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癌不等於末期!一名6旬婦人3年前因乳房硬塊異常變大,就醫確診為第4期HER2陽性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與骨頭,歷經標靶組合治療與藥物臨床試驗,效果皆不如預期,但她仍不放棄治療,2025年2月起透過健保給付新一代ADC藥物,不僅減輕1年上百萬的醫療費用重擔,病況還得到穩定控制。
晚期乳癌不等於末期!一名6旬婦人3年前因乳房硬塊異常變大,就醫確診為第4期HER2陽性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與骨頭,歷經標靶組合治療與藥物臨床試驗,效果皆不如預期,但她仍不放棄治療,2025年2月起透過健保給付新一代ADC藥物,不僅減輕1年上百萬的醫療費用重擔,病況還得到穩定控制。
乳癌是一種和荷爾蒙息息相關的癌症,平常也要注意環境賀爾蒙。《超越乳癌》一書中由國內最權威7位乳癌專家——張金堅、郭文宏、黃其晟、葉顯堂、劉峻宇、鍾元強、戴浩志所撰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乳癌的預防、診療到追蹤等各方面,指導病患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全方位幫助病友了解乳房治療相關的醫學知識。以下為原書摘文:
「要集中托高,要有包覆性,要性感」對於穿著內衣這門美學,女人們要的可不只是「能蔽體」而已,一定要穿出讓自己滿意的好身材,胸形更加堅挺,讓「內在美」看起來更有料。不過,除了外觀要美,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究竟,穿錯內衣會不會得乳癌?內衣怎麼挑才適合?《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解答。
乳癌治療中最早發展也最廣為人知的特定生物指標–HER2,中文全稱為『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若腫瘤切片接受化驗後,發現HER2為陽性,就代表乳癌癌細胞惡性度較高,較容易惡化。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表示,HER2乳癌本為預後較不佳的族群,但隨著HER2標靶的出現與發展,目前這群患者的治療成績與生活品質都已獲得大幅提升,近期甚至在給藥方式上也研發出與傳統『靜脈滴注』不同的『皮下注射』新劑型,大大改善患者需長時間留院接受治療的不便。此款乳癌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藥物,已於去年(113年)12月起正式獲健保給付,符合條件之早期與轉移性乳癌患者都有機會申請使用。 乳癌確診就先驗HER2!升級雙標靶策略有望提升療效 不管期別早晚,確診乳癌時即接受切片檢查,確認自身乳癌型態,已成為現今的治療標準程序。李思錦醫師說明,HER2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檢驗項目,通常會先以『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簡稱IHC,進行檢驗,結果若為3+即可判定為陽性;若為2+時,則需要再用『螢光原位雜交法』,簡稱FISH,進行第二次陽性與否的確認。 一旦經IHC或FISH判定為HER2陽性乳癌時,就適合接受HER2標靶治療。李思錦醫師分析,針對早期或晚期的HER2乳癌,現今都已有多元HER2標靶藥物可使用,在某些情況下,採用HER2雙標靶策略,可以帶來比HER2單標靶更佳的預後。如針對淋巴結有轉移現象之早期HER2乳癌,健保自去年底已擴大給付HER2雙標靶組合,預期可以帶來降低復發率,提升我國乳癌整體治癒率的成果;晚期HER2乳癌使用HER2雙標靶組合時,則可大幅增加對於疾病惡性度的控制,讓患者不僅活得更久也能活得更好。 HER2雙標靶採皮下注射只要8分鐘 省時省床位 創醫病雙贏 HER2乳癌的預後能獲得大幅提升,HER2雙標靶組合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李思錦醫師說到,傳統兩種HER2標靶藥物必須個別透過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每個藥都要花掉1小時,因此兩個藥加起來就是2小時,加上前前後後的準備、留觀,患者大半天都得待在醫院。 