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猝死連環爆! 南市壯男握拳吐白沫身亡

猝死連環爆! 南市壯男握拳吐白沫身亡#猝死

南投信義鄉近日發生疑中毒猝死案件,死者死因目前都未明朗,12日又發生類似事件!台南市安平區一名43歲的甘姓男子,12日深夜突然口吐白沫、雙手握拳,猝死在家中沙發上。法醫決定近日解剖釐清死因。甘姓男子的太太向警方表示,丈夫身體很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紀錄,12日晚上原本坐在住處沙發上看電視,卻突然口吐白沫、身體抽搐,雙手緊握拳頭,緊急送醫仍不治。 檢察官率法醫相驗後,並未發現遺體外表有中毒現象,須解剖才能查證死因。此外,南投中毒死亡案情陷入膠著之際,疾管局在前幾次的採證檢體中發現一種關鍵的毒素,於是三度派員至現場擴大採證,費時兩小時將採集證物帶回化驗。根據檢方掌握的資訊,該毒素與家屬質疑的萄葡催芽劑關聯性不高。檢方指出,疾管局培菌找到的毒素,初步認為與家屬質疑的催芽劑關聯性不是很大,但對於各方的疑慮,檢方及衛生單位都會檢驗調查,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至於史姓男子因本身有其他疾病,不排除是病死,與前4人死因無關。

遲來正義!男路跑意外猝死 高院判壽險業敗訴要賠

遲來正義!男路跑意外猝死 高院判壽險業敗訴要賠#猝死

在銀行工作的諶姓男子擁有20年路跑經驗,但卻在參加09年馬拉松路跑活動時,不幸在抵達終點後猝死,家屬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1千萬意外險,壽險公司竟稱諶男故意挑戰體能極限,才引發心臟病導致心因性猝死,認為非意外死亡並拒賠1000萬元,雙方鬧上法院,對此,高院認為諶男是參加劇烈運動引發熱衰竭,且無心臟病史,因此判台壽敗訴須全數理賠。高院合議庭根據法醫鑑定報告,認為諶姓男子能跑完路跑,以體能狀況而言,猝死不像是心臟病引起,比較符合激烈運動後,造成體溫增高的併發症,諶男死亡屬突發事故,判決壽險敗訴。死者女兒說,「比較辛苦的是要等3年,保險公司才會核發理賠。」消基會抨擊指出,諶男沒心臟病史且有路跑習慣,怎知體能極限到哪?而面對判決結果,保險公司表示未收到判決書,不予回應,全案還能上訴。熟悉《保險法》的律師批說,保險公司拒賠,什麼理由都可提,訴訟解決不僅浪費司法資源,對受害人更是煎熬,很要不得。對家屬來說,打官司是爭一口氣,無法彌補親人離開的傷痛。

「睡止症」睡死人? 運動減重可保命

「睡止症」睡死人? 運動減重可保命#猝死

若有民眾在睡眠中暫停呼吸,就像真的「睡死」一般;日前一名45歲的女性就醫檢查時發現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簡稱睡止症),她平時睡覺鼾聲震天,甚至一夜暫停呼吸150次,也嚇壞枕邊人的睡眠品質,經醫師建議減重才減輕症狀。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有「猝死」的危機外,因長期的缺氧,容易導致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根據統計,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夢中猝死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3倍。醫生表示,體型肥胖的人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多體重過重者也有此困擾,嚴重者一個晚上暫停呼吸次數超過300次,平均不到2分鐘就停止一次呼吸,嚴重缺氧。該名45歲婦女病患經過為期4個月的減重課程,學習正確的營養觀念、配合飲食紀錄、參加運動課程,沒有使用任何藥物,體重從原本的72.8公斤,下降到60公斤,BMI值也從29.2下降到24,原本是個「泡芙」,幾乎半個人都是脂肪組成,經過減重課程,體脂肪從原本的40.4%下降到29%,睡眠呼吸中止症也獲得改善,從原本的中重度睡止症,變為輕度睡止症。醫生指出,欲改善睡止症,有以下幾種方法,包括減輕體重及規律的運動、避免夜間飲酒與使用鎮靜劑、用睡眠呼吸輔助器、以及手術治療。˙腸胃不適者 多數睡眠品質差˙淺談銀髮族的睡眠障礙

