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

哺乳期過仍脹痛 小心乳癌!

哺乳期過仍脹痛 小心乳癌!#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曾女士1年前摸到乳房有無痛腫塊,最近發現乳頭不時的流出分泌物,曾女士僅以紗布敷在乳頭部位,直到疼痛難當,才到醫院檢查,檢查後發現這名患者腫瘤長大到5公分,已經侵犯到乳頭、連腋下也有淋巴轉移的現象。化療加上標靶治療 有機會保留乳房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任施昇良表示,考量到乳房大小,開刀恐造成胸部皮膚破損、不利乳房重建,醫師決定先給予患者化療加上標靶治療。半年後腫瘤不但縮小甚至完全消失。曾女士也因此保留右側乳房與前胸大部分的皮膚,進行乳房植入物重建手術後,快速恢復自然的外觀。另有一位36歲王姓媽媽,產下第三胎後過了哺乳期,左側乳房仍有腫脹、輕微疼痛感就醫後發現是一至二期間的乳癌,所幸腫瘤範圍尚未侵犯到乳頭、乳房皮膚層,經過小部分切除術,以及半年的化療加上雙標靶藥物治療,腫瘤完全消失,並且也保留完整乳房。過去手術未考量東方女性嬌小體型施昇良醫師表示,雖然藥物研發和治療計畫不斷更新,但是女性乳癌死亡率始終沒有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乳癌篩檢率僅4成左右,其次是有些女性即使乳房已經出現異狀,卻因擔心外觀變化,寧願拖延不願就醫。過去先開刀施行全乳切除術、再化療的治療方式,並未完整考量到東方女性的嬌小體型,加上如果患者乳房大小的考量,手術切除後容易導致乳房變形,使得不少患者聞之卻步、拖延病情。施昇良醫師呼籲,民眾一旦發現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凸起、分泌物,應儘速就醫。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且有家族史等乳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千萬不要相信偏方或自然療法,患者對於治療無需太多恐懼,只要好好配合醫師治療計畫,存活率可大幅提升。

巨乳症不治療 恐致脊椎變形

巨乳症不治療 恐致脊椎變形#乳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輕女子身高只有155公分卻有一對巨乳,但左右邊乳房不對稱,右邊的乳頭已掉到肚臍處,胸罩得穿到I罩,由於身心都深受巨乳影響,這名女子最後選擇將乳房縮小到D罩杯,這才解決她因為巨乳症所帶來的困擾。 生活大受影響、心裡自卑很多女性都想要擁有雄偉的雙峰,總希望「事業線」可以夠深;然而,如果雙峰太大,也不一定就是美!收治該名年輕女子的萬芳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存昌表示,這名女子罹患的巨乳症已讓她非常困擾,平常生活大受影響之外,且讓她非常自卑。 巨乳症和雌性素刺激有關巨乳症的成因很多,李存昌醫師解釋,巨乳症一般和雌性素刺激有關,所以好發於青春期或懷孕,由於這期間是易於荷爾蒙變化的時期,而肥胖也可能增加雌性素的誘發因子,至於好發於青春期的巨乳症往往和遺傳有相關,這名女子的母親本身也有類似困擾,但因恐懼手術而不願治療。 心理受影響、也會造成頸部痛、脊椎變形李存昌醫師指出,依據隆乳的經驗推估,這名女子的胸部大約要穿I罩杯,而且兩邊乳房都很大,右邊乳房更是特別大,就好像以前女性會哺乳的胸部,讓她根本就不敢穿T恤,至於巨乳症除了會使心理受到影響之外,甚至因為胸部負擔太大,而造成頸部疼痛和脊椎變形,不得不慎。 微創縮乳手術由I到D罩杯這名女子原本怕痛不敢處理,但是之後還是選擇了縮乳整形手術;李存昌醫師進一步指出,經由進行微創縮乳手術,再搭配抽脂術,將她的I罩杯縮小到D罩杯,右邊乳房大約切了800公克,將近1公斤,這才讓她擺脫巨乳症的負擔。(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不是肥胖!缺乏胸部保養 身材瘦小也有「二奶」

