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女老師罹甲狀腺癌 不追蹤治療骨頭遭癌細胞吃癱

女老師罹甲狀腺癌 不追蹤治療骨頭遭癌細胞吃癱#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大家都誤認甲狀腺癌,不會造成生命危險,結果他就死給你看」甲狀腺癌不如其他癌症一樣,因症狀較為明顯,透過觸診脖子處,就可以輕易知道是否有腫塊,能盡早進一步檢查,使得甲狀腺癌的十年存活率遠高於其他癌症,但部分病患卻因此而毫無警覺心,第一次治療後往往不再定期追蹤檢查,導致每年還是有超過200多位國人死於甲狀腺癌,醫師就提醒,別以為甲狀腺癌較為和善,但事實上它一樣是癌症,同樣會轉移,也同樣會致死,呼籲病患可別輕忽!甲狀腺癌十年存活率極高甲狀腺癌是內分泌門診最常見的癌症,且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性,每年每十萬人中約有3至10位的確診案例。目前對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仍不明,一般而言,女性的發生率高於男性(民國100年男性4人女性13人)。因為甲狀腺是一個很表淺的器官,很容易為人察覺和發現。通常腫瘤大到看到或觸摸得到時,百分之90%還是良性的結節。而甲狀腺癌的預後及存活率極佳,經過手術等治療後都能得到相當好的控制,對病人的生活並沒有特別的影響,通常病人能夠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主治醫師暨正子中心主任諶鴻遠表示,甲狀腺癌的10年存活率至少8~9成,男性病患較差可能只有7成。病患時常無法乖乖回診追蹤但也因如此,許多病患在第一次治療後,認為可以大病痊癒,而不願再進一步長期追蹤,諶鴻遠指出,一般甲狀腺癌第一次治療後要追蹤六年以上,且前三年需每半年就追蹤一次,但病情較嚴重者,則需延長至11年的追蹤期,可是部分病患卻不聽從醫囑,自認不用追蹤,醫師勸到嘴角全泡,還是無法讓病患乖乖回診。過去諶鴻遠就曾治療過一名甲狀腺癌病患,為一名五十歲的女性老師,罹患甲狀腺後,經過第一次治療,病情還控制得宜,但她卻疏於追蹤,原本每年至少要追蹤一次,卻一拖好幾年才回診,不料,腫瘤復發轉移至附近淋巴,之後,又轉移到骨頭造成癱瘓,沒多久後就不幸離世。然而,雖甲狀腺癌患者須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但因患者須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在追蹤期間須停藥長達一個月,不只會造成精神恍惚、幻聽、幻覺等問題,也會嚴重肥胖,「過去就有一位病患停止甲狀腺素後,竟然出現幻覺,還翻牆去偷竊」諶鴻遠印象深刻的說著。追蹤期間可使用人工甲促素諶鴻遠說,甲狀腺癌患者的治療在手術和放射碘治療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不過傳統在進行約28天的追蹤檢查期間,須止使用甲狀腺素,此時就容易發生如恍神、疲憊、代謝異常等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症狀,此時甚至不建議開車以免有安全的疑慮。諶鴻遠表示,許多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在罹癌時已結婚生子,身負親職重責,或正值衝刺事業、力求職場表現的時刻,停藥副作用恐為她們的生活帶來劇烈的影響。如配合醫師指示施打基因重組人工甲促素,不僅可以緩解副作用,也能將放射性碘自身體裡快速排除,使患者無需經歷停藥期的不適,兼顧家庭與工作。他也呼籲病患,第一次治療後,務必定期回診追蹤,以免復發後卻不自知,導致腫瘤轉移全身,無法治療。

醫訊/癌症病患食慾不振對策

醫訊/癌症病患食慾不振對策#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所以,這時候的營養治療對患者們來說相當重要。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賴玉釧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幫助病友們攝取到營養,對此,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時間:5月9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大樓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洽詢:(02)7728-1001

