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長期濫用藥物 當心腎臟重度萎縮

長期濫用藥物 當心腎臟重度萎縮#洗腎

慢性腎臟病的預防與治療,已是全球醫界關心課題。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對於如何避免併發腎臟疾病資訊不足,加上國人有自行購藥、使用不明成份偏方或減肥藥習慣,致使國人腎臟病、腎功能不全發生率已經超越美、日,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預估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國人目前約有220萬人,需長期仰賴透析(洗腎)治療的患者也已達4萬多人。台灣腎臟醫學會於3/8日愛腎日表示,全球慢性腎臟病好發率為10%~12%,台灣為11.9%,也就是說,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主要原因為人口老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盛行率高,以及痛風、腎絲球炎等,用藥習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腎臟內科主任夏清智指出,坊間部分成藥具有腎毒性,長期服用可能造成慢性腎炎,有病患因長期濫用成藥,造成雙側腎臟重度萎縮,必須終身洗腎。夏清智說,國內止痛藥每年花費新台幣30億元,其中,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將增加兩倍慢性腎臟病風險;年長者、心血管疾病、腎功能障礙及使用利尿劑的病人風險更高。他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與中期並沒有明顯症狀,有警覺的患者不到1成,也就是說,有9成以上患者完全不知情。慢性腎臟病對腎臟傷害無法恢復,大部分患者症狀出現時,很有可能面臨終身洗腎命運。為提昇民眾腎臟保健觀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於96年3月開始,每星期二及星期四配合門診時段,開設慢性腎臟疾病衛教門診,推廣不相信偏方、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任意增減藥物劑量等,傷害腎臟且造成全身性症狀的不良觀念,教導腎臟病預防與治療並定期追蹤的重要性,和執行慢性腎臟疾病全面且階段性分期照護,以及介紹將進入透析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能及早做好準備減少病患痛苦,期待能改變透析患者不斷快速增加的現況與減少耗費龐大醫療費用,亦希望民眾能重視腎臟病,並且每年至少要有一次腎功能檢查,而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或腎功能已知有異常者,更應定期到腎臟專科門診追蹤。夏清智提醒民眾,能夠避免腎臟功能受損,定期體檢、早期發現腎臟疾病、尋求正規治療、遵循醫囑、以積極態度面對事實的挑戰,應是治癒或阻緩腎功能惡化最佳方法,尿毒症患者能夠接受適當透析或腎臟移植,維持無異於正常人的生活品質。

血漿置換術在神經內科的多重應用

血漿置換術在神經內科的多重應用#洗腎

血漿置換術的原理最主要就是將血漿中有害於人體的抗體用透析的方式濾出,再額外補充新鮮血漿進去人體。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在腎臟內科、洗腎室及呼吸加護病房護理同仁的協助下,已成功完成院內第一例慢性去髓鞘性神經病變患者的血漿置換術,患者在完成療程後已順利康復出院。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劉議謙醫師表示,血漿置換術真正施行時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其中之一就是血漿交換(plasma exchange),另一種是雙重透析法(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血漿置換術在醫學的多種領域都有很廣泛的應用空間,無論是風濕免疫科、血液腫瘤科或神經內科甚至重症治療都有經証實與可靠的療效。在神經內科方面,血漿置換術主要應用在與免疫有關的神經病變與神經-肌肉聯合處的病變。以下劉議謙醫師舉兩種常見的應用說明:一、急性去髓鞘性神經病變:此類患者一開始的症狀以腳麻、手麻或手腳輕微無力為主,這些症狀會很快的往身體近端延伸,讓患者在一到兩星期內就會全身癱瘓無力,在此同時也會有很高比例的病人會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現象,若沒有及時施行血漿置換術,患者則幾乎不可避免的會呼吸衰竭。以往在沒有血漿置換術的年代,此類患者大多在三到四個星期後會達到病情的頂點,然後再經過二到三個星期才會逐漸好轉。血漿置換術大幅改變了這個疾病的病程,讓患者及早開始復健,大為減低日後殘障或其他後遺症的可能性。目前血漿置換術已經成為這類疾病的首選與必須的治療。二、重症肌無力危症:重症肌無力最為人所知的症狀在於「眼皮下垂與午後的全身無力症狀」,此類疾病的病理機轉在於自體免疫的抗體攻擊突觸後的乙醯膽鹼接受體,使神經訊息無法正確傳到肌肉而造成症狀。在全身型的重症肌無力患者,如果因為感冒、身體其他的感染、合併其他內科疾病的情況下,就可能會進一步的造成呼吸肌的無力,此時病人一開始會有吸不到氣的感覺,接著就會出現喘的現象。劉議謙醫師指出,此時如果再不緊急安排血漿置換與插管治療,則二氧化碳會很快的在身體中堆積,病人也會開始出現意識恍惚或甚至昏迷的情況。血漿置換術在重症肌無力的治療佔有非常重要也無法取代的角色,年輕的肌無力患者如果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做胸腺切除,為了避免在手術後出現肌無力危症,往往也需要同時安排血漿置換術,年長的患者在一開始給予類固醇治療時有時也會有暫時性的惡化,此時也需要血漿置換術隨侍在旁。血漿置換術除了上述兩個較危險的疾病外,在其他如多發性硬化症、慢性去髓鞘性神經病變、其他自體免疫病變造成的中樞神經病變等也佔有非常重要的治療角色,可說是神經內科用來對付相關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長期酗酒易導致魏尼克腦病

