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化療藥5-FU 在家打不必住院

癌症化療藥5-FU 在家打不必住院#癌症

健保局為提高病患接受醫療服務時的生活品質,自99年7月1日起,已將5-FU居家化療所使用的「攜帶式輸液器」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以往臨床上需使用5-fluouracil(簡稱5-FU)作為化學治療的病人,如大腸癌、胃癌、頭頸癌及食道癌等病人,須住院1~2日。目前已有居家化療使用的輸液器,可帶在病患身上,不必動手操作,就可自動將藥品定量定速打到血管中,且可減少因需要用點滴注射24小時的5-FU而必須住院的不便,可減少住院的相關費用,給病患帶來很大的便利性。該項居家化療使用的輸液器,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之前,病人需自費購買約1,500元,健保局為減輕民眾負擔,自99年7月1日起納入給付範圍,輸液器因不同流速分為1日型及2日型兩種規格,健保給付價格1日型每支約1,000元,2日型每支約1,100元。至於病人是否可使用「攜帶式輸液器」,仍須由醫師判斷,例如對5-FU有嚴重副作用者,仍以住院較適宜。若醫師判斷可使用,則病人於醫院由醫師裝上輸液器及化療藥品後,即可回家,輸注完成約24小時再返回醫院拔除。據健保局統計,自99年7月至100年10月共計約有2萬5仟人次病患使用該項「攜帶式輸液器」,每次可節省病房費約537元,住院護理費約643元,住院注射費約1,676元,扣除攜帶式輸液器每人次約1,100元,共計約可減少醫療費用支出4,390萬元。

當癌症降臨 要怎麼去面對?

當癌症降臨 要怎麼去面對?#癌症

癌症,任何人聽到後都會不寒而慄,多數是因為對癌症不甚了解;常有人說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實對錯各半,人類疾病中有絕大多數是無法治癒的,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能加以控制;再則人類之壽命也有一定之限制,並不能無限延長,所以人生必須有所規劃,於有限的時光中完成自己的心願。(圖:放射線治療)當癌症降臨時,您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很難簡單回答,但可利用一些小問題來幫助自己或家人或朋友來面對與了解: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特性,且在不同人體身上也有不同的表現,了解癌症的種類、其組織型態、分化程度等有助於了解癌症對患者的影響。阮綜合醫院婦產科廖正義醫師說,癌症的種類繁多,但每種癌症適合的檢查已有實證醫學的建議可供參考,並非所有新的、高價位的檢查就比較好,瞭解檢查的目的及其限制並依照患者的需求來選擇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廖正義醫師表示,癌症的大小、有否侵犯周邊器官、有否淋巴結轉移、有否遠端器官轉移的資訊對患者來說相當重要。綜合上述資訊便是癌症期數,癌症期數依其評估的方法可分為臨床分期及手術分期,一般手術分期較為精確,對預後的評估較為準確。一旦了解上述資訊後,可初步評估成功控制的機率及其一般穩定病情的時間,來規劃新的人生計畫。廖正義醫師指出,癌症治療除傳統的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 (俗稱電療)外,尚有許多日新月異的方法;在開始治療前須先了解治療的目標為何?(根治、控制病況或減輕痛苦),同時了解可能適用的治療方法、其成功率及其副作用,當您對治療目標及方法有充分了解後,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請記住適合他人的方案不一定適合自己的需求。癌症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治療的副作用常會影響工作的進行,故選擇符合自己經濟狀況的治療並妥善安排工作及家庭社會關係方可使治療更順暢。每種癌症都有其相關的危險因子或致病因子,了解它並進而從生活中除去它可改善治療成效並降低復發率。

電療會痛嗎?皮膚會被電到焦黑?!

電療會痛嗎?皮膚會被電到焦黑?!#癌症

癌症已經蟬聯國人死因第一名有超過二十年了。現在人人聞癌色變,都不想得到它。可是如果還是不幸得到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並且接受治療。阮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白立柱醫師表示,目前癌症治療的主流是以西醫為主,其中包括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依照不同的癌症與不同的期別,這些治療方式可單獨使用或是合併使用。多數病患對放射線照射治療並不太熟悉,知道「電療」,但是對放射線照射治療的了解卻不是很正確,常常有許多疑問,以下就為大家解答。Q : 電療會痛嗎?聽親戚朋友說皮膚會被電到焦黑。A : 放射線照射治療使用的是高能量 X 光,在照射當下是沒有感覺的。皮膚的反應會因照射部位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頭頸部癌症,乳癌,與皮膚部位治療會有較強的反應。約在治療兩星期後慢慢發紅,會有癢,輕微刺痛的感覺。到了四~五個星期後,就有可能破皮。不過醫師會因不同的症狀給予藥物治療,在副作用變嚴重前就會介入。皮膚的反應在治療結束兩星期後會慢慢恢復。Q : 接受放射線照射治療會掉頭髮嗎?A : 如果是照射頭部,兩星期後會漸漸掉髮,在整個療程結束後也會慢慢再長出來。不過如果是照射身體其他部位,是不會掉頭髮的。Q : 接受放射線治療嘴巴破,吃不下怎麼辦?A : 對於頭頸部癌症的病患,接受放射線照射治療是會有嘴破的影響。醫師可給予止痛藥,口內藥膏,漱口水,與口內麻藥噴劑來減緩病患的不適。專業營養師也會指導如何飲食。在治療療程結束1~2星期後會慢慢恢復。