李思錦醫師分析,其實在新冠疫情後,病人越來越不喜歡長時間待在醫院,加上現今醫院普遍醫療量能、床位緊縮,面對長時間給藥的情況,醫病雙方其實都期待改善,而新的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就是能突破上述困境的解方。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是把兩個藥物合而為一,透過皮下緩慢推注給藥,整個過程只需8分鐘,對病人來說可以快速完成治療、保有更多自我的時間;對醫院來說,也降低醫護工作量,緩解緊繃的注射室床位。 HER2雙標靶皮下劑型納健保!助乳癌病友活得更自在美麗 新的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雖然已問世一段時間,但過往會選擇使用的病人仍屬少數,李醫師不諱言是因為昂貴的藥價,好消息是,目前健保已開放給付,早期和轉移性病患都在開放之列。 談到這個給付的好消息,李醫師樂觀其成,認為接下來病人實際開始使用後,除了可以節省下很多時間外,若是不需合併與需裝設人工血管的化療一起治療時,還可以不用另外再裝人工血管,病人舉手投足之間能活得更自在,「感覺更像是一般人,而不是乳癌病人!」李醫師也鼓勵乳癌病友,現今乳癌治療日新月異,進展越來越快速,罹癌也無須灰心,配合醫師醫囑,找到適合自身的個人化治療,乳癌也能活出美麗人生。 圖/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 李思錦醫師
乳房有硬塊就是乳癌嗎?乳房腫塊會動、會痛該怎麼辦?女性常見的乳房問題還有哪些?《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乳房纖維囊腫、乳房纖維腺瘤、乳癌都會有的硬塊特徵,以及與月經週期的關係,每位女性都應該了解三者有何不同,一旦發現乳癌前兆,應及早就醫。
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年新增病例已突破1萬7千人,幾乎與男女十大癌症冠軍的肺癌並駕齊驅。自2024年12月1日起,健保署啟動「乳癌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給付,這是我國首度開放既有品項之高價癌症藥物的皮下注射劑型,象徵乳癌健保給付除了重視療效外,更進一步邁入關注生活品質的新紀元。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此項給付涵蓋早期與轉移性乳癌病友,預估首年將有破千名病友受惠,到第五年每年約可惠及1,700位病友。早期病友最多可給付18個療程,轉移性病友則可給付18個月(約26個療程),每位病友可望節省120萬至180萬元不等的藥費。 乳癌中約有20%屬於HER2過度表現型,這類型乳癌較易侵犯淋巴結,具有較高的復發率與較低的存活率。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指出,HER2標靶治療已從早期單一藥物使用,演進至現今的雙標靶策略,如今更發展出突破性的皮下注射劑型。特別是針對仍在職場打拼或擔任家庭照護重任的患者而言,這項進展不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更能幫助她們在治療過程中維持較正常的生活作息。 創新給藥方式 提升治療效率與生活品質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醫師強調,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最大的優勢在於給藥時間的大幅縮短。傳統靜脈注射需時2至3小時,且每種藥物都需要1至2小時的給藥時間,加上準備與留觀程序,病友每次治療往往需要耗費半天時間。相較之下,新型皮下注射僅需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給藥。以早期治療18個療程計算,病友可節省超過2,000分鐘,約34小時的治療時間。此外,皮下注射不需反覆尋找靜脈,也可能免去裝設人工血管之苦,降低了對血管的損傷風險。 這項創新給藥方式不僅便利病友,也減輕了醫療量能負擔。由於無需進行藥物泡製與血管沖洗等程序,可望緩解治療室床位壅塞的情況。針對早期乳癌,使用HER2雙標靶可提高達成病理完全緩解的機會,也就是在術後病理切片上完全找不到癌細胞;對於晚期乳癌患者,則可幫助穩定病情、控制癌細胞,延長存活並改善生活品質。 陳守棟理事長提醒,符合條件的病友需具備HER2過度表現(IHC3+或FISH+)特徵。早期乳癌患者須具有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端臟器轉移,若於外科手術後使用需達病理完全緩解。轉移性乳癌患者可在轉移後第一線即申請使用,但需注意與其他HER2藥物總療程合併計算的使用期限。接受治療前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注意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不適、發紅或腫脹等症狀,應適時向醫護人員反應,以利及時處理。此突破性的治療方式,不僅為病友節省寶貴時間,更為醫療體系創造更有效率的治療模式。
