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南投醫院推癌症安寧療護 在家也安心

南投醫院推癌症安寧療護 在家也安心#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因應癌症的社區醫療照護與安寧療護需求,南投醫院於今年辦理「癌症安寧療護社區服務計畫」,推展南投地區癌症安寧療護社區服務,擴大有關癌症醫療與安寧療護服務層面,共同為南投縣境內社區民眾與癌症病人、家屬提供更完善及延續性的醫療服務。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表示,癌症除了造成病人身體的不適,在其社會心理及靈性方面亦有不小的衝擊,甚至影響整個家庭。而病人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除到醫院就診或住院治療,最後通常會回到家中休養。所以除了正規的癌症治療之外,如何在社、心、靈方面幫助病人與家屬也是癌症醫療重要一環,而目前推動的「癌症安寧療護社區服務計畫」,即是嘗試連結南投市社區醫療群的醫療服務或轉介,讓病人住家附近的熟悉診所能成為癌症病人與家屬的靠山,社區醫院亦能提供社區診所醫療資訊交流,讓專業醫師相互支援下,協助癌症病人與家屬調適罹癌後的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質及改善家庭關係。南投醫院林克成院長表示,該院自民國九十七年成立南投縣境內第一個癌症防治中心以來,持續推動癌症防治並協助南投縣民就近接受高品質癌症治療服務,當病人罹患無法治癒癌症時,醫院設置安寧共同照護團隊,讓重症病人可以放心選擇回到自己的家,或離家近的社區醫院醫療。

醫訊/癌症病友用藥安全知多少講座

醫訊/癌症病友用藥安全知多少講座#癌症

用藥安全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重視,甚至只是感冒,診所所開立的藥單上亦註明了適應症、警語、劑量、日期章等,也有越來越多民眾關心起自己所吃下的藥物為何,而不再只是盲目的使用藥物,癌症病友的化療藥物口服藥、標靶藥物等適應症、服用劑量、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癌症病友都不能掉以輕心,因此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在治療過程中提升對於藥物上的知識,邀請鄭吉元藥師主講『癌症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介紹』,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時  間:4/18(三)下午2:00~3:00地  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聯絡方式: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張文庠小姐(03)3281200轉3563、5176

勇敢治療抗癌 放射線照射治療知多少

勇敢治療抗癌 放射線照射治療知多少#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已經蟬聯國人死因第一名有超過二十年了。現在人人聞"癌"色變,都不想得到它。可是如果還是不幸得到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並且接受治療。目前癌症治療的主流是以西醫為主,其中包括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依照不同的癌症與不同的期別,這些治療方式可單獨使用或是合併使用,多數病患對放射線照射治療並不太熟悉,知道「電療」,但是對放射線照射治療的了解卻不是很正確,常常有許多疑問。阮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白立柱醫師解釋,所謂的放射線照射治療,是使用的是高能量 X 光,在照射當下是沒有感覺的。皮膚的反應因照射部位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頭頸部癌症,乳癌,與皮膚部位治療會有較強的反應。約在治療兩星期後慢慢發紅,會有癢,輕微刺痛的感覺。到了四~五個星期後,就有可能破皮。不過醫師會因不同的症狀給予藥物治療,在副作用變嚴重前就會介入。皮膚的反應在治療結束兩星期後會慢慢恢復。白立柱醫師也提到,一般人誤以為接受放射線照射治療會掉頭髮,其實如果是照射頭部,兩星期後會漸漸掉髮,在整個療程結束後也會慢慢再長出來。不過如果是照射身體其他部位,是不會掉頭髮的。也有病患詢問,我家裡有小孩,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回家會對其他人有影響嗎?其實是沒有影響的。一般放射線照射治療,病患在治療室接受照射治療,機械停止後,病患離開治療室身上不會殘留任何放射線;放射線照射治療室目前癌症治療不可缺的一環。如果不幸得到癌症,要勇敢面對與尋求正統醫療治療。