疲勞?過勞?如何傾聽身體的警訊

疲勞?過勞?如何傾聽身體的警訊#猝死

近幾年,台灣上班疑似過勞猝死的新聞事件頻傳, 使得越來越多人重視職場過勞議題。根據台灣市場調查公司波仕特日前發佈一項「台灣上班族工作、加班狀況」調查,發現台灣上班族的平均工作時數,每月平均約為180小時,其中更有超過30萬名的受雇者,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遠遠高於一周平均42工時的法定標準。事實上,相較於歐美,甚至日本,台灣的工時平均高於這些國家20~50%,台灣基本可以說是一個過度疲勞的社會。過勞致死的真相當人心惶惶,唯恐自己成為下一次新聞事件的主角時,康聯預防醫學副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雖然工時長是一個考量因素,但還必須視工作的性質及負荷量,甚或是短時間內是否承受巨大壓力來判斷該工作是否導致過勞。例如,醫師、科技業工程師、司機、廣告業者、媒體記者等,這些都是在工作上需要極大專注力,以致產生壓力,進而累積顯現出各種疲勞症狀。陳皇光醫師強調,一個人是否因為過勞而死在工作岡位上,往往不容易從表面上來界定其因果關係;並且,因為過勞而併發其他疾病致死,往往是在五年十年後才顯現出來。然而,所謂的過勞,往往是由之前累積的壓力或疲勞狀態,而衍生出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然後在瞬間造成中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而瞬間死亡。「過勞」的定義,除了發生時間點是關鍵因素之外,長短期工作負荷過重、工作的特殊壓力或在特殊環境下(高溫、低溫或噪音環境)工作時間過長,都會造成上述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瞬間爆發。然而,工作環境與性質僅是造成這些事故的外在原因,我們其實還需要注意的是發病者本身是否就有潛在的危險體質跟生活習慣,例如剛剛所提的三高疾病、肥胖、抽煙、酗酒、使用避孕藥及濫用提神飲料等。而,民眾需要知道的是「疲勞」不能與「過勞」畫上等號,如發高燒、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甚至情緒低落時,都會使人感到疲倦。但如何分辨「過勞」與「疲勞」的差異?陳醫師舉例說明,一般人平常工作五天,當偶爾因為工作量增多而超過六天,只要充分休息就可以馬上恢復體與精神;然而,如果在你休息後仍然感覺嚴重疲憊,就必須提高警覺了,這表示你的身體可能有腎病、肝病、特殊感染,甚至是腫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用過勞來解釋。因此,過勞其實潛在幾個重大問題:累積造成猝死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忽略自己本身的重大疾病(未經由健康檢查及早期疾病警訊)及過度勞累造成注意力及體力不能負荷而發生意外。陳醫師呼籲大家,如果察覺到身體疲勞狀態持續未獲得改善,應儘早尋求醫師諮詢,否則因為忙碌而忽略自己身體的健康,使長期潛在的重大問題突然在一天爆發,可能導致身體殘障或猝死這類令人遺憾的事。什麼樣的疲勞狀態提醒我們該看醫生了?陳皇光醫師指出:當你在充分休息後,疲勞狀況依然無法獲得改善的時候,可能是身體出現生理疾病或是情緒問題。發現工作負荷隨著增加,而休息後體力恢復的能力逐漸下降,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慢性疲乏」。陳皇光醫師解釋,原因是初期的壓力來臨時,我們的腎上腺會大量分泌皮質醇,使我們注意力集中、血糖、血壓及心跳快速上升來應付緊急狀況。但一再的壓力及長期工作,最後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的枯竭,所以產生了「腎上腺衰竭」導致嚴重的「慢性疲乏」及長期血糖、血壓及快速心跳帶來的危害。很多人經常會混淆疲倦與肝病之間的關係,陳醫師特別提出說明,肝臟嚴重發炎會導致嚴重疲倦,但是長期過勞並不會導致肝病,這是民眾經常倒果為因的結果。人們常聽到的「猛爆性肝炎」其實最常見的原因是A型、B型肝炎及藥物引起的肝炎,其中以B型肝炎帶原為最重要。而且多數人的肝病卻往往是因為下班後還忙著周旋應酬,暴飲暴食因為酒精跟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或者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根本跟過勞無關。由於過勞累積的壓力、最後引起血管堵塞、心臟病或中風等猝死事件,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醞釀與累積,這使得過勞死的認定更加困難。但與其擔心自己是否為過勞的高危險群,不如事前落實預防的功夫。用保健食品快速充電反而使血管堵塞?為了恢復身體疲勞的狀況,現在便利商店或藥妝店架上可以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包括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各種提神飲料等,彷彿每個人自己都可以成為藥師一般。陳醫師表示,這些食品的成分,多含有咖啡因、維他命或胺基酸,確實能在短時間內消除疲勞,然而,身體卻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腎上腺一再受到刺激,並且因為體力獲得及時復原、工時加長,而使得血壓、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最後造成體內血管堵塞、破裂或導致心律不整情形更形嚴重。此外,過勞伴隨壓力的問題經常被忽略,例如胃潰瘍、慢性腹瀉、甲狀腺機能異常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因此,陳醫師建議,大家不要對補品存在過分的迷思,只要把這些補品當作日常生活飲食不均衡而補充的養分即可。最後,陳皇光醫師給您以下建議:尊重上下班的時間,把工作與休息切割開來,獲得充分的休息。適度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或快走,能為身體補充氧氣,減緩疲勞狀態。平時注意「血壓、血脂、血糖」,或安排定期健康檢查,把個人容易引起猝死的危險因子先抓出來,就能透過事先預防的功課而避免慢性疾病或猝死。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猝死

