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糖尿病控制不好,小心眼睛失明!根據統計,去年(101年)全台糖尿病患約176萬人,比前一年成長6%,一年增加約10萬名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視網膜病變,失明風險為一般人25倍。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杜思德指出,台灣失明的民眾中,有3成是糖尿病引起,主因就在於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併發症。一名46歲婦人,因為賣麵包,生活幾乎天天都以麵包裹腹,連吃幾年下來,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高達75公斤,不過,日前體重卻急速下降異常倦怠,被送至急診,確診為糖尿病,合併視網膜出血。杜思德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被確診時,約有兩成視網膜已產生病變,血管產生病變,引起血液滲出,就會造成黃斑部水腫,組織缺血缺氧,且罹病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一經確診,就應立即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且黃斑部水腫等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就醫確診,視力幾乎都已發生不可逆的影響。

視網膜病變機率高 糖尿病患注意視力變化

視網膜病變機率高 糖尿病患注意視力變化#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台灣中老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台灣有許多的糖尿病患經常都要到眼睛模糊到幾乎看不見的地步才會就醫,而這個時候很可能都已經發展到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是玻璃體出血了,即使藉由手術也只能幫病患恢復一部分的視力而已。澎湖縣衛生所將於週六為民眾做眼底鏡檢查,呼籲患者重視視力健康。澎湖縣西嶼衛生所呂明穎醫師表示,不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患10年左右眼睛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中風或早發性老花等。糖尿病患可別等到視力出問題,才看眼科醫師!建議患者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才能將糖尿病對視力的影響降至最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現代人失明的可怕病源,為了避免延誤就醫造成的傷害,西嶼衛生所將於2月23日(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聘請眼科醫師朱書瑋於衛生所替糖尿病患者做眼底鏡檢查,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胸痛、胸悶忍不得!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胸痛、胸悶忍不得!#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林老先生,突然覺得胸悶、胸痛,但不想麻煩當醫師的兒媳,因此一直忍耐,直到身體真的受不了才告知兒媳,緊急送大醫院急診室,因為有延誤治療時機,一度發生心律不整情況,經電擊才救回一命。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建榮表示,林老先生本身是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因早晚溫差大,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發現後立即送至心導管室進行手術,雖然救回一命,卻因為一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心臟部分肌肉受損,手術完進加護病房後發生心律不整現象,當場使用電擊近20次,經四天病情才穩定,目前林老先生的定期回門診追蹤。張建榮表示,心肌梗塞會發生胸痛、胸悶、呼吸不順、發汗、虛弱等症狀,甚至導致休克昏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更要注意,發現身體不適時要主動求助送醫;心肌梗塞發生時最怕產生心律不整現象,因為易造成猝死送命。張建榮呼籲,心肌梗塞通常發生的又快又急,除了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國人也可以自己照顧心臟血管健康,要避免心肌梗塞發生,平常須遠離抽菸、喝酒、肥胖、睡眠不足等發病因子,也要多運動、避免油膩飲食,積極控制危險致命因子,才能避免猝死危機。(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過年狂歡不節制 慢性患者需注意!

過年狂歡不節制 慢性患者需注意!#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節期間老人家容易因勞累、情緒波動大以及飲食失衡等因素的影響,反而成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嘉義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醫師白惠文針對老年人在過年期間的保健,特別提出老年人春節保健注意事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一到過年過節往往控制不住,以為一兩次不要緊。但其實一旦發生時,要再調整回來就很困難,尤其是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若是突然停藥,往往會導致疾病的復發或惡化。因此,老年人每天的常用藥仍必須按時定量服用,切勿因節慶的疏忽而傷身。而年節歡樂的氣氛,難免會有喝酒的情形,少量的飲酒,可增添節日歡樂的氣氛。但因酒精不僅熱量高,且對肝臟及神經系統等皆有影響,甚至還會引起血壓的上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老人,最好不飲酒,更不可飲酒過量。另外,由於過年期間走春拜訪親友與忙碌的家務常使得身心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而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更應特別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年節時期常是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的意外,家中有老年人在走春出遊或拜訪親友時須特別注意防寒保暖;親朋好友相聚,老年人往往容易感情激動、情緒起伏大,易引起血壓升高而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等。飲食還是清淡為宜,以免導致消化不良、胃腸炎,有時甚至會引起血壓升高、血糖不穩定等情形的發生;此外,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散步健走,不過應注意時間不宜過早,最好等太陽出來了再進行。此外,嘉基感染科主任許國忠特別提醒,每年9月開始至隔年2月份,這段期間為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不論大人或是小孩,很容易因不注意就染上流行性感冒,加上今年過年放假9天,除了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出入公共場所時更要留意,以免感染各類型流行性感冒!過年期間,嘉義基督教醫院除了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外,今年從除夕到初3,除了除夕門診只有上午以外,從上午到夜間都有提供服務,大年初三上午門診恢復正常。

醫訊/認識糖尿病飲食及日常照護

醫訊/認識糖尿病飲食及日常照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台北慈濟醫院舉辦「認識糖尿病及日常照護」講座,邀請該單位陳芝嫻營養師主講,陳營養師將分享糖尿病正確營養知識及健康飲食方法。活動毋須報名,可自行前往。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糖尿病及日常照護時間:102年2月7日(四)下午15:10~16:00地點:台北慈濟醫院(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2樓第236診外後診區洽詢:02-66289779

預防慢性病 定期健檢好重要!

