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治療副作用「白血球減少」 飲食對策報你知

癌症治療副作用「白血球減少」 飲食對策報你知#癌症

癌症病患因為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因此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口腔黏膜破皮等;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施淑梅表示,「白血球減少也是癌症病患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之一,因此飲食上的細節必須注意。」足夠的營養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如果缺乏營養,恐無法接受有力的醫學治療,比如開刀、放射性治療以及化療等;此外,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水果類、奶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油脂類、蛋豆魚肉類)以及適度活動,都可增加身體抵抗力。營養師施淑梅說,一般人體顆粒性白血球的正常範圍為2000-7000個/立方毫米,而白血球減少是癌症病患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之一,會因接受化療、放療或外科手術等,而導致體內白血球減少。施淑梅說,白血球減少的癌症病患必須注意一些飲食原則,除了攝取適當營養,還包括飲用煮沸過的水,避免生食,且水果要盡量削皮後食用。施淑梅強調,進餐剩下的食物應在2小時內冷藏,食用前必須要加熱,並儘快食用完;此外,製備食物前後或進餐前,要以肥皂與溫水洗淨雙手;分開砧板切菜、肉,使用後要徹底清潔與消毒;保存食物要注意,熱食維持溫度在60℃以上、冷食於4℃以下。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癌症

嘉義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冠群表示,一位60歲的蔡姓男子,兩年前受不明原因肺炎困擾,陸續住院治療,肺部切片確認是肺腺癌,原本生活需他人協助,經六次化療病情也未改善,因此改用口服標靶藥物,六個月後已能自行前往醫院看診。蔡姓男子剛發病時,左下肺葉反覆性發炎,肺部X光檢查,只能看出肺部有異狀,經切片化驗後,才確定是肺腺癌第三期末,林冠群醫師指出,首先對病患採用傳統的化療,經過六次治療,病情並沒有改善,因此報健保局核准後,改採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每天服用一顆。林冠群醫師強調,服標靶藥物三個月後,患者咳嗽、喘都有改善,血氧濃度達92~93%(正常值>90%),也不需再吸氧氣,六個月後已經能自己騎機車來看門診,不需要坐輪椅,X光片檢查發現肺部的癌細胞,正逐漸消失。林冠群醫師指出,針對肺癌第三期末及第四期局部晚期以及遠端轉移的病人,院方提供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營養諮詢及專責癌症個管師提供諮詢服務,針對病情惡化的病人,也設有安寧療護專區,提供患者完善的服務。抽菸為肺癌頭號禍首,據相關醫療研究,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肺癌的機會愈大,吸二手菸者得肺癌的危險也會增加30%。林冠群醫師表示,蔡姓患者應是長期吸菸才會得肺癌(抽菸超過40年),目前配合治療,不再抽菸。根據衛生署公布98年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是惡性腫瘤,其中肺癌占19.9%,位居癌症死亡因素的第一位,40歲以上民眾,最好一年接受一次X光片,若咳嗽超過三週,或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必須至胸腔科門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延伸閱讀「圖示說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718

癌症患者術後怎麼辦? 醫師:適度運動可助恢復體力

癌症患者術後怎麼辦? 醫師:適度運動可助恢復體力#癌症

根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指出,癌症病患在手術後,保持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量運動、保持心情開朗是非常重要。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李順龍10日表示,「癌症患者在手術之後稍做休息調養,鼓勵讓身體多活動,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國外癌症專家研究發現,運動有利於抵抗癌症,在醫生為病患做了康復的運動項目後,消除病人在做化療後所感到的疲勞與身體的不適。研究顯示,多運動、胃口好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也很低。國外癌症醫師在治療過程中,規定患者進行任何他們可以應付的運動,比如散步、以及簡單的伸展四肢;研究並證實,適度運動可以增加免疫能力、降低病情復發的機率,且醫學發現,做運動的結腸癌患者的死亡率,比不做運動的患者要低50%。 李順龍醫師表示,根據美國運動醫學的研究,癌症病患在歷經手術後,若都不做運動,只在床上休息,「體力以及心肺功能都會下降的很快,因此我們鼓勵病患在手術後,能力許可下要多運動。」李順龍建議,癌症病患在經過手術後,稍作幾天休息,可以出去散散步、每天基本30分鐘,「若想讓自身體力與心肺能力更增進,則可以向醫師請教,讓醫師為病患安排有氧運動課程。」根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表示,癌症病患在手術後,除了按照醫師指示的保健、多休息、飲食注意、多運動外,要切記定期追蹤檢查,觀察癌症有無復發,若自覺身體出現任何問題如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疼痛、等,則馬上回診,切勿延誤。

