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不運動比肥胖更要命 日走15分延年益壽

不運動比肥胖更要命 日走15分延年益壽#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不運動的死亡率更高過肥胖,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30%缺血性心臟病的肇因都在於運動量不足,所謂要活就要動,其實健走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方式。6成5國人 因工作忙而不運動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國衛院2011年針對台灣人所進行的研究調查,相對於完全不運動的人,每天以15分鐘走完一公里的速度,只要每週六天,總死亡率可減少14%,約增加平均壽命3年。調查發現,國人不愛運動的主因,6成5都以工作或家務太忙等為不運動的理由,再加上長期久坐、熬夜加班、吃宵夜等,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若沒培養運動習慣,體重可能直線飆升。事實上,運動並非想像中,必須萬事俱備,花大錢買昂貴器材,才能達到運動效果,因為「健走」,正足以甩掉身上有如金鐘罩的肥肉。 國健署自2002年起也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建立健走、健身的健康觀念,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45天培養運動習慣至於該如何養成健走習慣?精神科醫師施佳佐指出,一個習慣若要養成,必須維持45天以上,此行為才會有延續性,直到持續三個月之後,行為才會維持穩定狀態;例如,一個人若要養成運動習慣,須要45天的時間,才會漸漸萌芽,三個月後,整體而言運動習慣就會定型。

別再當夜貓子!研究:熬夜恐增糖尿病風險

別再當夜貓子!研究:熬夜恐增糖尿病風險#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對許多人來說,夜晚才是一天的開始,不管是熬夜趕工、打電動,還是與愛人情話綿綿到天亮,所謂「越夜越美麗」,已成為現代人「晚睡晚起」的代名詞。不過,韓國一項研究發現,其實熬夜就像慢性自殺,不只傷身,還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韓國研究人員調查1600名中年男女的生活作息,發現其中95人習慣熬夜、480人是早睡早起,其他人則介於兩者之間,經數據顯示,有熬夜習慣的人,體脂肪比例及血脂都比生活作息正常者高,且肌肉量也比其他人來得更少。熬夜易使男性血糖上升 女性腹部肥胖一般人都知道,熬夜可能出現肥胖、長痘,體力變差等現象,而這項研究將男女熬夜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別整理,發現有熬夜習慣的男性,與早睡早起的男性相比,前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較高;而習慣熬夜的女性,脂肪量也比作息正常的女性來得多。專家表示,由於有熬夜習慣的人,通常會搭配久坐、抽菸、吃宵夜等行為,因此罹患糖尿病及肌肉衰退的風險,就會比一般人高。事實上,熬夜對人體無疑是有害的,男性若不想增加糖尿病風險、女性不想腹部肥胖,還是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否則現在享受夜晚,恐怕之後只會「越夜越沒力」!

腸癌年發生人數破萬 肥胖+不健康生活是主因

腸癌年發生人數破萬 肥胖+不健康生活是主因#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腸癌已連續第七年蟬聯國人的十大癌症發生數首位,每年發生人數超過1萬4千人,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但現代人飲食精緻,又少運動,導致發生率逐年增高,到底日常生活該注意什麼,才能遠離大腸癌呢?這3類人最要當心:肥胖、運動少、飲食習慣差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根據研究顯示21%至25%的大腸癌發生率,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無規律運動等。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呼籲「多吃蔬菜、少吃紅肉,烹調方式以汆燙、水煮,低油脂的飲食原則,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搭配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就是最好的大腸癌預防方法」。隨年齡攀升!50歲較30歲發生率高10倍邱淑媞署長表示,依實證顯示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可降低18%-33%的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自93年起開始提供大腸癌篩檢,至103年民眾的二年篩檢率到達40%,103年一年共有125萬名50-75歲的民眾接受篩檢,檢查結果有3萬6千人發現息肉、2,490人罹患大腸癌。許多民眾常以沒有症狀、沒時間為藉口未參與篩檢。大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其發生率隨著年齡攀升,50歲較30歲發生率高達近10倍。邱署長表示,定期接受篩檢是一種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生活態度,透過從小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符合篩檢條件者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乳癌年輕化!女性必知10大危險因子