腰酸背痛推拿無效 竟然是癌症轉移!

腰酸背痛推拿無效 竟然是癌症轉移!#癌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日前收治一名67歲男子陳先生,最近幾個月來因為食慾不振、容易疲倦及不明原因的腰痠背痛,先後到桃園某教學醫院自費接受全身健康檢查,檢查結果被告知正常無問題,並預約回該院的腸胃科進行追蹤治療。之後該院腸胃科僅以一般胃炎處理,並開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沒有再為陳先生安排深入檢查。但後來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到聯合醫院檢查後才發現這些症狀竟是起因於腎臟癌!某日陳先生因疼痛難耐,被家人送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室,急診科醫師診視後,照會骨科醫師前往診察。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先幫陳先生安排X光攝影檢查,檢查結果發現骨頭並無明顯異常,但他第一眼見到病患時,直覺他非常虛弱,再詳細詢問病史得知,陳先生最近幾個月持續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不明原因腰痠背痛,而且疼痛是錐心刺骨,疼痛難耐。郭忠和當時猜測病患可能是因惡性腫瘤導致食慾不振,並且惡性腫瘤骨骼轉移,導致錐心刺骨、疼痛難耐,於是安排病患住院接受檢查,結果發現,病患確實是罹患腎臟惡性腫瘤,並已轉移至全身多處骨骼。郭忠和指出,大部分民眾腰痠背痛時,習慣尋求中醫推拿治療,但是當疼痛無法緩解,就應該到大醫院尋求專業醫師診治。郭忠和表示,陳姓病患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這些都是惡性腫瘤常見症狀,而且當惡性腫瘤轉移到骨骼時,常常會引發不明原因的腰痠背痛,而這種骨頭疼痛靠一般消炎止痛藥是無法緩解的。醫師提醒,若是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無法忍受的腰痠背痛,可能是惡性腫瘤合併骨骼轉移的徵兆,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

擺脫10年攝護腺癌 8旬老翁重獲新生

擺脫10年攝護腺癌 8旬老翁重獲新生#癌症

攝護腺癌是男性專屬的疾病,然而近1~2年來,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500人,十年內攝護腺癌的成長率更是超過100%,由於發生率不斷攀升,已經引起各界關注。但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科主任張進寶表示,攝護腺癌是治癒率較高的癌症,病程的進展相較於其他癌症是非常緩慢的,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康復的機率非常高。張進寶主任分享案例,一名未滿70歲的余先生10年前入院時,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由於無法藉由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所以採取放射線及荷爾蒙藥物治療,治療之後持續追蹤,控制良好。直到去年抽血檢查時發現有復發的現象;此時病患年紀已高,心臟血管功能較差,經溝通後決定採取低侵襲性的海福刀微創標靶系統進行治療,避免傳統手術可能造成的術後併發症,同時也讓病人保有較高的生活品質。治療結果非常成功,目前余先生已經治療痊癒,持續定期追蹤中,此案例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個先做過放射線治療後復發,再進行海福刀微創標靶系統治療且非常成功的例子。張進寶主任解釋,一般罹患早期攝護腺癌的病人,只要能完全切除腫瘤即可達到治癒的效果,但只要是「開刀」勢必無法避免高度的風險,其中麻醉及出血問題一直是手術的兩大隱憂,所以近幾年陸續出現低侵襲性的治療方式,如電腦刀、冷凍微針治療與海福刀微創標靶系統,對於身體狀況不佳的攝護腺患者帶來了治療新契機,可以大大降低病人開刀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同時海福刀微創標靶系統也經臨床證實其效果相當於放射線治療。張進寶主任建議,針對年紀大有麻醉及出血風險、心臟或肺部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使用這類治療方式,以提升整體安全性,但並非每一位病人都適合這類低侵襲性的治療,目前建議適用在早期攝護腺癌患者。張進寶主任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定期前往泌尿科接受肛門指診及血液PSA檢查,一旦發現罹癌就要配合醫生建議接受治療。攝護腺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疾病,積極面對才能徹底擺脫癌症,迎向嶄新的人生。

