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骨轉移疼痛難耐 5成民眾有困擾

癌症骨轉移疼痛難耐 5成民眾有困擾#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41歲的陳女士,在2011年4月懷孕後期確診罹患乳癌第三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與兩年多的化療,卻不幸發生骨轉移,常常抽痛劇烈,走路如跛腳,夜晚無法成眠,影響了生活品質,且每次疼痛發作時吃4顆止痛藥都無效,使得她無法工作。直到,今年5月時她做了放射治療,原以為能就此解決她的困擾,孰不知治療後只好了右腿,左腿仍會劇烈抽痛,後來,在6月時接受了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抽痛情況不僅有所改善,現在已經不用在吃止痛藥,可自行走路、運動與工作。骨轉移難熬 劇烈疼痛影響生活根據統計,超過5成的癌症病人會出現骨轉移(轉移性骨腫瘤),是癌症遠端轉移發生的前三名,常伴隨蝕骨鑽心的疼痛甚或功能上的缺損,過去難以靠單一治療獲得迅速有效的紓解。一般來說,骨頭轉移疼痛的治療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針對疼痛發生,利用止痛/鎮靜藥物或神經截斷手術等的治療方式,來調控痛覺感知達到疼痛紓解的效果;第二種則是針對疾病本身,利用放射治療、癌症藥物治療或或外科手術等來殺死癌細胞,達到腫瘤控制的效果,但有三成五的病患對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熱治療減緩疼痛 但無健保給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李欣倫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研究,有超過7成的骨轉移病人進行單次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後,72小時內會獲得顯著的疼痛改善,幫助他們抑制腫瘤達到治本的功效。主要利用核磁共振導航定位對準轉移性骨腫瘤及受其侵犯的感覺神經,再使用超音波聚焦加熱至60℃以上,使蛋白質變性分解,消融目標腫瘤和神經,同時達到局部腫瘤控制與疼痛紓解的目的。最後提醒民眾,熱治療主要建議放射線治療失敗者使用,因為目前健保尚未給付,若要自行給付的話單次使用需花費8~9萬,因此,建議民眾若是其他治療真的無效時,再來考慮使用該方法。

癌症持續蟬聯十大死因之首 糖尿病致命風險提高

癌症持續蟬聯十大死因之首 糖尿病致命風險提高#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去年最新十大死因數據,癌症持續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第三十二年。根據資料顯示102年死亡人數154,374人,男性較女性為1.5倍,其中,國人平均壽命為79.9歲,持續創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癌症奪命時間,也一同持續加速,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肺癌、肝癌、大腸癌,為癌症致命的前三種類。 糖尿病擠進第四 國人血糖普遍控制不佳衛福部資料指出,去年我國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大致上排名結果與往年一樣,變動不大,但糖尿病卻與肺炎排名對調,而我國糖尿病患新增人數持續失控,目前全國約一百八十萬人罹患,顯見國人控制血糖的情形普遍不佳,值得衛生單位與民眾留意。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4,791人102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44,791人,若以年齡觀察,1至14歲者首度以惡性腫瘤居首,15至24歲者以事故傷害居首,25歲以上者以惡性腫瘤居首。而癌症十大死因依序為,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房癌、口腔癌等等。

樂閱讀/癌症患者適合運動嗎?

樂閱讀/癌症患者適合運動嗎?#癌症

接受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後會有疼痛和副作用,讓人體功能和體力急速下降,所以許多癌症患者為了克服身體的疲勞採取充分的休息和靜養。但長時間躺臥會降低心肺功能、肌力及關節力量,也會減弱免疫力,對恢復無益,過度的休息反而變成傷害。癌症患者運動可恢復變弱的身體機能,適當的疲勞還能幫助睡眠、增加食慾。只是,癌症患者的運動方法和一般人不同罷了。一般而言,癌症患者體力較差,身體無法做誇張的動作,只能以輕柔的運動來恢復氣力和增強體力。過度勉強的運動會造成體內產生壓力、降低免疫力、肌肉拉傷等傷害。因此,簡單的手部體操或輕度散步就很足夠了。運動前最好能了解什麼運動適合自己並有效果,也可以先詢問主治醫生運動時的注意事項。萬一運動途中有呼吸急促或嚴重的疲倦、暈眩、疼痛等狀況,一定要減少運動量或進行別種運動。運動前幾小時若有腹瀉,也應該減少運動量或休息,尤其是接受抗癌治療的患者,免疫力會比一般人低,最好避開公共場所或有公害的地區運動。(本文作者/韓萬青)(摘自/超越5%存活率,我活過16年/高寶出版)

樂閱讀/女人腰臀比例超過0.8 易罹患癌症?

