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退化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馮睿哲表示,該女士在持續一年餘保守性治療仍不滿意情況下,經充份瞭解後,選擇於第五、第六頸椎處置放人工椎間盤,切除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六、第七頸椎。病患在手術後恢復良好,追蹤至目前為止,病患相當滿意。延伸閱讀「鄰近症候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566

面對高齡化社會 請多關心家中老寶貝

面對高齡化社會 請多關心家中老寶貝#退化

台灣由於科技進步人口結構隨著環境而改變,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對的增加。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7﹪,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謂之「高齡化社會」之標準。依行政院經建會預估,至民國一百年,老年人口之比例將達10.3﹪。但隨著工商業發展,社會環境變遷,家庭的型態已由傳統的大家庭形式轉變為核心家庭或折衷家庭型式;又因經濟結構的改變,一般的家庭除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運作模式以外,目前有更多的「雙薪家庭」存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 - 劉靖琁職能治療師表示,若家中有長者,且其無論生理及心理健康均狀況良好,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寶少則可幫忙看家,多則可協助家務或照顧幼兒,更可以提供心理或經濟上的支持;就算是未與子孫輩同居的銀髮族,至少也可以獨立生活,充分達成自我實現,自我照顧無虞,不需人擔憂,減輕年輕一輩的負擔。但很可惜的,上數情形只發生在幸運的少數人身上。大多數的人多因老化所伴隨的各種狀況,而有著程度不一的困擾。 劉靖琁職能治療師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長者要被迫接受許多改變,像是心理方面:屆齡退休失去收入也失去生活重心、子女離家後情感上的失落、同輩親友相繼辭世的感傷及缺乏友伴的孤寂。在生理上則得面對生理機能全盤衰退,因而導致老人知覺功能較差。常見的老化現象包括心臟功能退化、肺功能減少、身體適能衰退、視力減退、聽力衰退、心智退化等。老化現象雖然因人而異,但若觀察到身邊長者出現體重減輕、易疲累、活動量低、動作緩慢、無力等就是生理老化現象的表現。若出現記憶力減退、定向困難、解決問題能力下降、社區活動能力障礙、家居嗜好變少、自我照顧困難等情形,則考慮有失智的可能性存在。而這些機能的退化,常使老人家容易發生跌倒、受傷、患急性病症,及伴隨而來的各種功能障礙,甚而導致依賴的生活形態、生活品質變差、心情沮喪、認知障礙、譫妄等狀況。在台灣地區六十五歲老人患病比率高達六成七。年老且有疾病困擾的年長病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徵:多樣性-很少只有一種病;連鎖性-常互為因果;依賴性;恢復慢;易生功能障礙;及安全顧慮多。老年人有許多疾病常會造成功能上的的明顯障礙,包括自我照顧困難、日常生活自理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行動不便、溝通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判斷力下降、定向紊亂、人格或行為改變等,都需要接受醫療及復健。唯有透過復健醫療照顧及擬定長期復健計劃,才可以控制及改善症狀之進行。劉靖琁職能治療師說,就醫療成本投資與效益而言,復健醫療可提高醫療品質,長期醫療照護中的社區服務,更可有效地減少機構性養護及住院需求,同時也降低家庭及社會付出的種種人力、物力的支出。對於曾經為社會、家庭及個人貢獻出青春的長者,在他們不幸罹病而成老、病、殘者,致家屬照顧困難時,不應只有長期安置一途,應由社會善用資源,建立合適的慢性醫療照顧體系,加以妥善照顧及復健。老年人口的問題,尤其是健康醫療問題及慢性病長期照護問題,已不容忽視。