長期酗酒易導致魏尼克腦病#洗腎

所謂魏尼克腦病(Wernicke-Korsakoff syndrome)是指因營養不良(Acquired thiamine deficiency,後天性維生素B1缺乏)造成腦病變表現。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柯麗櫻醫師指出,臨床上會有神智不清、眼動障礙、眼振及厲害的搖晃,造成此疾病致病機轉就是維他命B1缺乏,最常見在酒精濫用的病人當中,此外洗腎透析的病人、AIDS、化療、胃整形手術者也容易產生,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身體厲害的壓力如外傷、感染等均有可能會加重該病症,但並非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即會造成魏尼克腦病。由於現代飲食多元化,平時只要均衡攝取營養素,是不會因喝汽水將體內維他命B1消耗,造成魏尼克腦病。

洗腎行動照護系統 降低病患不適感

洗腎行動照護系統 降低病患不適感#洗腎

台灣透析病患的盛行率是世界第二,超過九成患者都選擇使用血液透析,即一般人所說的洗腎。大部分的病人每週都得洗腎三次、每次四小時,來把身上堆積的毒素和水分排除。而在洗腎過程中常因水分的移除造成病患的不舒服,所以對於病人洗腎前和洗腎後體重的測量,需要做到「斤斤計較」的地步。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腎臟科楊忠煒醫師表示,若病患在測量體重的過程中產生誤差,即會造成病人不舒服。在「病人安全」的最高前提下,新竹醫院血液透析中心於97年4月起,由資訊室自行開發「血液透析行動照護系統」,期望這套系統的使用,增加腎友在洗腎過程的安全度,並降低工作錯誤、減化醫師及護理人員作業流程,提高腎友的滿意度。楊忠煒醫師指出,有別於其它醫院發給腎友識別證做為報到的方法,新竹醫院的「血液透析行動照護系統」是採取結合健保卡的方式,利用健保卡做為系統連線的工具,避免腎友多卡的不便。即當腎友到院時,將健保卡插入與系統連線的體重機,量測後的體重直接傳輸至資料庫,以避免人為的錯誤。該系統提供e化排程,供護理人員快速查詢腎友的排床情況、區分腎友的來源(屬於門診、病房或急診病人);同時,腎友洗腎的過程以顏色區分,例如黑色表示未報到,綠色表示透析中,藍色表示己完成透析,方便護理人員掌控腎友的透析情況。另外,腎友可經由網頁查詢未來二個月內的洗腎時間及日期,如需更改洗腎時間,平日可透過電話及假日可透過e-mail做更改。此系統也結合了e化行動車,醫師在查房時,就可透過e化行動車及時開立醫囑,腎友洗腎結束前藥即送至手上,讓腎友感到便捷及貼心;另可查詢腎友歷次洗腎情況、檢驗檢查報告、注意事項提醒、歷次用藥情況等等;腎友有時會因不知所用藥物為何,無法正確的告訴醫師,e化行動車結合了藥品查詢系統,醫師與腎友可透過藥品查詢系統所顯示的藥品圖形、名稱、大小,了解所用藥品種類,提升用藥安全。另外,該系統也結合的醫院的影像傳輸系統(PACS),可以及時觀看到腎友所做的影像檢查。張景年院長指出,目前該系統朝向第二期的計劃進行,目標為透析儀器輸出資料的整合。資料將涵蓋病患在洗腎當中所有的狀況,例如血壓心跳變化、脫水模式、導電度改變等等。透過自動化傳輸,可降低護理人員資料書。