不是肥胖!缺乏胸部保養 身材瘦小也有「二奶」#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妳最怕哪裡出現贅肉呢?手臂、大腿、臀部還是胸部上方跑出「二奶」?對女性來說,除了擁有傲人的罩杯外,更希望胸形漂亮,若穿比基尼、小可愛時溢出一塊肥油,怎麼塞都塞不回內衣裡,恐怕叫人更崩潰!事實上,副乳的形成有兩種因素,其一為乳腺組織長到乳房以外部位,位置大約在正常乳房外上方,少數女性月事來臨會感覺脹痛,此種稱為「乳腺型副乳」;其次則是缺乏保養,像是內衣穿錯、罩杯不合,長期堆積導致腋下脂肪組織多出一塊肉,叫做「脂肪型副乳」。副乳情況嚴重 用抽脂、外科手術來切除而不少人認為只有肥胖的才會出現副乳,或是蝴蝶袖造成;對此,整形外科醫師張峯瑞說,蝴蝶袖與副乳是不同部位,並無關連。首先,蝴蝶袖是因為脂肪堆積、肥胖及缺乏使用造成,而雖然副乳也是脂肪堆積、局部乳腺組織在此增生,但並不能與肥胖畫上等號,若是腋下乳腺、乳頭退化不完全,就算身材嬌小偏瘦,都可能出現副乳。不只如此,有些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有副乳困擾;張峯瑞醫師說,嚴重情況者可利用簡單抽脂、外科手術來切除「二奶」;切除後並不會影響胸部大小,也能幫忙調整胸形。不過,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如有凝血功能異常、免疫功能不佳的人,較不適合接受副乳整形手術;還是要在術前諮詢專業醫師、術後配合指示與提醒,才能有效改善副乳問題。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

HER2陽性早期乳癌 術前輔助治療助標記癌細胞#乳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治療較棘手的HER2陽性乳癌,國際治療目標為「降低患者復發風險、保留乳房以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乳癌治療藥物發展日新月異,標靶藥物已蔚為風潮,目前標靶藥物與化療搭配而成的「術前輔助治療」,也開始成為患者治療的新利器。台大醫院外科部郭文宏醫師解釋,早期乳癌的治療目標,就是希望能將癌細胞趕盡殺絕,標靶藥物發展至今甚至出現雙標靶型,可藉由標記作用、毒殺,併用化療相輔相成,目前治療上的選擇愈多,愈能有接續治療、降低轉移復發的機會。識別癌細胞特異性 助清除「有記號」之癌細胞郭文宏醫師進一步說明,癌細胞表面若沒有生物標記,往往會被當作正常細胞,很難被免疫細胞察覺,但標靶藥物可與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抗原結合,將癌細胞「打上標記」以利免疫細胞識別,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因腫瘤尚未被切除,術前若先接受雙標靶藥物加上化療的輔助療法,可誘發更多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類似「癌症疫苗」的概念,有助於產生長期的免疫效應,也有機會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進行治療,減少復發、提升預後狀況。而如果療程效果佳,亦是幫助醫師作為之後治療的依據,更能掌握術後治療成績。在幾個跨國臨床試驗中可證明,超過半數的HER2陽性患者術前接受雙標靶搭配化療的輔助性治療,能使腫瘤細胞縮小甚至消失不見,因此有更高的機會保留乳房及免除淋巴結清除術,五年無惡化率也高達86%,原因就在於此種較新的治療法能夠引發自身的免疫反應,提高治療效能。術前輔助治療後 腫瘤縮小至0.1公分門診中也曾有40多歲女性,HER2陽性、腫瘤4公分,原本在傳統治療上可能需做全切除手術,但因考量患者術後可能會有腫脹等不舒服的狀況,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接受術前輔助治療。治療後,腫瘤縮小至0.1公分,保留大部分乳房組織,手術過後目前仍接受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治療,病況穩定,也擁有較佳的生活型態。不過,若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就需考慮接續治療的藥物選擇性,可能無法施以新型輔助療法,建議患者仍應多與治療團隊溝通,參與擬訂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

胸部忽大忽小、下垂有腫塊 乳房變化3階段!