乳癌年輕化!女性必知10大危險因子#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乳癌的發生非來自單一原因,除了遺傳基因、個人因素之外,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環境也有莫大關係,這些因素,多少都與雌激素有關。而了解可能導致乳癌發生的原因,有助女性朋友預防或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乳癌的死亡率。就乳癌的防治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容易罹患乳癌的危險群包括:1)年齡較長的婦女/乳癌的罹患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台灣女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約在45~55歲之間。但近年來,在30~40歲的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比例增加,甚至還出現未滿20歲的年輕案例,顯見台灣乳癌罹患人口逐漸朝向年輕化。2)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者,尤其是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則個人得乳癌的機率相對增高,是一般人的2~3倍。這可能是因為家族成員擁有BRCA-1、BRCA-2或其它致癌基因的關係。3)初經太早或停經較晚的婦女/12歲前第1次月經來潮或55歲以後才停經的婦女,罹患乳癌機率較高。初經年齡每晚1年,乳癌的罹患率約可減少20%。換句話說,初經在12歲以前且很快就規則的女孩,乳癌的罹患率幾乎為初經晚於13歲而且很久才變規則者的4倍;停經早於45歲的婦女,乳癌罹患率僅為晚於55歲停經者的一半。而這都和雌激素有關,雌激素過多,是引發乳癌的一個關鍵因素。雌激素與黃體激素是卵巢分泌的兩種最主要荷爾蒙,其中,雌激素的多寡與乳房的變化有密切關係,被認為是乳房癌化的主要危險因子。對乳癌細胞而言,雌激素受體(ER)如同乳癌細胞上的一種「開關」,一旦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後,就會啟動這項「開關」,活化細胞內一連串的訊息路徑,進而促使乳癌細胞快速地生長甚至轉移。而初經較早及停經較晚者,行經時間比較長,相對地受雌激素刺激影響的時間比較長,乳癌的罹患率也較高。4)未曾生育,或30歲以後才生第1胎的婦女/早生育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低。統計發現,初次生育在20歲以前的婦女,罹患乳癌的危險性是30歲以後才生第1胎的一半;第2胎以後的生育則對罹患乳癌的危險性沒有什麼影響。而未曾生育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則與30歲以後才生第1胎的婦女相當。至於高齡產婦為何會成為危險因子?主要是因為到了高齡時才孕育第1胎,年齡又接近台灣女性乳癌的高峰期,月經的期間相對較長,受雌激素刺激的時間也就愈長。5)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或避孕藥的婦女/國外研究發現,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稍高,但停藥10年後,乳癌發生率與一般婦女相同。至於荷爾蒙替代療法雖可降低更年期不適症狀,但長期(5年以上)使用複合型(複方)荷爾蒙替代療法(雌激素與黃體素合併使用),會輕微增加罹患乳癌的危險。不過,在停用5年後則危險率降至正常範圍。而使用未達5年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對於無子宮而單獨使用雌激素者,也不會增加乳癌發生率。6)飲食偏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婦女/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婦女會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而且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2倍。乳癌和攝取過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動物性食用油,如牛油、豬油等,若食用過多,會增加乳癌的罹患率。此外,炸雞、薯條、甜點等高熱量食物都會增加脂肪量,而脂肪量和雌激素呈正比關係,脂肪愈多,雌激素愈多,也就增加罹患乳癌機率。7)更年期房後肥胖的婦女/大規模的實驗報告發現,女性停經後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機率上升1.5倍。原因在於肥胖導致高脂肪,使得過多雌激素從脂肪裡製造出來。此外,成年後體重增加超過10公斤的婦女也較不超過2公斤者,高出40%的乳癌罹患率。8)飲酒過度或有抽菸習慣的婦女/酒精會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每天攝取酒精超過14克(約等於354毫升啤酒或147毫升葡萄酒或44毫升烈酒),又沒有攝取足量葉酸的婦女,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抽菸的女性也較易罹患乳癌。一般來說,抽菸超過5年以上、或長時間大量吸菸(一手及二手菸),乳癌的發生率都會增加。9)長期處於生活壓力下的婦女/緊張的生活、晚婚、離婚、不孕、失去工作、遷居、家屬及親近朋友死亡等與增加乳癌的危險有關,因為壓力增加會改變免疫系統,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10)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很多乳癌患者的癌細胞與女性荷爾蒙的多寡有關。這些女性荷爾蒙的來源,有部分來自環境荷爾蒙。所謂環境荷爾蒙,是指透過環境及食物進入人體,產生類似荷爾蒙作用干擾內分泌系統的人工化學合成物質。日常生活充斥了許多環境荷爾蒙,如:殺蟲劑、農藥、殺菌消毒劑、二手菸、化妝品、清潔劑、廢氣、塑化劑、食品添加劑、金屬…等。尤其國人很喜歡使用塑膠製品,但塑膠製品釋放的環境荷爾蒙可能會增加乳癌機率。如:用塑膠袋盛熱湯,飲食中吃下塑膠遇熱溶出的化學分子,都可能會轉化成女性荷爾蒙,誘發乳癌發生。(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注意!肥胖也會影響X光輻射劑量