據上月媒體報導,新竹縣東元醫院34歲男護士,於開車途中身體不適猝死駕駛座,坐在身旁的女友立刻打119,並為男友做CPR,再送往醫院急救,可惜最後仍救不回一條年輕生命。在法醫相驗遺體後,確認死亡原因可能與死者身材較肥胖、心室顫動有關。心臟科醫師說,去年至今發生多起職場過勞死事件,亦可能為心因性猝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解釋,「心因性猝死」是指在沒有其他明顯原因下,因心臟血管系統問題,突然意識喪失並在一小時內非預期性的死亡。統計上,三份之二的非外傷性猝死(Sudden non-traumatic death)是心因性的。林中行指出,心因性猝死約八成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大部分是因為2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中,75~80%的心律一開始是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林中行說,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老化、男性、遺傳等。根據去年10月份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一篇關於男性心因性猝死的論文指出,抽菸長達十年以上,會增加心因性猝死症27%的風險。家族中有冠心症病史者,會增加62%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75%的風險。高血壓患者之收縮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會增加13%的風險。接受心肺功能體適能量檢測,每增加一個新陳代謝等值量(MET),會降低心因性猝死症22%的風險。林中行提醒民眾,平常如有容易喘氣、半夜需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所以需做好平時預防。林中行表示,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前述的危險因子,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戒菸、增加活動量、攝取少量酒精、減肥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控制危險因子、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是預防猝死的第一步。林中行提醒民眾,冠心症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因此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並避免抽菸,可有效減少心肌梗塞發生。在生活習慣上,抽菸及肥胖都會增加猝死機率,情緒上的壓力也與猝死發生有所關連。延伸閱讀「心因性猝死」: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56

臉部白斑症的痛 台灣首例黑色素自體移植治癒臉部患者

臉部白斑症的痛 台灣首例黑色素自體移植治癒臉部患者#猝死

白斑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光田綜合醫院發表國內首例透過「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治癒「臉部」白斑症的成功病例。主治的整形美容中心暨整形外科吳文宏主任表示,之前光田綜合醫院即透過這項先進的手術幫助多位白斑症患者成功消除身體上的白斑,而這次更成功完成難度更高的臉部、眼皮的手術,對於白斑症患者可說是一大福音。患者謝先生35歲,是一位來自高雄的白領上班族,大約是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開始長出白斑。如果長在別處可用衣服蓋住也就罷了,偏偏他是長在臉部包括眼皮、鼻子、臉頰等處,非常顯眼,不僅周圍的人誤以為是會傳染的皮膚病而保持距離,走在路上連陌生人都會頻頻投以注目禮。外型上的劇變讓原本五官俊帥自信十足的謝先生難以接受,變得不喜歡外出交際,他覺得自己就像「歌劇魅影」裡面的男主角,臉上戴著白色面具,遇到喜歡的女生也不敢直接追求,因此至今仍是單身一人。上個月,謝先生經由朋友介紹到光田醫院接受臉部「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術後28天膚色就完全恢復正常,讓他多年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天天對著鏡子微笑。吳文宏主任表示,「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是透過先進的顯微手術由患者健康處的皮膚移植黑色素細胞到臉部,讓患處膚色恢復正常,進而治癒白斑症。由於臉部皮膚較精細,加上治療範圍還包括最脆弱的眼皮,因此手術難度比較高,手術時間共計4個多小時,結果非常成功,由患者自體移植的黑色素細胞衛生上較無疑慮,且不會發生排斥、感染的問題,而顯微手術極為精密,也不會留下疤痕,僅需注意術後皮膚色差需要時間慢慢接近,約需三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因人而異,宜定期返院追蹤。目前這項手術的費用因治療位置、大小、難度有所不同,身體四肢部位約10~20萬不等,臉部則約12~24萬不等。未來這項手術可望能幫助更多臉部白斑症的患者,幫助他們走出歌劇魅影的痛,迎向美麗人生。延伸閱讀「白斑症小檔案」: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8405

