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

僅6位心臟科醫師 屏基精實團隊成為南台「救心」指標

僅6位心臟科醫師 屏基精實團隊成為南台「救心」指標#心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幾年前,一位來自馬來西亞嚴重心絞痛的83歲病患,跨海來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她是屏基心臟外科醫師何俊豪的姨媽。何俊豪表示,自己姨媽在馬來西亞因為長期心絞痛問題,檢查發現一條血管鈣化阻塞相當嚴重。由於當地技術沒有台灣成熟加上費用昂貴,何俊豪把姨媽接來屏基進行最新冠狀動脈旋磨術治療,手術處理與後續狀態都相當穩定,也能自理生活。冠狀動脈旋磨術 大幅降低突發心臟病機率冠狀動脈旋磨術是屏基最新引進的心臟手術,透過血管內超音波與冠狀動脈旋磨術,棘手的心臟血管鈣化治療有更精密的作法。屏東基督教醫院醫療發展副院長吳榮州表示,屏基100位冠心病治療案例當中,就有1~3位必須研磨冠狀動脈的嚴重鈣化才能置入支架治療,若加上血管病變複雜,就需要做繞道手術;但不少病患往往因為恐懼而卻步,因此只能放任疾病惡化。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張雲德說明,血管內所形成的斑塊(或稱鈣化)有時相當棘手,透過冠狀動脈旋磨術每分鐘16~18萬轉速度能夠將血管中的斑塊,切割為比紅血球還小的細碎狀態,再以血管內超音波導引下,放置合適的冠狀動脈塗藥支架,能大幅降低血管再狹窄機率。冠狀動脈旋磨術以小傷口的方式處理心血管問題,術後的突發性心臟病機率也降低很多,病患也更快恢復正常生活。期望帶動南台心臟治療量能儘管屏基非醫學中心等級醫院,但民國88年毅然決然成立心導管團隊。多年運作下來在急診科、心臟內外科的資源整合、24小時待命之下,儘管團隊只有6名心臟科醫師,但合作讓力量變得更大。有急性心臟病個案,會透過在救護車上立即傳送心電圖搶時間判讀病症,以群組即時回覆並在到院前就開始處置,大幅降低心臟病死亡率。「現在屏東地區幾乎有一半的急診人數都是往屏基送。」吳榮州表示,最近5年,平均每年約800~1千人次在屏東進行心臟介入治療。屏基儼然成為當地的「救心指標」。屏東基督教醫院目前已是通過衛福部評定,具備急性冠心症重度級緊急救護能力、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在即時回報機制建立之後,緊急心導管介入治療時間更縮減至符合歐美先進國家的水準。吳榮州強調,未來更會持續優化軟硬體、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期望帶動南台醫療量能,為民眾帶來健康福祉。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氣溫驟降!年紀大及慢性病患者,應留意居家心血管健康。一位71歲男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在診所長期服藥,一年多前因突發性頭暈、心悸掛急診,十二導程心電圖顯示陣發性心房顫動,在藥物控制下很快回到正常竇性心律。另外在跟病人和家屬討論後,配合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減少腦中風風險,目前持續穩定追蹤治療。心房顫動是普遍但需要注意的心律不整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心房顫動」是指心跳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近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加劇,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亦隨高齡人口增長而越來越高,心房顫動的盛行率也明顯增加。蔣俊彥表示,心房顫動在心臟血管內科門診中,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會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甚至胸悶等症狀,常常發生在年紀大的病人。尤其本身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旦發生心房顫動,有時就會產生嚴重的肺水腫,甚至休克。腦中風無形殺手「8危險因子」分數評估心房顫動也是中風的無形殺手,許多心房顫動的病人因其症狀不明顯常忽視,其實容易導致心臟左心房左心耳的位置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隨著心臟搏動把血栓打到身體各處,就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血管栓塞的併發症。研究顯示,有2~3成的腦梗塞是因為心房顫動所引起,其血栓風險依病患本身共病多寡,恐有不同程度的中風危險。根據中風風險評估工具(CHA2DS2-VASc),以「8項危險因子」評估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風險。蔣俊彥解釋,分數越高,代表每年的中風風險越高。如果8項總分大於或等於2分,治療上則建議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心衰竭:1分 高血壓:1分 年紀超過75歲:2分 糖尿病:1分 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腦缺氧:2分 心肌梗塞或周邊血管動脈疾病:1分 年紀介於65到74歲:1分 女性:1分心房顫動的抗凝血藥物治療方法蔣俊彥進一步說明,由於心房顫動容易在心臟左心耳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栓塞,恐增加病人發生中風比例3~5倍,為病人身體及工作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使得心房顫動抗血栓,在臨床治療上格外重要。心房顫動最主要的藥物治療為抗凝血藥物,可以減少心臟血栓的形成,進而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發生,但近年來手術方面(如:冷凍電燒手術、迷宮手術和左心耳封堵術)來預防血栓也愈來越普遍,醫師須整體考慮病人身體狀況和出血風險,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過去用來預防血栓的維他命K抗凝血藥物,因出血風險高與食物或藥物上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干擾藥物濃度波動,成為使用該藥最主要的2項缺點。而近10年來,已有4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引進台灣,亦已於2012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除使用上較方便以外,出血副作用及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風險,也比傳統抗凝血藥物減少許多。蔣俊彥也補充,近日時序已進入深冬,氣溫明顯驟降,提醒民眾須留意自己的脈搏跳動,如心臟出現「小鹿亂跳、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由於心房顫動成因複雜,必須全面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充分討論及了解不同治療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