注意!肥胖也會影響X光輻射劑量#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肥胖雖然是一種身體的狀況,但當脂肪累積過量時,就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慢性病、中風等風險外,就連在照X光時,肥胖者也較標準體型者,多接受了一點輻射劑量,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透過身體質量指數(BMI)來了解自己的肥胖程度,以免身陷危險當中卻不自知。X光輻射劑量 會依患者部位厚度做調整為什麼肥胖與輻射劑量有關?衛服部胸腔病院劉英宏放射師表示,X光機的控制台上有三個主要的曝照條件,有時也稱為技術條件,而這三個變數分別為千伏峰(kVp)、毫安培(Ma)、曝照時間(s),通常毫安培和時間會被合併成毫安培秒,用來決定每次進行曝照時,從X光管射出的X光質量,接著在根據病患欲照射的部位、照射部位厚薄度做調整。若以一張胸部X光來講,BMI較高的病患可能會比標準BMI體型者所使用的劑量要高,如以千伏峰這個參數來講,就會多出2~20kVp不等的數值,因此,肥胖者會比標準BMI體型接受的輻射劑量高一些。肥胖不單影響外觀 也會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過度肥胖,不單會造成臃腫的體態,最重要的是會對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進而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可說是百害而無一益,所以,劉英宏放射師建議民眾,應養成均衡飲食、每日維持至少30分運動時間的好習慣,如此一來,不僅能有效減重,還能維持體重,使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下。

減肥四大招!消水腫、解油脂、排宿便、高代謝

減肥四大招!消水腫、解油脂、排宿便、高代謝#肥胖

減肥減肥,是不是總覺得自己越減越肥呢?張長生藥師解釋,肥胖不外乎四大類型,肥人痰濕之水腫體質、油脂停聚之腰腹肥胖型、宿便堆積之便秘體質與代謝失調之綜合型肥胖體質。因此只要針對這四種體質對症下藥,就可以跟肥胖說掰掰!減肥第一招:消水腫!女性最怕的就是水腫,只靠利水利尿飲品是不能完全解決,中藥專家張長生藥師表示,中醫觀點認為,身體水腫是屬「濕痰體質」,就一種體內瀰漫著過多水氣,妨礙氣血之流通、運行,嚴重者導致水腫,特別是體質虛弱的人特別容易有下身無法行水導致下肢腫脹,且除了水腫還可能衍生其他身體疾病,可說是百病之源。基於此,張藥師建議可利用黃耆、防己等中藥,利水健胃,改善水腫症狀。減肥第二招:解油脂!現代人的飲食西化,吃進過多的油與甜食,使體內代謝失調形成肥胖體質,這種情形就叫做「油膩停聚」,尤其腹部最容易有此狀況,造就了我們常看見小腹婆、大腹翁,若不改善還會連帶引起三高。張長生藥師表示,油脂停聚者,是因為未消化的脂肪會積於腹部,導致小腹凸出,必須用強化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方式,使脂肪分解,油脂容易排出。而中藥中的郁李仁、白术可改善腸道環境,分解體內過多脂肪,排出腸道油脂,提高腸胃蠕動能力。減肥第三招:排宿便!宿便堆積是因為氣虛而以致腸道傳導無力引起,則宜用補強患者氣力、強健腸胃機能、加速腸道蠕動及排空效果、潤滑腸道及糞便之治療方式;而上述的郁李仁也有改善便秘、宿便症狀,而氣血虛則可使用人參,達到補脾益氣。減肥第四招:高代謝!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又少運動,普遍代謝循環不好,容易有手腳冰冷、快速老化等症狀,面對此症狀,則可利用草藥的「寒熱溫涼」性質,讓藥材間彼此交互作用,故方「防己黃耆湯」皆以中藥材調製而成,對於代謝循環不良者可嘗試此中藥故方已改善體質。張長生藥師建議四大體質的肥胖者,可利用天然中藥材,如黃耆、防己、白朮、甘草等,其藥性溫和不刺激,對於水腫、體內油脂聚集、便秘、宿便及體內代謝狀況皆能有所改善,而肥胖者也不應有使用中藥,就不忌口,也不運動,要改善肥胖,能應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與均衡的飲食,減少對身體的負擔。 (本文來源/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取代BC肝!肥胖、酗酒成為新一代肝癌殺手