正午過熱!心血管疾病者當心激烈運動造成猝死

正午過熱!心血管疾病者當心激烈運動造成猝死#猝死

近來夏季高溫悶熱,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於酷熱時分進行運動,以降低猝死意外風險。日前一位任職於國內某知名金融企業的高階主管,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但即因在某日中午氣溫正高的時候,進行激烈的球類運動,不幸猝死。 張佳發中醫學博士表示,在台灣夏季普遍炎熱,氣溫偏高,人體水份流失快,如果水分補充不足,體內水分減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液循環受阻,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猝死。此外,由於酷熱的天氣,人的情緒容易煩躁,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加重心血管的負荷,所以在夏季發生心血管疾病意外的機率大增。俗諺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疾病亦非一天即形成,長期被忽略的慢性疾病,如:三高、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以及過度的心理壓力,也是可能引起猝死的他因,故保健應從平日做起。適度的運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但過度劇烈運動時,卻往往易增加血栓形成因子,提高血栓形成的機率,反而可能誘發心因性猝死的危險。因此規劃「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是必要的。體適能教練劉乙珮也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較適合做的是耐力性運動,即通過提高人體代謝率、消耗熱能的運動方式,提高心肺輸送氧氣量、促進血液循環,讓血脂肪轉化為能量消耗,可增加好的膽固醇比例、瘦身減重。如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都屬於是耐力性運動。若在酷熱季節運動或走路時出現胸悶、胸痛、乏力等症狀時,更須提高警覺就醫診療,讓專業醫生幫助判斷,以免發生不幸的意外。張佳發中醫學博士並說明,「活絡楂菊飲」是相當適合夏季的心血管保健茶飲,其材料為:山楂、菊花、洛神花、丹參各適量,將上述4種原料以1000cc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具有消暑降火、活血通脈、降脂的保健效果,可降低血栓的形成率以及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新陳代謝症候群之族群日常生活保健。

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適度運動、健康飲食

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適度運動、健康飲食#猝死

近一、二十年來,由於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壽命延長,飲食文化改變,動輒大魚大肉,造成國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會大幅提高,醫院心臟內科門診中,每天都有大量病患接受治療與追蹤。衛生署統計每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相關疾病更是高居第三名,可見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奕仲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包括:性別年齡、抽菸與否、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症、是否有早發性家族心臟病史。另外,生活型態與生活壓力大小、是否有規律運動、是否體重過胖等等,也與其關係密切。常見症狀像是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等,甚是於肩頸痠痛、胸背疼痛、上臂發麻、上腹疼痛等也可能是其臨床表現,但仍然有相當數量病人在急性心臟病發前,並無任何症狀,值得格外小心。施奕仲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檢查,常見如靜式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或者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這些檢查間接地偵測出心肌缺氧現象之後,再進一步安排心導管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檢查是否有血管狹窄病兆,之後依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治療,如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塗藥支架置放…等,甚至是轉介心臟外科接受心臟繞道手術。在診斷工具上,這一兩年來,國內引進非侵入性多層列電腦斷層設備,可以精準探查心臟冠狀動脈健康情況,估計自身血管年齡,一些非典型胸痛與中高危險群無症狀病人,可以早期發現冠狀動脈血管問題,積極接受預防性處置,降低急性病發猝死風險,進而達到極高預防效益。X光電腦斷層輻射暴露問題,經醫師評估後,也都控制在安全且合理劑量內。至於哪些人適合接受64列心臟電腦斷層攝影呢?一、經心臟內科醫師評估屬不典型胸痛病人,卻又無法完全排除冠心症患者。二、具有危險因子而沒有胸痛的病人,經心臟科醫師評估屬於中度以上心血管風險族群。這裡所謂中度風險代表未來十年心臟病發風險大於10%以上者,即平均每年大於1%以上者。這樣的評估均可在心臟內科門診中完成。施奕仲最後強調,規律生活、適度運動、健康飲食,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不二法門。而積極控制好自身血壓、血糖、血脂,更是不可少的預防手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