戰勝癌症的第一步 接受治療勇敢面對

戰勝癌症的第一步 接受治療勇敢面對#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帽子歌后鳳飛飛今年1月因肺癌在香港去世,享年60歲。她的丈夫及胞弟亦因肺癌在之前離開人世 。這在台灣社會又引起不少民眾真正重視這個健康議題。因癌症已連續29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而肺癌又在99年十大癌症死因居首。一名69歲男性,在100年11月因呼吸困難到門診求診,經檢查後發現為第四期肺腺癌,因癌細胞並未呈現上皮生長因子基因突變陽性,無法符合健保給付第一線標靶治療的條件,因此接受含鉑的化學治療,經過兩個療程,101年1月追蹤的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幾乎看不到擴散的癌細胞,最明顯的腫瘤也由3公分消退至不到1公分,最近不但因食慾增加而變胖,而且因呼吸困難的狀況已經獲獲得緩解,日常生活機能及品質更是大幅提昇。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胸腔內科謝為忠主任表示,被宣判罹患肺癌的病人,有四成會直接放棄治療,從此不再出現。還有四成病人無法忍受副作用,也放棄治療。 罹患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這個驚人的數據,擊倒了無數癌症病人的鬥志,渺茫的治癒機會,讓肺癌病人過度悲觀,「放棄」就像是死神佈下的另一個魔咒。大千肺癌治療團隊們希望藉由上述兩個肺癌病人成功抗癌的經歷,喚起所有肺癌病人面對病魔奮戰到底的決心與勇氣。

戒菸好處多多 可預防心臟疾病、癌症

戒菸好處多多 可預防心臟疾病、癌症#癌症

根據國內統計發現,國人所有死亡當中,16%的死亡是跟菸害相關,平均每半小時即有1位國人死於菸害。近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如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等之死亡,均與吸菸有關。目前戒菸已被證實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與癌症。戒菸1年,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減少一半;戒菸5年,中風機率甚至可降低至與不吸菸者一樣;戒菸10年,死於肺癌的風險降低一半;戒菸15年,得心臟病的風險降至與一般非吸菸者相同。 吸菸是唯一靠簡單方法就可以根治的慢性病,不必吃很多、很久的藥或做很多檢查,透過專業人員提供行為諮詢或藥物治療,就可有效戒除菸癮。與高血壓、糖尿病相比,戒菸同樣可預防心臟病、中風,且治療僅需用藥2-6個月,即可根治。國民健康局自91年9月開辦「門診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即是希望藉由醫療院所的門診戒菸服務,提供戒菸諮詢及藥物治療管道。去年全國共計有48,764人,合計128,420人次至戒菸門診尋求服務,針對這些個案,發現許多沒有持續下去而無法戒菸成功的個案常見原因,包括戒斷症狀、體重增加及憂鬱情緒等,另外藥費昂貴更是主要原因。因此衛生署自今年三月一日起,開始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除原先門診外,亦將住院與急診患者都納入戒菸治療的適用對象,戒菸用藥也比照一般健保用藥,每次民眾只需要給付最高兩百元的部分負擔,低收入戶全免。與先前比較每次就診可節省一千元左右,整個療程可省八千元以上。而配合衛生署計畫,奇美醫學中心增設戒菸門診,針對 18歲(含)以上之全民健康保險的對象,或平均1天吸10支菸(含)以上者,提供戒菸藥物治療服務。香菸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知致癌物超過70種以上,對健康有嚴重的危害。戒菸藥物所含的成分相對安全,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這些藥物,並定期回診接受治療,不僅保障個人用藥安全、降低戒菸時戒斷症狀的不適,更可有效增加戒菸成功率。

心、脾不生癌 原來是癌細胞「怕熱」

心、脾不生癌 原來是癌細胞「怕熱」#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人體從頭到腳都有得癌症的可能,唯獨沒聽過「心臟癌」和「脾臟癌」,癌症的產生與和體內的「寒涼」有關,而心臟與脾臟都處在體內溫度較高的地方,因此不會產生癌症。學者更指出日本因癌症的死亡人數急遽攀升,是因為「日本人的體溫年年下降」,許多流行病學相關文章也證實癌細胞其實「怕熱」。心臟24小時沒休息一直在工作,是發出熱量最多的器官。雖然人體臟重量大約只有全身體重的0.5%左右,但心臟所製造散發出的熱量,卻占了全身製造的「體熱」的11%,可見其溫度維持在體內高溫的狀態。脾臟位於胃部左後方,重約10公克,主要負責製造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白血球;另一功能則是儲存紅血球,所以是偏紅色、溫度較高的器官。與心臟、脾臟相反,容易致癌的器官如:胃、大腸、食道、子宮、卵巢、肺等所謂「管腔器官」,因為細胞長在外圍,內部也都是中空,整體而言都是屬於溫度較低的器官。雖然治療癌症的種種方法包括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必須好好照顧體內溫度較低的器官、避免造成器官的負擔,免受癌症所苦。(本文來源:治百病,就靠體溫!連癌症都是!,野人出版社)