四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存活率達8成

四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存活率達8成#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使得台灣癌症發生率,新竹市衛生局表示,不管是人數還是速度都持續增加中,變成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癌症發生年齡之中位數,與2010年同為62歲。癌症發生率 正逐漸增加中過去,在2011年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然而現在,發生人數變成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較2010年分別增加400多人,而大腸癌發生率已6度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乳癌發生人數則是首度突破萬人。癌症擁有特殊訊號 即早發現即早治療癌症早期無明顯症狀,像是大腸癌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但事實上有許多癌症在早期是會發出自己獨特的訊號,只要透過篩檢便可辨識這些訊號,即早發現即早治療,進而提升存活率。癌症雖成長快速,但30%以上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像是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及大腸癌就是早期發現能有較高存活率的個案,且早期發現的個案5年存活率皆達8成以上,此外,篩檢還有個好處,可預防癌前病變,經簡單治療即可預防其轉變成癌症,因此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定期接受篩檢的重要性。預防勝予治療 少煙、少酒、少紅肉預防重於治療,為癌症防治理念最佳寫照,然而預防癌症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少菸酒紅肉、天天五蔬果、每日運動30分鐘,加上定期癌症篩檢,遠離癌一點都不難。 最後衛生局也提醒各位民眾,30歲後應定期4項接受檢查,預防勝於治療:1)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2)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3)大腸癌篩檢/50-69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4)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且有嚼檳榔(含戒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驚!肝癌平均每41分鐘就有帶走1人

驚!肝癌平均每41分鐘就有帶走1人#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擁有國病之稱的肝病,是危害國人健康的本土病,且據衛生局篩檢發現,身心障礙民眾肝病的陽性率遠高於全國,對此提醒民眾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追蹤,即早發現即早治療,避免肝癌之苦。B、C肝病毒 為肝癌最大元兇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近20年來肝癌一直是男性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二名,女性癌症十大死因前三名,由其是B、C肝病毒為最大元兇,若帶原者不定期追蹤檢查,極有可能會引發肝硬化或肝癌以造成遺憾。目前,在台灣約有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平均帶原率約15%~20%,而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比例又明顯高於非帶原者,接著就是C型肝炎,僅次於B型肝炎危害國人健康的肝炎病毒。肝病變肝癌 應定期檢查遠離病變且每年因肝臟相關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換句話說,就是平均約41分鐘就有一個家庭成員因肝病往生而致家庭破碎,這不但造成個人及家庭的損失,也成為社會醫療資源的重大負擔。最後,衛生局鍾局長呼籲民眾,除了定期檢查外,日後一定要定期追蹤,了解身體情況,以避免造成自己與他人負擔,用行動表現關心,即早檢查即早治療,避免肝癌找上門。

罹癌人數暴增 平均每250人一人中標!

罹癌人數暴增 平均每250人一人中標!#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早已成了國人的健康殺手,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我國每年新增癌症個案數直逼十萬大關,2011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2,682人,幾乎平均每250人,就有一人不幸罹癌,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罹癌因素,包括,抽菸、肥胖、燒烤、炸物、酒等,國人似乎尚未提高警覺心,促使罹癌人數持續暴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未來二十年,全球罹癌人數將在增加50 %以上,儼然成為新一波癌症海嘯!癌症發生率 男性較女性高出1.3倍國民健康署表示,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癌症發生年齡之中位數,與2010年同為62歲。2011年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乳癌新增個案 首度突破一萬人發生人數以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較2010年分別增加444人及401人(各增加4%);而大腸癌癌症發生人數再創新高,六度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乳癌則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就發生率看來,2011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95.1人,較2010年每10萬人口減少1.6人;在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中,除了肺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及攝護腺癌等四癌標準化發生率是上升外,其他癌別皆呈現下降情形。但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先進國家的癌症發生率也都居高不下。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與OECD國家比較排名第22高比歐美先進國家低,但死亡率排名第10高,高過許多先進國家,這顯示我們在癌症防治的工作仍需持續努力。

樂閱讀/常吃30天快速雞 恐增加婦癌比例

樂閱讀/常吃30天快速雞 恐增加婦癌比例#癌症

以前只要聽說哪家媳婦有身孕,婆婆便開始買小雞回家養在後院,7、8個月後寶寶出生,正好每天宰隻雞給媳婦坐月子,殺雞時還會唸唸有詞:「做雞做鴨無了時,趕緊去做有錢人ㄟ子兒!」「養殖密度過高」是現在大部分雞舍的通病,為預防傳染病(以感冒和腸胃道問題居多),用藥是家常便飯,以前大家認為不吃打針部位(脖子、翅膀)就沒事,現在雞舍動輒養幾千隻、上萬隻,打針太不符合經濟效益,改為將藥投入飲水中,這麼一來,沒有哪個部位不淪陷。不肖的雞農常用的藥物,除了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抗生素、改善腸胃狀態的腸胃藥,還有促使雞隻趕緊發育熟成的荷爾蒙──阿嬤時代養雞往往要半年以上才宰殺,現在一般只養100天左右,有些快速成長雞30天就是一生。養雞需耗費時間成本、飼料成本和藥物成本,當飼養期縮短,所有成本和風險都降低,利潤就提高了。為了讓雞的骨架快速增大並長肉,有的養雞場會在飼料裡添加牛骨粉或魚骨粉,如此一來,狂牛症和重金屬殘留的隱憂,便轉嫁到雞的身上。這些雞被吃下肚以後,造成的問題很大,例如女童性早熟、婦癌比例增加等,都可能與此有關。(本文作者/白佩玉)(摘自/真食物這樣選!這樣吃!/蘋果屋出版)

