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老翁跌倒、健忘竟不是失智?醫揭「老年低血糖」共病多:嚴重恐腦死

老翁跌倒、健忘竟不是失智?醫揭「老年低血糖」共病多:嚴重恐腦死#糖尿病

日前,一名75歲老翁跟兒子一起來到診間,兒子表示爸爸最近比較奇怪,有時會忘記他是誰,半夜會比較激動甚至還會跌倒。老翁表示,7月時醫師改成晚餐前施打胰島素,而停藥之後情況就比較好,不清楚是否是因為藥物所造成的問題。對此,醫師表示其實這是「老年低血糖」作祟。

年輕化+平均壽命延長 糖尿病病齡長期化已成全台85萬中壯年糖友最大隱憂!

年輕化+平均壽命延長 糖尿病病齡長期化已成全台85萬中壯年糖友最大隱憂!#糖尿病

111年糖尿病就醫人數已突破256萬,且每三名患者就有一名未滿60歲!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指出,近年糖尿病患者年輕化的同時,因為平均壽命延長所致,罹病年數只增不減,將來可能得花上20、30年與糖尿病共處!糖尿病併發症多,其中心血管疾病、腎病變比例高,且發生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如何穩定控糖又做好共病管理成為一大關鍵! 每位糖尿病患者狀況不一,無法以同一標準或流程運用在不同患者上,也比較難準確預估患者的共病風險。為了促動各國跨界交流並為糖尿病患者做到量身打造的治療策略,國際專家組成CaReMe Alliance,在臺灣阿斯特捷利康的引薦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今年正式簽署MOU,攜手全台12間醫療機構加入。其中的iCaReMe Registry計畫同步展開收案與登錄工作,讓本土數據接軌國際資料庫,也讓台灣糖尿病照護經驗正式接軌世界! 年輕糖友控糖年數呈倍數增加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111年糖尿病就醫人數已高達256萬,相較於四年前僅225萬名患者,人數成長114%,其中竟有三成糖友未滿60歲!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說明,除了年輕化趨勢,隨著醫療進步,台灣平均壽命已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攀升至79.8歲,在患者提早發病又長壽的情況下,現在罹病年數可能翻倍,意味著要長期優質控糖以及預防共病的難度,也將大幅提升! 黃建寧理事長指出,糖尿病共病多,糖尿病患者在十年內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比常人多出3倍;同時,健保資料庫更顯示,台灣平均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衍生慢性腎臟病問題,且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隨著年齡越大,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併發症的盛行率就越高。如果能從早期做好共病預防,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搭配依醫師建議使用指引推薦藥物,患者即有機會長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與糖尿病和平共處數十年。 國際首度共建真實數據資料庫、打造因地制宜照護策略 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狀況不一樣,併發症出現順序、嚴重程度都可能有所不同,黃建寧理事長提到,所有的糖尿病患都需要評估心臟血管疾病及腎臟病風險,但因每個人的罹病原因、時間及風險皆不同,如果以同一標準或評估流程運用於所有患者,反而耗時、耗財、耗人力。因此,黃建寧理事長分享,如何為糖尿病患者訂定個別化控制目標,已是近年來台灣與國際間共同努力的方向。 糖尿病照護除了個別化、更要講求真實化,黃建寧理事長說明,過往在評估共病風險時多採用嚴格控制的全球臨床試驗數據做為分析依據,卻忽略了要因應不同地區或種族而有所變動,導致糖尿病照護很難因地制宜。因此,為了增進跨領域的合作及經驗交流,國外許多專家組成CaReMe Alliance,其中重要的項目包含iCaReMe Registry計畫,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合作,致力於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真實數據資料庫,讓參與各國可以彼此交流照護經驗,並打造符合各國特色的照護模式。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CaReMe Global Alliance簽署MOU、正式加入計畫 目前iCaReMe Registry計畫已涵蓋28個國家、超過490位醫護人員,以及逾3.2萬名患者的數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9月28日與CaReMe Global Alliance完成MOU簽約儀式,正式宣布加入計畫,黃建寧理事長指出,本次將攜手台灣12家醫療機構展開收案與登錄工作,並持續追蹤至2025年底,期望能收治千名以上個案,讓本土數據能夠成功進駐國際資料庫。 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以下簡稱臺灣AZ)表示,AZ向來以領先科學聞名,更長期深耕糖尿病治療領域,因應大數據世代到來,近年積極為台灣醫療產業導入許多創新數位解決方案,本次作為iCaReMe Registry計畫的合作夥伴,期望幫助更多患者以更科技的方式達到共病管理,不僅扮演好台灣與國際間的橋樑,也為台灣在糖尿病照護上盡一份心力!