胸部忽大忽小、下垂有腫塊 乳房變化3階段!#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不管是從青春期少女變成適婚年齡,或邁入熟女階段再到更年期,女人一生的身體變化比男性來得多,大致分為20、30、40歲三大階段;而最讓女性在乎的胸部也是會隨著年齡改變。根據美國健康網站《每日健康》報導指出,由於這三個年齡層的女性,會經過許多生理變化,像是懷孕、生產,進而影響胸部發展。●20歲/新陳代謝正常,乳房大小隨體重改變乳房外科醫師Lisa Jacobs表示,女性在20~30歲這段期間,新陳代謝還算正常,且身體仍屬健康狀態,因此乳房會隨著脂肪多寡而變大變小。多數女性也會在此時懷孕、生產,Jacobs醫師說,這時候胸部便會跟著孕期增胖、準備哺乳而變大;而在哺乳期過後,胸部有可能變得更小或升級;值得注意的是,懷孕會使乳暈變暗沉、乳頭變大,屬於正常現象。●30歲/進入初老階段,乳房漸漸下垂至於到了30歲初老階段,Jacobs醫師說,此時乳房皮膚會開始出現變化,像是妊娠紋、下垂等,會在這時慢慢展開。接著進入40歲成熟女性時期,乳房會因為即將來臨的更年期而變化,如卵巢雌激素減少、乳腺組織替換等,此時正是疾病好發期,若發現胸部出現腫塊,則要多加留意。●40歲/卵巢雌激素減少,多留意腫塊正常情況下,腫塊摸起來若與鼻頭兩測相同,屬軟且不堅硬的感覺,則不用多慮;但如果觸感像鼻樑般有點硬,就得求診檢查。最後,Jacobs醫師提醒,女性不管在哪個階段,都應養成自我檢查乳房的習慣,尤其隨著年齡增長,很可能因為忽略而錯過治療機會,應加強此觀念。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乳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104年)8月衛生福利部核可HER2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併用,以治療HER2陽性、局部廣泛、具發炎性、腫瘤大於2 cm或淋巴結陽性之早期乳癌,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也代表著對於手術切除的患者,能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原先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在術前使用輔助療法,也有機會將腫瘤體積縮小至可手術範圍;此外,也降低了部分病患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術的可能性。術前輔助療法併用化療 軟化縮小腫瘤組織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游啟昌醫師表示,醫藥科技發展進步,保留部份乳房組織的手術機率提高,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提高了。門診中有位36歲的年輕患者,自己觸摸到腫塊後輾轉就醫時,病灶大小已達4.5公分,腫瘤屬HER2陽性,幸而尚未轉移至淋巴,經過雙標靶藥物併用化療後,腫瘤組織慢慢地軟化縮小,最後開刀做了乳房保留及前哨淋巴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檢體證實只剩纖維化組織,無癌細胞殘留,術後再持續進行輔助療法,目前病況穩定,屬於術前輔助療法控制良好的案例。另一位46歲的患者則是在摸到腫塊後,半年才在先生陪同下就醫,病灶嚴重,腫瘤已至7公分大小且腋下淋巴局部轉移,傳統上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其接受全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但在經過4次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後,腫瘤組織軟化且縮小至3公分,再以化療接續後,更縮小至1公分,且淋巴未感染。5年無惡化率近9成 化療藥物仍為要角游啟昌醫師表示,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都不同,一開始就要訂定明確方針並提出預期效益,多種治療途徑可選擇下,若患者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整體存活率上升、預後較佳,便是成功的治療模式。而在幾項大型試驗中可發現,透過術前輔助療法-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後,有高達近64%的病人在手術前腫瘤細胞已消失不見,五年無惡化率高達86%;對於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作為完整治療處方的一部份。不過他特別提醒,患者無論接受何種治療,大約每3個月可看見初步成效,需要耐心、信心與醫師配合,不可太過心急想要頻繁更換治療模式;而化療藥物在治療中仍舊扮演重要角色,必要時可發揮接續治療的作用,也鼓勵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