老是健忘??預防失智症,十大前兆自我檢測

老是健忘??預防失智症,十大前兆自我檢測#退化

電影裡頭男主角佐伯雅夫搔著頭苦思工作上的事務、慌亂於人潮洶湧的大街、不可思議的呆望著遠方的神情,一個廣告公司的高階主管居然漸漸喪失掌握記憶的能力…,逝去的時光就像是被扭曲佈滿皺紋的相片,散亂的、破碎的遺忘在大腦裡,「明天」不再「記憶」,而只是一個空洞且毫無意義的延續。〝健忘〞,相信這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比方說:明明剛剛才跟朋友談完的事情或是剛用剪刀剪開包裝,卻想不起剪刀擱哪兒,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有的時候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太累或是太忙,還是昨天晚上睡不好所致,再不然就是歸咎於自己年紀的因素,就像是電影一開始裡頭男主角老是怪自己工作太忙導致疲勞以致容易忘記剛剛處理過的事務。 雖然說『遺忘』可能會發生在看來生龍活虎的職場菁英身上,但若是容易『遺忘』的太廣、太深入、太快,到達所謂〝健忘〞的程度,恐怕就要詳加注意了!有著《世紀之症》稱呼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就是一開始以〝健忘〞來表現的疾病。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陳志豪醫師表示,起初大家以為這種毛病是稀有的神經退化疾病,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發現,六十五歲以前患此症者大概佔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五,詳細調查後赫然發現這退化性的神經疾病在六十五歲以後明顯的增加;八十歲以上的人口受這毛病困擾的更達到一半以上!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病患會逐漸失去形成新的記憶的能力,也就是失去學習、體驗新的生活經驗的能力;當社交、家庭、社會的功能一點一滴地被侵蝕,且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活逐漸崩解,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幸而科學家藉著這《世紀之症》逐漸揭開人類大腦記憶的面紗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阿茲海默症實際上在人們更年輕的時候已經開始侵犯到人類的大腦了!也就是說當您出現〝健忘〞的症狀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其實可以推估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大腦已經開始逐漸地發生病變而萎縮了。 陳志豪醫師指出,更須加以注意的是,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的毛病,不祇是阿茲海默症而已,水腦症、腦傷的後遺症、腦血管病變、內分泌異常、營養失調、感染症或是精神情緒上的問題,都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而上述引起記憶力衰退的諸多病因,若能早期診斷,都能給予適當的治療而阻止病程的進展,甚至達到完全的康復;所以當出現記憶衰退或是其他腦功能異常的時候,比如說學習能力下降、空間感變差、容易迷路或是出現言語上的障礙時,不要隨便歸咎於不專心或是年紀大所致,最好能請神經專科醫師詳細評估檢查,以期早日發現毛病並加以根治!◎老人失智症的前兆十大警訊請您注意1.最近做過的事情、看過的東西居然一點印象也沒有!!2.前天才跟一位朋友碰頭閒話家常,但是他的名字怎麼樣也想不起來…3.家人或同事常常抱怨你在短時間內老是發問同樣的問題….4.用過的東西老是不知道放到哪裡去?5.和人說話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適當的語辭,以至於結結巴巴。6.看報紙的時候,越來越難懂的裡面要傳達的意思。7.應該是很熟稔的事務,怎麼處理起來越來越覺得棘手?8.辨識方位和方向的能力似乎越來越差,有時候對熟街道感到陌生。9.買東西的時候,常常算錯錢。10.莫名的情緒的鬱悶或暴躁、性格上的轉變、行為上的改變

協助失智老人 記憶門診提供長期照護

協助失智老人 記憶門診提供長期照護#退化

台灣人口日漸高齡化,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0%以上,根據推估,台灣失智症人口數是高齡人口的5%左右,也就是國內約有10萬名失智老人。隨著老年人口比重愈來愈高,失智老人勢必愈來愈多,且造成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面對此趨勢,國內有關老人失智症的醫療和照護卻明顯不足。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葉炳強醫師表示,在教會關注弱勢族群的使命之下,耕莘醫院於民國88年五月成立『記憶門診』。這個門診由醫師、臨床心理師和失智症家屬聯誼會志工專業成員一起組成,藉由各專業服務的分工和整合,解決失智症病患和家屬的問題,根據個案的需要,量身設計一份屬於個案和家屬的長期照護計畫。在醫師門診診療的部分,葉炳強醫師提及,醫師常遇到許多病人或家屬帶來有記憶障礙及其他認知功能衰退的病人,鑑別診斷與篩檢失智症病人。記憶門診的醫師在面對一位疑似失智的病人,必須判斷病人是否有失智的症候群,並適時請護理師給予專業諮商、或請臨床心理師給予認知功能的結構性測試與判讀。葉炳強醫師表示,在提供失智症衛教服務時,記憶門診會提供以下資源:1. 提供社會資源:對於確定診斷為失智症的病人,告知如何申請社會福利資源,例如: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手冊、走失手鍊..等。同時也提供相關民間團體與政府機構的照顧服務,例如:日間照顧中心、養護機構、喘息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等資訊。2. 提供訓練課程轉介,鼓勵照顧者參加支持團體。3. 關懷與陪伴失智患者:透過一些簡易健腦遊戲(如:拼圖、字卡、圖卡)與失智患者互動、社交,並鼓勵照顧者在家可培養失智患者心智有氧運動、頭腦保健。

