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三十輕熟女 妳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嗎?

三十輕熟女 妳子宮頸抹片檢查了嗎?#癌症

作者:趙灌中 醫師大部分的人都看過「六分鐘護一生」的廣告,但妳是否真的了解呢?數據顯示,子宮頸抹片對於防治女性子宮頸癌十分重要,尤其是針對年過三十的輕熟女,國民健康局更提供有免費的篩檢,身為輕熟女的妳千萬不要輕忽了自己的健康與權益。台灣區99%以上的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而在都會區又有七成以上的婦女曾經被乳突病毒的侵犯過,只是大多數的女性只要生活規律、健康狀況良好、免疫功能良好的情形下,兩年內90%左右的人有抵抗力自然地克服病毒而痊癒,或是也許病毒終生潛伏但並不發病。持續性的感染或是抵抗力較低造成惡化的狀況,就需要靠抹片來檢查發現。子宮頸癌的檢驗很特別,在子宮頸的細胞隨時可以取下來做抹片檢查,從癌前期到侵犯這之間大多數通常有8~10年時間,只要在這期間發現癌前病變,幾乎可以完全治癒,這也是為什麼要加強宣導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當然有少許例外是變化很快或是細胞惡性度高的,只要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可以救命,女性從開始有性接觸開始就該定期檢驗,對於年過30的輕熟女更是要主動去做檢驗。醫師也小心地提醒大家,許多民眾會諮詢子宮頸疫苗可否防治子宮頸癌,指的應該是大部分的子宮頸癌,但並非全部。疫苗主要是針對乳突病毒可以產生抗體,所以是預防致癌型乳突病毒所導致的子宮頸上皮癌(扁平細胞癌或稱為鱗狀細胞癌),理論上來說,當妳接種疫苗產生抗體後,受到病毒感染的機率就減低了。但另外少於百分之十的腺癌或是小細胞癌從其他部位轉移過來,這些就無法藉由疫苗來做防預。在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通通在增加,惟獨子宮頸癌慢慢下降,在衛生署尚未補助抹片之前,子宮頸癌其實是女性好發人數排名第一,這些都在在顯示了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性。子宮頸癌在沒出現任何症狀前,經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被發現,其治癒率愈接近100%。尤其年過30女性及在家族因素等等致癌危險性較高的人更應定期檢查。(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林欣怡)下述的三種女性,妳中了幾項呢?只有符合其中之一,就要開始定期抹片檢查囉!已經開始有性接觸。年紀超過30歲以上。家族成員中有子宮頸癌相關病史。以上「三種女性抹片檢查資訊」為:iCare醫療網 健康小叮嚀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癌症

作者:趙灌中 醫師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資料顯示,癌症近十年來一直是位於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唯有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是有最明顯的下降趨勢。隨著現代化生活環境的危險因子增加,以及錯誤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毎年罹患惡性腫瘤的人數不斷增加,雖然醫學在進步,卻無法有效降低其死亡人數。子宮頸癌死亡人數下降原因為何?其實民眾要能因此了解篩檢的重要性及多注意自己平日的身體狀況,就能對自己與身旁的人多一分健康的保障。早期的癌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台北榮總 副院長暨婦產科 趙灌中醫師表示,「定期的檢查是一個很好的早期發現癌病的方法,而最好不要等到症狀出現時才去求醫。」 一旦症狀的出現,則應該不要故意忽略了或採取拖延方法,希望能自然的痊癒,以女性婦科為例,不正常的婦科出血或異常分泌物增加,就應當立刻檢查;這些症狀也許只是良性的疾病並非癌症的徵兆,但是也惟有求診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千萬不要等到疼了再說,或是自行判斷聽信偏方。因為只有到了比較晚期的癌症才會出現疼痛等的現象,此時才開始治療,通常都會十分的漫長與困難。台灣子宮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從民國84年開始(全民健保起始年)衛生署補助抹片檢查,而有了明顯的變化,其中原位癌的發生率因抹片檢查,發現的人數也增加,但因為其屬癌前期,演變成侵犯性癌症約有8~10年時間,初期發現的治癒率接近100%,所以也可發現其死亡率從84年至今逐步下降。篩檢有其不可並免的誤差率,所以也建議大家要遵循醫師建議,定期檢查有效預防。(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林欣怡) 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尋求專業醫師,為自己及家人養成定期檢驗的習慣。健保局毎年免費4癌篩檢,符合資格者,應主動到醫療院所檢驗。毎個人平日都應多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症狀,若覺得有異,要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建議。平日多吸收健康訊息,養成良好的健康觀念,才能有效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上「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為:iCare醫療網 健康小叮嚀

醫訊/認識止痛藥 癌症用藥知多少

醫訊/認識止痛藥 癌症用藥知多少#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症症末期病患一般常見的身體症狀有,疼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軟弱、食慾不振、失眠、吞嚥困難、排尿困難、頭暈及意識不清等,許多人擔心若使用止痛藥會不會上癮,或是劑量需求量愈來愈多,其實止痛劑的使用在良好的規範下,是可以有效地減輕病患的痛苦。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在治療過程中提升對於藥物的知識與了解,如化療藥、口服藥、標靶藥等,林口長庚特別邀請藥劑部鄭吉元藥師主講「認識癌症止痛藥」,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參加。          講座時間:8/22(三)下午2:00~3:00講座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講座洽詢:(03)3281200轉3563、5132,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張小姐