穿錯內衣大走山 掌握3點美胸不亂跑

穿錯內衣大走山 掌握3點美胸不亂跑#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穿錯胸罩就像穿著一身尷尬服飾讓人不自在,不論是尺寸不對、罩杯深度不夠,或是穿的方式不正確,這些困擾都成了女性「不能說的秘密」。事實上,胸罩平均的壽命只有100次左右,也就是說如果3天換1件的話,平均每年就需要更換一次;不過,該如何判斷胸罩是否適合自己,也讓不少人傷透腦筋。平均壽命100次 應每年更換女性一旦到了青春期,就像進入無止盡的購買模式,內衣也會隨著乳房發育更換,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胸罩特別在意,常胡亂購買就穿戴;事實上,這個布料極少的「東西」,對一位女性來說可是有強大影響。美國內衣店董事Lori Kaplan表示,穿著合適尺寸的胸罩,會讓一個人的外表變得更美、且擁有自信,看上去瞬間年輕10歲。肩帶滑落罩杯空 掌握3點展自信胸罩對女性來說,是除了外在服裝最貼近身體的衣物,穿不好滑動、肩帶脫落、肉被擠壓變紅等,總讓人害羞又煩惱;因此每個女孩都得養成正確的穿戴概念,應注意以下3點現象,才能展現胸前自信:1)胸罩太小/若發現胸罩背扣上下方的肉被擠出、背後帶子高過胸前,或是有明顯間帶痕跡,就表示胸罩太小;應換為合適的胸罩,以免胸部受到擠壓不舒服。2)胸罩太大/別以為買大一點的胸罩就能讓胸部升級,若肩帶常不自覺滑落、罩杯空空無法填滿,一舉手就滑動,這些惱人現象就代表胸罩太大,應選跟自己罩杯一樣的內衣就好。3)胸罩正確/正確的內衣不會讓肩帶滑落,且胸部能補滿罩杯並乖乖在原地不亂動,保持「安穩」。

40歲婦女乳房硬塊被誤診 險錯過治療時機

40歲婦女乳房硬塊被誤診 險錯過治療時機#乳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一名40歲從事服務業的婦女在去年健檢時發現乳房有硬塊,經醫師判斷後為正常不需治療,但今年至別處檢查後,發現該硬塊有變化,為確認檢查結果,她透過二次判讀醫師與原醫師會診、討論前後影像,發現去年檢查影像並非正常,並建議該她需要馬上進行切片檢查。受理該案例的影像診斷專科池永昌醫師表示,該名婦女切片檢查結果為乳癌初期,幸好今年為婦女檢查的醫師認真慎重的與他討論,不僅解決了患者心中的疑慮,把握住及早治療時機,也避免後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行為。一次誤診 可能造成病人與醫師的終身遺憾池醫師說,二次判讀在國外是一個趨勢,對醫師與病人來說同具重要性,最有名的二次判讀案例是2005年罹患乳癌的巨星凱莉‧米洛,她在初步診斷中被醫師誤判為正常,但經過幾個星期後的二次判讀會診,發現是乳癌初期,也因發現的早與後續積極治療,現在仍在舞台上大放異彩,她也呼籲,女性面對檢查結果需提高警覺,因一次的誤診,可能造成終身遺憾。二次判讀提供會診新選擇池醫師表示,醫師間的會診討論在大型醫院內非常常見,但對於一般開業醫師或不是在大型醫院服務的醫師若不便會診,建議也可使用線上二次判讀。一般民眾也可透過網路使用二次判讀,尋求不同醫師或跨專科醫師的診斷,蒐集完整醫療資訊與對病情的建議,若需進一步治療,也能透過收集不同專家意見來做適合自己的療程選擇。

Menu