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心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醋對身體好,但真的問你好在哪,可能一時間也說不上來,不過沒關係,這篇文章會從頭跟你說起,醋是什麼,是怎麼做出來的,人吃這種食物能得到哪些健康的好出,都會簡單提到,當然,也會帶到醋的分類與定義,幫助你在挑選相關產品的時候,更能找到適合的種類。那麼,不免俗的,還是先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吧!醋的歷史醋這個食物的出現,八成跟酒一樣,是個意外;相傳西元5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偶然發現沒喝完的葡萄汁放久了,會變成葡萄酒,而且繼續放著不管會變酸,然後這個酸酸的液體還有防腐的作用。隨著時間的經過,西元前420年,古代希臘的醫生希波柯拉底用醋來管理傷口;西元前200年,漢尼拔用醋來溶解阻礙行軍的巨石;西元前50年,埃及艷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把珍珠溶解到醋裡一起飲用,好維持自己的美貌。接著,時空背景切換到10世紀,南宋的宋慈提倡用硫磺和醋洗手,避免在驗屍的時候受到感染。到了18世紀後期,根據美國醫療從業者的手稿,會用醋來治療浮腫、碰到毒藤、肚子痛之類的小病小痛。醋在這千年來的歲月裡,有著不同的面貌,而來到了現代,除了當作大家隨手可得的調味料,醋在保健的領域裡,也有相當多的應用。醋的字源「醋」在字典的解釋是用米、麥、高粱等發酵釀成,用來調味的酸味液體;醋的英文是 Vinegar,源自拉丁文「vinum(紅酒)」和「acer(酸)」組成的舊法文「vyn egre」,意思是酸掉的紅酒,英文寫作「vinegar」。而從不同語言的定義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各自文化裡,醋的來源其實不太一樣。醋的製作光就中英的定義,可以知道醋是從穀物跟紅酒來的產物,但事實上,醋可以從任何可發酵碳水化合物來源製作,包含蜜糖、蘋果、梨子、莓果、椰子、蜂蜜、楓糖、馬鈴薯、甜菜、高粱、燕麥、小麥草……等。醋的生產過程有2個關鍵步驟,首先是藉由酵母菌發酵食物裡的糖,轉換成酒精,接著由醋酸菌接手,將把酒精轉變成醋酸。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醋不是速釀,就是靜置法製成,而這些方法又可細分成4種。醋酸 ≠ 醋醋的化學組成與感官特性要看一開始用來發酵的原料而定。醋酸是醋裡面,可揮發的有機化合物,賦予酸味、辛辣感與苦味;不過要注意,醋酸並不等於「醋」,美國FDA也宣告稀釋醋酸不是醋,不可取代醋來加到食物。醋與醋酸不相等的原因在於,醋除了醋酸,還含有許多其他的成分,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多酚化合物(沒食子酸、兒茶素、咖啡酸…),以及非揮發性有機酸(例如檸檬酸、蘋果酸、乳酸、酒石酸等)。根據聯合國FAO的標準,醋是以澱粉、糖,或含糖與澱粉的農產品為原料,經酒精及醋酸發酵,生成一特定含量的醋酸,適合人類食用的一種液體;美國的定義則是酒精容易因發酵產生醋酸的產物,醋至少4%(w/v)醋酸,且酒精含量低於0.5%。當然,台灣也有相關的標準,經濟部有制定醋的國家標準,根據CNS14834「食用醋」的文件,台灣的醋分有釀造食醋、穀物醋、果實醋、其他釀造食醋、高酸度醋(含酒精醋)、調理食醋、合成醋,各自的定義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再展開下面隱藏的內容。喝醋有什麼好處呢?醋是很好的調味料,能讓料理增添不少的風味,光就這點就是很有意義的存在,只是它的用途可不只是這樣;因為,在最多科學研究支持的地中海飲食,醋也是重要的成員喔。