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月經還沒來心情先暴躁? 當心「經前不悅症」作祟!

月經還沒來心情先暴躁? 當心「經前不悅症」作祟!#情緒

許多女性都有在月事來潮時情緒不穩定的經驗,但現在有更多人發現在月經來的前幾天情緒就已經開始變的不穩定,也比較暴躁、易怒。而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正坤說這種「經前不悅症」竟然是因為平時飲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所引起的,狀況嚴重的人甚至會因無法控制情緒進而影響到工作及人際關係!

大考情緒準備指南

大考情緒準備指南#情緒

大學指考即將於7月進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提醒考生及家長,大多數人認真面對壓力時,緊張情緒湧上心頭,伴隨輕微不安、心悸、亢奮或疲倦,偶而腹痛腹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反應,均是腎上腺素活化交感神經的自然現象。面對大考,緊張的身心感覺意味著考生正在積極面對問題,待考試結束後就能恢復。一般精神科醫師陳正哲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即將考試的人有所幫助。陳正哲指出,無論是幾個小時的測驗,或是之前數個月準備過程,考生若能在壓力下保持腦筋靈活,往往就是最佳表現。家長或考生,在考前保持平常生活作息,都是最重要課題。陳正哲教導以下放鬆練習方式:當你讀到這段時,請在今天找個舒適環境待幾分鐘,以最輕鬆休息姿勢坐著,緩慢感受自己的呼吸脈搏(有些人或許會借助肌肉放鬆訓練影片),接著回想自己過去幾個月準備考試時的最佳狀態,一個非常放鬆卻又同時全力以赴時刻,好好把這種感覺記住,然後帶著這種狀態去念書、考試。有些人或許適合另一種調整方式:每周習慣用一些時間做適度運動、聽音樂、看電影,或是專注讀一些非考試用書。請不要忽略這些讓自己維持正常學習步調方式,特別是當這些事情已經成功幫助你維持一段高強度學習狀態後,記得在考前繼續堅定保持自已節奏。陳正哲並請家長要時時回想,就像每個孩子剛出生時就有不同氣質,他們面對考試與人生壓力也有自己方式。在考前時刻,無論家長有多麼焦慮,要記得選擇考試的人是孩子(就算有些孩子當初曾爭執、抱怨或哀求,但他們最後仍願意報名並走進考場),家長考前最能做的是支持並欣賞孩子決定,或許是陪他們走進考場,出來後傾聽他們聲音。人生是一條持續延展的道路,即使是為了大考拼搏數月,放到一個人的生涯中,也只是校園生活一個短期歷程。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幾小時測驗中,考生被評核對教材學習能力以外,也希望考生在過程中認識自己處理壓力的長處與缺點、學會如何訂定目標、解決問題技巧,學習調節身心狀態,祝福各位有個順心如意的考季。

心情不好嗎? 去購物讓自己快樂吧!

心情不好嗎? 去購物讓自己快樂吧!#情緒

購物真的能讓人趕走壞情緒?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購物確實可讓人感覺更快樂;研究人員說,用購物來犒賞自己,對於提升與保持愉悅心情,具有不錯的效果,而且可帶走負面情緒。這項研究針對美國數百名購物者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人員並要求購物者用日記的方式寫下自己的購物習慣、情緒變化等,結果發現,那些表示去商店途中情緒正處低落的人,更可能衝動購物。接受調查的62%的人表示,曾購買東西讓自己高興,28%的人表示,曾將購物當作一種慶祝方式。研究人員指出,「購物療法」確實具有正面效果,可以提升情緒。此研究結果顯示,購物除了提升快樂度、有益心理健康之外,對販賣業者也有助益,業者可以不時的想出一些新花樣,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正向忘我」建立好情緒 專家:運動效果佳

「正向忘我」建立好情緒 專家:運動效果佳#情緒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量大且極具競爭感,因此很多人都有壓力過大問題,甚至因而導致身心疾病,因此如何健康處理壓力是重要課題。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曾心怡表示,「建立好情緒的習慣很重要,包括『正向忘我』、自我肯定等。」正向心理學中提出的一個「神馳」概念,就是指讓人進入忘我暢快的體驗,例如當全神貫注享受自己喜好的活動與嗜好,比如在運動中體驗快樂時刻時,便能將平日的壓力轉移。曾心怡說,建立好情緒的習慣中,「正向忘我」是一個重要方式,讓自己沉浸在一個嗜好中,其中運動有很不錯的效果,讓自己專注在運動當下,運動完有舒暢感,加上運動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產生愉悅感,可協助抵抗不開心、不愉快感。曾心怡表示,尤其政府積極提倡「運動333原則」,就是每週至少進行有氧運動3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至少達到130次/分以上,運動完後身心有舒暢感。她指出,民眾若感到壓力太大、覺得心情疲累,必須要有足夠休息(除了休息,有好友相伴更好),飲食要均衡攝取,加上自我肯定(比如今天自己讓座給老年人,感到很開心),且要有優質睡眠。

