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停經後陰道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停經後陰道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癌症

子宮內膜癌主要病因是年輕或更年期時曾使用單一動情素,或本身有增加動情素的因子,未有黃體素抗衡的情況下,因子宮內膜増生而增加致癌機率。好發於更年期或停經後女性,台灣大部分患者年齡在45~59歲之間,但有15%的病例出現在40歲之前,多是過度肥胖或有罹患多囊性卵巢腫瘤的病人。發生率增加的原因為一般人口壽命延長、侵犯性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診斷方法進步,及最重要的因素:停經後動情素(女性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增加。超過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有異常陰道出血的現象,且通常在停經後出現。因此若有更年期及停經後不正常出血,又無使用任何荷爾蒙的情況下,就要特別留意。另僅有5%無特異性症狀,在婦科例行檢查時發現。除了上述致病因子外,未曾生育的婦女、不孕或長期月經失調、有家族史、使用乳癌治療藥物Tamoxifen等,也都是高危險因子,就醫時記得要跟醫師說明。篩檢方面,目前尚無明確有效的程序,子宮頸抹片檢測的效果並不好。不過近年來利用陰道超音波偵測子宮內膜厚度及血流量,若停經後婦女子宮內膜厚度大於6mm,則須做進一步的診斷,但仍有10%的偽陽性率。臺北縣立醫院婦產科醫師 陳天啟指出,子宮內膜的組織切片檢查是確診的方式,但門診的切片仍有10%的偽陰性率,故有症狀但切片為陰性者,必須在麻醉下加做分段式刮除術。兩者合起來可達90~98%之正確診斷。若檢查為陰性但仍高度懷疑者,可做子宮腔鏡檢查,可確定病變位置和範圍,並對可疑病灶直接切片,但費用較高且不普遍。預防上,雖然國內已有子宮頸癌疫苗,由於作用的機轉不同,故無預防效果。治療方面,早期可做外科手術,將子宮體及子宮頸、雙側卵巢及輸卵管切除,可加上放射線輔助治療,以減少復發及轉移。後期或身體狀況不佳無法手術治療者,則考慮放射線治療。

21世紀文明流行病「憂鬱症」

21世紀文明流行病「憂鬱症」#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9年初曾宣布未來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中,憂鬱症赫然高居第二位(癌症是第一位、愛滋病是第三位),而在台灣這個日漸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中,憂鬱症更是像「心的感冒」正悄悄地在人群中流行蔓延開來,讓我們相信正確認識憂鬱症狀並及早接受專業醫療甚為急迫。憂鬱症從兒童到老人都會發生,但一般好發在20至50歲的青壯族群(特別是40歲上下,女男比率是2:1,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重度罹患憂鬱症,有15~25人罹患輕型憂鬱症或低鬱症,這比任何一種疾病都要來得多,其中因為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疾病,甚至付諸自殺的例子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憂鬱為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帶來負面的想法,同時也會影響感受、思考及行動方式。臺安醫院 許正典醫師指出,憂鬱症狀有大部分出現並持續達二週以上而不見好轉時,就該尋求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評估並進一步治療,由於憂鬱症基本上是大腦神經荷爾蒙的作用失調,特殊人格格質及負面思考習慣加上重大壓力事件等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藥物治療再配合心理治療是治療及預防憂鬱症的最佳方式,服用抗憂鬱劑需2至4週才見得療效,故不可僅吃幾天藥無明顯改善就輕率停用,通常三個月內可達令人滿意的療效,當症狀改善後,仍需繼續服藥4至6個月以預防再發,並與醫師討論減藥的速度和方法,然後漸進式減藥(不可突然停藥)同時療程中輔以個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團體人際互動治療,來修正個人不利的人格特質及扭曲的認知,更能鞏固復原的療效及改善。憂鬱症是可以好到完全沒有症狀,並且恢復身心運作及社交職業功能,但由於復發率不低(約50%),因此有必要在復原後持續注意維持健康的情緒及適當修正自己的負面思考,才能走出憂鬱的幽谷迎向生命的陽光。

女性頭號殺手「乳癌」

女性頭號殺手「乳癌」#癌症

美麗是女人的第二生命,擁有迷人的雙峰更是性感的象徵。面對女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乳癌,萬一罹患將面臨性感象徵-乳房被部分或全部手術切除的治療過程,造成生理與心理極大的創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王惠暢主任表示,台灣婦女乳癌的好發年齡層多集中於45~50歲,建議成年女性除每月於生理期後一週內進行自我乳房檢查外,年齡30歲以上者,每年可由專業醫師進行觸診。若有家族病史或患有乳房相關疾病者皆屬於高危險群,需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部 曾薰緻主治醫師指出,乳癌依照腫瘤大小、淋巴結數量及淋巴結是否轉移分為四期。針對第一至二期之早期病人,只要於術後服從醫師之治療計畫,積極接受輔助性化療,都有極高的治癒率。提醒婦女應關心自我健康,定期接受乳癌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多近期癌症資訊:http://www.uho.com.tw/A20071207/