已經有許多關於喝醋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研究,發現醋有減重、抗糖尿病、改善心血管問題、免疫調節、對抗癌症與微生物感染的潛力。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喝15ml的醋(約含750毫克的醋酸)能改善生活型態相關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還有肥胖,會有這些作用,很可能來自於醋含有醋酸和其他成分。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是影響許多台灣民眾的代謝疾病,因此,接下來將聚焦分享醋在心血管疾病與血糖控制的研究結果。心血管方面從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延伸出來的調查,發現每週吃5~6次淋上油醋沙拉的人,致命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明顯比幾乎不吃的人低,在這個階段可以知道α-亞麻酸和醋可能促成這個結果;另外,經常吃搭配蛋黃醬或其他奶油醬沙拉的人,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並沒有明顯的差異,這些醬能提供α-亞麻酸,與油醋的結果兩相比較後,我們可以知道,醋或許是發揮作用的元素。此外,研究發現醋酸不僅抑制肝臟膽固醇與脂肪酸的生成,也會促進脂肪的分解作用,也有研究建議每天喝,有助於增加HDL、降LDL與三酸甘油酯。血糖控制研究發現吃含50公克碳水化合物的白麵包,搭上淋上有20毫升白醋(醋酸濃度5%)的沙拉,能降低餐後的升糖反應超過30%。另外,也有安慰劑控制組試驗,讓健康人隨餐補充20公克的醋,也有延緩血糖上升的效果。日本有研究者添加醋或醃漬食物到白飯,例如壽司,能降低白米飯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從20到35%,該實驗找來健康空腹的人吃對照食物與試驗食物,每一種都有5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並用餐後2小時內的血糖反應曲線來評估GI值。對健康人有用,那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醋是否也有幫助控制血糖的效果呢?2004年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上,有一篇以有胰島素阻抗與第2型糖尿病的人為對象,調查吃醋能否改善參與者們的胰島素敏感度。結果發現吃醋能顯著改善胰島素阻抗者的餐後胰島素反應,以及降低餐後血糖;至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吃醋能稍微改善餐後胰島素的敏感度。另外也有研究發現,醋的醋酸濃度增加,抑制血糖上升的效果也會跟著提升。吃醋安全嗎?會引起骨質疏鬆症嗎?人類幾千年來,已經把醋作為調味料或是食品原料食用,因此基本上算是安全的1種食物,不過還是有少數報告指出,吃醋可能會有不良的反應,像是引起口咽發炎、食道與賁門損傷,但這真的很少見。還記得一開始提到埃及艷后把珍珠放到醋裡,溶解之後喝掉嗎? 因此也有人會擔心醋會不會溶解骨頭,因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答案是不會,如果跟富含鈣質的食物一起飲用醋,反而能增加鈣質吸收,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喔。(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