免費腎結石篩檢 20%受檢者尿液檢查異常

免費腎結石篩檢 20%受檢者尿液檢查異常#洗腎

毒奶風暴襲捲全台,造成全台人心徨徨,深恐吃了毒奶而不自知,而造成對身體的危害。羅東博愛醫院為解除民眾對自身健康的疑慮,全面為宜蘭縣縣民進行腎結石篩檢。篩檢內容分為尿液、腎臟超音波與理學檢查,共有近2,000名的民眾參與此次的篩檢活動,其中兒童的部分佔了約總篩檢量的一半。在尿液檢查方面,在近2,000名的受檢者中,約有20%受檢者出現尿液檢查異常的問題;也有10%的受檢者出現腎臟超音波檢查異常的情況。在本次腎結石免費篩檢活動中,遇一名女童,當時由祖母帶到博愛醫院來接受免費腎結石檢查,尿液與腎臟超音波檢查都無異狀,但小兒科醫師林榆森發現女童臉色蒼白,皮膚有多處瘀青,且看起來不像是自發性出血,因此為女童安排抽血檢查。隔天抽血檢驗報告出爐,證實女童罹患血癌,因為立即安排接受化療。此外,一名長期在運動後就出現血尿的患者,趁著此次免費篩檢的機會,至羅東博愛醫院進行檢查。經泌尿科主任張世琦醫師檢查後發現,該病患膀胱內有一個約2公分的腫瘤,所幸及早發現,經膀胱鏡手術刮除腫瘤後,證實為第一期(早期)膀胱癌。目前患者已恢復健康,並接受定期追蹤治療。針對此次篩檢異常的結果中,約有20%(近400人)尿液檢查出現異常的情況,其中最常見的是泌尿道感染;其次為尿潛血與尿蛋白;另外也有10%(近200人)的受檢者出現腎臟超音波檢查異常,最常見的是腎臟囊腫、腎結石與腎水腫的問題。張世琦醫師特別叮嚀尿液檢查出現潛血反應的病患,無論是肉眼可見的血尿,或是經儀器檢驗後發現的潛血反應,千萬別以為多喝點水,問題就可以得到疏解。尿液潛血有可能是癌症腫瘤早期的警訊,面對這樣的問題,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張世琦醫師同時也提醒民眾,無論那一項檢查出現異常,都應該回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免小病不醫成大病,造成腎臟、膀胱等泌尿系統功能受影響;更甚者,可能會造成洗腎或危害性命等不可挽回的遺憾。因此,面對此次篩檢異常的檢驗報告,民眾千萬不能等閒視之。