肥胖民眾罹患大腸癌機率 是體重正常者的1.6倍

肥胖民眾罹患大腸癌機率 是體重正常者的1.6倍#癌症

依衛生署97年癌症登記,大腸癌已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97年共有11,004人罹患大腸癌,其中9,571名大腸癌個案(約87%)是發生在50歲以後,亦即 50歲以上的國人,每天有26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150.1人,為50歲以下發生率的17倍。研究顯示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18~33%之大腸癌死亡率。由於糞便潛血檢查不僅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還可以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病變(瘜肉),經切除後可以避免進展為癌症,因此,為減少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危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惟至99年底,50~69歲民眾2年內曾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之比率僅22%,仍是偏低。每2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息肉,每23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國民健康局分析99年大腸癌篩檢資料顯示,99年有近100萬名50~69歲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其中陽性個案69,024人,截至4月底已有46,374人(約67%)接受進一步確診,共發現大腸癌1,979人,亦即每23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另,發現瘜肉20,381人,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瘜肉個案,這些個案只要切除瘜肉,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99年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仍有22,650人尚未接受進一步確診,推估其中約有12,300人可能已有瘜肉或大腸癌的存在,因此,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呼籲如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個案要儘早接受進一步確診,以免喪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此外,99年的大腸癌篩檢資料亦發現,約有49%的息肉和64%的大腸癌是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但位於盲腸或升結腸的息肉和大腸癌亦分別有20%和15%,故糞便潛血檢查異常的民眾,若只有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是不夠的,應接受全大腸鏡確診,以免漏失位於盲腸或升結腸的息肉和大腸癌。另,比較93~97年篩檢與癌症登記之大腸癌個案期別分布顯示,經由糞便潛血檢篩檢發現的大腸癌,0~1期個案所佔的比率遠高於癌症登記,由21%提高至42%,並大幅降低第4期個案所佔比率,由23%降至9%。顯示糞便潛血篩檢確實可早期發現大腸癌,而1期以下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8成以上。因此,邱局長淑媞呼籲篩檢可以早期發現沒有症狀的大腸癌,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沒有症狀,就心存僥倖不做篩檢,造成發現時已是大腸癌晚期,致5年存活率降至2成以下。端午佳節剛過,國人習慣吃粽子應景,由於粽子熱量高,邱署長文達提醒國人,吃過多的熱量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會使男性得到大腸癌的危險性增為1.6倍、女性增為1.2倍,因此,吃粽子要適量,並多吃高纖蔬菜,吃完了,也可以全家一起散步、運動,除可增進健康,還可培養家人感情,此外,也別忘了善用假期,陪同家人去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家人健康。延伸閱讀「大腸癌年齡別發生率圖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604

癌症病患補充營養品 魚油、高蛋白不可少

癌症病患補充營養品 魚油、高蛋白不可少#癌症

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是癌症病患常見的營養問題,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癌症病患必須要有足夠的營養,才能將身體狀況調整到較佳狀態。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欒家菁今天(8日)指出「除了平常飲食的攝取,補充營養品也很重要。」足夠的營養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如果缺乏營養,恐無法接受有力的醫學治療,比如開刀、放射性治療以及化療等,且會增加治療的合併症與感染機率,並會降低放射性治療、化療的治療效果。營養師欒家菁表示,病人在初診斷有癌症時,就要開始營養照護,充足的營養可以將病患的身體狀況調整到較佳狀態,而好的營養狀況也可以減輕病人在治療時所產生的副作用,且適切的營養也能維持體力。此外,癌症患者必須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此維持良好的營養,以保持體重、增強抵抗力,六大類食物包括水果類、奶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油脂類、蛋豆魚肉類。欒家菁說,「茄紅素也是不錯的營養素,番茄汁也可隨餐喝,奶類包括奶粉或鮮奶類,全脂、低脂牛奶皆可,每天攝取一到兩杯,油炸品則是盡量避免。」欒家菁指出,癌症患者除了平日飲食的攝取,補充營養品也很重要,「例如魚油營養品可抗發炎,高蛋白的營養品可改善營養狀態;若病人還有糖尿病,可搭配服用控制血糖的營養品。」

