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地中海飲食可抗癌 還能延長壽命

地中海飲食可抗癌 還能延長壽命#癌症

過去長久以來的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幫助身體的健康,甚至可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不但對身體有益,甚至還可以幫助延長壽命,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瑞典的科學家發現到,如果老人家採用地中海飲食來當做日常的生活飲食,將可延長3年以上的壽命。歌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的贊布羅塔(Gianluca Tognon)博士表示,研究小組觀察了1200位70歲以上的老人家,結果發現到採用地中海飲食的老人家,平均壽命較一般人還要多3年,有些甚至高達8年。贊布羅塔博士認為,傳統上認為這些蔬菜水果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對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可以幫助身體抗老化,透過這項研究可以證實,地中海飲食的確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贊布羅塔博士解釋,所謂的地中海飲食並不是一套食譜,而是飲食的原則;地中海飲食原則就是多吃蔬菜水果、魚、全麥穀類等,適量地攝食肉類、奶製品,並且使用不飽和的橄欖油當做調味油,可以幫助身體更健康。最後贊布羅塔博士強調,進行地中海飲食的時候,千萬要記得均衡的原則,如果只單吃某種食物,這樣反而會讓效果大打折扣。

8旬老翁抗癌有成 喜過「20歲生日」

8旬老翁抗癌有成 喜過「20歲生日」#癌症

對抗癌症不只需要先進的醫學技術與藥物,更要親人與朋友的扶持,根據北京通州時報報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在日前舉辦「抗癌沙龍」的活動,現場有一位80多歲的黃志華老先生,度過了一個特殊的「20歲生日」。院長許紹發表示,很多癌症病人在做完手術後,一般都會背負著很重的包袱。開辦抗癌沙龍,就是要啟示、並且激勵大家生存的信心。(圖為抗癌沙龍活動中幫黃志華先生慶生的畫面,翻攝自中國雅虎的網站。)許紹發院長表示,這次舉辦抗癌沙龍活動,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醫生、護士、病人及其家屬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給患者提供更多精神和心理上的幫助。活動現場,為了方便大家交流溝通,醫護人員使用「沙龍」的訪談模式,讓現場充滿輕鬆活潑的氣氛。院方表示,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如何用真誠與愛,去溫暖每一顆病友的心,因此院方也安排5位抗癌明星現身說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生命的奇蹟。許紹發院長表示,其中有一位最令人感動的,就是20年前被查出癌症的黃志華老先生,他到現在已經動過4次手術,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病痛。但令人敬佩的是,老人憑藉樂觀向上的心態,堅持和病魔抗爭,常鍛煉、注意保養,現在身體狀況良好。黃老先生還把呵護生命的「秘方」寫成書,贈送給現場的病友,鼓勵大家用好心情戰勝病魔。

影音/家犬死因像人 癌症心臟病最多

影音/家犬死因像人 癌症心臟病最多#癌症

七歲大的母狗溫刀(台語)乖乖的躺在主人懷裡,看起來有些虛弱,因為去年她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已經做了好幾次化療。在台大獸醫學院首次針對台北市家犬十大死因的調查裡,癌症是台北市家犬死因的第三名,至於第一名是心臟血管疾病、第二名是腎衰竭、這前三大死因就佔了44%,至於許多狗狗都有的心絲蟲病屬於傳染病,排在第六名。再以死亡家犬的品種做分析,混種犬死亡率最高,再來是馬爾濟斯、第三是貴賓,而分析死亡家犬的年齡層,12到16歲的狗狗比例最高,接近三成。這次的調查發現,台北市家犬因為醫療資源普及,飼主也重視,平均壽命也較高。最長壽的死亡病例是一隻25歲,相當於人類至少115歲的狗瑞。此外,以治療心絲蟲的藥為例,將近六成五的買主都是都會區民眾,顯示家犬的健康也有城鄉差距。