預防慢性病 定期健檢好重要!#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已超越全部人口數的7%,達到所謂的「高齡化」國家,也讓國人的死亡原因以「慢性疾病」為主,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來看,包括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三者都在其中,可見慢性疾病的預防是相當重要的。全民健康保險不只提供民眾基本的醫療照護,更積極地推行預防保健。目的就是讓民眾養成「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其中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服務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檢查項目,是參考歐美國家保險給付常規性健康檢查項目所訂定,不但是所需的基本健康檢查項目,同時也是初步的健康篩檢。成人預防保健確實有其必要性,因為40歲至50歲的成年人正值壯年期,身體如果沒有出現不適的狀況,通常很少會主動接受健康檢查。但是許多疾病在早期時是沒有症狀的,如果能藉由全民健保所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的健康檢查,就可以達到及早檢查出健康問題並得到及早治療的效果。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思豪呼籲,許多的慢性病除可藉由成人預防保健早期發現外,還可獲得很好的控制,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希望民眾能藉此了解成人預防保健的內容及重要性,並能定期至醫院為自己的健康加值。

醫訊/糖尿病防治最前線

醫訊/糖尿病防治最前線#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總醫院護理部特舉辦「認識糖尿病」衛教講座,由袁婉玲護理師主講,袁護師將介紹糖尿病防治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糖尿病時間:102年2月5日(二)上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醫院(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

預防心血管疾病 從生活習慣做起!

預防心血管疾病 從生活習慣做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冬天天氣不穩定,寒流、冷氣團時常報到,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方面等問題,而這類症狀,不發作沒事,一發作起來可是很危險,嚴重甚至會要人命!振興醫院外科部主任醫師張忠毅表示,造成心臟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可別以為平常身體好好的,沒什麼大礙,就以為不會突然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提醒民眾,平時要注意自身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要定期健康檢查,才是預防的好方法。一般來說,心血管疾病會有幾種狀況產生,最常聽到的就是冠動脈阻塞造成的心肌梗塞,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胸痛、發汗、暈眩、嘔吐,若是覺得心絞痛,全身有痠痛症狀,嚴重也會導致心肌梗塞;再來,大血管動脈瘤破裂也是狀況之一,張忠毅說,沒病也要開刀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瘤超過5公分、胸主動脈超過6公分時,若是不動刀,破裂的機率為25%,會造成死亡風險,而另一種為暫頸動脈,就是頸部的地方會摸到顆粒狀的東西,這會使頸部產生暫時缺血,有時候手會一下可以動一下又不能動,若出現這種情況也要開刀;血管阻塞會導致肢體痠痛、腫脹、跛足,嚴重可能要截肢,而這種狀況通常都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最後就是腦部產生的中風,這時候全身上下可能都會出現問題,因為腦部的代謝只用血糖,所以血糖一低就易造成腦受傷。張忠毅進一步指出,哪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其實很多原因都藏在我們的生活習慣裡。其中第一名影響之最為抽菸,菸對人體心臟的危害很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就有五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吸菸所導致,因此,張忠毅就說了,戒菸是第一步驟且非常重要。接著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還有肥胖等因素,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問題對身體都是很不健康的,但真的可以把握健康原則,做到的少之又少。由於食物太精緻、飲食習慣西化,大腸癌在國人死亡率中已排行第一名,台灣洗腎人口,更是居世界之冠。甜食、炸物等食物雖然美味,但可能是讓你致命的關鍵,很多人的肥胖症狀,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且可別以為外表看起來不胖,身體就沒問題,平常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張忠毅提醒民眾,肝臟、蛋黃、烏魚子、蟹卵等,這些都會使膽固醇過高,一般來說,每週不宜食用超過2-3個蛋黃,另外,甜食吃太多會造成三酸甘油脂上升,是一種存在血液中的脂質,會增加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建議可多吃秋刀魚、鮭魚、白鯧魚等來增加ω-3脂肪酸。還有痛風也是越來越年紀大的人有的困擾,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控制體重、多喝水,且蛋白質不能吃太多,會使造成痛風主因的普林含量太多,像黃豆就是很好的食物,但種子類的食品就別常碰,如黃豆芽、綠豆芽等,若是食欲不佳可適當補充含糖液體,避免身體組織分解而痛風。張忠毅特別提到了停經婦女,因為沒有荷爾蒙的保護作用,雌激素分泌減少,進而對心臟血管產生較大的威脅性,醫生就建議,多吃黃豆補充大豆異黃酮,每日食用1-2杯250ml的豆漿或是25g的黃豆,都是很好的選擇,若是補充荷爾蒙,小心罹患乳癌機率也會上升。張忠毅再次強調,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候,時間是最主要關鍵,有時候如果來得及,可能還可以救回一命,但是總不能每次都跟時間下賭注,所以有個健康的身體才不會治標不治本,控制好飲食、規律運動、減重,再來吃藥物食品,才能大大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