樂閱讀/女人腰臀比例超過0.8 易罹患癌症?#癌症

脂肪分布位置的差異,對女性的健康大有影響。腰臀比例高的婦女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較高,例如癌症(尤其是卵巢癌和乳癌)、膽囊疾病、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什麼提出婦女腰臀比例若超過0.8就不安全。像比爾這樣的男人之所以偏愛腰臀比例低的女人,因為這個特點不只說明了女子目前和未來的健康狀況,也洩露她是否容易生養下一代。低腰臀比例意謂這名女子現在不太可能已經懷孕,而她的臀部夠寬,則表示未來生小孩時會比較順利,母親和嬰兒的風險都小。婦女進入停經期後,腰臀比例又回到接近男性的比例,使旁觀者一眼就看出她的年齡和生育能力。腰臀比例還能預測女性的生理狀況:低腰臀比例婦女月經週期比較規則,排卵較為頻繁,如果接受人工受精和試管受精,成功率都比較高。有一項研究顯示,腰臀比例界於0.7到0.79之間的婦女,採用試管受精的成功受孕率是腰臀比例大於0.8女性的兩倍。關於男人為何特別鍾情低腰臀比例女性,有一項新研究很引人注目。美國醫學博士拉瑟克(William Lassek)和美國人類學和心理學博士高林(Steven Gaulin),檢視數千名婦女的數據,然後做出直截了當的預測:與高腰臀比例婦女的孩子相比,低腰臀比例婦女所生的孩子在認知領域方面表現更佳。臀部與大腿脂肪含有長鏈不飽合脂肪酸(編按:可從亞麻子油、南瓜籽油、核桃油、或深海魚油中獲得),胎兒在妊娠期與哺乳期會從母體吸收,作為大腦發育之用。研究人員主張,既然低腰臀比例的婦女擁有較多長鏈不飽合脂肪酸,能夠在懷孕期和哺乳期供孩子攝取,因此她們的孩子就應該比較聰明。經過控制數個已然存在的變數之後,研究人員果然得到印證其假設的發現。當然,有很多變數可以預測個人一生當中的知覺評量結果,不過就第一印象來說,如果比爾仔細打量某位女子的腰臀比例(可用以預測的線索),而不是她的胸部尺碼,就比較能準確預測選她當配偶是否適宜孕育下一代。當然,比爾擇偶時是否應該考慮其他身體特質,那完全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想想看:某些女性如何「廣告」自己的進化本領?歷史上最早的整形手術之一,是開刀拿掉女性最下方的兩根肋骨,藉此縮小她們的腰圍。數百年來,婦女早就訴諸人工手段控制自己的腰臀比例,譬如穿著緊身胸衣勒出蜂腰,在臀部位置加襯墊增厚,哪怕曉得胸衣可能造成嚴重內傷也在所不惜。時至今日,我們照樣看到婦女穿著不舒服的緊身內衣,目的還是盡量縮小腰臀比例。《紐約時報》最近刊登的專題報導中,有一張照片上的女子拚命吸氣好穿上她的塑身內衣,藉此大幅凸顯她的臀部線條。當今流行的低腰牛仔褲設計,也是為了凸顯女性的腰臀相對線條。不同的是,以往女性會設法把緊身馬甲藏在外衣底下,不讓人看見,現在的名流和其他婦女則反其道而行,驕傲秀出她們的彈性束腰和其他能凸顯腰臀比例的服裝配件。雖然西方社會所認定的理想體重和胸部尺碼標準不斷改變,但崇尚細腰豐臀似乎是經久不變的渴望。(本文作者/馬修.赫坦斯登)(摘自/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大是文化出版)

少年不菸不酒感冒半年 竟罹鼻咽癌

少年不菸不酒感冒半年 竟罹鼻咽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若有長期感冒症狀,且脖子出現腫塊,吃藥也不曾好過,就要擔心恐怕是癌症作祟!台中就有一名年僅十八歲的白姓少年,半年前開始出現耳鳴、鼻塞等症狀,且脖子處還出現腫塊,至附近診所看診卻都查不出原因,直到近日症狀日漸嚴重,出現耳朵疼痛且聽力衰退的症狀,才到大醫院看診,未料一經檢查後,竟是第三期鼻咽癌,無家族病史且無不良習慣的少年,卻不幸罹癌,讓醫師也頗感驚訝!少年不菸不酒卻罹癌 病因難找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俞瑞庭醫師表示,白姓病患本身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且家族無相關遺傳病史,有可能因為EBV病毒感染,或病患晚上打工的工廠通風不良,導致工作一年多吸入過多刺激物(如粉塵)導致。又患者因為年紀很輕,所以當鼻塞、耳痛等症狀持續時,自恃年輕警覺性降低,才會拖延半年才到大醫院看診檢查。呼籲民眾只要感冒超過2週以上都無法改善,或脖子出現腫塊且沒有變小或消失時,都須儘速到醫院看診。經治療後少年目前認真準備大學考試放射腫瘤科葉啟源醫師指出,白姓患者因未儘早到醫院檢查,發現時鼻咽已有3公分左右的惡性腫瘤,並癌細胞擴散到淋巴腺,初步需接受同步化放療,其中放射線治療約需35次,隨後再接受輔助性化療;現在多次接受同步性化放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控制,目前正準備大學指考。葉啟源表示,鼻咽癌平均罹患年齡為40~50歲,早期症狀或病徵並不明顯,因此常被誤認為感冒或火氣大;呼籲民眾當出現持續鼻塞、耳鳴、聽力減退、複視、流鼻血或頸部出現腫塊時,要多加留意,並且有家族史、抽菸者等高危險族群更要特別注意。由於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特別敏感,只要遵循醫囑按部就班接受治療,痊癒機率是很高的。