糖尿病友適合做什麼運動?醫建議「3種組合」每週運動●●分鐘就好

糖尿病友適合做什麼運動?醫建議「3種組合」每週運動●●分鐘就好#糖尿病

運動對糖尿病有很多好處,不僅能促進胰島素發揮,還能幫助血糖控制。建議糖友先從自己做得到的運動開始,再慢慢加長、加量,若一下子強度太大,身體容易吃不消。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於《醫解糖尿病》一書中,分享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幫助糖友遠離致命威脅。以下為原書摘文:

減少「5%體重」就能預防高血壓!醫列「減肥標準」還能改善糖尿病

減少「5%體重」就能預防高血壓!醫列「減肥標準」還能改善糖尿病#糖尿病

肥胖絕對不只是有影響外觀,更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起健康體重者高出很多倍,因此做好體重管理很重要。家醫科醫師指出,減少5%體重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減少5~10%體重預防糖尿病;減少10~15%體重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

台灣水果超好吃,餐餐吃可以嗎?醫警告「1關鍵問題」大家都忽略了

台灣水果超好吃,餐餐吃可以嗎?醫警告「1關鍵問題」大家都忽略了#糖尿病

台灣享有水果王國的美譽,一年四季都可產出各種豐富的水果,水果富含高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加上價格也不貴,許多民眾喜愛在飯後吃點水果當點心。不過,由於近年來的市場喜愛,再加上改良技術,不少水果的甜度越來越高,果糖含量也會提高,一不小心就會容易吃下太多的糖跟熱量。

穩定代謝調控血糖 消渴症不找上身

穩定代謝調控血糖 消渴症不找上身#糖尿病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最近許多研究陸續指出,糖尿病可能也能列入長期新冠症候群其中之一,得過新冠肺炎的患者相比沒染疫過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相對較高,因此,確診過的患者要更加謹慎注意身體的變化。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表示糖尿病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作用異常,導致胰島素無法帶葡萄糖進入細胞儲存,使得葡萄糖在血液中累積過量,體內血糖值便會超過正常範圍。常見的自覺症狀包含「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量增多以及體重減少,若再加上隨機血糖值大於200mg/d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此外,臨床的抽血數值若發現糖化血色素大於等於6.5%,空腹8小時血糖大於126mg/dL,或是口服葡萄糖後2小時血糖大於200mg/dL,同樣也可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若是置之不理,病程持續惡化下去,則可能出現神經病變、眼睛病變、腎功能降低等不可逆的情況,因此,最好能在初期的時候及早發現治療。 上中下消先辨明 對症下藥更精準  黃帝內經的《素問.奇病論》中提到的「消渴」,和現今糖尿病十分類似,而消渴症所涵蓋的範圍更加廣泛,雖不能完全劃上等號,但可以做為臨床治療的方向參考。康涵菁醫師說明,消渴症的病因病機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虛,再加上飲食失節、情志不調或勞慾過度所導致,並可依影響到肺、胃、腎三個臟腑的情況,去分作上消、中消及下消,以利評估病位以及病情的走向。 若屬於上消,也就是肺熱津傷型的消渴,會以多飲為主,經常會覺口乾舌燥,飲水增多卻不解渴,治療上可以使用消渴方加減沙參、麥門冬去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中消則是屬胃熱熾盛型的消渴,以多食為主,經常會感到飢餓,吃很多東西體重卻沒有隨之上升,同時也容易便秘,此時則可以使用玉女煎加減方,有助於清胃瀉火,養陰生津;下消則是腎陰虧虛型的消渴,以多尿為主,還可能伴隨尿濁、腰膝痠軟,形體瘦弱等症狀,臨床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有助於滋陰固腎。 要注意的是,許多下消是由上消和中消發展而成,類似於糖尿病的後期,患者的體質中的氣陰虧虛的程度以及是否久病出現瘀象,也需一併考量處理。 飲食地雷要避開 食療穴位助控糖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無論是糖尿病前中後期的患者,飲食的控制都要相當注意,建議可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以及像是苦瓜、冬瓜、山藥、薏仁等清熱生津的食材。避開高糖分、高脂肪及精緻澱粉,同時也要小心加工食品例如香腸、丸子、火鍋料等物。 此外,進食的順序也很重要,建議可先吃高纖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再吃全穀雜糧類,不僅可讓血糖不會波動太大,也比較能夠有飽足感。同時,也要維持規律的運動與作息,才能夠從根本去調整。吳宛容中醫師推薦一道簡單的中醫食療,供糖尿病的病人參考食用。 枸杞炒苦瓜 材料:枸杞10-15克、苦瓜一小條 做法:將枸杞和苦瓜洗淨,苦瓜剖開去籽並切片,放入沸水中焯燙一分鐘撈起淨泡冷水,如此可去除苦味同時保留脆嫩口感。將苦瓜放入油鍋中炒到個人喜歡的軟硬度後,加入枸杞以及適量的鹽一同拌炒便可起鍋。 苦瓜味苦性寒,可治熱病煩渴,枸杞味甘性平,可滋補肝腎之陰,兩者搭配起來滋陰清熱的效果頗佳。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苦瓜中含有可促進醣類分解,輔助降低血糖,而枸杞則是含有枸杞多糖,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 除了飲食以外,吳宛容中醫師提供民眾下列幾個保健穴位,透過每日自行按壓,不僅可以減緩消渴的症狀,也能夠幫助血糖的穩定 承漿穴:下唇下方正中凹陷處 功效:承漿是任脈的穴位,按壓此穴可減緩糖尿病患者煩渴的症狀 內庭穴:足背第二三指間,交界處往上凹陷處。 功效: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按壓此穴可瀉胃熱,減緩胃陰的損耗,並控制食慾,減少飢餓感。 內庭穴:足背第二三指間,交界處往上凹陷處。 功效: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按壓此穴可瀉胃熱,減緩胃陰的損耗,並控制食慾,減少飢餓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