綜合維他命有效嗎? 科學研究兩極化

綜合維他命有效嗎? 科學研究兩極化#癌症

現代人大多都是外食族,常常擔心攝取的營養素不足,所以會些吃一些綜合維他命來補充適當的營養素,但是另外補充綜合維他命真的對身體有幫助嗎?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仍然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一期的《國際流行病學雜誌》刊登的一份研究顯示,法國南錫大學(Nancy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服用維生素的人與不服用的人相比,罹患癌症或心臟疾病的風險,沒有任何差異。但是有另外一份報告則表示,多吃魚油並攝取維他命,可以預防老人痴呆。(圖片是維他命示意圖,翻攝自Highlight Health網站。)南錫大學的研究人員花了6年的時間,針對8千多人進行實驗,其中一組人每天服用維生素,另外一組則服用看起來像維生素的「安慰劑」。研究者對這8千人的健康狀況進行追蹤調查後發現,每天服用維生素的人與不服用的人相比,罹患癌症或心臟疾病的風險,並沒有任何差異。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營養學家認為,有些人其實對自己的健康產生焦慮症,因此認為每天服用維生素,可以對抗老年癡呆症、心臟病或者中風,但根據這篇報告顯示,或許他們只是在浪費錢。但是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研究則持不同的看法,研究團隊找了104位平均87歲的老人家,然後去測量他們血液中的營養素含量,並且觀察他們大腦灰質容量。研究負責人鲍曼博士(Gene Bowman)表示,研究的結果發現到,那些攝取魚油與綜合維他命的人,大腦灰質容積幾乎沒有萎縮,但是沒有吃進這些營養素的老人,卻有明顯的灰質萎縮,而大腦灰質的萎縮可能會造成記憶力、思維能力下降與老人痴呆。因此鲍曼博士認為,透過攝取這些食物,可以避免老人痴呆。

罹癌好慌 癌症單一窗口提供完善服務

罹癌好慌 癌症單一窗口提供完善服務#癌症

33歲的可欣(化名)是一位罹患乳癌第二期的患者,當被告知罹癌時,非常沮喪難過,心情久久無法平復,心裡總是有許多疑問與不安,可是每到看診時卻又不好意思問醫師太多問題。有次在門診結束後,經過癌症資源中心,鼓起勇氣進去諮詢,護理師們的親切態度,讓她卸下心防侃侃而談,當時也有一名同樣罹患乳癌志工,提供她心理支持,讓其感受到醫院設置「癌症資源單一窗口」的服務,除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還能與病友們經驗分享,使心靈上獲得撫慰。許多病人在聽到醫師告知罹癌的當下,因為震驚又無醫學專業知識,依據英國的研究顯示,對於醫護人員的解說,回家後只能記得十分之一。台灣每年有7萬3千人被診斷為癌症,病人和家屬在一知半解下,面臨治療的決策,及艱苦的治療過程,往往得承受身體病痛以外的精神壓力,部分病人甚至延遲或中斷治療。新竹馬偕醫院為回應癌症病患及其家庭的多重需求,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理念,於2010年7月正式成立癌症資源中心(癌症單一窗口)。癌症單一窗口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包括衛教、諮詢、支持、資源與康復用品、轉介等;成功扮演了除醫師和護士之外,以統一窗口的方式提供癌症病友們正確、全人、尊重、信任的照護角色。新竹馬偕「癌症資源單一窗口」服務對象為所有種類的癌症病患及家屬,服務內容包含1.提供癌症預防篩檢、診療及安寧療護相關資訊2.個人或家庭面對癌症的情緒、心理輔導3.社會資源諮詢與轉介:經濟需求、照顧需求、病友團體4.康復用品資源提供或轉介:頭巾、假髮租借、義乳胸衣資訊5.電話(總機轉接)/面對面諮詢服務6.衛教單張、手冊免費提供7.圖書借閱、衛教影片欣賞等。服務時間:每週一~五 上午8:00~12:00、下午1:30~5:00週六 上午8:00~12:00。服務地點位於新竹馬偕醫院福音棟二樓「癌症資源單一窗口」,歡迎有需要的病友們與民眾多加利用。

診所藥局免費癌篩 千名患者及時治療

診所藥局免費癌篩 千名患者及時治療#癌症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癌症常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直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是去年新北市民癌症死因的第3、第4、第6及第10位,死亡人數佔癌症總死亡人數24.4%。衛生局統合轄區醫療院所及1211家藥局,構置「健康好鄰居」服務網絡,為民眾免費癌症篩檢,及時挽救1531個家庭。因此,衛生局於昨(27)日頒獎表揚績優篩檢單位(見圖,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只要能在治療的黃金時間內及時接受治療,以目前醫學的進步,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為了讓民眾都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狀並接受治療,衛生局協調新北市1211家醫療院所及社區藥局,提供民眾免費篩檢大腸直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等4大癌症,今年共同服務46萬餘人次,並發現2萬7千多位陽性個案,經確診為癌症的個案有1531人,都由專人通知轉介做進一步治療。衛生局依服務量、篩檢涵蓋率及篩檢進步率等,於昨日下午頒獎表揚55家績效優異的「健康好鄰居」。受表揚的有大腸直腸癌篩檢─亞東醫院、三重區德河聯合診所、板橋區新埔藥局;口腔癌篩檢─家德牙醫診所、高柏森耳鼻喉科診所、聯福診所、汐止國泰醫院及深坑區衛生所;子宮頸癌防治─恩主公醫院、佳生婦產科診所、天給婦產科診所。