取代BC肝!肥胖、酗酒成為新一代肝癌殺手#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肝癌目前為居於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男性罹患肝癌死亡比例為女性2倍以上,且好發年齡介於45~65歲之間,據國健署統計,每年有近8000名男性罹患肝癌,平均少活13年!雖然B、C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原因,但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未來因病毒性肝炎所導致的肝癌恐會逐漸淡出,被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所取代之,成為下一波致病主因。脂肪肝盛行率高 飲食習慣改變為主因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簡榮南會長表示,近年來因飲食習慣的改變,吃進來的熱量遠比身體消耗的還多,進而堆積於肝臟,一旦發炎就可能會導致肝臟腫脹,甚至造成肝細胞纖維化,嚴重時還會出現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情況,以目前來說,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有26~34%,遠高於B、C型肝炎,且男性罹患脂肪肝的人數約為女性的2倍,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除了男性須多要多留意外,全國肥胖盛行率最高的台東、花蓮、雲林、高雄、彰化前五大縣市的民眾也要當心,因為有研究發現非病毒性肝炎相關危險因子具有地理顯著性,所以,建議民眾應落實每餐七分飽,多吃蔬菜水果,養成運動等好習慣,以免脂肪肝找上門。台東、花蓮 酒精性肝炎風險高至於酒精性肝炎,台灣肝癌醫學會王鍾貴理事長表示,因酒精及其有毒代謝物乙醛對肝臟造成直接影響,進而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長期攝取酒精,極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癌,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男性平均喝酒率比女性高26個百分點,尤其是宜蘭、花蓮、台東的偏山地區,因此,建議民眾,男生每天乙醇的攝取量不得超過60克,女性則為30克,以防酒精性肝炎纏身。

OL暴肥20公斤 也把子宮肌瘤養大了!

OL暴肥20公斤 也把子宮肌瘤養大了!#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3歲上班族女性,4年前身高156公分,體重59公斤,BMI值屬正常範圍,當時子宮平滑肌瘤約為4公分,除了平時經血量稍多、偶而腰痠,無其他不適症狀。但1年前因工作壓力大,養成吃消夜的壞習慣,腰圍約86公分,健檢發現體重已達82公斤,BMI為33.7,子宮平滑肌瘤長大約為9公分,隨著肌瘤長大,月經的經血量比以前更多,除了腰痠外,頻尿也時常困擾著她。子宮肌瘤增生2大幫兇:肥胖、脂肪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說,影響子宮肌瘤長大的因素多,但是肥胖與脂肪因為太容易被忽略,由於體脂肪可以儲存女性荷爾蒙,而子宮肌纖維是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因為鬆軟的脂肪會産生過量的雌激素刺激肌瘤生長,肥胖患者如果罹患子宮肌瘤,最重要的就是先減重,這樣肌瘤長大的機會將會大大減少,再藉由針灸、中藥調理以及日常生活的作息調整去改變子宮環境,以消除子宮肌瘤所帶來的不適症狀。避免寒性食物、蛋類周宗翰醫師表示,要靠減重治療以及預防子宮肌瘤,最重要的是提高基礎代謝率以及溫暖子宮,所以大量的水果、沙拉等較寒性的食物應該避免在夜間食用,以避免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使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變差,久則體內濕氣聚成痰飲,子宮會變得越來越寒冷,易造成水腫型的肥胖以刺激肌瘤的生長。周宗翰建議,女性減肥可在經期後7天開始,持續1周即可。他並提醒,如果經期過後未及補充血液和營養,可能導致「氣血逆流」,反而加重婦科病情。而在減重期間可吃富含纖維質的糙米,燕麥及根莖類的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未精緻的澱粉當作主食。飲食限制只有蛋類少吃,動物性荷爾蒙在蛋類含量較高,會直接經由腸道的荷爾蒙接受器吸收,刺激子宮肌瘤成長,而山藥與黃豆也易刺激子宮肌瘤的增生,故要更小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