起雲劑摻雜對人體毒害塑化劑事件之資訊彙整

起雲劑摻雜對人體毒害塑化劑事件之資訊彙整#癌症

近日有毒塑化劑事件有如滾雪球一般,波及層面越來越大,引起廣大民眾關注。該事件從不肖業者將塑化劑DEHP違法加入起雲劑中,造成食品污染,隨著衛生署追查下游廠商與產品去向,許多民眾所熟悉的知名品牌都受到波及,日前更因為其他業者摻入同為塑化劑的DINP,使得食品污染範圍擴大,從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以及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等五大類食品,衛生署要求5月31日前各業者須提出產品安全合格證明,否則禁止販售。康聯預防醫學彙整相關資料,並提供可查詢資訊的來源,作為民眾參考。食品為何加入起雲劑或DEHP塑化劑等?「起雲劑」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主要用於食品加工中,可幫助油水混合之乳化,使食品變得黏稠,看起來更具有賣相的吸引力,例如市面上強調喝得到果粒的果汁,便是利用這樣的原理。DEHP為塑膠製品常用之一種塑化劑,一般的塑膠製品中通常可發現少量DEHP存在。由於環保署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予以列管,衛生署亦規定塑膠類中DEHP之溶出限量標準為1.5 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DEHP。但不肖業者為降低起雲劑原料之一棕櫚油的成本,以及增加產品穩定度,便用DEHP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卻因為DEHP為環保署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造成食品污染。後來發現同樣被非法摻入食品的「DINP」,與DEHP一樣是常用於塑膠製品的塑化劑,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但均不得使用於食品添加物。長期攝入DEHP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DEHP用途廣泛,但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污染,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根據國衛院研究發現,成人長期食用受DEHP污染的飲料,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將提高3至4倍,對兒童的影響甚至高到6~8倍。國衛院提醒,兒童如果不慎長期食用相關食品,最好進行健康檢查;短期偶爾食用的民眾則不必恐慌。國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發現,目前確認DEHP可能造成動物肝癌、白血病與腫瘤等疾病,但還沒有充份科學證據顯示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而且,此種塑化劑一旦進入人體,大部分DEHP及其代謝物會經人體的代謝途徑如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以上彙整資料的來源包括: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民眾若關心相關的影響、或想了解處理的進度,可前往下列網站查詢: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http://www.fda.gov.tw/)● 有關DEHP與起雲劑的問與答。● 「起雲劑含有塑化劑成分DEHP」追蹤進度(每日更新)。● 食品中檢出塑化劑DEHP 清單。● DINP的問與答。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48。食品藥物管理局消費者保護專線:(02) 2787-8200~8208、0800285000(7時~23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http://210.69.108.172/Default.aspx?tabid=641。Facebook 「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