南台研究重鎮 成大國家癌症中心揭牌

南台研究重鎮 成大國家癌症中心揭牌#癌症

國立成功大學於96年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簽訂合作計畫迄今,在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員及臨床醫師參與診療服務將近五年的努力下,這項合作除促成癌症治療研究發展外,更朝向國家癌症中心而努力。成大醫院長林炳文表示,目前院方長期致力臨床研究、癌症診斷及治療、癌症、心血管、肝炎等臨床試驗主題,除大規模投注研究設備及人力外,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臨床合作也更成熟,期盼將臨床研究與臨床服務合而為一,成為南部臨床試驗與研究重鎮。國衛院癌研所長張俊彥表示,國衛院癌研所與南部地區最重要醫學中心成大醫院攜手合作設立國家癌症中心更將朝向組成堅強癌症研究團隊,共同致力推展癌症臨床試驗與基礎研究,提升台灣癌症臨床研究水準,就近為南部癌症病人服務。也希望融合雙方專科醫師臨床與研究領域發展,朝透過雙方合作後,增加臨床研究,提供癌病人更多醫療資源。癌症一直位居我國人死因首位,其中如肝癌、肺癌、膀胱癌、皮膚癌、口腔頭頸部癌等都是南部地區相當重要的癌症,成大醫院每年門、急診及住院癌症人次更高達百萬人次。成大醫院與國衛院設立跨科部醫療團隊「國家癌症中心」可作為長期合作的基礎,期能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整合性癌症治療模式,加上與醫學院的交流,可長久持續合作研究,提供病人更多臨床試驗,讓癌症醫療資源比北部較為貧乏的南部,在雙方合作後能更為資源豐富及提升醫療品質,朝向癌症研究與癌症治療相輔並進。※圖為成大醫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中心揭牌典禮。(成大醫院提供)優活聚焦:●記得FAST口訣 從死神中搶救中風患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38&HN_Yr=0&HN_Mon=0●台灣重男輕女觀念重一年「殺害」三千女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37&HN_Yr=0&HN_Mon=0●麻辣火鍋吃過量 辛辣口味引發眼血管破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36&HN_Yr=0&HN_Mon=0

為癌患加油!于台煙、黃嘉千唱出希望

為癌患加油!于台煙、黃嘉千唱出希望#癌症

每到歲末,對許多癌症病友及家屬而言,不僅是闔家歡欣團圓的日子,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更是迎接未來挑戰的另一個起點。為了給予癌症病友、家屬及長期辛勞的醫療團隊加油打氣,癌症希望基金會及羅東博愛醫院於11月30日晚舉辦「聽希望在唱歌」關懷音樂會,邀請影歌主持三棲的歌手黃嘉千及有「東方卡本特」之稱的于台煙到場為病友、家屬及醫療團隊們加油打氣。他們用動人的旋律及美妙的歌聲,傳遞愛與希望的能量,讓他們不懼癌症、勇敢面對。今年連續第6年擔任關懷音樂會歌手的于台煙,本身除了是歌手之外,也是癌症病友家屬。因為經歷過,所以更能感同身受,於是她加入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聽希望在唱歌」團隊,持續6年都沒缺席。她表示,「我媽媽是大腸癌的病友,在陪伴她走過治療的過程中,我知道除了癌症病友必須承受治療所造成身體的不適外,陪伴在旁的家人,也必須共同面對癌症所帶來的壓力。而這些壓力,都必須被排解,唯有被排解,才能讓身體有更多正面能量,也才能讓癌症病友與家屬更有元氣面對癌症的挑戰!」在音樂會中,有一位博愛醫院的員工特別請求上台,與黃嘉千合唱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獻給他正在與病魔奮戰的老婆。現場觀眾感佩其不離不棄的真摯情義,而流下感動的淚水。在音樂會活動當中,羅東博愛醫院葉顯堂副院長陪同歌手于台煙探視癌症病患,致贈貼心的小禮物,為他們加油打氣。為了讓所有在抗癌路上的夥伴,更有勇氣與癌奮戰,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所發起的「聽希望在唱歌」關懷音樂會,於11月30日從羅東博愛醫院首先起跑,2011年將巡迴全台,期待為這群與病魔奮戰的勇士們帶來更多溫暖與勇氣,讓他們知道,抗癌路上有很多朋友在關心與支持他們,希望他們不要放棄,才能見到希望的曙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