大腸癌早期發現 治癒率高達八成

大腸癌早期發現 治癒率高達八成#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綜藝天王藝人豬哥亮日前出示診斷書,親自証實罹患大腸癌二期,現年67歲的他,曾經在2年前因為有血便,一度懷疑罹癌,但是當時已經排除;豈料2年後經過高雄長庚醫院診斷後,確認罹癌。原本以為是例行健檢,卻不料檢出大腸癌二期,令豬哥亮本人也感到意外。 大腸癌六度蟬聯癌症之冠2011年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序位同2010年。發生人數以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較2010年分別增加444人及401人(各增加4%);而大腸癌癌症發生人數再創新高,六度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乳癌則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大腸癌就是一個早期無明顯症狀的癌症,病人往往因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才就醫,卻已經進入二到三期。事實是,許多癌症在早期會發出自己獨特的訊號,透過篩檢便可辨識這些訊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提升存活率。 癌症早期發現 治癒率皆高癌症篩檢發現早期個案之比率較高,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及大腸癌之早期個案佔所有篩檢個案之比率分別為89.3%,83.2%,32.8%及55.1%;而前述四癌之早期個案的5年存活率皆達8成以上,大腸癌80.7~85.5%,乳癌88.7~97.5%,口腔癌83.2%及子宮頸癌88.8~96.8。對此,新竹市衛生局提醒:1)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2)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3)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4)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且有嚼檳榔(含戒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鴻海跨醫療 與台大攜手治療癌症

鴻海跨醫療 與台大攜手治療癌症#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永齡健康基金會與世界放射治療設備公司瓦里安、臺大癌醫中心醫院加上鴻海集團進行產、學、研三方合作,共同簽署備忘錄,期望在未來能為所有華人提供減低痛苦、更好、更先進的治療科技。郭台銘先生建立的癌症預防、治療及研究中心,永齡健康基金會將與瓦里安合作,項目包括提供亞太地區放射治療臨床學術研究及訓練、共同研發次世代光子及質子治療設備,並擴及放射治療周邊設備開發等。提升醫療技術 減少時間與負擔在光子技術共同研發上,將打造新型態的設備,有效節能並減少病人的等待時間,並且讓病人負擔經費減少50%;在質子治療部分計畫有效縮小質子治療設備體積,使其技術更加普及;後續生醫設備製造上,鴻海科技集團將提供全球頂尖開發科技服務。此次開創性合作,成功連結世界三大第一,同時讓美國醫療、台灣科技開啟合作契機,從設備開發、治療過程中學習經驗與不斷完善,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能提供華人世界提供最優質的癌症治療服務。臺大癌醫中心醫院預計2018年加入癌症臨床服務,配合剛竣工之永齡生醫工程館,將與永齡健康基金會展開全面性產學研合作,結合國際頂尖醫療設備大廠瓦里安,將放射治療高科技產品研發技術引進臺灣,帶動臺灣生命科學產業,在預防、研究、設備、製造與技術轉移上,邁向華人癌症醫學治療新的里程碑。

母子倆罹腸癌末期 雙雙經治療都康復!

母子倆罹腸癌末期 雙雙經治療都康復!#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醫師我要跟你說謝謝!真的感謝」原先罹患大腸直腸癌末期的台中四十四歲的張先生,八年前不幸得知自己罹癌時簡直天打雷劈,甚至都已送進開刀房把肚子打開了,醫師才宣告腫瘤太大無法切除,讓抗癌路程更加艱辛,但他快放棄之時,輾轉轉院到台中榮總醫院進行多專科治療,歷經12次化療及5年追蹤療程終將腫瘤縮小、切除,擺脫病痛,還生了一個小孩,在記者會上,他心存感激多次向治療他的醫師九十度鞠躬,一身健朗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我國大腸癌發生率 居高不下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而大腸直腸癌則持續登上每年癌症新增個案的榜首,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其中,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生。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75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初期排便會出血,但有時混在便中不易察覺,常被誤認為是痔瘡而未重視,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也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早期診治。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其實是可以早期發現,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蔣鋒帆醫師指出,目前大腸癌在臨床上已有相當多的藥物選擇,醫師能夠依據患者病情及基因檢測結果給予治療,搭配手術切除腫瘤,已有不少抗癌成功令人振奮的案例。像是張先生腫瘤已經大到無法開刀,經過多年治療,目前回歸正常生活且健康,另他的母親在去年也不幸同樣罹患大腸癌,且症狀比張先生更加嚴重,腫瘤瀰漫擴散到十二指腸、胰臟並發生腸阻塞,但經過二十多次的化療,並使用抗癌製劑與標靶藥物,目前腫瘤全部消失,堪稱醫學奇蹟。因此醫師就呼籲,罹患各種癌症,不必絕望看待,只要樂觀以對,依目前的醫療科技,一定能獲得良好的癌症控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