20多年癌症始終高居十大死因首位

20多年癌症始終高居十大死因首位#癌症

二十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由資料推論,國人每四到五人辭世時,其中有一名之直接死亡原因就是癌症。不僅如此,台灣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攀升趨勢,有關癌症課題不容忽視。阮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許裕燦醫師表示,人體細胞的生長、分化、增生及凋亡,都是由細胞核染色體裡面的基因掌控的,細胞以其基因做為模板,合成蛋白質,來掌控細胞正常生理機能的運作。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發現了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這些基因的失調與癌症的形成有相當大的關係。致癌基因的活化,常來自突變,由這種突變的基因所製造出來的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和細胞訊息傳遞介子等,將有質或量的異常,再由這些促使細胞的生長分化等重要機能失調,而衍生成癌症。另一方面,抑癌基因的作用是修復受損的基因,如果基因毀損過甚,則抑癌基因將啟動細胞凋亡程式,使該細胞凋亡,這些機制的目的都在清除異常的基因,以減少細胞癌化的發生。由此可知,如果抑癌基因因突變而受損,將使細胞暴露於癌化的陰影中。這些形成癌病的過程,是經由基因多重變異,多重步驟,經過一段長時間的醞釀,疊積和衍生而成。如此說來,癌症其實就是一種基因的疾病,這些基因何以會受損,原因並不全然明瞭,但和致癌因素有關。可能致癌的因素癌症如何發生:下列諸項可能有關:(1) 物理因素:紫外線、放射線傷害,例如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2) 化學因素:苯、氯乙烯、黃麴毒素、石綿、煙草、醃製及煙燻的食物等。(3)病毒:B肝病毒之於肝癌,人類乳突狀瘤病毒之於子宮頸癌,EB病毒之於鼻咽癌及惡性淋巴瘤等等。另一個罹癌的因素是遺傳,癌症及遺傳之間強度關聯性的線索有:1.癌病家族史,尢其是兩個或以上的一等親罹患相同的癌病時。2.發病年齡偏低。3.病灶呈兩側分佈。4.具有多個不同原發癌瘤病灶。這些應警覺到和遺傳有關。近年來,癌症的診治,強調以病人為本的理念;不同的癌病,不同的病期,將有不同的治療策略,其內涵著重集合有關科別討論,配合病人需求,擬定治療計劃,做多科際整合治療。

切除腫瘤淋巴水腫 還致蜂窩性組織炎

切除腫瘤淋巴水腫 還致蜂窩性組織炎#癌症

所謂乳癌或子宮頸癌切除的術後淋巴水腫,是指因手術切除淋巴結或放射線治療造成組織纖維化,而導致淋巴回流的通道出現問題,淋巴液無法藉由淋巴系統回流至血液循環,造成高蛋白組織間液不正常堆積,引起上肢或下肢水腫。根據實證研究,移除超過20顆淋巴結合併放射線治療,會增加淋巴水腫的機率。(圖:上肢淋巴水腫)49歲的林女士無其他內科疾病史,2003年罹患子宮頸癌進行子宮、輸卵管全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手術,手術後使用放射線輔助治療,放射線治療結束半年後,右下肢開始出現淋巴水腫,因工作因素需長時間站立,右下肢易感腫脹疼痛不適,無法穿著一般長褲及鞋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還曾經感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三次,這段期間林女士陸續至其他醫院求治以及復健治療,但仍未見起色。2008年至他院手術治療,進行靜脈放置支架手術,術後並未改善右下肢淋巴水腫症狀。林女士長期飽受右下肢水腫困擾,2010年輾轉由其他醫師介紹,引介至林口長庚進行治療。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顯微重建外科黃嫆茹醫師說,林女士於2010年4月至顯微重建外科門診求治,術前淋巴結攝影評估顯示右下肢淋巴循環部分阻塞,於2010年8月9日進行手術,將右下頷含有2至4個淋巴結,長約10公分寬約4公分的皮瓣,移植至右足背上,經過將近10個小時的顯微血管手術,成功完成此項手術 。在手術4個月後,林女士傷口復原得相當好,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17%,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30%,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40%,追蹤1年4個月後,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61%,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85%,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53%。患者在術後4個月即有不錯效果,時間愈長,效果愈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