別在情緒泥沼中 惹得灰頭土臉

別在情緒泥沼中 惹得灰頭土臉#情緒

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社會服務課 劉倍卿社區護理師忙碌的護理工作,每天需面對許多突發狀況,在忙碌之下往往忘記臉上的笑容,或有些負面的情緒,造成病患對護理人員的不滿及不信任,調整自己當下的情緒,站在病人的立場傾聽病人的需求,發自內心的了解與體貼,往往是贏得對方信任的關鍵。換個角度想想,當自己是病人時,也希望自己是被受尊重且有妥善的醫療照顧。我們有時也會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情緒化是不好的,所以不願承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便壓抑心中的情緒,但壓抑的結果,卻往往得到反效果;不僅別人會認為你不近人情,甚至因情緒無適當的疏導,一旦如洪水爆發,就是各種疾病找上門的時候。也許有許多人,認為所謂的「EQ很高」,是擅於忍耐,遇見事情沒有脾氣、即使受到不公平待遇,也會一味忍氣吞聲;會面對他人不合請託時,卻不敢說不…,這些絕非真正的EQ高,情緒管理的重點,並不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濫好人,而是在合宜的界線中,轉化自我情緒,讓事情的結果不因情緒牽引而掉入泥沼。此外,我們不但要常常自我提醒別在情緒泥沼中惹的灰頭土臉;更要經常轉移心思,多觀看一些正面積極、充滿美好的人事物,擴大我們的視野;當我們的世界充滿美麗景象時,許多消極、負念、惱人的想法,自然會從我們心中一掃而散。說話本身是一種藝術,如果我們能常以正面的思考模式來說話,自然而然就能掌握這門藝術的訣竅,是自己與對方在情緒上的應對,不致出現火冒三丈、動輒得咎,這些難以收拾的局面。事實上,每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立刻反射出現的十之八九都是負面的情緒,但如果透過不斷的練習常讓自己的心境處在平靜安穩之中,調整自身的想法,久而久之,暴躁生氣、沮喪不安等負面情緒就不會成為我們的第一反應,如此一來,也就不容易受到情緒左右,反而知道如何在情緒泉池中悠游自得。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

我的孩子很怕生 原來是「分離焦慮症」作祟#情緒

阿芝(化名),女,七歲。因焦慮不安,不願與母親分離片刻一個月而來就診。一個月前雙親因家務事吵架,母親一氣之下到外祖母家住了一夜。此後阿芝總怕母親離開自己,以致上學,上課不專心,聽課時發呆。中午也要跑到其母工作處找她。問阿芝為何?說是「想媽媽,怕媽媽走了」。近一週來堅決不去學校,一步也不願離開母親。診查時醫師故意讓其母在診查室外等待阿芝,她呈現焦慮不安,在與醫師會談時數次跑到診查室外看母親還在不在。阿芝被診斷為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何志培醫師表示,所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是指兒童與其依附對象分離後感到過度焦慮。何志培說明,一般來講,6~9個月的嬰兒即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警覺並拒絕接近。當幼兒剛入托兒所、生病住院或交他人撫養,要與主要依附對象如母親分離時,部份幼兒表現為哭鬧,抓住親人不放,發脾氣,家人很難將他送到托兒所;勉強送去,常靜坐少語,不吃飯,不聽指令,不與他人交往,每日離家相當困難。這種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而產生的焦慮,稱為分離焦慮。多發生於幼兒早期,以3~5歲多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而自行緩解,一般不屬於病態。何志培解釋,兒童期分離焦慮症並不少見,DSM-IV報告患病率為4%。此症常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早期,常見5~16歲,平均發病年齡為7.5歲。賴斯報告患病率男女相似,也有報告女高於男。病因方面,學者包拜認為有兩類行為與焦慮情緒有關,即依附與逃避。依附乃出現在「聯絡成對」的成員彼此分離之時,逃避是患童與陌生事件突然相遇而產生。與依附對象分離是引起分離焦慮的直接原因。有研究顯示,嬰幼兒在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幾乎很少怯生;若在不熟悉的環境接觸陌生人,則半數以上的孩子怯生。面對陌生環境,逃避引起又一種導致焦慮的作用。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核心症狀,乃患童與主要依附人或家庭分離後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反應;何志培進一步解釋,分離焦慮往往經歷三個階段。最初表現為反抗、哭鬧、拒絕他人,表現極度痛苦;接下去情緒反應則為無助、冷漠、傷心、失望;最後患童似乎變得「正常」,對於依附對象的分離表現出漠然和無動於衷。何志培提醒父母,孩童通常直到拒絕上學或有身體不適如腹痛,才到醫院就診,且不同年齡表現形式亦有所不同。此症障礙總時期至少四週,初發病於18歲以前。在做出診斷之前,需要與一些情況做鑑別。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支持性心理治療:儘快幫助患童適應新環境。新環境的撫養人要向患童主要依附對象了解患童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性格、慣用詞彙及表達需要的特殊方式。行為治療:主要針對兒童的異常行為和內心矛盾衝突而進行。可採用系統性減敏感療法、情境再現和處理意外事件等方法。家族治療:可針對部分患童使用,因為家長的知識程度和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且父母的焦慮情緒和態度對孩子有暗示作用。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療法效果未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SSRIs類藥物療效肯定,被認為是治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首選藥物。延伸閱讀「兒童期分離焦慮症鑑別情況與疾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41