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 肥胖相關的癌症卻上升

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 肥胖相關的癌症卻上升#癌症

癌症一直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但是根據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統計指出,過去十年來,總共有超過100萬的美國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的死亡率持續在下降,但是弔詭的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癌正確逐年在增加,因此美國癌症協會強調,目前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但是減肥對身體有益無害,所以還是讓自己瘦一點。安德森癌症中心(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教務長雷蒙(Raymond DuBois)博士表示,他對於癌症死亡率的下降感到非常高興,雖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非常有意義,因為這表示美國在防治癌症上的努力,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數據是,胰臟癌、肝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等根肥胖有關係的癌症正逐年上升,所以肥胖的人還是瘦一點好。

恐怖馬兜鈴酸無藥可解 易導致泌尿上皮癌

恐怖馬兜鈴酸無藥可解 易導致泌尿上皮癌#癌症

馬兜鈴酸早在2003就已經發現到會致癌,因此衛生署也已經禁止相關的中藥材販售,但是馬兜鈴酸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台大醫師日前發表研究證實,如果吃下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很容易造成泌尿道上皮癌,雖然已經禁止,但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受害,其中甚至包括中醫師在內。(圖片為馬兜鈴植物圖,翻攝自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中醫藥資訊網。)台大醫院日前舉辦「馬兜鈴酸腎病變與泌尿道上皮癌國際研討會」,會中台大泌尿科醫師陳忠信、蒲永孝醫師發表一項研究,在46個病例中發現到,有6成的患者腎臟中出現馬兜鈴酸的痕跡,甚至有三分之一患者的腫瘤細胞找到馬兜鈴酸導致抑癌基因P35發生突變,進而引起癌症。陳忠信醫師表示,馬兜鈴酸代謝後的產物,會卡在人體的泌尿上皮細胞上,引發P35抑癌基因發生突變,而馬兜鈴酸所造成的突變會有一定的特徵,就將是人體的指紋一樣,很容易辨識;研究發現,這項特徵不但出現在台大病患身上,也出現在比利時和巴爾幹半島等國家的病患身上。在醫學文獻當中記載,比利時學者發現短期大量服用含馬兜鈴酸的減肥草藥,可以導致39人腎病變而必須換腎,其中19人泌尿道上皮癌。至於美國學者的研究則發現,巴爾幹半島麥田旁邊生長的馬兜鈴科植物,混入成熟麥子內,導致當地人長期少量食入馬兜鈴酸,結果引起腎病變變成泌尿道癌症。陳忠信醫師強調,很多馬兜鈴酸的受害者本身也是中醫,因為長期服用龍膽瀉湯、疏經活血散等,而這些配方當中就含有馬兜鈴酸藥材,結果自己吃到洗腎,還跑到中國大陸換腎。陳忠信醫師指醒,病患即使停用馬兜鈴酸,還是會受到後續的影響長達數十年,而且目前馬兜鈴酸沒有解毒劑,所以很多患者最後都要洗腎、換腎,為禍不小。

寵物感受主人疾病 甚至能聞出癌症病灶

寵物感受主人疾病 甚至能聞出癌症病灶#癌症

飼養寵物的人常常會發到,有時候牠好像知道自己的心思與想法,根據許多自稱能聽懂動物語言的人表示,其實當寵物跟人相處久了以後,寵物可以很快地知道主人的心思,了解並體會主人的感受,不管是快樂、悲傷、快樂或難過,寵物都可以感受到主人的想法與情緒。(圖片為日本節目中通靈師與狗狗的交談過程,翻攝自Youtube。)除了情緒之外,也有人說寵物可以感受或是協助人類辨識疾病,像是之前英國有一隻小貓,感覺到主人的癲癇發作,於是及時去通知其他家人,讓主人能夠及時挽回一命;在美國安養也有一隻貓咪,可以預知那一位老人家即將離世,然後靜靜在老人的身旁陪伴,直到老人離開人世。為了這隻神奇的貓咪,美國出版社還特地為牠寫了一本書。其實人和動物之間,似乎有某種超越語言的連結,或許人類沒有仔細地覺察當中的關連,但是動物卻是非常珍惜這種連結。最近德國最新研究發現,狗狗可以透過嗅覺,聞到人體當中肺癌的味道,幫助人類來辨識是否罹患肺癌,但是這只是嗅覺的問題嗎?或許這是因為人與動物之間那道連結,讓我們可以透過寵物,認識到我們自己的身體訊息;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寵物,讓我們生活可以不一樣。※下面為日本感人影片《透過通靈師協助,導盲犬說出最後遺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