不可掉以輕心!應定期與規律癌症篩檢

不可掉以輕心!應定期與規律癌症篩檢#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鼓勵醫院推動癌症篩檢,宜蘭縣衛生局特於今(101)年8月3日舉辦「癌症防治績優醫院頒獎暨經驗交流研討會」,表揚宜蘭縣多家醫院在建立院內癌症篩檢政策與管理方面優良,廣泛運用門診主動提示系統,包括前端掛號列出應執行篩檢項目,看診系統自動跳出醫師應執行檢查畫面,看診結束系統列出提示單,主動告知病人應定期接受癌症檢查等等,讓民眾接受篩檢機會滴水不漏,以此之綿密佈網,監守把關之敬業精神,使更多民眾因而受惠。宜蘭縣衛生局表示,根據本縣推動四大癌症篩檢統計資料顯示,99~100年針對無症狀健康民眾進行篩檢共計完成182,792人,其中發現癌前期病變有4,089人(大腸瘜肉1,533人、子宮頸癌前病變1,260人、口腔癌前病變1,296人),篩檢異常率為2.23%,經診斷確診為癌症個案有237人(大腸癌80人、子宮頸癌37人、乳癌83人、口腔癌37人),佔篩檢個案數之1.30‰ ,共計拯救4,326人生命。以衛生署四大癌症各分項統計分析得知,每24位50歲以上民眾,就有1位發現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每70位30歲以上接受篩檢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每128位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就有1位發現有口腔的癌前病變或口腔癌,每167位45歲以上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乳癌。因此衛生局呼籲,癌症雖是多因子演變形成的疾病,但可透過定期與規律篩檢,早期偵測。政府目前提供四項癌症篩檢均為免費,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醫訊/免費癌症篩檢 大家做伙來

醫訊/免費癌症篩檢 大家做伙來#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30年來持續蟬聯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據研究顯示,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地降癌症的死亡率。為維護本區居民身體健康以及方便上班族因工作因素而無法定期篩檢等限制,特別邀請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社區乳房攝影巡迴醫療車,辦理「全民篩檢,大家做伙來」活動,歡迎民眾踴躍接受癌症篩檢。臺南市新化區衛生所,辦理各項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內容含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已婚或有性經驗女性),由女性醫療人員採檢,並使用拋棄式採檢用具。乳房攝影(45~69歲,兩年一次),由女性醫療人員操作服務。糞便潛血檢查(50~69歲,兩年一次)男女皆可檢查。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兩年一次),符合受檢資格的民眾千萬別喪失自身的權益。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提醒您攜家帶眷前往檢查,當日受檢者請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活動時間:101年08月19日(星期日)早上8時~下午5時,活動地點:台南市新化區衛生所

醫訊/癌症患者也要營養均衡 才有體力抗癌!

醫訊/癌症患者也要營養均衡 才有體力抗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均衡營養是每個人都需注意的事情,癌症病友更是不例外,且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等常見的營養問題,,因此癌症病患必須要有足夠的營養,才能將身體狀況調整到較佳狀態。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因此亞東醫院特別邀請賴玉釧營養師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伴癌症病患度過這艱辛的過程。講座時間:8月10日(五) 上午10:00~11:00講座地點:亞東醫院舊大樓B1化療室講座洽詢:(02)7728-1229

醫訊/癌症手術傷氣血 中醫可調理

醫訊/癌症手術傷氣血 中醫可調理#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的治療(惡性腫瘤)應是綜合性的治療,對於西醫必要性的手術、放射或化學治療不可以排斥。因為手術可以祛除有形惡性細胞等毒邪,防止惡性細胞發展擴散,但在手術祛除癌瘤時,同時也會傷了人體氣血,因此可透過中藥來調理氣血。中醫藥對於西醫的放射化學治療有增強療效及減少毒性作用,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中醫在治療過程中能提供的協助及調理方式,林口長庚特別邀請中醫部針傷科張子瑜中醫師主講「腫瘤與養生」,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講座時間:8/6(一)下午2:00~3:00講座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3樓癌症資源中心講座洽詢:(03)3281200轉3563、5132 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張文庠小姐

癌症病友樂當園丁 從中發現生命之美

癌症病友樂當園丁 從中發現生命之美#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台南新樓醫院重視癌症病友的生活品質,為了讓病友在罹癌後生活不打折,可以積極治療並樂在生活,院方透過癌症防治中心舉辦多元、豐富的活動,除了提供病友學習及成長的機會,並建立支持網絡、增加凝聚力,引導病友在活動過程中可以肯定自我。新樓醫院癌症防治中心此次舉辦病友成長團體「我的小花園」,特別安排至台南神學院舉行,校園環境相當優美,也邀請到台南社區大學植栽課程講師李武昌擔任講師。本次的課程主要是與病友共同分享,幸福是可以藉由學習而來,藉著植物栽培可以體會生命茁壯所需要的努力與用心,由重返大自然參與植栽的活動,讓病友們從戶外活動中增強免疫力、增加氧氣的吸收,啟發靈性、轉化情緒、促進互動、注入希望等療效,幫助病友接受病體現況,活在當下。此外,李武昌老師更將平日園藝成果,以影片的方式呈顯出植物生命力的表現,希望透過影片勉勵病友,一顆種子的一生是如此的美好、有意義,猶如人們一樣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雖然是如此渺小但是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唯有把握當下,發揮自己所長,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李武昌老師表示,一顆種子從發芽、成長與大自然環境間的互動,說明學習打開心門接受美好的事物,才能發現內心的感動,並在生活中找尋生命的意義。每次植栽的過程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可以學習及創造的,在植栽的實作過程每個病友親自抓起土壤,再將種子播下、期待發芽,與大自然都有更貼近的接觸。台南新樓醫院表示,癌症防治中心將會陸續於9月及11月份舉辦相關病友成長團體「生活美感與彩妝造型」與「音樂賞析」,歡迎病友共同參與。圖:新樓醫院癌症防治中心舉辦病友成長團體「我的小花園」。(照片/新樓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