吃素較易罹癌?可能是誤會一場

吃素較易罹癌?可能是誤會一場#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有國外研究直指,素食者反而較易罹癌,但這篇研究報告,經過台灣媒體報導之後,似乎漏掉了研究中的幾項更重要的「前提」,所以素食者罹癌風險較常人高,恐怕只是誤會一場!近期國外一份最新研究發現素食者的就醫頻率不但比葷食者高,而且罹患癌症、心肌梗塞、心理疾病以及過敏比率是重度肉食者的2至2.5倍,對此,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營養師表示,研究中有強調,無法釐清這些自稱是素食者的人是否因為生病以後才改吃素,所以無從判定吃素是否會導致疾病,所以「素食者較不健康」的推論其實是誤會一場。 研究報告有疏漏之處今年2月發表在《PLOS ONE期刊》的奧地利研究發現素食者比葷食者不健康。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營養師深入了解研究內容,發現作者在研究報告中強調以下三點: 1) 這個結果很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在生病後才改成素食,因此無法證明素食導致疾病。 2) 這個研究沒有詢問受訪者詳細的飲食習慣,完全是受訪者自我歸類為「純素者、奶蛋素、魚素者、高蔬果葷食者、低肉葷食者和高肉葷食者」其中一組,未來需要詳細的飲食問卷才能確定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3) 研究裡超過一半的「素食者」都有吃魚,這些「素食者」其實是葷食者。 台灣研究 吃素者反較健康此外,邱雪婷營養師另有一篇研究論文和這篇奧地利的文章幾乎同時發表在《PLOS ONE期刊》,從4,384名台灣人中,做了詳細的健康檢查與飲食調查,發現台灣男性素食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只有葷食者的一半,女性更只有四分之一!在這項研究中,所有素食者完全不吃任何肉類至少一年以上,所有的糖尿病檢查都經過嚴謹的抽血檢驗及病歷判定。研究發現,食用少量的肉類和魚類,即與糖尿病的罹患率有很大的關聯!    邱雪婷營養師表示,這篇奧地利研究中的素食者大部份有吃魚,無法排除可能因為魚吃太多而導致重金屬殘留體內所造成的傷害。目前大部分設計完善的研究,都一致認為多吃蔬果少吃肉才有益健康。吃素會健康?但有前提《優活》提醒/ 雖有研究報告認同素食者,對於身體較為健康,但台灣有許多素食餐廳其販賣的餐飲,業者為了增加食材的口味層次,往往會加入過多的油鹽,由其實精緻過的素肉、素火腿等等加工精緻食品,熱量與脂肪含量更是高得嚇人!因此,吃素雖較為健康,但若吃素的民眾,吃得是高脂高鹽的素食加工品,恐怕會招來三高與肥胖的問題!

大陸宅女只喝可樂配燒烤 18歲竟罹子宮內膜癌!

大陸宅女只喝可樂配燒烤 18歲竟罹子宮內膜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平日無事,民眾最好能夠出門走走,別老是宅在家裡!中國大陸武漢,就有一名十八歲的青少女,因為平日喜愛宅在家裡玩電腦不出門,渴了不喝開水,喝可樂,餓了,不吃正餐吃燒烤,其飲食生活習慣令人咋舌,某日,她因為在非月經時間陰道出血,因此由媽媽帶到醫院檢查,竟發現罹患了子宮內膜癌,當地醫師研判,極為可能是這名少女的飲食生活不佳所致!月經還沒到 陰道就出血據大陸媒體報導,這名少女,平時常宅在家裡打電腦不出門,只喝可樂,吃燒烤或是泡麵果腹,導致她的體重名顯比一般同齡青少女來得高出許多,當地醫師也指出,最近病患總是在非月經期間出血,且有大量血塊,一篩檢才知道是子宮內膜癌。醫師就指出,這類年紀輕輕就罹患子宮內膜癌的病患,唯一的共通點都是宅女,體型也比一般人來的肥大,他們大多不愛運動飲食極為不規律,從而讓罹患癌症的風險暴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