心臟衰竭9成沒警覺!醫:平時就應「觀心」這3大症狀

心臟衰竭9成沒警覺!醫:平時就應「觀心」這3大症狀#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曾為《哆啦A夢》、《小獅王》、《犬夜叉》等日本經典動畫主角配音的國寶級聲優太田淑子,日前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9歲高齡,令許多看著她配音的卡通長大的觀眾深感惋惜。心血管疾病好發於冬季天氣變化極端、氣溫忽冷忽熱之時,早晚溫差大會使血管收縮劇烈,嚴重甚至造成心肌梗塞、或誘發心臟衰竭惡化,提高死亡風險。根據2020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統計,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一年下來更累積超過2萬人,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心臟衰竭。9成患者忽略「心臟衰竭3症狀」恐致重症亡然而,因大部分民眾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的認知不足,常誤以為長輩出現「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高達9成患者無法提早警覺心臟衰竭徵兆;即使已確診為心臟衰竭,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在患者因心臟功能已有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累、喘、腫」為心臟衰竭常見的3大症狀:1. 累,身體疲倦,無特殊過量運動但容易無力疲勞。2. 喘,呼吸困難,平時走沒幾步路就開始氣喘吁吁,尤其晚上喘得更厲害且無法躺平。3. 腫,雙腳長時間或常常出現不明水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蔡適吉提醒民眾,若有以上症狀應立刻就醫,並盡快進行心臟檢查。目前心臟衰竭治療發展已十分進步,只要即早發現症狀、及時就醫積極治療並正確照護,疾病就可穩定控制。「觀心」自己與家人,及早治療可恢復心臟活力蔡適吉分享,曾有位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治療前,因以上症狀嚴重不得不住院,後來積極配合用藥指示、與專業的心臟衰竭團隊悉心照護後,不僅活動力變好,也恢復正常生活,更能與家人一同出門旅遊。因此呼籲民眾,若即早發現症狀、積極治療並穩定回診,有機會使疲憊無力的心臟恢復正常活力。蔡適吉進一步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冬季為入院的高峰期,更應隨時「觀」測「心」臟與身體的警訊,平時也需注意保暖及日常飲食控制、記錄每日身體數值,若想以食療進補,也應先諮詢醫師,避免傷身。若希望對心臟衰竭與相關疾病有進一步的瞭解,可至新光醫院心臟內科12/ 6(一)至12/17(五)「醫病同心 齊力護心」衛教展,了解相關知識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防範於未然,也能分享給身邊需要的親友。

拖越久越要命!二尖瓣逆流「●年內」6成恐心肺衰竭

拖越久越要命!二尖瓣逆流「●年內」6成恐心肺衰竭#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5歲曾女士曾患有高血壓病史,在一次剛吃完飯後忽然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頭昏目眩,緊急送往醫院急診救治。在急診室裡聽診時有心雜音,透過胸腔X光發現病患有嚴重肺水腫,且血中氧氣濃度不足,生命徵象相當不穩定。經醫師初步治療後,立即將病患轉送到加護病房,並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及呼吸器治療,以減緩呼吸衰竭。由於病患在利尿劑及強心劑等藥物治療後,肺水腫的狀況未獲得改善,甚至已將呼吸器的氧氣濃度調整至100%,生命徵象仍不穩定,需要使用高劑量的升壓劑,且心導管檢查也已排除是急性冠心症的可能。二尖瓣閉鎖不全危性命! 恐引發急性肺水腫、心衰竭羅東博愛醫院心血管主任外科賴韋良表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原來病患是腱索斷裂合併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導致急性肺水腫及急性心臟衰竭。為維持生命徵象穩定,心臟外科團隊協助放置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才暫時保住病患生命。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2個小葉瓣膜,主要功能是控制心臟血流的流向,當左心室收縮時,正常的二尖瓣前後葉會關閉緊貼,防止已經進入左心室的血液回流至左心房。若腱索斷裂使二尖瓣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造成心臟血液逆流,將導致呼吸困難、肺水腫、身體無力,甚至心衰竭等嚴重情形。賴韋良進一步解釋,腱索斷裂其實不常見,常見原因有長期心臟高壓彈性疲乏、老化、感染、心肌梗塞、外力撞擊等。若腱索斷裂造成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容易引發心肺衰竭,就需要手術治療。中重度二尖瓣逆流致死率年增5% 得靠體外循環維生根據國際文獻統計,二尖瓣逆流在輕到中度時,可能無明顯症狀;但當程度達到中重度以上,患者可能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就要當心!若未治療,每年會增加5%死亡率,且5年內,就有6成比例會發生心臟衰竭。賴韋良提醒,如果患有輕、中度二尖瓣閉鎖不全的病人,需要長期追蹤,配合藥物治療,並觀察惡化的情況,若症狀日益加重,就需要進行二尖瓣修補手術或二尖瓣置換手術。然而,心臟瓣膜手術時間通常長達數小時,心臟外科團隊需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藉以維持病患在術前及術後的心肺功能。在加護病房全力搶救下,包含順利移除病患身上的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病患終於在手術後第15天轉至普通病房,後續住院期間亦持續接受心肺復健運動、傷口照護等治療,並順利出院。

