,營養素種類越多元越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外食掌握4撇步 蔬果攝取也別少而如何選擇健康的外食餐點便成為均衡飲食的一項重要課題,所以,營養師也針對不同餐點類別提供不同的外食小撇步:●中餐/少吃油炸或勾芡食物:如各式羹湯,含有大量的太白粉及油,應先將湯汁瀝乾後再食用,切忌用湯汁拌飯吃。可多選擇蒸魚、冷盤或清燉的菜餚食用。●西餐/選用清湯代替濃湯:濃湯多用麵粉、奶油調製而成,熱量高。例如酥皮濃湯。沙拉醬:沙拉醬是用油、糖、蛋等調製而成,熱量也高,建議以油醋汁取代。從菜名也可以判斷其中的材料,如「白汁」代表奶油汁,「焗」表示加入奶油或起士一起烹調,「派」則多為酥皮,這些都是相對高油脂的食物。●日式料理/生魚片、燒物、蒸物、拉麵、壽司等都是常見的日式料理。而油炸食物,通常是經裹粉再油炸,吸附大量油脂,應少選食,或剝了裹粉再吃。同樣的材料可選擇使用涼拌、烤、燙等烹調方式。●火鍋/多選擇蔬菜、菇類等食材,少放加工再製之火鍋料(如魚餃、蛋餃、貢丸等)。沾食用的沙茶醬、花生醬、芝麻醬等應減量使用,並避免再加入蛋黃攪拌。蔣瑜營養師也提醒,攝取越多蔬果,罹患慢性退化性疾病的風險也會下降,像是心血管疾病與心臟病都跟蔬果攝取的量有息息相關。因此,別忘了每餐都要均衡攝取色彩繽紛的5種蔬果,才能遠離疾病,吃進健康。

研究:塑膠玩具恐增兒童肥胖風險

研究:塑膠玩具恐增兒童肥胖風險#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兒童玩具中所潛藏的塑化劑問題,一直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焦點,但近日澳洲昆士蘭大學和兒童醫學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塑膠玩具中的酚甲烷,可能會增加兒童時期的肥胖風險。酚甲烷會促進脂肪堆積 肥胖風險增40%研究人員針對五千名兒童,就酚甲烷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長期接觸該物質的兒童,其肥胖風險較一般兒童來得多上百分之四十。主要原因,是因為酚甲烷能夠促進人體脂肪的堆積,並增強胰島素抗阻。研究人員建議,給孩子使用的玩具,盡量不要選擇塑膠類產品,木製產品或布製產品,反而是較好的選擇,此外,父母更應避免將塑膠餐盤放入微波爐烹煮,以免酚甲烷釋出。

研究:青春期肥胖 腸癌風險增2.38倍

研究:青春期肥胖 腸癌風險增2.38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青春期是身體快速成長的一個階段,但卻也是許多人發胖的開始,加上老一輩的人常覺得,小孩子胖胖的就是有福氣,亦或者認定發育期就該多吃點。但可要當心,這些想法恐讓你的孩子離癌症更近,因為研究指出,青春期肥胖的男孩子,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2.38倍。腸癌風險 隨體重增加這項研究是由瑞典厄布魯大學醫院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約24萬名瑞典男性進行了長達35年的調查。而參加這項試驗者年齡約是16至20歲,大多數的男性體重正常。其中,6.5% 的人體重超重,1%的人屬於過度肥胖,結果這些人成年後,有855人罹患大腸癌。研究人員指出,青春期體重過重者,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增加了2倍。而肥胖的青少年,日後患腸癌的風險更大,是體重正常者的2.38倍。因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也說,肥胖與癌症間的「相關性」是很強的;而大腸癌目前是全球第3大癌症,每年確診人數約140萬人。 

青少年過胖 長大後罹腸癌風險增一倍

青少年過胖 長大後罹腸癌風險增一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胖不是胖?根據多種研究均指出,小孩子肥胖,長大後更胖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數倍以上,而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延續性肥胖,會讓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暴增至常人的一倍以上!體重控制的重要性 應從成人就開始其實,肥胖本身就是種慢性發炎反應,此反應很可能讓癌症危機持續上升。這份研究已發表於《內臟》雜誌。研究人員根據多達二十四萬的瑞典男性,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追蹤所得出。他們發現,肥胖與癌症之間有明顯的關聯性,根據統計指出,大腸癌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癌症,每年全球確診人數多達一百四十萬人,而研究指稱,肥胖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一般體重正常者的2.38倍。研究指出,兒童時期,轉變為青少年,因為生長速度會加快,特別是男性,體重很可能因此失控,建議控制體重,應從兒童開始。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