中西醫聯手!治療心腎臟衰竭 藥物、飲食加運動

中西醫聯手!治療心腎臟衰竭 藥物、飲食加運動#洗腎

一位70多歲10年以上高血壓、糖尿病史患者,約八年前發現腎功能不全及蛋白尿,兩年前因心律過緩、心臟衰竭及腎臟衰竭兩度入住加護病房,經建議中西醫結合運動處方、藥物與飲食後,兩年來均達到良好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鍾炫光說,糖尿病在21世紀裡,可以稱得上是國際流行病,每個地方都在盛行,尤其在新興國家。糖尿病病人會產生心臟衰竭、心肌病變、高血壓及腎臟病等問題,每年有許多人因糖尿病腎病變所造成末期腎病而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此類病患約佔新透析病患三分之一以上。鍾炫光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包括:無法平躺易呼吸困難,只能採坐姿;會咳出泡沬血絲痰;易焦慮不安及躁動;食慾不振、噁心及脹滿感;下肢水腫及肺水腫。心臟衰竭診斷依據包括臨床症狀、胸部X光、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一般對於防止心臟衰竭發生,首先要防止復發,解決辦法有以下幾點:(1)應控制血壓和服用阿斯匹靈及利尿劑;(2)禁止吸煙、減輕體重及運動;(3)禁止喝酒。有些因重度水腫對利尿劑無效的嚴重心臟衰竭患者,必須依靠血液透析把多餘水份排除。這些末期腎病患者為維持其生命,必須風雨無阻每週二至三次,至透析單位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如果能有效延緩心臟及腎臟惡化,患者將可免於每週二至三次洗腎痛苦且可改善病人生活品質。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針對此心腎衰竭患者,設計了藥物、飲食及簡易運動計劃,成功改善糖尿病、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和水腫,患者兩年來皆不用再住院,且免於洗腎困擾。鍾炫光主任表示‧藥物計劃包括糖尿病藥物、降血壓藥物、心臟衰竭藥物、護腎藥物及利尿劑‧飲食計劃包括低蛋白質、低磷、低鉀、低鹽及適當的卡路里。 ‧運動計劃包括簡易雙拳尾互擊運動、立式扶牆挺身運動。 1. 簡易雙拳尾互擊運動‧全身放鬆、雙手握拳、兩手分開比肩寬半倍、與肩同高、肩略上舉、肩胛骨略為靠近。‧雙拳略用力向兩乳中心線前30-40公分處,拳尾互擊即可。從中醫經絡理論,拳尾內側屬手少陰心經所行經,當雙拳尾互擊時可刺激心經所循行路徑:「起於心中→出下腋→至肘→抵掌中→入小指之內」。而運動上可收縮(下位)胸大肌及前鋸肌,可改善局部胸部循環,即心肺循環。2. 立式扶牆挺身運動‧全身放鬆站立,腳尖離牆約20-30公分;雙掌舉起與肩同高比肩寬半倍,平貼牆壁。‧胸部向牆壁靠、頭向一側轉略向上看即可。從中醫經絡理論,立式扶牆挺身可刺激肺俞(膀胱經;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而可改善肺部功能,肺屬金,金生水,水屬腎,可改善腎臟循環,而可利尿。而運動上可收縮(中位)斜方肌,大菱形肌等,可改善上肺部循環,即肺循環。鍾炫光強調,糖尿病心腎衰竭病患治療計劃應包含藥物、飲食及運動三者併用。應該就能有效改善腎功能、減輕蛋白尿,將可延緩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時程。除此之外,高血壓用藥減少、糖尿病完全不需要用藥、只須使用較少量利尿劑,可完全控制水腫,而且患者感覺症狀改善無不舒服感受。

洗腎病患的血管通路-動靜脈瘻管

洗腎病患的血管通路-動靜脈瘻管#洗腎

「動靜脈瘻管」是一種將動脈及靜脈血管吻合的手術,主要適用於洗腎(血液透析)的病人。手術時會找出一條動脈與其鄰近的靜脈做吻合(常選擇橈動脈及頭臂靜脈),使靜脈血流變多並使血管膨脹,以方便行血液透析。當靜脈過於細小時則使用人工血管來替代。為何要做動靜脈瘻管呢?為恭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說,尿毒症之患者在接受長期之血液透析治療前,須先做此一手術以方便血液透析時扎針之用。由於血液透析須要長期且規則地進行,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個能夠重覆穿刺,而且血流量要夠大的血管途徑以供引血之用。動靜脈廔管手術也就是要利用外科手術來製造出這樣的血管通路以供「長期血液透析」之用。至於手術後的護理,李志賢醫師指出,手術後將患肢抬高,通常可以枕頭墊高且高於心臟位置,以防肢端腫脹。如有紅、腫、熱、痛、麻木感、出血、化膿時應趕快就醫。 此外,手術24小時後觀察傷口無滲血,可執行患肢握球運動,以增加瘻管彈性及血流量,執行頻率依耐受力無限制,每日可做數百回。李醫師提醒,傷口保持清潔乾燥為原則。沒有醫生囑咐時請勿熱敷。自體瘻管術後約4-6週,人工瘻管術後2-3週,經醫師評估血管功能良好可開始穿刺使用。禁止在做瘻管之手臂上抽血、靜脈注射及量血壓。李志賢醫師表示,病人平日的自我照護,可每日以手觸摸或以聽診器檢查瘻管是否通暢,有無明顯的沙沙流水聲或振觸感,若靜止無聲須立即就醫。此外,瘻管肢體勿穿著衣袖太緊的衣服,避免將瘻管部位包紮過緊影響血流。透析前宜以肥皂、清水清洗患肢保持皮膚清潔。