預防聽力「未老先衰」 重視耳朵日常保健

預防聽力「未老先衰」 重視耳朵日常保健#退化

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高度經濟成長,公共衛生發達,平均壽命延長,逐漸邁向歐美等「老人國」的社會形態,根據另一項統計指出,七十歲以上的銀髮族,每兩人便有一人患有重聽,溝通困難。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陳正文主任指出,銀髮族的聽力減退,除了少數是由耳垢栓塞,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等外耳及中耳的問題而引起的,其他絕大部份的問題出在內耳耳蝸毛細胞或聽神經的一種良性的生理退化現象。而此種聽力退化的現象乃是緩慢徐徐而生,患者本身往往並不自覺,等到出現溝通上的困難,此時通常已經是中度或重度重聽了,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而加以矯治(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對於適應未來的生活起居一定大有幫助。「聽力退化」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但是許多研究均顯示,若是不及早好好地保養聽力,則這種老化的現象有可能提早出現,並且加速惡化,陳正文醫師提供一些日常保健之道,以預防「未老先衰」!1. 避免噪音:研究顯示噪音與聽力退化有加乘作用,長期暴露在噪音的環境下絕對會加速聽力老化的程度,只是因個人體質不同而影響程度不一而已。像長期使用隨身聽,累積下來後,便對耳朵造成莫大的負擔,加速聽力的退化。2. 控制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脂症等均可能影響內耳血管循環,進而加速聽力老化,因此好好控制這些疾病,則有助於減緩退化的進行。3. 慎用耳滴劑及耳毒性藥物:多數耳滴劑及某些藥物都已被證實具有耳毒性,長期使用可能會破壞內耳聽覺神經細胞,因此必須在醫師的指示下謹慎使用。4. 定期聽力檢查:一旦檢查出聽力已有早期病變,則定期追蹤是相當重要的,至少一年應有一次完整的聽力檢查。即使已有配戴有助聽器也應該時時注意聽覺的變化,一有問題務必求教於專業的聽力師、耳鼻喉科醫師或助聽器廠商廠商做必要的檢查或調整。資訊時代來臨,生活形態的改變,家庭制度的簡化,已經使得「耳根清靜」不再是老人的一種福氣;相反的,為了不與社會脫節疏離,造成更多家庭悲劇,我們更應一起來重視銀髮族「聽」的權利!