心律不整恐致腎臟中風!婦「腰子劇痛」驚為右腎血栓

心律不整恐致腎臟中風!婦「腰子劇痛」驚為右腎血栓#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常聽到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常造成腦中風、耳中風等病症,但你有聽過腎臟也會中風嗎?苗栗一位65歲陳姓婦人,因腰痛到多家醫院診所就診,皆被告知是腎結石,但服藥後仍未改善且有劇烈疼痛感,檢查後才發現婦人原本就有心律不整問題,導致右邊腎臟的血管阻塞,俗稱腎中風。腎中風發生僅1~2% 婦被誤診為腎結石大千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亞伸表示,腎結石是屬於阻塞性的疼痛,會造成腎臟痙攣,讓病人痛到全身冒冷汗;而腎中風是缺氧性的疼痛,會產生劇烈又有撕裂的疼痛感,但因為腎中風發生率只有1~2%,在臨床上不易診斷,因此仍需透過精密的檢查才能確認。吳亞伸進一步說明,腎臟有1條主要的腎動脈,再分成2條大血管及3條小血管,只要任一個地方被阻塞,血流進不去腎臟,就會造成缺氧現象而產生劇烈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族群患腎臟血栓風險高腎臟血管阻塞的原因有2個:1. 血栓阻塞,與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道理相同2. 在劇烈運動後造成血管內壁破損,也會造成阻塞。若是血栓阻塞,就需透過血管攝影及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而內壁破損只需透過血管攝影將內壁打開即可。腎中風一般好發於年長、長期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糖尿病族群等。此次病患是屬於本身有心律不整問題而導致血栓形成,因此也會協同心臟內科醫師共同診治,預防下次可能因血栓造成腎中風的現象。最後,吳亞伸提醒,當發生腎中風時,若能及早確診治療,病人的腎臟功能都能完全恢復正常、且無後遺症,因此建議民眾務必把握治療黃金時機,也能有效降低腎中風再次發生的風險。