別交「胖子」朋友?研究:恐跟著一起沉淪暴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來一份炸雞、漢堡,還有一份大份薯條。」你身邊是否有那種,每餐都要吃到把肚皮撐到彷彿快裂開,亦或點餐不驚人死不休的朋友,若你要減肥,可要離這些人遠一些,以一種暫時隔離的概念,否則你的減肥路程,恐怕會顯得更迢迢!根據澳洲的研究發現,人與人互動,會有「社會模仿」效應,換言之,若身旁的朋友很會吃,原本食量小的自己,總有一天也會淺移默化,變成大食客!減肥只關注自己該吃多少!其實慎選朋友更重要該研究來自Social Influence。澳洲的心理學者,分析三十八篇的論文顯示,社會影響力,會對人們的食慾與飲食習慣,造成莫大的影響力,其中原因,就是社會模仿的效果,正在背後操縱人與人之間得飲食行為。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來說,人們會靠著自身的飢餓感程度,來選擇進食量的大小,不過,實際上,人們更會以「別人的進食量」,來判斷自己該吃多少東西。舉例而言,在觥籌交錯的社交場合中,倘要控制自身的進食量,就顯得難上加難,同樣,也不難想像,為什麼在尾牙季節之中,不少人的體重便會開始失控。研究人員建議,一般人在控制體重時,往往都將焦點放在眼前的食物上,然而,社會影響,同儕之間的互動關聯性,同時也應要受到重視。

小時候胖就是胖!長大後恐變得更肥

小時候胖就是胖!長大後恐變得更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孩子的暑假,作為家長的你,已經想好怎麼安排?如果目前尚未有計畫,也許可帶著孩子一同參加減重班!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台灣國中小學童,幾乎每三個就有一人體重超標,值得關注的是,不少觀念較為傳統的家長,大多都認為,小孩子的胖不是胖,因而放任孩子的體重持續飆增,然而,根據統計指出,若青少年時期過胖,有一半以上的風險,長大後會變得更胖!各種高熱量食品垂手可得 台灣學童正暴肥國民健康署指出,小時候胖的人,長大後也會胖的機率相對提高,研究指出,42%到63%的肥胖兒童,長大後會成為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達70~80%。其中,經常攝取高糖、高熱量食品是肥胖的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說明糖攝取過量,特別是含糖飲料,可能會降低高營養價值食物的攝取及增加總熱量的攝取,進而導致不健康的飲食、體重增加及增加慢性疾病風險。為了讓親子能一同減重,國民健康署公布18縣市61家醫院辦理66場次暑期親子減重活動資料,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供親子選擇,如由營養師及運動指導員等專業人員,透過輕鬆愉快之分組遊戲競賽、親子DIY健康料理、健康有規律之體操活動,使親子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融入生活中,學習熱量計算、外食技巧等。只要兒童及青少年6~17歲符合衛生福利部「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建議值」過重或肥胖標準者,都可報名參加健康減重課程。

過胖易罹關節炎 梅雨季是夢靨?

過胖易罹關節炎 梅雨季是夢靨?#肥胖

(撰文:陳詩婷) (專業諮詢: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張世昇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大雄(化名)是位男大學生,因為長期體重過重,而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每到冬天或梅雨季節,更是場可怕的夢靨。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張世昇醫師表示,體重過重的確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主因之一;至於臨床上許多病患認為,天氣太冷或濕度太高容易造成膝蓋痠痛症狀加劇,張醫師強調,目前學理上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因素來解釋這個狀況。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體重過重、運動過量是主因 臨床上看到退化性關節炎的罹患年齡越來越年輕,這是為什麼?張醫師說明,年輕人罹患關節炎,多半都是因為體重過重,或是運動過度所造成,只要將體重減下來、適量運動,關節炎的症狀都能夠緩解。 他進一步表示,尤其現在流行的路跑、騎單車等活動,如果運動前沒有做好事前的暖身,運動後沒有進行保護的緩和動作,也很容易引起關節炎的發生。 氣溫過低、濕度過高 退化性關節炎恐加劇? 「天氣好不好,問膝蓋就知道!」許多老一輩的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每到冬天或雨天疼痛狀況就會加劇。對此,張醫師解釋,事實上,天氣變冷或是氣候潮濕時,肌肉會不由自主的緊繃,此時,身體的血液循環也比較差,推估因此造成痠痛症狀加劇;不過,目前學理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來解釋天氣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加劇的狀況。 我有退化性關節炎?自我檢測很簡單! 「有時候膝蓋會痠,有時又不會,是退化性關節炎嗎?」張世昇醫師提供大家一個明確的檢測方法,他說,如果發現自己膝蓋彎曲的角度變小,常常覺得膝蓋僵硬,又或者腿型漸漸變成O型腿,這都代表有可能罹患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至於症狀的表現,年輕人多半會出現在膝蓋前側部位痠痛,這與運動過度有關;而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痠痛位置會出現在膝蓋內側,尤其是上下樓梯時,膝蓋感到痠痛無力,就很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 葡萄糖胺有效嗎?醫:可以試試看! 至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改善方式,許多民眾會藉由攝取葡萄糖胺來緩解或保健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而葡萄糖胺分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張世昇醫師強調,若有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症狀,仍建議先就醫,並遵照醫師指示食用。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3部曲 要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張醫師分享3個方式,提供給各位民眾做參考: 1)減重/減重絕對是減少膝關節壓力的重要手段,建議減到BMI值25以內。 2)增加大腿的肌力/藉由強化大腿的肌肉,可以幫助分散膝蓋的負重重量,改善膝蓋的壓力。 3)減少對膝蓋的使用/如果平時有過度使用膝蓋的動作,應該減到最低,尤其因為工作關係,需要經常使用膝蓋的人,建議改變工作的型態。 體重過重、運動過量 關節要注意:http://goo.gl/p8GVO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