調查/台東縣及30到39歲男性嚼檳榔率最高

調查/台東縣及30到39歲男性嚼檳榔率最高#癌症

依據國民健康局99年最新「成人吸菸行為調查」及「健康危害因子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率已降至12.5%,若與近3年嚼檳榔率(96、97和98年分別為17.2%、15.2%和14.6%)比較,呈現逐年下降之趨勢,且與96年嚼檳榔率相較下降幅度達到27%;同期間民眾對檳榔子致癌的認知率也由39.9%增為51%。台灣高嚼檳榔率是導致口腔癌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因,目前每年分別有5千多人罹患和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此外,口腔癌為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發生及死亡年齡中位數均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因此,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檳榔危害防制工作,除透過多元管道加強檳榔防制宣導,亦透過社區、職場、學校、軍隊等不同場域營造不嚼檳榔環境,並提供戒檳服務,其成果已慢慢反映在嚼檳率的下降。依據99年調查結果顯示,以30-39歲之男性嚼檳榔率最高(19.1%),其次為40-49歲(18.1%),嚼檳榔率最低的年齡層則為65歲以上(4%)。以教育程度來看,國中的嚼檳榔率最高(23.2%),其次為高中職(17%),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嚼檳榔率最低,僅3.7%。以家庭月收入來看,月收入為2至4萬元的男性嚼檳榔率最高,其次為4至6萬元,嚼檳榔率最低為8至10萬元,月收入較低者,嚼檳榔率也較高。以縣市嚼檳榔率來看,男性嚼檳榔率最高的前5縣市分別為台東縣(23.8%)、嘉義縣(19.3%)、花蓮縣(19.1%)、南投縣(18.1%)、屏東縣(17.6%),與全國嚼檳榔率相比也顯著較高,而這些縣市也是檳榔產量比較高的縣市;至於嚼檳榔率較低的縣市大多為都會型縣市,以台北市最低(4.7%),其次為台南市的7.7%、新竹市的8%、高雄市的8.7%與台中市、基隆市的9.5%。嚼檳榔率最高的縣市為最低嚼檳榔率縣市的5倍,愈往中南部、東部的縣市,嚼檳榔率也較高。整體而言,較低收入、中壯年、較低教育程度、與高檳榔種植縣市有較高的嚼檳榔率。此外,調查亦發現,18-29歲男性嚼檳率只有8.7%,但到30到39歲嚼檳榔率就大為提高至19.1%,顯示很多男性進入職場後,可能因建立人際關係及工作上的需要(如提神)而嚼檳榔,但在老年族群嚼檳榔率又會下降,也可能與老年族群已離開職場,不再因工作或建立人際關係而有嚼檳榔的需要,或是考慮健康狀況而不願再嚼檳榔,故嚼檳榔率下降。

結核菌感染!五旬婦長腫塊 佈滿肩頸

結核菌感染!五旬婦長腫塊 佈滿肩頸#癌症

台中一名54歲的職業婦女半年前頸部突然開始長出莫名的無痛淋巴腫塊,而且不斷增加,到後來整個肩頸都已佈滿腫塊,摸起來顆顆分明,簡直像一串掛滿粽子的粽串一樣。她擔心是罹患了癌症,到光田醫院求診後,才發現是頸部淋巴腺遭到結核菌的感染。一般醫院從門診、檢查、返院看報告到給予治療至少得花兩周以上的時間,但光田整合耳鼻喉科、胸腔內科及核子醫學科的醫療團隊,從檢查、看報告、確診到投予藥物治療皆在一天內完成,讓患者在當日就獲得最即時的治療。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表示,患者因為工作繁忙,加上身體並無其他不適症狀,腫塊也不會痛,所以一直沒到醫院就醫,後來越長越多,她害怕是罹患了癌症,才趕快來看診。由外觀來看,患者肩頸部位與常人無異,但觸診時,竟然摸到一粒粒連綴的顆粒。為進一步釐清病因,醫師立即安排各項檢查,並緊急會同胸腔科及核子醫學科共同會診。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指出,患者在接受自費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後,很明顯的發現患者頸部淋巴腺蔓延多達數十顆疑似腫瘤的淋巴結,令人怵目驚心,病理切片檢查後,確定為結核菌感染頸部淋巴所導致。所幸此種肺外結核病無傳染他人的風險,目前透過藥物治療以及定期的追蹤,患者病情已穩定恢復中。疾管局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的結核病患者約有一萬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肺內結核。其實,民眾有所不知,結核菌也有可能感染到人體其他部位,包括淋巴結、脊髓、關節、腦膜、腎臟等,稱為「肺外結核」,僅1/10的少數患者是屬於肺外的感染。而頸部淋巴結正是肺外結合最常侵犯的部位之一,這種肺外結核不會透過咳嗽飛沫傳染他人,因此不須隔離,透過六個月以上的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醫師指出,雖然目前治療結核病不再是件困難的事,但由於肺外結核的診斷不易,再加上長時間的療程,如果病患服藥遵從性不好而自行停藥,不只會導致治療之失敗,還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需要病患之配合,才能將結核病治癒。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頸部有不明的腫塊,應該要儘快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以確定病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