父母該怎麼做,小孩才不會覺得偏心

父母該怎麼做,小孩才不會覺得偏心#情緒

平日常會聽見家長大聲的斥責手足之間的爭吵,大部分家長的處理模式多半是要年長的讓年幼的或者是一視同仁通通有獎,以平息糾紛,其實不論是用那個方式,多半只能短暫的平息爭吵,可能沒有多久又再次發生,常會導致家長的疲憊與無力感,而家長的情緒又會造成小孩的不安與恐懼,反而又會引發下次的衝突,所以家長常會想要知道是否有更有效的處理方式。為恭醫院 兒童精神科主任   吳四維醫師表示,手足間的爭吵與其說是爭吵倒不如說是競爭,而爭的便是父母比較疼誰;其實手足之間的競爭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這種競爭常是由遊戲開始,年幼者聽年長者指揮與分配東西,覺得不公平便開始爭吵,之後達到彼此妥協,其中就包含有遊戲、社會化與價值觀的建立,對於任何學齡前兒童來說,那是一種必經且重要的過程。吳四維說明,爭吵是遊戲過程中常見的一種情況,當弟弟覺得為何哥哥有我沒有,或者本來是哥哥的卻被弟弟拿走,因此就容易產生羨慕與嫉妒的情感,如果向父母抱怨,無法得到公平的回應,可能就會以動作來爭奪;羨慕通常自出生後一個月開始就會出現,是對於自己沒有的東西的一種期待,這種現象在2-3歲之間就會開始出現,終其一生這樣的感覺不會消失,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修正想法與作法,也就是長大了。減少手足間爭吵有些技巧吳四維建議家長,不要怕他們爭吵,雖然當下會很煩,但儘可能先觀察與等待,不要立即介入或者回應,你讓你的小孩先「自行」處理,反而有助於建立其容忍、獨立與慷慨大方的特質;但是當衝突擴大已有肢體暴力或者危急安全之時,立即停止其暴力衝突是必須的,不一定要聽其爭辯或者判定誰對誰錯,告訴他們「暴力」方法不好,讓大家都不愉快,建議應以其他的方式解決;因為現實生活並沒有完全公平的處理方式,強行介入判斷是非,即使家長覺得再公平不過,但是一方總是覺得你比較偏袒另一方,所以「你與其說為了公平才這樣做,倒不如說我愛你們才這樣做」,因為通常小孩的競爭,常是看誰能獲得媽媽多一點的疼愛。吳四維提醒家長,若是覺得你的小孩仍完全無法管教,即使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千萬不要灰心,因為不是父母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只是方法還沒有找到,可以從書本上、網路或者朋友中試著找方法或答案,若經過六個月以上的努力,仍無法改善,建議可向兒童精神科醫師或者教育單位尋求協助。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8232

如發現兒童青少年精神狀況異常 該何時求助?

如發現兒童青少年精神狀況異常 該何時求助?#情緒

經歷重大創傷後,是否會罹患創傷壓力疾患,與先天氣質、後天環境、創傷事件前的身心狀態、先前的創傷經驗、以及該創傷事件的衝擊程度、創傷後的社會心理支持等因素有關。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黃蓉蓉醫師說明,創傷後壓力疾患通常會在創傷事件後三個月內出現,也可能在數月或延至數年後發作。若症狀持續一至三個月,屬於急性;持續達三個月或更長,則屬慢性;若在壓力事件至少六個月後才初次發生,屬延遲初發。這些時間點提醒我們觀察、留意兒童在創傷事件後的心理反應與行為表現,做好預防與介入工作。在適當的照護、支持下,大多數的創傷後壓力症狀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黃蓉蓉表示,但若出現下列三點情形,應將兒童轉介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接受醫療與諮商:1. 創傷後出現上述三類症候之若干症狀持續達一個月以上,未有明顯改善並已影響其學習、人際關係、生活自理等功能。2.症狀持續未超過一個月,但在兒童的認知、情緒、行為呈現嚴重異常,像是出現失去定向感、失去日常生活基本功能、傷害自己或他人、有自殺傾向、情緒過於激動、重複的行為無法停下來等。3.父母師長自覺無法接受孩子的情緒反應,或是自覺討厭孩子、諷刺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在照顧孩子時感到身心俱疲、需要求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