婆婆媽媽小心囉!不吸菸也會得肺癌

婆婆媽媽小心囉!不吸菸也會得肺癌#癌症

婆婆媽媽小心囉!除了吸菸者罹患肺癌比例較高之外,長期吸二手煙與廚房油煙的婦女,更是肺癌的高危險群。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以肺癌死亡率最高,每年死亡人數高達7000多人。且肺癌佔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男性癌症死亡率第二。婆婆媽媽們!肺癌是妳們不得不關心的議題。研究顯示,長期吸菸、有家族病史、工作環境接觸石綿等致癌物質者,都屬於肺癌的高危險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黃明賢部長指出,由於肺癌早期並無明顯病兆,發現時多已是晚期;建議40歲以上民眾,除每年需接受X光檢查外,若是高危險群的民眾,應增加電腦斷層掃描,才能儘早發現病兆提早治療,增加治癒機率。若經診斷確定為肺癌患者,應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針對不同期別的癌症採取適當的治療計畫。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 柯皓文主治醫師表示,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各有不同的反應率,雖然標靶治療副作用較不明顯,但針對肺癌第一線治療,效果並未優於傳統化療,且平均治療後6~8個月有復發風險。林口長庚醫院 姜倩玲營養師說明:癌症病人治療期間最常出現噁心、嘔吐、口腔黏膜破損等問題,進而導致食慾不振、進食不易的狀況。病人於治療期間除避免攝取刺激性或油膩之食物外,並無其他飲食禁忌。但勿輕信民間飲食偏方,如全素飲食、生機飲食及健康食品等,都可能導致病人因營養攝取不均,造成體重下降或體力不足,影響復原能力。乳癌防治基金會 柳秀乖營養保健師表示:癌友在接受化學治療期間,健康的飲食準則與治療計畫同等重要。可依循高熱量與高蛋白的飲食原則,以幫助體力恢復及修補受損組織,進而接受持續性的治療。除補充足夠熱量外,飲食更須符合多樣化,並均衡補充七色蔬果,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欲知更多近期癌症講座訊息:http://www.uho.com.tw/A20071207/

倦怠,小心可能隱藏肝癌危機

倦怠,小心可能隱藏肝癌危機#癌症

肝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由於肝癌在早期階段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的不適,常會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肝癌是十分惡性的癌,如果未經治療,病人往往在半年內就可能會死亡。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在男性為第一位,在女性則為第二位。  肝癌好發之年齡在45~55歲之間,正值壯年期,平均存活率約6~9個月。  肝癌在早期階段是沒有症狀的,幾乎感覺不到,一旦症狀有出現,如右上腹疼痛、肝臟腫大、倦怠、厭食、體重減輕、黃疸等等。聖功醫院內科醫師群表示,一般從有症狀出現到死亡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1. 肝功能檢查2. 血中甲型胎兒蛋白(AFP) 3. 腹部超音波4. 電腦斷層攝影(CT)5. 血管X光顯影術(angiography)6. 切片檢查(biopsy)

突然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突然聽不見,小心耳中風#癌症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各大醫院中風的病人也越來越多,如果突然單耳聽不見,要小心這可能是「耳中風」。中風根據定義,就是因為腦血管突然的阻塞或破裂,造成大腦局部的功能失調。耳中風就是內耳的微小血管阻塞,造成聽力功能喪失。【為什麼血管會阻塞】《年齡》腦中風通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之病人為主,因為此時多半已有血管硬化之現象,醫學上稱為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高血壓是腦中風發生的最危險因素。如果血壓沒有適當控制,會對心臟、腎臟、腦部血管造成負擔,發生動脈硬化,如果因為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壁增厚,血液循環不良,產生血栓,就會產生中風。《心臟疾病》心臟的肌肉或瓣膜出現病變,或是心律不整,血液流動就會不順暢,容易凝固,最後造成腦栓塞。《糖尿病》會加速腦血管阻塞與血管硬化。《高血脂症》一般認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過量會增加中風的機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有預防的效果。 《香菸》統計顯示,抽菸會增加心肌梗塞、腦梗塞的機會,吸煙會增加2倍腦中風機率。 《肥胖》容易併發高血壓和糖耐受異常,增加罹患腦梗塞的機率。 《缺少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冠狀動脈疾病,降低血糖和血脂,也可以減輕體重,避免中風危險因子的危害。 《紅血球過多》血球容積比過高者,會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液循環不流暢,而增加腦缺血或梗塞的機率。 《藥物》如口服避孕藥、興奮劑、減肥藥、迷幻藥、可能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增加中風的機率。 《壓力》壓力是導致血壓上升的要素。 《季節性的影響》中風好發在冬天,因為天氣冷會使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天氣寒冷時,人的血壓容易升高,尤其是年紀大的人,在冬天時,不要處在溫差極大的地方;另外,吃太鹹的食物也容易使血壓上升。臺安醫院 黃尚本醫師指出如果有耳中風的症狀,需住院觀察,醫師會安排緊急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檢查,如確定診斷為急性耳中風,醫師會視病人情況安排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製劑,如阿斯匹靈,或類固醇、血液循環促進劑、或維他命B12來治療。中風病人出院後要按時服用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等預防二次中風的藥物。如有胃不舒服要提醒醫師加胃藥。要定期量血壓、血糖、膽固醇並紀錄,按時服用降血壓、血糖、或降血脂的藥物。多補充水分,注意季節變化,避免太冷或太熱時外出。