巴金森病友會 從食衣住行改善生活品質

巴金森病友會 從食衣住行改善生活品質#退化

花蓮慈濟綜合醫院舉辦巴金森病友會,包括其他腦部退化引起的運動障礙疾病病友,透過經驗分享改善病友在食衣住行上所遇到的困擾。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性疾病。西元1817年,英國的詹姆士‧巴金森醫師 (Dr. James Parkinson) 對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做了以下的描述:「不自主的顫抖併有肌力的減退,顫抖發生在非運動期;軀幹彎曲,站姿前傾;步態會由走路的樣子變成小跑步;但理性與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這個發現,使後來的人不斷的研究並了解病因與治療的方法,因此後人就以其名來命名這種疾病。臨床上有顫抖、僵硬、運動遲緩與步履不穩等四種主要症狀之兩種以上。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中心設有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源領得的醫護團隊照護的病友遍及台灣各地,並在去年成立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關懷罹患巴金森病等運動障礙疾病的病友,透過網站、期刊、病友會,方便病友及家屬及取新知、分享經驗,改善生活。活動由陳新源主任主持,院長室主任秘書梁忠詔、社會服務室主任潘國揚也到會場祝福病友。開場的藥劑師黄欣怡以理財的觀念介紹巴金森病的藥物與服用注意事項,把腦部的多巴胺比喻成金錢,腦部多巴胺減少引發巴金森病,服用左旋多巴胺補充多巴胺等藥控制病情,另外還要補充一些會使腦部多巴胺減少等能對抗「偷、盜取多巴胺的小偷、強盜」的藥,進而使病情控制在最好的狀況,因此,如何不讓這「錢」減少的理財觀,也是巴金森病人認真服藥對抗疾病的方法。黄欣怡也強調,每種藥物會有頭暈、嘔吐、排尿顏色不同等多種副作用,病人除需要有正確的用藥知識,避免自己受驚嚇之外,更應該在每次回診中將用藥的不適感反映給醫師知道,由醫師進一步調整用藥或藥量,改善生活品質。護理師李芝緯的護理照護及陳新源主任分享「彼得的家」互動影片,則在生活起居中建議巴金森病友應如何在坐臥行、洗澡中使有運動障礙的行動更方便。例如應穿寬鬆好解穿的衣褲,家中的軟沙發最好外加硬式坐墊、背墊,使病友坐的舒服且起身容易;加強室內照明度,觸控式開關、暢通無阻的走路動線都將使病友生活得更輕鬆。在上午、下午各一場的分組座談中,更由神經科醫師林聖皇、神經外科醫師周育誠與蔡昇宗、復健師陳家慶與連芳誼、藥劑師黄欣怡、營養師童麗霞、社工師黃靖玲等人參與,負責食衣住行等各種領域的諮詢服務,讓病友及家屬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以及與醫護團隊近距離的面對面諮詢,暢談生活中的苦與樂。中醫師林郁甯三十分鐘的課程更全程開放給病友發問,爲病友釐清中西醫合併治療的疑問。此次巴金森病友會在下午三點多結束,病友「玩」得很歡喜,神經醫學科學中心爲病友準備的專業課程、分享課程、甚至可口素食餐點等,都很受病友肯定,期待下一次病友會再相聚。另外在午休後,播放由知名舞蹈老師曾馨瑩在婚前爲巴金森病病友錄製的有氧伸展操,病友、家屬、醫護團隊一起做;從臉部、頸肩、腰、手到腳,病友做操後反映佳,並開心地帶著有氧伸展操光碟回家。

照護失智老人  音樂安撫身心靈

照護失智老人 音樂安撫身心靈#退化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失智症人口也隨之增加。失智症好發於老年人,是一種全面性的心智能力逐漸喪失,造成失智症的疾病有多種,其中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雖然其意識狀態仍是清醒的,但會隨著疾病進展陸續出現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最近發生的事情特別容易忘)、空間結構異常(無法清楚辨識方向而容易迷路)、計算能力退化(買東西無法計算金額)等,更嚴重時其語言表達的能力明顯退步,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如大小便失禁)、甚至行動困難(長期臥床)。依據內政部統計,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人口約30萬人,若以臺灣65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率5.3%計算,則臺北市約有1萬6,000人左右疑似或罹患失智症。然而,臺北市老人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緊僅約4,000人,表示多數患者仍隱伏在社區當中,等待發現並接受治療。因此,隨著人口老化及失智症比率急速上升的情況下,失智症照顧將是未來長期照顧的「主流」。由於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行為精神症狀等問題,常造成家屬或照顧者的困擾與壓力。為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首創全國從95年10月起試辦失智症多元化的社區照護服務,更於96年12月起於本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動「臺北市輕、中度失智症長者樂齡音樂健康照顧活動」,活動內容以提供失智症長者肢體運動、音樂律動、手工藝、感官認知、主動關節活動等職能治療服務。透過刺激五官及皮膚觸覺的周邊神經反射到大腦中樞而促進腦血流,減緩腦細胞退化的程度,除了讓長者身、心、靈都得到愉悅外,也讓主要照顧者及家屬有喘息機會。活動迄今計有164名失智症長者參與,其中以女性長者居多,多數參與活動長者透過簡式健康量表(BSRS-5)評估,顯示有助情緒緩和,且因團隊運作方式,改善長者過往社交退縮、低社會參與情形,也讓參與照顧家人,獲得適度喘息與相關健康照護資訊及技巧,整體活動滿意度高達90%以上。為因應長壽社會來臨,臺北市政府於今年成立「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及5區服務站」,提供單一窗口服務,針對臺北市65歲以上失能長者依照其日常生活功能缺損情形、社會服務身份別,研擬照顧計畫,協助連結提供長期照顧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照顧服務員、機構安置等),並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及深耕社區之12區健康服務中心、老人服務中心、臺北市各醫療院所出院準備單位、長期照護機構等單位,相互轉介照護資訊,共同串起照顧臺北市民照顧重責,讓退休後「老」市民生活不孤單。(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聯絡電話:市民熱線1999按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