拖越久越要命!二尖瓣逆流「●年內」6成恐心肺衰竭

拖越久越要命!二尖瓣逆流「●年內」6成恐心肺衰竭#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5歲曾女士曾患有高血壓病史,在一次剛吃完飯後忽然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頭昏目眩,緊急送往醫院急診救治。在急診室裡聽診時有心雜音,透過胸腔X光發現病患有嚴重肺水腫,且血中氧氣濃度不足,生命徵象相當不穩定。經醫師初步治療後,立即將病患轉送到加護病房,並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及呼吸器治療,以減緩呼吸衰竭。由於病患在利尿劑及強心劑等藥物治療後,肺水腫的狀況未獲得改善,甚至已將呼吸器的氧氣濃度調整至100%,生命徵象仍不穩定,需要使用高劑量的升壓劑,且心導管檢查也已排除是急性冠心症的可能。二尖瓣閉鎖不全危性命! 恐引發急性肺水腫、心衰竭羅東博愛醫院心血管主任外科賴韋良表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原來病患是腱索斷裂合併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導致急性肺水腫及急性心臟衰竭。為維持生命徵象穩定,心臟外科團隊協助放置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才暫時保住病患生命。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2個小葉瓣膜,主要功能是控制心臟血流的流向,當左心室收縮時,正常的二尖瓣前後葉會關閉緊貼,防止已經進入左心室的血液回流至左心房。若腱索斷裂使二尖瓣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造成心臟血液逆流,將導致呼吸困難、肺水腫、身體無力,甚至心衰竭等嚴重情形。賴韋良進一步解釋,腱索斷裂其實不常見,常見原因有長期心臟高壓彈性疲乏、老化、感染、心肌梗塞、外力撞擊等。若腱索斷裂造成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容易引發心肺衰竭,就需要手術治療。中重度二尖瓣逆流致死率年增5% 得靠體外循環維生根據國際文獻統計,二尖瓣逆流在輕到中度時,可能無明顯症狀;但當程度達到中重度以上,患者可能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就要當心!若未治療,每年會增加5%死亡率,且5年內,就有6成比例會發生心臟衰竭。賴韋良提醒,如果患有輕、中度二尖瓣閉鎖不全的病人,需要長期追蹤,配合藥物治療,並觀察惡化的情況,若症狀日益加重,就需要進行二尖瓣修補手術或二尖瓣置換手術。然而,心臟瓣膜手術時間通常長達數小時,心臟外科團隊需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藉以維持病患在術前及術後的心肺功能。在加護病房全力搶救下,包含順利移除病患身上的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病患終於在手術後第15天轉至普通病房,後續住院期間亦持續接受心肺復健運動、傷口照護等治療,並順利出院。

汗流太多加重心臟負擔 中醫傳授護心秘訣

汗流太多加重心臟負擔 中醫傳授護心秘訣#心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節氣進入夏至,代表進入炎熱的夏日,天氣逐漸轉熱,溫度節節升高,只要離開冷氣房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但流太多汗,小心可能引起「心氣虛」。中醫觀點「汗為心之液」,汗屬於心臟的液體,若是流太多汗,就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所以在炎炎夏日更是要注重養心。流汗散發「心之液」 補充水分就是補元氣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指出,在中醫理論中,心臟屬於五行中的火,火又屬熱,而夏天氣溫高又熱,兩熱之間相剋,流了過多的汗,就會過度消耗心氣,使心氣虛弱出現心跳快、喘、疲倦等心臟不舒服症狀,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因為天氣變熱,血管也較冬天寒冷時舒張,陳中奎提醒,高血壓患者應注意血壓的變化,若是吃了控制血壓的藥物,血壓下降太快而引起低血壓頭暈,須盡速就診向心臟科醫師反應。「補充水分很重要!」陳中奎表示,天氣炎熱流汗也散發了水分也就是「心之液」,隨時補充水分也是補充元氣的一種方式,飲用溫的、常溫的水皆可,不建議飲用冰涼的水,以避免邪氣入侵,因為溫度升高,人體毛細孔打開,就容易讓邪氣進入人體,包含風邪、暑邪等,容易導致感冒或中暑。按壓位於手部的少府穴、尺澤穴降心火另外,不只要多補充水分、流汗時要盡速擦乾,若是天氣炎熱,盡量避免外出,不得已必須外出時,也要做好防曬措施,避免邪氣影響到身體;若是汗水流失過多,可以補充一些稀釋的電解質;戶外活動出現頭暈、想吐等症狀,應儘快找樹下或陰影處避暑,也不要因為炎熱而往冷氣房內衝,小心冷熱交替下引起中暑。如果汗流太多,心臟不舒服,按壓位於手握拳時小拇指尖處的「少府穴」來降心火或手軸內側的「尺澤穴」,若是疲倦感重,可以按摩膝蓋外側附近的「足三里穴」來補氣;另外,熱到想吃涼飲消暑,建議可在中午時分吃點西瓜,但不宜過多,或飲用蓮子薏仁湯、薏仁綠豆湯等,都是天熱降暑的好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