百戰百腎!「四不一沒有」的保腎之道

百戰百腎!「四不一沒有」的保腎之道#洗腎

腎臟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毒,人體的排毒功能一旦只剩下10%就必須洗腎,如此重要卻緘默的器官,民眾如何及早察覺病兆而及早治療呢?台東基督教醫院腎臟專科馬堅毅醫師表示,所謂的排毒,就是經由尿液排泄而達到(一)清除體內新陳代謝之有毒廢物,如尿酸、尿毒等。(二)進行體內環保,如管制納、鉀、磷及酸鹼值的穩定平衡;其次是造血,受損的腎臟易導致紅血球生成素分泌不足而貧血。另外,腎臟還具有活化維他命D3之機能(維他命D3是維持人體血液中鈣磷平衡的重要元素)。調整血壓之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也與腎臟息息相關,因此,高血壓與腎臟疾病常有密切關聯。馬醫師提醒,一旦發以下幾種狀況要特別注意:一、蛋白尿:一旦發現馬桶中的尿液經常或偶爾呈現泡沫狀,表示患者腎小球功能受損,導致蛋白質經由尿液流失。尿液檢驗是驗出腎病之早期癥兆的有效方式。二、水腫:眼睛或雙腳浮腫是腎病患者最常見的現象,然而,當患者出現水腫時,往往已罹病多時而不自知。三、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常併發高血壓,而高血壓本身又會惡化腎功能,二者之間形成極可怕之惡性循環。四、貧血:不好的腎臟會因造血功能受損而致貧血。另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精神不濟、失眠、頭暈目眩等病況;令人聞之色變的尿毒症,則併發反胃、食慾差、肺積水、走路喘氣、水腫等病癥。至於中醫或民間傳統所講的「腎虧」,與腎臟病並不相同,腎虧所指之男性性荷爾蒙分泌不足,與腎臟沒有關聯。馬醫師指出,種類繁多的腎臟疾病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腎臟本身的問題,如結石、腎絲球、腎炎;第二類由其他疾病所引發,如心臟病、糖尿病(由於腎臟是由數百萬個細微血管所組成,血糖控制不良之患者,因血管長期浸泡在高血糖中而逐漸硬化,引起腎功能變差)、高血壓、痛風、紅斑性狼瘡,皆可能引發腎臟病變。面對林林總總的腎臟疾病,民眾該如何顧腎保腎呢?馬醫師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概念。一、 不抽菸(尼古丁導致血管硬化及血管收縮,對腎臟極為不利);二、 不濫用藥物(勿服偏方,慎選中草藥);三、 不服抗生素(具消炎作用的抗生素非常傷腎)和止痛藥;四、 多喝水,不憋尿(尿在膀胱裡太久容易繁殖細菌,而細菌極可能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至於「一沒有」,則是沒有「鮪魚肚」。有效管控體重可減少腎臟負擔,因為人體吃下的大量食物(動物性蛋白質)所衍生之廢物──尿酸、尿氨素,皆由忙碌辛苦的腎臟負責排除。此外,馬醫師還呼籲民眾務必定期健康檢查,四十歲以上每三年做一次體檢,六十歲以上應每年做健康檢查。針對腎病患者的飲食,馬醫師的建議是:一、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肉類、牛奶、蛋都具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罹患腎疾者應把蛋白質攝取量減少為原攝取量之60%。二、少食用高鉀高磷飲食,坊間常見之高鉀食物有椰汁、木瓜汁、柳橙汁等,高磷食物則是動物內臟、可樂、沙士、瓜子及各種醃製類食品。避免服用楊桃汁,腎功能不佳者食用楊桃汁之後,導致昏迷或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總之,腎病患者之飲食應該嚴格遵從醫囑或營養師指示,切不可自作聰明而加速病症惡化。(本文文案擷取自宇宙光雜誌 2008 年四月號「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