72歲林女士於數月前,在右胸自行摸到腫塊,剛開始不以為意,未料腫塊卻隨著時間變大,同時她更發現在右側腋下也出現了腫塊。求診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經醫師透過粗針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確認為HER-2陽性右側乳癌,電腦斷層檢查更發現,合併有右側腋下淋巴結轉移,初步研判罹患第3期乳癌。
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於日前公布,乳癌仍持續蟬聯女性發生人數冠軍,新案例數更突破1萬七千人,幾乎與10大癌症第一名的肺癌與第二名的大腸癌並駕齊驅。國泰醫院乳房中心主任蔡明霖醫師表示,乳癌為女性國人最常罹患的癌症,但也因為治療發展得早,現已有多元且個人化的治療策略,預後成績不斷提升。其中,針對乳癌中的HER2族群,治療策略已由最早的單標靶藥物,發展到後來的雙標靶策略,近期更研發出2合1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一舉讓病友在療效與生活品質上都獲得提升。HER2雙標靶2合1皮下注射劑型目前已獲健保給付,不論是早期或轉移性乳癌,只要符合條件都有機會申請。 HER2陽性命運大翻轉!雙標靶出現提高早期病理完全反應率&晚期存活率 乳癌可依荷爾蒙與HER2型態的不同,大致分成4種亞型。蔡明霖醫師表示,HER2陽性屬於侵襲性較高的亞型,過去無標靶藥物的年代,因僅有化療,預後普遍差於其他亞型;隨著第一個HER2標靶藥物出現,治療成績才有顯著進步,目前HER2陽性已經可說是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對應的亞型,因此不管是在疾病早期階段的病理完全反應率或是晚期階段的存活率,皆因此獲得大幅提升。 蔡明霖醫師指出,對於早期HER2陽性乳癌來說,若後續復發風險較高者(如淋巴結有轉移、腫瘤較大等情況),可在手術前先進行化療與HER2標靶治療以縮小腫瘤,通常來說採雙標靶的成效會比單標靶佳,之後再進行手術,如果可以達到病理完全反應(pCR),即腫瘤完全消失,術後可以再接續共一年的雙標靶療程,提高長期存活率。對於轉移性乳癌來說,則是可藉由HER2雙標靶藥物來控制癌細胞,盡可能地與癌細胞共存,並維持生活品質。 乳癌HER2雙標靶兩種藥物合一:皮下注射劑型大幅縮減治療時間 蔡明霖醫師指出,上述早期與晚期HER2陽性病患,都需要經歷長期的每3周施打一次雙標靶治療,但傳統HER2雙標靶為兩個藥物分開採靜脈輸注給藥,導致每次治療需耗費3至4小時,易讓病患在時間安排上備感壓力,特別是乳癌30、40歲的年輕病患不少,讓正在拚事業、顧家庭的病友兩邊為難。 幸好,目前已有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問世,能快速完成給藥。蔡明霖醫師解釋,改採新皮下注射劑型的話,依據藥品仿單首次給藥時間為8分鐘,後續每次給藥則為5分鐘,雖實際臨床使用時還要加上準備時間等,但也是約半小時即可完成治療,大幅縮短病患門診時間,讓病患可以迅速返家或返回職場。 健保開放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給付 對醫療量能緩解也有幫助 蔡明霖醫師表示,皮下注射劑型剛上市時,尚未獲得健保給付,藥價不斐,且若病患想改用皮下劑型,限於健保給付的限制,會變成連原本有給付的藥物都必須自費,讓病患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只能犧牲時間。自去年底(113年12月起)皮下注射劑型已納入健保,對HER2乳癌病友來說確實是好消息,也因給藥步驟變得方便許多,同時可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對醫療量能改善也有幫助。蔡明霖醫師鼓勵病友,若對治療有任何需求都應主動與醫生討論,詢問最新健保資源,以找到最適合自身的抗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