用愛支持癌症患者,擺脫憂鬱迎接新生命

用愛支持癌症患者,擺脫憂鬱迎接新生命#癌症

每個人在得知自己罹患乳癌時,整個心情會是錯綜複雜的。然而,當面臨不可改變的事實,如何化解心中的疑慮,正確的診斷,抓住最佳的治療契機,早期治療,這才是良策。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 蔡愛真女士說,曉葳在台大醫院乳房外科診斷為第三期乳癌後,隨即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術後就開始參加乳癌基金會為剛接受乳房手術姐妹們所辦的『乳癌新病友聯誼會』。在會前的電話訪談後,護理師已把每個人各類的問題分項,在會中由各專業人員,包括乳房外科醫師、整型外科、物理治療師、藥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等,在現場給予專業的輔導。無形中可以吸收到很多治療相關的資訊與注意事項。尤其本來對化學治療藥物茫然無知、如何為治療期間的營養把關、如何做復健預防淋巴水腫等因應措施,均有了深一層的認知,這無不受益良多。曉葳話不多,但是一個勇敢得讓人心疼的女孩,年輕未婚。她也是基金會『真愛合唱團』的一員,也是一位不缺席的勇者。有幾次上課前一天才接受治療,人較虛弱不舒服,可是她還是強忍著痛堅持來唱歌,以她的真心唱出心中的愛與對生命熱切的期盼。每次看到她那份認真與陶醉的表情,都不免讓我動容,從曉葳的言談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病後因參加病友支持團體,找到自己『生命的出口』,揮別久埋於心中隱憂。真的是感恩又感恩。感謝有這麼個機緣,以基金會的功能來造福更多的病患,是辛苦但很值得。蔡愛真總監表示,每個個案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是有些罹患癌症的人,常容易陷入一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狀況中,常常會表現出憂慮、容易受到驚嚇等現象,特別是年紀比較輕就罹患乳癌的女性。這樣的人,其實是非常需要專業的支持人員來協助患者走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目前的病友團體其實就肩負了這項功能。蔡總監說明,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相關病友團體成立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乳癌病友,提供專業的講座及心靈成長課程,對於疾病的治療及生活照顧,都透過全盤性的規劃與完整機制,協助病友重新建立生活目標並提升抗癌的信心。像是曉葳也分享說,「還好有基金會和合唱團中姐妹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真的有煥然一新的感受,重新獲得生命的力量,這種感覺真好!」。蔡總監也進一步說明,癌症病友除了在生理上透過專業醫師的治療計畫外,心理上的紓壓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近期乳癌講座訊息》http://www.uho.com.tw/A20071207/

中藥四氣五味研究對糖尿病治療的初探

中藥四氣五味研究對糖尿病治療的初探#癌症

『中藥只是吃起來苦苦的,看起來黑黑的』這是大家對於中藥材的初淺印象,其實其中學問很大,除了各種藥材經過不同炮製會得到不同的療效之外,中藥材本身就很有個性,一般我們將中藥依其氣味作出初步分類,如五味:酸、苦、甘、辛、鹹。藥物依其味不同,而有不同類型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鹹味能軟堅潤下,苦味能瀉能燥。 四氣又稱為四性:寒、熱、溫、涼四種藥性。<神農本草經>:『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溫與熱,寒與涼,只是程度上的差別,此外,還有平性藥,性質比較平和,其中也有微寒微溫者,仍屬四氣之內,故稱四氣而不稱五氣。 <千金方>中的黃連丸,由黃連、生地兩味藥組成,黃連味苦性寒,功能清熱燥濕;生地味乾微苦性涼,功能滋陰清熱。一補心體,一瀉心用,兩者相得益彰。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黃連含小檗鹼,能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促進周邊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並能對抗升糖激素的升糖作用。生地含地黃素、梓醇,能降低血糖。 唐代<外台秘要>黃耆湯中的黃耆,味甘性溫,功能大補元氣,升舉清陽;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耆含黃耆多醣,不僅能雙向調節血糖,還能雙向調節免疫。腎氣丸中的山茱萸,味酸性微溫,功能補肝益腎,澀精固脫,歷代醫家視為消渴要藥,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中含微量元素鉻、釩及熊果酸,具有維持胰島細胞功能和降糖的效果。 利用中西醫的結合,更能將四氣五味與現代藥理研究結合,幫助患者對抗糖尿病,無疑是提高糖尿病療效的另一關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